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无双魏帝 >

第69章

无双魏帝-第69章

小说: 无双魏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五十三章 陈群的忧虑() 
贾诩坐在一间点着火炉,内饰雅致的房间里,桌案之上堆满了竹简,那?13??最近几日送来的名册,这是贾诩在这间黎阳富户贡献出来的别院中工作的第十日,之前他在黎阳县府做事,曹丕觉得那里地方不够舒适,为贾诩要到了这个别院,让其在里面工作。

    这几日是贾诩最为忙碌的日子,因为那些原因为曹军做事的青壮流民把自己和家小的情况都已经登记在册,最后要由他来整理汇总,然后把那些被安置在营寨离得妇孺流民一一规整编户,同时还要点算发粮的总量,告知正在督粮的高览发放粮食的数量。

    事情繁杂又繁琐,不过贾诩处理的依旧井井有条,游刃有余,在百忙之中他心里还是记下了那个第一份送来的名册里那第一个名字:王双,王子全。本来第一个敢于带着老弱流民进黄河的人已经能够给人留下印象,更别说此人还有表字,在这个念头,有表字的人至少证明他读过点书,识过几个字。

    一个识字的人、一个第一个屈服的人,一个敢于第一个杀戮无辜的人,这种种特性加起来,足够引起贾诩的好奇了,所以他决定五日之后见一见这个人,前提是他能顺利把带走的八个流民丢下黄河。

    曹丕此时住在黎阳城中最气派、最宽敞的大宅里,这宅子的主人问邀请曹丕入住的时候很自觉地般到了自己另外一处房产里,现在这个宅子除了曹丕,就是吕玲绮、挛鞮、曹真、夏侯霸这几个比较亲近的人住着,另外还有牛金带着的五十个经过挑选的可靠军士把守着,下人则是用着这宅子原主人精挑细选出来的婢女,总的来说,在这儿曹丕住得挺舒适,除了比许都冷点,没什么毛病。

    今天曹丕在宅子的正堂迎来了一个客人,真是从许都风尘仆仆赶来的陈群,此时陈群整个人裹在上好的裘皮里,头上戴着进贤冠,脸色被冻得有点苍白,不过依旧不失温文尔雅的气质,喝下一口煮热的面汤之后陈群开口道:“执金吾恕罪,司空返许都之后事务极多,下官再司空府任职,也需打点不少事务,是以拖到今日才来到黎阳。”

    曹丕笑道:“无妨、无妨。长文一路辛苦,日后仰仗长文时日甚多,还望长文助我。”

    “执金吾言重了,下官一路行来,发现很多青壮男子在军士的督管下,把一些老弱赶入大河之中,路上询问,得知是黎阳城中文吏有言:只要能够敢一老弱下河,就可得五日之粮,黎阳城外流民尽,则这些青壮和其家小可有粮食过冬。不知是否属实。”陈群突然问道。

    “正是如此,黎阳养不了这么多流民,他们也不愿离去,为了避免饿殍引起瘟疫,只能养活一批,杀死一批。”

    陈群闻言点点头,瞥了一眼站在曹丕身后的牛金,干咳了两下,曹丕却笑道:“剑桥是吾之心腹。”

    “既然如此,下官直言了,其实在路上下官还听闻,执金吾大开杀戒。把一些没有家小又精壮的流民杀掉了,然后用粮食诱使有家小的流民把老弱流民赶入大河,此举虽然能解眼下之危,但是却有长久之患啊。”陈群说道。

    “哦?愿闻其详。”曹丕笑了笑,说道。

    “执金吾此举固然能解了流民之患,也能杜绝黎阳瘟疫之源,然射杀流民,胁迫青壮逼死老弱这等作为流传开来,到了朝廷百官那里,就是诟病执金吾的道理了,这流民也是天子之民,执金吾杀一批,养一批,逼死一批,往大了说那是欺君之罪,往小了说也是滥杀无辜,如孔文举之流,必然会对公子非议颇多,大汉立国四百余年,但凡朝臣背上了滥杀之名,都会受一世非议,日后执金吾每一次加官进爵,恐怕都会有人已这黎阳之事诟病之,可说后患无穷。”陈群正色道。

    曹丕点了点头,笑道:“当年攻打陶谦之时,吾父连拔十于城,泗水为之不留,今日官至司空,朝中谁人敢非议?”

    陈群闻言大急,自己当初押宝这位公子那是因为自己从和其一来一往之间的哑谜中判断这位公子有七窍玲珑之心,至于增产水稻的本事更是骇人听闻,对这位公子的期望可以说是非常之高,甚至是改天换日的期望,但是现在对方却说出那种幼稚的话,一时之间,心中又是着急又是后悔,急急说道:

    “此言大谬,司空征伐陶谦之时是为报父仇,执金吾今日这般对流民却无所凭持,而且司空能得今日之显贵是因为有解救天子之大功,如今公子却不会再有立此大功的良机,更别说。。。。。。。”当自己的期望和显示不符的时候人特别容易召集,人一着急说话就没轻没重,陈群毕竟还是三十左右的年轻人,不够成熟,但是说到后面还是醒悟到不应该妄论曹丕的老爹,于是住了口。

    不过曹丕却意味深长地微笑着接了下去:“更别说吾父不知吾一个儿子,若是吾背上了一个滥杀的恶名,我的几位弟弟只要处处彰显仁爱,日后吾父垂垂老矣之时,朝中百官,天子都会劝吾父让仁义之人承袭吾父匡扶汉室之大业,吾虽为长子,但是若背负一世滥杀之名,吾父碍于天下悠悠众口,也难以名正言顺地让吾承接大业。”

    政治污点这种东西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那就是个屁,但是若有竞争对手时,那就是致命的刀剑。自己若是背了一个和当代普世价值相悖的滥杀之名,绝对会被人大做文章,到时候自己兄弟出一个白莲花,那自己就算能够控制实权,在明面上掌权的人,绝对不是他曹丕,这对于曹丕来说,太多变数了。对于这点认识,曹丕比陈群更加深刻。

    陈群刚才还很急,但是听了曹丕一番话,却冷静下来,笑道:“执金吾既然知晓后患,想必有了解决之法。”

    “吾已经上表朝廷,有人未经吾允许,私自行事,滥杀流民,还逼迫一些流民逼老弱跳河,求朝廷削掉此人官职。接着这个私自行事的人也上了一封罪己的奏疏,上表朝廷请罪。”曹丕笑道。

    陈群一脸愕然:“不知此人是谁?能绕过公子私自行事?”曹丕是主帅,能绕开它行事地位一定不能低,不然朝廷也不会相信。

    此时侍卫来报,行军司马贾诩求见,曹丕笑道:“那人来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贾诩的计划() 
贾诩走入大宅之后和曹丕见礼,接着跟陈群见礼,听到侍卫禀报时贾诩?13??官职为行军司马,顿时明白了曹丕准备找谁背锅了,不由得暗暗点头,庆幸自己终究还是押对了宝,不过心中又有点奇怪,眼前这个贾诩为什么会为曹丕做出这么大的牺牲,要知道那种滥杀的恶名是一世都难以洗清的,除非改朝换代,方有机会。

    贾诩看了一眼陈群,发现曹丕没有把陈群喊走的意思,意识到了陈群是曹丕亲信,随即没有忌讳的开口说道:“这几日下官城外流民之中得一异人,可堪重用。”

    “哦?异人居然还会流落为流民么?”曹丕奇道。

    陈群听到贾诩说流民中有异人本来就满脸不屑,在他这种世家子弟看来,草莽之辈本无英杰,听到曹丕这样问,脸上出现深有同感的表情。

    贾诩却说道:“时也命也!时运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重的,司空的《求贤令》执金吾可记得否?”

    “唯才是举!”曹丕起身道:“既然能得文和举荐,吾当一见。”

    贾诩说道:“此人正在屋外,可宣之。”

    “文和举荐,当礼贤下士耳。”说完直接朝屋外走去。

    到了屋外,来到台阶上,看见院子里正站着一个麻衣汉子,这麻衣看起来很不合身,而且有好几套挂在身上,显然是从别人身上拔来的。

    这个汉子身材很高,跟曹纯不相上下,国字脸,相貌平平,脸色有种饿肚子导致的蜡黄色。这汉子见到曹丕,并没有太多表现,只是默默跟曹丕行了个礼。

    曹丕笑道:“你我可曾见过?”

    “小民见过执金吾,执金吾却没见过小民。”汉子平静地回答。

    “哦?那应该是吾在城楼之上,汝在城楼之下。”曹丕笑道。

    汉子不答,贾诩在一旁说道:“此人名叫王双,字子全,凉州陇西郡治所狄道人,凉州和关中两地混乱,是以一路流落到冀州。”

    曹丕点点头,表示理解。同时意识到了贾诩和眼前这个王双算是个同乡,因为贾诩是凉州武威郡姑臧人。王双则是陇西狄道人,同属一州,自然是同乡,在古代,无论是汉朝还是唐宋,甚至明清,桑梓之情是人们非常重视的情分,当然睿智汝贾诩,自然不会举荐一个废物给他曹丕,事实上曹丕对王双这个名字有点印象,好像是曹魏后期一个比较厉害的武将。

    看此人的年龄比较年轻,应该能在二三十年后大放异彩。不过此时还是要问一问他有什么本事,于是曹丕问贾诩道:“此人有何过人之处?”

    贾诩答道:“此人通晓羌斗。”

    “羌斗。。。当年袁绍麾下的猛将鞠义麾下有一支先登死士,也晓习羌斗,不知这羌斗是什么?”曹丕问道。

    “羌人善猎,投射之术极强,弓、弩、飞石索皆能运用自如,而且善于模仿猛兽之声威慑战马。”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羌斗之人善于破骑兵?”曹丕想起了鞠义大败公孙瓒的事情,公孙白马的战力强悍,但是却栽在和鞠义的先登死士身上。

    “正是。”

    “既然如此,就暂时把他留在城中吧,给他一个屯长当当,自行去民夫之中选50个能够学习羌斗之人,三个月之后看看成效。”曹丕答道。

    “诺。”贾诩答应之后唤来早在一旁等候的文吏,吩咐几句之后随即让文吏带着王双离开。

    目送王双离开之后曹丕没有马上回到堂中,而是和贾诩站在院子里,只听曹丕对贾诩说道:“文和先生,这次让汝上书罪己,真是难为汝了。”

    贾诩躬身正容说道:“在此处罪己,公子大事可成。不再位中,下官其实可以为公子做更多事情。”

    曹丕问道:“先生所指的是。。。。。?”其实曹丕知道大事可成的议事,贾诩其实算是害死曹昂的人,曹丕对曹昂表现出来的缅怀之情可以证实曹丕对贾诩恨之入骨,但是现在贾诩在曹丕麾下做事,还甘心为曹丕背锅,这足以说明曹丕的驭人之术了,这也正是曹操希望看到的。

    但是所谓的更多事情,曹丕却不太明白,所以发问。

    贾诩说道:“听闻公子的烧刀子非常好卖?”

    “正是。”

    “水稻增产,烧刀子,公子想必还有其他赚钱的方式?”

    “多不胜数。”

    “那一个管家能够为公子做更多事。”

    曹丕讶异地问道:“先生要做吾的管家?”

    贾诩洒然笑道:“有何不可?下官为公子罪己,然后入公子宅中做管家,不正说明了公子的驭人之术和容人之量?”

    “。。。。没错,确实如此,杀兄的血仇已经让你我无法站在一起了,如果能够善待与汝,确实说明了我的容人之量,更能够证明先生能够为吾罪己乃是出于本心,而不是被吾逼迫。”

    贾诩笑道:“此为其一,其二则是下官要为公子经营处一个富可敌国的商铺。”

    “富可敌国?确实可以,甚至不是敌国,而是可以买下此国。”曹丕手上的尖端技术和一些这里人不懂的小常识都能够让自己富得流油,只不过他要做皇帝,日后天下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家里富可敌国或者是比国更富对于他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

    贾诩笑道:“若是如此那就最好了,公子等到那一日就把整个大汉买下来好了!”

    “文和先生。。。。。。。。。”

    “公子千万别说僭越之类的言语,贾诩曾经带着一群乌合之众破了长安城,劫掠了天子,若非李傕郭汜之流太过草包,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就是西凉兵了。”贾诩笑着说道。

    曹丕刚才确实是想敷衍几句,但是听到贾诩这么说马上闭了嘴,转而说道:“既然如此,若诏书传到,先生可以先回许都待吾回去之后再商议大计。”

    贾诩笑道:“谨遵公子之命。”

第一百五十五章 孤注一掷的袁谭() 
上书罪己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朝廷会下一纸奏疏狠狠地把贾诩这个擅自行事的行军司马大骂一通,然后削掉他所有的爵位和官职,其实贾诩的官职是非常大的,在袁绍占领冀州的时候,贾诩被封的是冀州牧,虽然没有实质上控制冀州,但是两千石大员的俸禄是有的,加上还封了都亭候,有食邑,绝对是一个富裕的大官,尽管他的实质性职位只是参司空军事,相当于一个军师。

    现在朝廷一纸奏疏下来,官职没了、俸禄没了、爵位没了、食邑没了,这算一个很重的惩罚,而且像贾诩这种级别的官员,滥杀平民,还被降了罪,这辈子还想在政治上有建树那是绝对不可能了。所以现在的贾诩几乎是完蛋了。

    不过贾诩面对着奏疏却欣然领受,然后收拾行李,施施往许都方向归去,显然在他眼里,在曹丕家中打工比起在朝廷混更加开心。

    其实像贾诩这种生于凉州,见惯了弱肉强食的人来说,羸弱的汉室江山已经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的了,要不然也不会做出鼓动西凉兵杀进长安劫掠天子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现在曹丕的横空出世正好让贾诩对未来有了新的寄托,曹昂衣冠冢那一手,贾诩已经彻底领教了曹丕的能力,所以现在他宁愿站在曹丕的身后,因为他相信曹丕的野心和他的心机一样深沉,那么跟着曹丕,日后他贾诩必然还有翻身的机会。

    贾诩总览黎阳城中所有文书的工作,现在他走了,曹丕却并不觉得吃力,因为陈群还在,这个比贾诩年轻很多的世家子弟绝对不是个酒囊饭袋,他接手了贾诩所有处理的事务,而且无缝衔接,做起来井井有条,单凭这一点,陈群绝对由出众的政才。

    至于流民的事情,因为有了继续的顶包,虽然现在他已经被免职,按理说曹丕应该拨乱反正,安抚好流民,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那些带着家眷的青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