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唐史秘录:黑顶娇龙 >

第22章

唐史秘录:黑顶娇龙-第22章

小说: 唐史秘录:黑顶娇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阴冷安静,不爱说话,一直没有搭腔。

风堂主知道他武功远强于自己,只是不好追功逐利,一直屈居做自己下手,刚才分头逃走时,风堂主便将他带在身边,有什么事情也用的上。

刘谨臣在一边忙碌,陆堂主一会儿骂骂咧咧,一会儿又帮着折些粗大树枝,刘谨臣却说这样的树枝毫无弹性,惹的陆堂主将树枝一一折断。

马安科口中念念有辞,想自己当初莫不如离帮,现在神功没有学到,还落得被朝廷追捕。

李承宗慢慢折枝,缓缓编制,心中不住盘算:“过得一会儿,风筝做成了,安科我是一定要带走的,深秋了,众人衣服虽多,但风筝面积甚大,衣服薄了怕是吃不住风,说不得,必要时总得牺牲两个。”

心中边想眼神边向陆堂主和风堂主身上打转,瞄了一会儿又收回眼神来,继续编造。

田子瞻与凌光允战了五十个回合,胜负难分。周围官兵围了三层,凌光允知道无幸,索性拼命,他一发了急,出手毫不容情,也不顾自己安危,田子瞻竟颇感吃力。

忽听郑信业的声音喊道:“子瞻退开,我来。”

田子瞻心中一喜,郑信业若是上来,凌光允绝不是对手。田子瞻虚晃一招,想要跳出圈外,哪知凌光允打的发了性,招招紧逼,招招连环,田子瞻竟被缠住了,不能停手。

又斗了数合,凌光允招数越来越密,一招手刀直劈田子瞻头面,中盘竟不防守。

田子瞻退了一步,凌光允毫不停留又是一脚,猛踢田子瞻心口,田子瞻再退无暇,正要硬接,旁边伸过一只手来,在凌光允足踝上一格,这一脚登时无力。

那只手手腕一转,稳稳抓住凌光允的脚踝,随手一抖,将凌光允甩到一丈开外。

田子瞻终于后退了一步,抬头看正是郑信业。

田子瞻笑道:“我还以为你不会帮我呢。”

郑信业只是一笑,昂首对凌光允道:“住手吧,否则我不留情。”

凌光允怒喝一声,纵过来接连发了三招,平川奔马,高山仰止,青空无云,这是迎门三不过,来势凶猛,不易抵挡。

郑信业冷笑一声,也不如何举手抬足,微微闪身,将招数躲过,道:“凌光允,停手吧,我和崆峒派有过些渊源,我不伤你。”

凌光允犹如发了疯,抢到近前,施展近身小擒拿,抓拿郑信业指腕肘胁。

郑信业眉头一皱,任凌光允拿住自已关节,凌光允用力一扳,却没扳动,再一叫力,只觉得郑信业各骨节有内力外振,将自己手指弹开。

郑信业道:“我从不让人三次,还来吗?”

第十一章 万相神功3

凌光允喊道:“来又怎样?”

扑上来,运足了十成力双掌拍郑信业面门。

郑信业怒道:“给脸不要脸。”

举单手对着凌光允双掌轻轻一迎,三掌相交,毫无声息。郑信业内力再发,咯咯几声脆响,凌光允腕骨,手肘,肩骨一齐断裂。

凌光允两臂软绵绵的下垂,面色苍白,身子没摇,足下却踩出了两个大坑。

郑信业道:“你狠哪,宁可拼着受内伤,也不倒退卸力。”

凌光允眼中火光直冒,知道即使精力充沛之时,也绝不是眼前这人的对手,两者所差,并非一点半点。

凌光允心中暗道:“我今日一死也算对得起当年帮主救我一命。”

想到这里,咬牙跃起,双腿踢向郑信业。

郑信业叹了口气,知他这次油尽灯枯,即使不与自己过招,也是必死无疑。再伸右手在凌光允足底一挡一推,只见凌光允身子如离弦之箭,似是碰到了什么弹力极强之物,立时反弹回去,直飞了数丈才跌落在地。

官兵再过去看时,凌光允上半身骨头碎裂,胸廓塌凹,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呼吸极为表浅。

田子瞻道:“抓活口。”

两名官兵弯腰上去要拿,忽的啪啪两声,两人均小腹中腿,登时身子倒飞出去,口吐鲜血,眼见得不活了。

余人大怒,正要上去擒拿,凌光允大喊一声,紧接着口鼻渗出鲜血,双眼上翻,呼吸短促,呼出吸少,过了一会儿便即死去,显是自断心脉。

田子瞻虽与凌光允为敌,但见此场景,也不由得叹息,道:“这又何苦。”

命手下官兵给凌光允收尸,转回身对郑信业道:“书同呢?”

郑信业道:“我过去看时,他以一敌五,受了些伤,人都让我料理了,我让书同先押他们回去,随后跟来,这便来找你。李承宗他们到哪去了?”

田子瞻道:“往那边跑了。”

两人叫来赵远,问明了地理,这才知道那边是几座小山,便让赵远派兵搜山,找到后便放烟火示警。

赵远领命回营调兵,安阳王也早已被惊醒,问明了情况,不由得有些不安。这李承宗不死,还给他逃了出去,以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

安阳王左思右想,越想越不安,终于下定决心,将赵远叫来,道:“中郎将,也给我一支兵马,我助你搜捕。”

赵远心中暗想:“你哪里会带兵,岂不是给我添乱?”便道:“已经这么晚了,抓贼终究是有危险,不劳王爷大驾,让小的去就可以了。”

安阳王执意不肯,赵远无法,只得拨了三个小队,两队在前,一队保护安阳王安全。随着大队一起出发。

这之前攻秋还岭,已经劳碌非常,今天刚入夜不久,又要出去征战,士兵个个都疲劳不堪。

安阳王却精神振作,大声的呼喝,一个劲的催士兵加紧前进。

田子瞻和郑信业往前赶了一段,便住足不前,专等兵丁放烟火。等了没多久,天上一道五彩烟花爆裂开来,众人都仰头观看。

田子瞻看清方向,道一声“走”,伏身赶去,郑信业随后而至。

梁书同押回匪众,简单包扎了伤口,刚刚整理停当,抬头见烟火半空四射,知道是赵远的信号烟火,想是有贼尚未被捕,向天元夫人交待了一声,也起身顺着方向追了下来。

这边李承宗等已经造好了数个风筝骨架,原以为十分费时,可做起来倒也迅速。

刘谨臣脱下长衫,紧紧缚在风筝骨架上,算了算角度,又撕下些布条,栓在风筝尾上,举起来掂了掂,感觉不够份量,便折下些较粗大的树枝缚在布条上。

已经过了近小半个时辰,却未发现有官兵来到,众人正在庆幸,忽见天上烟火四射,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是官兵放花示警,看来早已被人发现,只是一直忙于造风筝,没有发现。

陆堂主急了起来,道:“官兵转眼就到了,这风筝能不能飞起来?”

刘谨臣过去看了看,道:“这风筝的骨架倒是粗大,却无甚韧性,一旦兜起风来,必定折断,再者份量过于沉重,怕是飞不起来。”

陆堂主怒道:“我是照你说的做的,怎么不成?”

刘谨臣不理他,将各个风筝都查看了一下,只有自己的可用。

耳听得山脚下人声马嘶,想是官兵已经赶来。

陆堂主忍耐不住,将自己的风筝猛的折断,摔在地上,扑过去抢刘谨臣的风筝,口中叫道:“官兵一来,谁也活不了,凭什么我就不能用好风筝。

反正帮会也散了,我哪还管得了那么多,干脆大伙都拼了吧。”

马安科半路跳出,出掌他肩膀。陆堂主还了一招,两人战了几个回合,马安科不是陆堂主对手,刘谨臣便过来相助。

李承宗一直没有说话,黑着脸看他们打斗,见风筝在地上放着,被风一吹,摇摇欲起,轻轻起身纵过去,就要抓起风筝。

一旁风堂主和于凤鸣跳过来,拦住去路。

风堂主冷冷的道:“哼哼,帮主,兄弟们跟着你这么多年,临到终了,你就要撇开大家自己走了吗?”

李承宗道:“时间不多,我不想和你多说,让开。”

风堂主笑道:“如果我不让呢?”

李承宗心急如焚,双眼精光大盛,风堂主只觉得浑酸软,忽的又兴奋异常,直想手舞足蹈,精神恍惚之间,心里明白这是帮主的诛心之术,没想到竟如此厉害,无形之间便能伤人。

风堂主平素见帮主用功施术,多有药物相助,没有药物至少也要运气蓄积数个呼吸。心里早就准备好了,运功防住了周身,可谁成想竟让对方于无声之间潜入自己心神。

风堂主强力抑制心神激荡,不敢稍动,就怕内气略一松散,便让对方乘虚而入。

李承宗一有心思紊乱,运功便即受阻,这次勉力而为,只求得能将对方制住些许时间,好乘机逃走。

正在两相对恃,一旁于凤鸣跳过来,也不说话,手掌一探,掌心凹陷,略呈黑色,一记铁沙掌猛的拍向李承宗。

李承宗并不熟识于凤鸣,平日虽也见过,不过于凤鸣职位不高,只是理事堂的副堂主,那折足堂有三五个副堂主,因此对他没什么印象。

李承宗一没想到他竟敢过来,二没想到他武功竟不弱。

于凤鸣掌风凛凛,隐隐还有一阵腥臭传来。

李承宗无奈,只得向旁闪躲,风堂主乘隙后退数步,大口的喘气,总算是松了口气,对这诛心之术立时心存惧意。

李承宗与于凤鸣战在一处,开始时竟落了下风,没想到这于凤鸣功夫施展开来,不弱于候堂主他们。

李承宗打点精神,再次施展万相神功,于凤鸣打着打着,忽觉眼前出现无数眼目,只只放出光芒,看了一阵,只觉得眩晕欲呕。

李承宗跳过来一掌将于凤鸣击开,又抢过去夺风筝,风堂主不敢靠近,远远的打出数枚暗器,李承宗好不耐烦,左右闪躲。

正打着,远处传来长啸声,一人喝道:“李承宗等贼人,还不投降。”

话音开始尚在远处,话音刚落两个人便已到了近前,正是郑信业和梁书同。

那边陆堂主不是刘谨臣和马安科两人对手,只过了不到三十个回合,即被马安科乘隙一指点在软肋上,所幸马安科认穴不准,陆堂主身子一晃,便即退开,开口大骂。

李承宗赶忙纵过去,夺过风筝,两手抓牢两翼,向山下跑去,边跑边喊:“安科,刘堂主,抓住你们的风筝向这边跑。”

马安科正要跳过去,梁书同一晃便到了近前,道:“从我这里过去。”

马安科硬着头皮过招,哪里有心思打斗,打不数合便要跳开,却被梁书同缠住了不得脱身。

梁书同要捉活的,没下杀手,但自己这边人手少,不能恋战,又见地上几只大风筝,想是这些人要用风筝跳崖逃走。

梁书同心想不能再耽误时间,一招关门留寇,双手回十夹住了马安科双手。接着向下一按,马安科痛的大叫起来。

梁书同轻巧的在马安科颈上一按,马安科登时昏倒在地。

刘谨臣、风堂主、陆堂主、于凤鸣均无心恋战,自然也不去助马安科,各自找个风筝,也不管好用不好用了,匆忙套在身上。

郑信业来了以后一直不动,眼光只盯在李承宗身上,见他乘风筝要逃,却不得要领,跑了几步,飞不起来,只急满头大汗。

第十一章 万相神功4

其他人见郑信业不过来,也无暇多想,套上了风筝便向悬崖跑去。郑信业冷冷的看着,等人们快到了悬崖边上的时候,忽然身子一闪,便到了众人身前。郑信业背对悬崖而立,大风中威风凛凛,有如天神。

李承宗跑在最前,抬头见郑信业站在眼前,此刻双手抓得风筝,不能撒开,忙扭腰转身,想要躲开,但这风筝吃了风,力道极大,竟没能转动。

郑信业抢过去,一拨风筝的左翼,风筝向右撞去,正挡在风堂主的风筝上,风堂主使出千斤坠,这才稳下身来。但是距离悬崖已经不远,风筝要起飞须得助跑借力,两人慢慢转身又要再跑。

那边于凤鸣和陆堂主聚在一起,互相推挤,急着往悬崖边上跑。郑信业身形一闪,横着一晃,正挡在两人面前,伸手抓住于凤鸣风筝骨架,微微一抖,便即将风筝抖散。

陆堂主见状向旁躲闪,斜刺里跑去,这陆堂主身子笨重,跑的倒快。只是不懂御风之理,跑了几步,风筝仰头飞起,很快的便坠下来,跌了个满脸尘土,口鼻出血。

于凤鸣站在当地,也不躲闪,见眼前这人身材粗壮高大,双眼有神,内力想来不弱,便起了好强争胜之心。于凤鸣面目狰狞,将风筝其余骨架一把折断,飞身一掌,道:“咱们比比掌力。”

郑信业也不扭头,道一声“好吧”,随手一挥,于凤鸣身子倒飞出去,摔在地上,再也不动了。

刘谨臣身子单薄,又懂得飞行之理,一直跑在最后,审时度势,见郑信业阻了众人去路,便轻轻放慢脚步,却一直提气,脚尖不住点踏地面,没卸了风筝起飞之势。

待见得郑信业忙于对付其他人,刘谨臣便加快脚步,慢慢的真就乘风飞起,到得悬崖边上时,双足已然离地两三尺。

刘谨臣心中正自欣喜,发现前面站着一人,正是田子瞻。

田子瞻轻功不如郑梁两人,又与凌光允斗了数百回合,内力大为消耗,便没加力奔跑,因此比梁书同还要晚到。

田子瞻到了山上,见情势为已方所控,便不急于上前,只盯着李承宗众人的动向,以便及时出手。

田子瞻笑嘻嘻的看着刘谨臣,待他到了近前,身子一长,伸右手去抓刘谨臣足踝。

这一抓正中,哪知刘谨臣急缩双腿,竟挣脱了田子瞻这一抓。

梁书同早就站在一边,抱着肩膀,面带微笑,看着田子瞻,见他失了手,笑道:“洪泽,要不要我帮忙?”

田子瞻道:“你在一旁看戏吧。”

说着一跃而起,再抓刘谨臣足踝。刘谨臣一股激劲,两臂一振,那风筝竟猛的升高,田子瞻这一抓又没抓住,不由得脸上一红。

刘谨臣心中大喜,两手再一振,便乘风飞出悬崖。

田子瞻伸手入怀,掏出一套细索,挥手一抖,那绳索正套在刘谨臣身上。田子瞻用力一拉,喝道:“回来。”

刘谨臣身子不由自主的被拉回来,田子瞻抢上去,踩住他后背。抓住风筝,用力撕扯,风筝立时碎为数段。

刘谨臣心灰意懒,耳听得不远处官兵的喊声也越来越近,便不再不反抗,任田子瞻点了穴道,掷在一边。

那边李承宗躲在远处,也不过来。风堂主和陆堂主相互争吵了几句,也不再吵,都怒目瞪着这三个人。

田梁郑三人见局面已定,慢慢的合拢来。

田子瞻道:“运功护住了心脉,李承宗的万相神功很厉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