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无双魏帝 >

第112章

无双魏帝-第112章

小说: 无双魏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先把他们安置到了城外一处建好的屯田里,然后把涿郡太守李立请来土垠,然后用两车琉璃还了欠他的债之余,更换了二十万钱的五铢钱,加上运来的五车五铢钱,曹丕现在已经有两百七十万五铢钱。

    这数字看起来大,其实就是等于两百七十斤的黄金而已,汉朝皇帝娶皇后下礼金要两万斤黄金,纳妃则要四千斤黄金,曹丕这些钱比起这种开始还真不算什么,就算是用这些钱买地,中原一亩膏腴之地要价都在一万钱以上,豫州、徐州之地因为人口多,所以更加昂贵,可以达到1万三五千钱,所以曹丕这点钱要在中原买田也不过就是两百多亩罢了。

    但是在幽州,帐就不是这么算了,因为幽州地广人稀,而且曹丕是州牧,无主之地可以随意定价,所以曹丕把膏腴之地的地价定在三千钱,把水源不多、但是尚能种植之地定价五百钱,至于长城两百的燕山山脉之地,边塞之地,带着点沙漠的地更是便宜,直接定价五十钱。

    定价之后曹丕直接用两百一十万钱在土垠和徐无之前买了七百亩良田,再用剩下的六十万钱买断了六十个自愿卖身和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流民,这些流民有些还拖家带口的,能够劳动的只有四十三人。不过对于曹丕来说,这就足够了。

    此时正是夏季,曹丕让这些人运送马粪到自己买下的庄园里肥田,同时还动用了一些民夫为自己的庄园建设房舍、马厩、牛棚、驴栏。

    众人对曹丕花钱买地的做法大惑不解,要知道州牧几乎就等于这个地方的往后,有便宜行事的权利,要要地要人那是不需要给钱的,不然黄巾之乱的时候朝廷也不会把州刺史改成州牧,刺史是监察一州各郡太守是否有贪腐嫌疑,和太守不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但是州牧却可以任免太守,还有调动州内一切物质、兵员的权利,绝对是一方霸主。

    现在曹丕是州牧却花钱买地,众人自然是不解,但是他们却知道,以后自己要在幽州买地,恐怕也要去州牧府给钱了,因为州牧买地都给钱,他们这些属官又怎能例外?

    接着曹丕就让贾诩派来的工匠雕琢琉璃,然后在幽州售卖,这琉璃一开始卖,很多借粮给曹丕的地方大族都找上门来,请求曹丕用琉璃还抵消粮债,甚至提出不要利息,本来曹丕觉得琉璃现在还算奇货可居,没必要用来抵押粮寨,但是听到对方居然不要利息,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赚了,于是马上答应下来。

    八车琉璃已经把所有幽州大族的债还清了,毕竟一个小玩意就三千钱,还完这些债务并不算什么,甚至曹丕又得回了三十万五铢钱,曹丕用这些钱又跟那些大族买了五十头耕牛安置在自己新买的庄园里。

    这一番忙碌下来,不知不觉就到了秋季,今年右北平除了少数没有离开的大族有收成之外,那些被曹丕划成屯田的都没有收成,倒是涿郡、广阳郡、渔阳郡得了大丰收,因为他们那里还有地方豪绅在组织生产,特别是涿郡这种没有受到战火洗礼的地方丰收更多,好在曹丕向耕地乡绅借来的粮食足够自己的军队和民夫过冬,不然光靠着今年的军粮可以说是颗粒无收。

    因为曹丕根本没有向任何幽州的郡县收取赋税,这些算他新官上任的福利。田畴听闻曹丕把幽州各个乡绅的债务都还清了立即来求见曹丕,对曹丕说道:“州牧既然花钱买地,那就是公私分明,幽州乡绅的债务乃是幽州的债务,并非州牧的债务,是以幽州军屯和民屯若是丰收,自然应当连本带利还给州牧。”

    曹丕笑道:“可是当时好些乡绅用欠债的条子换琉璃的时候没有收利息啊。”

    田畴说道:“既然有字据,还给州牧的粮食自然要按照字据上的利息归还。”

    “若是如此,那明年我七百亩庄园不用装别的,装粮食就够了。”曹丕笑道。

    田畴没有搭话,速记行礼离去,曹丕想了想,随即把挛鞮叫来,对他说道:“去涿郡稳稳李立,那家烧制陶器和铜铁器皿的手艺好,让他给我烧制一些东西,不过吾现在没钱,晚些倒是可以用琉璃抵债。”

    挛鞮领命之后问道;“公子要烧制什么器皿?”

    曹丕说道:“有好几种东西,吾会绘制出来,让汝带去给李立。”

    挛鞮领命之后随即离开。秋季,各地都在忙着丰收,唯独右北平又是建造屯田营寨又是修缮城池,一直在大兴土木。等到这些所有工程完工的时候已经到了初冬,幽州的初冬已经非常的冷,所以曹丕下令三军休养生息,而就在此时,邺城传来文书:召回虎豹骑,张辽的步兵以及于禁的民夫。

    跟着邺城文书而来的还有长长的司马氏家族车队。(。)

第二百五十二章 邺城来信() 
来邺城传文书的是曹丕的熟人,刘晔。这让曹丕有点惊讶,毕竟传书这种活儿派一个传令兵来就可以了,刘晔乃是司空府的文吏,派来做这种事多少有点屈才,后来见到刘晔才知道,他是代表曹操来跟自己面授机宜的。

    土垠城守府已经被曹丕扩建成了州牧府,跟把两边的宅子联通,建成了自己落脚的府邸。现在刘晔和曹丕就在州牧府左侧一个最大院落中的正堂里叙话。

    只听刘晔说道:“司空对于州牧能够大败乌桓骑兵甚为欣喜,北地乌桓一败,袁氏再无依仗,败亡指日可待,相比乐进、李典两位将军在壶关没有寸进,州牧这边的战果着实喜人。”

    曹丕笑道:“若是欣喜,为何急于召回军队?若再给我两年光景,吾就可以带着这些军士和新收的降军把整个幽州打下来。”

    刘晔环顾四周一眼,发现连院子的人都没有了,夏侯尚都被支开到了院外,随即低声说道:“是荀尚书令建议司空收回军士的,现在尚书令节制尚书台,尚书台又是为天子处理文书的,司空的所有政令都要经过尚书台才名正言顺,司空多少要给尚书令一点面子,更别说朝中大臣、司空麾下的豫州士子都和尚书令有几分交情,司空也不想因为这等小事跟尚书令过不去,毕竟尚书令不但管着尚书台,还管着司空麾下的粮草辎重转运,各地水利道路的修建也是尚书令操持,此人对司空颇为重要。”

    曹丕点头表示理解,荀彧和荀攸不但声名在外,更有真彩实学,特别是在内政上乃是一等一的人才,曹操势力急剧膨胀,要支撑曹军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必须要一个条理分明的内政人才,荀彧就是这样的人,若是现在荀彧撂挑子不干,曹操还真难找到接班人,首先荀彧跟随曹操的时间早,无论是早年跟随曹操的老将领和后面的将领他都熟悉,更清楚曹操的家底,也了解曹军辖地的情况,这样的人还真不多,郭嘉算是一个,但是郭嘉善于使用奇谋、妙策,运筹帷幄。对于内政知道远不如荀彧精通,后来曹操进魏公,荀彧劝谏之后随即被曹操架空,也是因为当时曹操华歆在尚书台呆了很久,已经摸清楚了曹军的所有事务,能够取荀彧而代之的缘故,荀彧不做尚书令后就是华歆接班的。

    而此时的华歆不过刚入尚书台不久,所以此时的荀彧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

    “这样说来,文若先生不太愿意看到吾平定幽州啊。”曹丕笑道。

    “祭酒有言:辽东之地虽说偏远,但是却是一块宝地。此处不但民风彪悍,更有不少外族,加之有膏腴之地,肥美草场,不缺人、不缺粮、不缺马,州牧得先农庇佑,自有办法在此处养活无数百姓和战马,若是真给州牧平了幽州,外族皆为州牧所用,那自司空之外,朝廷又将有一支势力,这擎天一柱有一根就够了,再来一根,天都要被捅破。”刘晔微笑道。

    “嗯,奉孝先生看得透彻,子扬此来是为吾父带话,不知吾父想对吾说什么?”曹丕又说道。

    刘晔答道:“司空说了两件事,其一:袁熙袁尚不能留。其二:让行军司马多多磨砺。”

    “嗯,原来如此,想必只要我灭了袁熙和袁尚,就得回邺城了,这幽州是留给子文的。”曹丕听完传话立即明白了曹操的意思。

    “祭酒说司空现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州牧雄才大略,若留在幽州,恐怕很多人会不安。”刘晔说道。

    “明白!明白!”曹丕摆摆手,接着说道:“这城外驻扎的乃是河内郡司马氏一族,吾父让司马伯达帮子文,现在司马氏都在辽东,日后我走了,是不是留下司马氏留在幽州辅佐子文?”

    刘晔摇头道:“非也,此次下官来就是要召司马朗、司马孚回邺城,至于司马氏来此,在吾启程来此的时候并不知晓,至于行军司马的文吏之职将由下官取代司马伯达。”

    曹丕闻言大笑,曹操肯定想不到他给曹彰派来的军师是自己早就找至麾下之人,不过想来也是,刘晔这种有才华的外来之人,又是汉室宗亲,曹操也不太放心总是把他放在皇帝身边,毕竟当年刘备进了许都一下就变成了皇叔,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把刘晔丢到幽州倒是很好的选择。

    “这司马氏来此是要来赚钱的,听闻中原粮价大降,很多大族的日子不太好过。”曹丕笑道。

    刘晔点头道:“真是如此,很多善巧百工的大族势力大涨,但是那些坐拥良田的大族却在吃老本。”

    “子扬既然来做子文的军师,那相比此次来就回不去了吧?”曹丕问道。

    “正是如此,把调兵书交给张将军、曹将军、于将军之后,让他们自行回去。”

    “张文远尚在代郡,吾会派人知会他们,文烈族兄和文则将军则在土垠,告知他们一身便是,子扬好好休息自己,就去上谷郡把子文召回来吧,吾要听父亲的话,把他磨砺磨砺。”曹丕笑道。

    刘晔立即领命。曹丕又笑道:“有子扬在幽州,哪怕吾走了,这幽州还是吾的,不过在离开之前,吾要在此处下几手暗棋。”

    刘晔闻言没有多问,反而说道:“说道暗棋,祭酒问公子:离开邺城这些时日,可曾在槐、柳之下刻图?”

    曹丕闻言心里立即明白过来,郭嘉想问的是自己是否找过丘郎将,自己离开邺城的时候郭嘉说丘郎将表面上和几个兄弟病死了,实际上却转入了暗处跟随自己,但是从离开邺城到现在,自己从来没有找过他,刘晔这种口气,可见他们一直就在曹丕身边,或许是时候见见他们了。。。。。

    “从未刻过,不过过几日或许会去。不过在此之前,吾还要先见一见司马氏的人,山长水远,举族搬迁,不容易啊!”曹丕笑道。(。)

第二百五十三章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 
曹丕一直认为定义一个地方大族是否强大,就得看这个家族出名的读书人多不多,荀氏八龙名满天下,颍川四大家族声名远播,颍川书院更是很多读书人的圣地,这些都说明了家族的强盛。

    和荀氏八龙相比,司马八达的声名没有那么大,但是在曹丕看过了司马氏族人在土垠城外驻扎的营寨之后就觉得,司马氏家族的实力和潜力都比颍川四大家族更加强大。

    土垠城外已经建造了很多屯田的营寨,大多是基于那些被遗弃的大族邬堡和庄园改造的,民夫已经被安排到了屯田营寨里。从土垠城到浭水的驰道已经被曹丕拓宽,西城门外则由仲长统用石灰配合夯土和石砖建起了一圈瓮城,瓮城之中有军营,军营可以容纳一万军士和两千匹马,司马氏的族人是从四面来的,在到达城下的前一天,他们派使者呈上了拜帖,曹丕回信,让其在瓮城在驻扎。

    三千多人的司马氏族人在次日就到了土垠城下,在瓮城军士的注视下安营扎寨,司马氏是一个完整的家族,嫡系一支、庶出一支、家仆一支、佃户一支,等级分明,他们所扎的营寨也显示除了这样的层级。

    在最中央的营寨宽大、整齐、而且账外的马匹都是上好良驹,有五十匹。其次则是一圈更多帐篷组成的营寨,这营寨身着札甲的男子最多,摆在帐篷外面的兵器弓矢最多,再外面则是一圈夹杂着驮马和牛、驴的营帐,说是营帐,其实大半是圈着牛马的栏杆,以及摆放辎重的棚子。最外面一层则是少量衣着简朴男子和妇孺,他们的帐篷最没有章法,而且很烂,到处都是补丁,看起来就像是仓促拼凑赶制出来的帐篷。

    曹丕站在新建的瓮城女墙之后,俯视这营寨,西门瓮城是牛金负责防卫,此时他正站在曹丕身边,和护卫夏侯尚并排而立。

    “剑桥,这司马氏的营寨汝觉得章法如何?”曹丕问道。

    “不成样子,这最外城的乃是族中佃户和妇孺,衣衫褴褛,毫无战力,若是碰到贼军偷袭,必然会轰然而散,反而会阻挡最里面两层族中壮丁御敌。”牛金嗤之以鼻。

    曹丕淡然说道:“剑桥没发现,这营中没有身份高贵的女眷随行吗?”

    牛金看了看说道:“的确没有,想必还留在河内,要等他们一族在此安定了才送来。”

    “所以这最外层的妇孺不过是他们佃户的家小,秋冬之时长途跋涉,穿着这等单薄衣衫,已经不知道路上死掉了多少人,对于司马氏来说,这些人不过是随时可以丢弃的牲口,如果遇到敌袭,这最里层的子弟会上马从反方向突围,次里层则从另外一个方向突围,路过牛马栏杆和最外层的时候只要有人挡路他们会毫不犹豫第杀之,这样一来,最外面两层的家仆和佃户就算再乱,还能为他们抵挡一阵,剑桥现在是否还认为他们的营寨不成章法?”曹丕心中暗叹,牛金虽然一直在苦读兵书,自己也经常给他解惑,可是他的脑子还不够活泛。

    “这么说来,司马氏这个营寨是可以保全他们家族中最精锐一支的万全之法。”牛金恍然大悟。

    “从河内到幽州,其实已经是我军辖地,但是中间群山阻隔,河流无数,总有兵势不及的地方,这里面难免会有占山为王的盗贼,他们这样一路行来如果碰上势力不大的盗贼观其人多自然不敢妄动,若是遇上胆敢攻击他们的盗贼他们也可以从容突围在决定是战是退,司马氏能够在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