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纯情小衙内 >

第130章

纯情小衙内-第130章

小说: 纯情小衙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大衙内只能苦笑,他知道建康城根本经不住二十万晋军的狂攻,陷落只是迟早的事,他派人示警,只是希望周军能够撑上一两天,消耗一点晋军的兵力,没想到人家根本不听你的警告,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城一夜间就沦陷。
晋军虽然打开了周帝国南大门,大军如潮水一般涌入,只要周王不使昏招,但短时间内想吞并周帝国根本无法做到,且让双方先消耗一些力量吧,等周王的使者到来再说。
现在,帝国与唐帝国仍在进行惨烈的攻防战,各种消耗惊人,有够头痛的。
当然了,新的世纪之战即将暴发,他得做点准备,看看能不能象上回一样浑水摸鱼,狠赚一笔。

第301章 大局为重

随着晋帝国的二十万大军涌进周帝国境内,大陆诸帝国为之震动,各种声讨一波接着一波。
舆论讨伐扑天盖地,强大到足以淹死人,但在强大的实力面前,却显得苍白无力。诸帝国的君王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即便不想打仗,也不得不下令集结大军,准备支援周帝国。
唐廷,庄严肃穆的金銮殿内乱七八糟,大臣们在为是否与秦帝国停战的问题喷口水互掐,令唐王吉利头大如斗。
晋帝国突然入侵周帝国,完全出人意料,晋帝国已经是大陆公认的第一强国,再任由它吞并周帝国,实力再壮大,诸帝国迟早都得完蛋,是以才有诸帝国联合对抗晋帝国的不成文协定。
也容不得唐王犹豫,帝国西北疆紧挨着周晋两帝国,如果周帝国被吞并,帝国的半壁江山都处于强大的晋帝国的武力威胁之下,随时可能受到攻击,不支援周帝国不行。
只是,帝国与秦帝国正发生战争,他再昏庸也知道帝国根本撑不起两线作战的消耗与压力,这下可要命了。
他也派出特使出访秦帝国,先讲了一通唇亡齿寒的大道理,再开出条件,只要秦军退出平塘关,他可以割让百陌、长川两郡,并给予一定数量的钱财赔偿,然后两国联合出兵,支援周帝国。
但是秦帝国的回复是:你既然知道周帝国被吞并的危害性,那就应该以大局为重,我们不妨先停止两国的战争,联合出兵支援周帝国可以,打完了晋帝国,咱再慢慢商量平塘关的问题,是谈是打随你老人家高兴了。不过别忘了,平塘、百陌、长川三郡原本就是秦帝国的国土,只是被你老唐家给霸占了几十年,我们收回是天经地义。
秦帝国的回复令唐王吉利暴如雷,价值不菲的茶杯就摔坏了好几个,他恨不得立马出动百万大军把秦帝国给灭了,但现在却很无可奈何。
平塘险关是帝国的北门户重镇,必须夺回来,为此,他下令三军统帅韩瑞不惜代价的猛攻,但至今仍未能收复,反倒是战损的数据令人直打哆嗦。
据五天前传回的战损统计,攻击平塘险关的韩瑞所部战损高达六万人,攻击庄县城堡垒要塞的任赋所部战损近三万人,如果再算上各种军用物资的消耗,令唐王吉利肉痛不已,数十万大军一天的消耗大得惊人,帝国的国库已经空得连老鼠都搬家了。
士兵阵亡的数字虽然高得有点惊人,但他不是很在意,贱民本来就是为达官贵人服务的,他们的命不值钱,各种物资的巨大消耗才是真正的要命,这已不是败家了,简直就是败国。
他也知道现在的粮价比战前增了几十倍,也知道再这么玩下去,不出一年,他就得砸锅卖铁了,但他没有选择,只能下令增加税赋,强征青壮,搜刮粮食,以确保大军的粮草等军用物资的供应。
唐帝国自上一次的世纪之战后,唐王为尽快补充损耗,已经提了一次税赋,卫大衙内针对性的实施货币战争,让唐帝国的钱币贬值,粮价居高不下,让唐帝国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如今战事再起,粮价只增不减,一天数变,许多人已经填不饱肚子,还要再加税赋,真要把老百姓往绝路上逼了。
即便是英明神武的大明君,也没法真正让所有的百姓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何况,唐王不能算是一位明君,也不能算是昏君而已,他考虑的只是他的王位,他的帝国,至于老百姓,只要不暴发民变,把税赋交上,他才懒得管。
整个朝堂吵了整整三天,最终,唐王吉利选择了折中的办法,暂停对平塘险关的攻击,但韩瑞的大军依然保持对城池的围困态势,任赋所部同样虎视庄县城外的那个堡垒要塞,伺机而动。然后集结大军,增援周帝国。
唐王暂缓进攻的命令抵达时,韩瑞不禁悄悄喘了一口大气,这些天来,他不分昼夜的狂攻平塘城,士兵伤亡惨重,各种攻城器械也消耗得七七八八,而久攻不克,士气已明显低落,这种时候最需要的是整军休整一段时间,再者,大王此举虽属无奈,但从大局上看,实为明智。
唐军突然停止攻城,也让坚守平塘关的夏侯复和全城军民都为之松了一口气,即便城池没有被四面困死,各种物资的供应从未间断过,但唐军不分昼夜的疯狂进攻,仍让守城的军民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刚修复好的城墙被狂轰滥炸的霹雳车轰塌了一小段,所幸之前准备了大量的沙袋,很快说把缺口给封填上,极其惨烈的攻防战,双方皆损失惨重,军民疲惫不堪。
远在长安的卫大衙内等人在得知此消息后,也不禁喘了一口气,平塘关和庄县城外堡垒要塞的防守战都非常惨烈,士兵战损惊人,但兵源可以快速补充,最要命的是十数万大军每天的消耗太吓人了,若不是之前有些储备,加上发动货币战争又弄了不少粮食,只怕早就撑不下去了,战争本来就是烧钱的游戏,拼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开弓的箭没有回头,他只有硬着头皮撑下去了,他相信,自已不好过,唐王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就看谁先撑不住了。
“衙内,惊雷行动是不是可以开始了?”巫悠小声询问,惊雷行动在这个时候实施最适合不过,在帝国的腹地烧上几把火,必定让唐王焦头烂额。
“让田豫他们继续蜇伏。”
卫大衙内果断摇头,他何偿不知道这时候实施惊雷行动很适合,但出于大局上的考虑,他还是忍了下来,与唐帝国打生打死也罢,但绝不能再让原本就强大得让人恐惧的晋帝国吞并周帝国,再增加实力了。
巫悠叹了口气,才说道:“衙内,大军已集结完毕,还有,三千车粘粉已装载完毕,随时可以起程。”
身为穿越众的卫大衙内清楚的知道科技的重要性,他在长安城里弄了一所研究院,召集了一群奇人异士进行各种研究试验,粘粉就是研究所的精英们根据卫大衙内提供的“奇思妙想,”再进行了很多次试验后捣鼓出来的产物,即后世的水泥。
这玩意是用石灰、粘土、石膏等东东按一定比例制成,当然了,根本没法跟后世真正的水泥相比,但放在这科技极度落后的大陆,让了解其功用效果的人大为叹服。
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卫大衙内没把这玩意叫作“水泥,”而称之为粘粉。不过,私下里,知道粘粉功用效果的人私下里更乐意称之为“衙内粉。”

第302章 不是人

卫大衙内知道在唐军不分昼夜的疯狂进攻中,平塘城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其中有一小段城墙还给轰塌了,全靠备用的大量沙袋堆填,因此,生产出来的大量粘粉率先提供给平塘城使用。
三千车粘粉及大量的能工巧匠在大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离开长安,先走宁远道,从宁远出关,再经庄赵二县城,运抵平塘城里。
镇守平塘关的夏侯复、卓风行等将领都心存怀疑,这玩意混以沙石真能比用大青石垒建的城墙还结实?
在所有人怀疑的目光中,数千能工巧匠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只几天的时间,不仅把倒塌的城墙段修补好,不少地方还加高加固,整一座崭新的平塘险关仿佛一夜之间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光是这速度就让人为之叹。
“衙内万岁,万岁,万万岁!”
全城军民激动不已,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大吼出声,全城军民跟着齐声欢呼,万千声音汇集,直裂云霄,衙内粉,又名粘粉的东东很快就传扬开,在百姓心中,本就有如神一般存在的卫大家名声再被推高一层。
城外,唐军连营数十里,三军统帅韩瑞及一众高级将领骑在高头战马上,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坚城,他们知道守城军民肯定会利用停战的间竭修补摇摇欲坠的城池,但没想到用时如此之短,不仅把千疮百孔的城池全部修补好,有时薄弱的地方还加高加固,使平塘城变得愈发的坚固,一个个的脸色都变得非常的难看。
数百辆霹雳车狂轰N天,好不容易才轰塌一小段城墙,可依照秦军这种修补的速度,城墙再是倒塌N回都能够快速修补好,这下麻烦大了,下次再攻城,天知道还要死上多少人?
此时,身为三军统帅的韩瑞心中可说是百味杂陈,甚至生出几分的悔意,早知如此,就应该一鼓作气,继续猛攻,直至破城。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二十万大军的士气再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无奈之下,他唯有回营,提笔书写奏折,把现在的情况禀奏大王。
没人能比身为穿越众的卫大衙内更了解水泥的作用了,如果不是铁矿石开采很不容易,铁矿奇缺,他还想学后世建造那种连大口径火炮都轰不塌的钢筋混凝土防御工事呐。
用粘粉筑成的城墙或许比不上用大青石块叠建坚固,但大青石的采集也非常的麻烦,得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修补更不方便,粘粉的出现,大量的缩短了建筑的时间,修补破损的城墙更容易,其好处多到你十根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总之,水泥的出现,堪称划时代的发明,而卫大衙内的名声再次被推高到了新的层次,即便是敌人也不得为之叹服,这家伙,简直就不是人。
新的世纪之战立马就爆发,各帝国的君王在百忙中仍不忘派出大量的密谍潜往长安,千方百计想要弄到衙内粉的制作配方,可惜,只是给黑衣卫密谍的功劳簿上多添几笔功劳而已。
“相公……真不是人……”
骠骑将军府内宅的一间大厢房里,瘫软在特制大床上的青儿娇喘着发出一声有气无力的呻吟,光洁的玉颊上满是荡人心魄的红潮,透着极度的疲惫与幸福。
玉体横陈一旁的孔蓉只是慵懒的哼了一声,她全身都散架了,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相公明早就要出征,今夜自然是她们身为妻子的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她们曲意迎承,只是,相公的战斗力实在太那个了,一般人根本吃不消,把她们折腾得散架了,这会不知又去折腾哪一位妹妹了?
话又说回来,或许,就如青儿所说的,相公根本不是凡人来的,要不然哪能这么厉害?
第二天一早,卫大衙内在五百亲兵的护卫下,悄然起程,这一路上,这厮就躺在马车里呼呼大睡,雷打不醒。
没办法,他修练的《九阳神功》虽然已然已突破筑期,进入修气期,但媳妇儿太多了,都得公平对待,不能冷落谁,所以,一整夜折腾下来,就算是机器人也得散架,他这会儿正在补睡呢。
晋帝国入侵周帝国,再次引发大陆的世纪之战,随着晋帝国大军攻克周帝国的庆安重镇,围困建业城,严重威胁到了周帝国的帝都晋安,各帝国国君都坐不住了,一边檄文声讨,一边集结大军,准备增援周帝国。
与周帝国紧邻的唐帝国更是在义乌郡快速集结了二十万大军,由镇南大将军卫溪统率,已经涌出边关,进入周帝国的国界。
因为刚秘密与晋帝国达成了口头上的联姻协议,卫大衙内的脸皮没有厚到眨眼就撕毁协议的地步,自然没法派大军过江,但做做样子还是必须的,至于晋王有什么想法,他是懒得理会了。
大军在绍关集结,统掌嘉月水师的丁泰更是在江面上摆开大量战船,一副要强行跨江作战的态势,即便是演戏,晋王也不敢有半点疏忽大意,在李家渡至临潼一带都布有重兵,另增兵江淮、丰都两郡,以防卫帝国的突然袭击。
卫大衙内走的是关宁道,一路上虽没有拼命赶路,但也是快马加鞭,十五天后抵达关宁城,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悄然起程,前往奕县。
奕县只是一座小县城,但地势却极为险峻,县城依着乌山山脉北岭黑石山山腰而建,滔滔怒江绕山奔腾而过,只要在城上架设几辆雷霆战车,就足覆盖半边江面与渡口。
所谓的渡口只是一个用青石板垒成的码头,供当地人汲水所用,打自卫大衙内“发明”了水车之后,当地人已无须到江边担水,码头几乎被废弃,成了顽童嘻戏耍乐的福地。
从关宁城西门出去二三里路就是凹凸不平的山区丘陵,而且只有一条崎岖难行的小道延伸至奕县,即便敌人能够袭占奕县,想要攻打关宁坚城,兵力也无法展开,更不要说运输的问题,百多年来,不管外边战火连天,这一带却是从未受战火波及的世外桃源。
但这一次,卫大衙内却选择这里做为世纪之战浑水摸鱼的交通要道。

第303章 猥琐的任务

十几天前,三千虎豹铁骑、中央军团的5000将士已悄然进驻奕县,一同运来的还有大量的粮草、武器等军用物资,将士们都在等待出征的命令。
码头旁上停泊了十数艘大型商船,这些大型商船都经过精心改装,除了没有船楼,都安装有数门雷霆炮,战力丝毫不亚于水师的制式战船,它们是用来载运将士过江的。
卫大衙内这一次是打算借道,从奕县码头渡江,进入周帝国后经龙江进入晋帝国,袭扰宾州等地。
要实施浑水摸鱼计划,必须得先周王同意借道才行,而此时,面对二十万势如破竹的晋军,周王早已吓得胆颤心惊,面无人色,他巴不得援军越多越好,又怎会拒绝邻国的好意?
不过,他还是下令龙江守军加强戒备,只要秦帝国的援军不进入龙江城,万事好商量,粮食和一些军用物资免费供给。
卫大衙内抵达奕县的当晚,商行云统率三千虎豹铁骑将士分批登船,渡过江登岸。
商行云原任虎豹铁骑一营郎将,其出色的指挥才能得到统领卓风行赏识,升任副统领,卓风行调任中央军团副统领后,商行云理所当然的接过了虎豹铁骑的担子。
卫大衙内在卫队的簇拥下,站在码头上,目送将士登船渡江,这一次,他没有亲自指挥虎豹铁骑出征,原因不少。
如今的虎豹铁骑已历经血与火的考验,成长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