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纯情小衙内 >

第137章

纯情小衙内-第137章

小说: 纯情小衙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的心血啊,怎么能够这么穿?
他实看不下去了,只能追加一点费用,让裁缝给女兵们量身裁剪了几套同色质的紧身裤子,虽不尽人意,但至少看着比之前舒服养眼多了,就是那些年过半百的大婶穿着,亦有几分的彪悍气势。
对于自已的宠妾,卫大衙内是不惜工本,征用了几个针线活儿很牛叉的妇人,让她们按照自已提供的构思织各色的丝袜,还有各种让人心跳脸红的小内内。
那几个针线活儿很高明的妇人待遇好得让人眼红,差不多可以说是衙内的御用织娘,当然了,她们的口风也很紧,专门为未来娘娘们生产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小东东是不敢泄露出去,小六子可是私下里威胁过,这些御用的东东,还有听到的话肯传出去,满门喀嚓!
卫大衙内在医院里专了几圈,赚足了伤兵们的感动与忠心,然后,好象没啥事可做了。
夏侯衡还活着的消息已由信鸽传回,等他回来,再作处置,这厮虽然劫粮立了大功,但违反军令,擅自主张,同样要严惩,基本上是功相抵吧。
现在无事可做,算是闲得蛋痛,众多媳妇又没一个在身边,卫大衙内百般无聊,一时不知该做什么,不过,这心里好象感觉还忘了什么事似的,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左右是闲,卫大衙内干脆到处遛达,先到军营转了一圈,看望驻守边关的将士,鼓励了一通,让侍卫把带来的东东分发下去,赚足了士兵们的感动与忠心,随后走进后营视查。
后营是辎重营,营中多是负责辎重运输的辅兵,还有大量的能工巧匠,这些能工巧匠正在忙碌修理损坏的霹雳车、雷霆战车等重型的攻坚重械。
雷霆战车是秦帝国的大杀器,卫大衙内即便是千防万防,也难以肃清各帝国无孔不入的细作,雷霆战车的制作早已泄露出去,但最关键的部位是齿轮和弹簧,用一般铁质造出的齿轮根本经不住使用几次就崩坏,拆除更换需要较长的时间,弹簧也因铁质问题,直接影响雷霆战车的射程与穿透力量。
各帝国虽然成功获取雷霆战车的制作技术,但却没有大量装备的原因就是主要零件齿轮太容易损坏,射程也没霹雳战车远,穿透力量也明显弱,跟秦帝国的雷霆战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因此,生产出来的雷霆战车多是安设在城头上,充当守城的固定炮台使用而已。
其实,影响齿轮弹簧根本是冶铁技术,幸好保密工作做得极严密,碳渗钢的冶炼技术至今仍是他的杀手锏,还没有泄露出去。
象冶铁技术、水泥、活字印刷术等东东都是跨时代的发明,作用之大无需说明,卫大衙内知道这么做虽然很自私,但身处这个弱肉强食的大陆,这些东东就是他赖以自保的宝贝,能保密多久算多久。
看到十数个工匠聚在一辆霹雳战车旁,正在商量着什么,卫大衙内走近,那些工匠连忙躬身行礼,神情不安的看着突然前来视察的年青大员。
“大家不必多礼。”卫大衙内微笑着挥了挥手,问道:“大家在讨论什么呢?”
现在出现短暂的沉默,一名胆子较大的工匠呐嚅道:“回大人话,小民在……讨论霹雳车的准头问题……”
“哦,讨论得怎样了?”卫大衙内精神一振,他突然想起来自已好象忘了什么东东了,原来就是霹雳战车的精确度问题,因为当时身处平塘险关,惨烈的攻防战忙得他焦头烂额,把这事给忘了。
霹雳战车轰击的精确度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必然得解决了,这些能工巧匠竟然能够想到这个问题,实在是高啊。
“每人赏银五十两!”卫大衙内心情大好,手指面前,一个个表情显得有些紧张的工匠们。
“啊……谢大人……”
天上突然掉下的银子把一众工匠给砸晕头了,要不是小六子轻咳嗽一声,他们还晕乎乎的以为是在作梦。
工匠们一个个反应过来,全都激动得跪下谢恩。
“大家请起。”
以卫大衙内的身份,不可能亲自把这些工匠一一扶起,他伸手虚抚,已是让这些工匠感动得泪水唏哩哗啦的最尊敬的礼仪。
“大家不必拘束,敞开了说,说错都没关系,反正不收税。”卫大衙内一屁股坐倒霹雳战车的架子上,“对于建设性的问题,本官一律有赏。”
一众工匠哄堂大笑,这位年青的大员如此客气随和,确实少见,心中的拘谨顿时减了几分,一个个开始畅所欲言,讨论起霹雳战车的精度问题来。
光是口头上讨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后有人提议,先试射几弹看看再说。
后营很宽敞,人又多,很快就清理一大片空地,一头放了个木箱充当靶子,另一头架设一辆霹雳战车,装填石弹,连续轰射了十五弹,最后一弹才命中靶子,把木箱轰烂。
有大员视察辎重营,负责后营的主官早跑来接待,许多辅兵和工匠木匠也闻讯过来看热闹,聚集了一大群人,听闻十几个工匠因提了个问题,就得到那位大员的赏赐,一个个都眼红不已。
卫大衙内和一众工匠站在靶箱旁,看着一十五块盘磨巨石的弹着点,一时沉默无语。
每一块巨石的弹着点都不尽相同,这不要紧,卫大衙内知道后世同一门大炮的弹着点也不会落在同一点上,但问题是各弹着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最大的差距竟达二十几三十步之远,如此精度,让卫大衙内很无语。

第318章 石弹的制作

用霹雳战车轰击城池这种巨大型的目标,精确度的问题很容易让人疏忽,但用一辆来做试验,这问题立马凸现,而且不是一般的严重。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卫大衙内挠着头,急切间,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但隐隐约约的,仿佛触手可及,但又差那么一点点没能捕捉到。
叉,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他恨恨的一跺脚,看着数十名士兵正合力把散落一地的盘磨巨石搬走,脑中灵光一闪。
叉,其实问题很简单,是自已钻牛角尖,把问题给复杂化了。
一下解决了问题的卫大衙内心情大好,他让士兵挑选出几块体积大小差不多的石弹,用霹雳战车重新试射,弹着点果然差别不是太大,最大的也仅七八步的距离。
那些工匠一下子明白了,一个个喜形于色,大拍他的马屁,大人是千古第一智云云。
明知是马屁话,但听着让人舒服,卫大衙内坦然受之。
精确度的问题解决了,但还有个关键的问题,如何捣鼓出体积大小,重量相差不大的大量石弹?用人工削凿绝对行不通,慢且成本大,一点都不划算。
这问题他很快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找条水流湍急的河流,在河边建造大量的巨型水车,用自然界的水动力打磨石块就OK。
他一声令下,整个后营的辎重辅兵都立时忙碌起来,伐木的伐木,加工的加工,运输的运输,所有人忙得一塌糊涂。
怒江水流湍急,但他不可能把水车搭建在怒江边上,这也属于军事机密,能保密一天就占有一天的优势。
好在水流湍急的河流多的是,光是宁远道境内就有好几条符合条件的河流,卫大衙内当即上马,亲自去找寻。
肖小小等人已经习惯了他突然心血来潮时的风风火火,大队护卫不离左右,紧紧的护卫在他身旁。
卫大衙内一行骑乘战马奔出北城门,转向东面的大道,他记得在关宁郡东面的淮河好象有个落差蛮大的瀑布,先看看地形合不合适再说。
奔出三十几里后,他才想起,就算自已马不停蹄的赶路,最快也要天黑才能赶到淮河边,真是头脑发热啊。
冷静下来后,卫大衙内让侍卫在附近找个村落,暂住一晚,明天一早再赶路。
村里的乡绅大户不敢有半点怠慢,尽心招待,吃住都让卫大衙内满意。
第二天一早,卫大衙内一行起程赶往淮河,出门忘了带地图,向当地的百姓打听瀑布的确切位置后,沿河边小道向上游奔驰十几里,终于来到的瀑布旁。
瀑布是从天门山的山涧飞泻而下,汇流成河,这也是淮河的源头,一年四季都是水流湍急。
这一带地势较为平坦,方便运输,附近又有大量的石山可供开采,一个很不错的石弹制作场,他打算在这里建筑一座大型堡垒,派一校兵马驻守,校官还得是信得过的亲信心腹才行。
只要生产出大量体积大小和重量相差不大的石弹,精确度就会提高,两军对决时,已方的霹雳战车就可以依仗这些制作的石弹打击摧毁敌方的霹雳战车,这就是后世的炮火压制战术,他也在战场上实施过,但因精确度的原因,效果差强人意。
总之,制作出来的石弹也是杀手锏之一,因此,制作方法列入最高级别的军事机密。
都说当官的一句话,累死老百姓,卫大衙内的一句话,整个关宁郡的官员立时忙碌起来,大量青壮百姓被征召,很快就开工动土,按照卫大衙内的构思建筑一座大型要塞。
卫大衙内在忙碌这些事的同时,也时刻关注战事的变化,因晋帝国收缩防线,重兵驻守建康城,联军虽近百万之众,但建康城城高墙厚,晋军的抵抗又很顽强,短时间内难以攻克,惨烈的攻防战令双方都损失惨重。
晋帝国的各边关要塞也都受到各帝国大军的猛攻,虽然没有被攻克,但也让晋帝国承受极大的压力,一批又一批的青壮被征召,组成新军,增援各地的边关要塞。
卫大衙内当然希望这一次的世纪之战打得越久越好,最好的结果是双方打得伤亡惨重,元气大伤,五六年内都难以恢复。
他知道这个可能的机率非常小,不过,在心里YY一下也不犯法嘛。
看待问题,好处要考虑,坏处也要考虑,卫大衙内和他的智囊团拼命的把各种可能都考虑过了,因此,嘉月水师统领丁泰统率的水师舰队在绍关江面虎视李家渡过,关内集结了六七万大军,如果晋军战败,联军大举反攻,他会撕毁协议,袭夺李家渡,把大军运送过江。
他也在千方百计的搜寻唐素娥和风玲儿的踪影,可惜两人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
同时,他也不忘了和远在伏虎关坐镇,抵御金帝国大军攻城的明珠互通书信,为了写这些不是情书的情书,他可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连电影电视爱情剧里的一些东东都写进去了,什么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是哈蜜我瓜,偶尔来上一首恶趣味的打油诗,又或一首正正经经的,让人拍案叫绝的唐诗宋词,为了把妹,他可是手段无所不用,节操可以没有,剽窃古人的诗词又算得了什么?
似乎只是眨眼的功夫,天气渐渐转凉,秋天已不知不觉到来,而建康城的战事也终于有了结果。
晋军虽然收缩防线,重兵把守建康城,援兵不断,粮草充足,但架不住联军人多势众,近千辆霹雳战车轮番轰击,厚实坚固的城墙被轰塌多处,联军如潮水一般杀进城里,建康城就此收复。
晋军败退,联军挟大胜之锐气,一鼓作气收复建康郡辖内五县,晋军被完全驱逐出周帝国国土,重兵固守商洛和舒州边关。
双方都在进行短暂的休整,惨烈的攻防战令双方都损失惨重,将士疲惫不堪,加上物资供应、消耗等问题,联军各统帅也不得不暂缓进攻。
卫大衙内接到联军收复建康的消息,立时动身赶往绍关,准备再来一次浑水摸鱼。
不过,刚赶到嘉月府城,出迎的嘉月太守,他的二姐夫唐天和把宁远边关的飞鸽急件递上。
卫大衙内接过,匆匆扫了一眼,忍不住咒骂起来,“叉你奶奶个腿的……”

第319章 义军

中肯的说,唐王吉利不能算是昏君,他比他的父亲老唐王还要勤政,胸有开拓疆土的大志,只不过生性多疑,急功近利而已,最多只能归属为中庸之列。
唐王吉利施行的朝政从表面上看没有过多的大错,但他从未出过宫,对民情的了解仅限于各地太守的塘报,从各地呈报上来的数据来看,帝国国泰民安,依然是以前那个强盛的大帝国。
手下的大臣眼中只有各自的利益,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整个官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已开逐渐腐朽崩坏,苛政之下的穷苦老百姓已对朝廷生出强烈的不满。
几年中,唐帝国两次出兵入侵秦帝国,中间又历经一次世纪之战,皆以惨败收场,损失惨重,劳民伤财,元气还没有恢复,与秦帝国的战事再起,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是日渐强大的秦帝国主动挑起战事,收复了门户重镇平塘险关。
惨烈的攻防战令双方都损失惨重,大量的青壮被征召入伍,田地荒废,偏在这时候,大陆第一强国晋帝国突然入侵周帝国,再一次引发世纪之战,唐帝国紧邻周帝国,如果周帝国被灭掉,晋帝国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唐帝国,唇亡齿寒,唐王吉利不得不全国总动员,再次征召青壮,组建新军,增援周帝国。
卫大衙内又重点针对唐帝国实施了两次货币战争,大量的劣币流入唐境,充滞市场,造成钱币贬值,物价飞涨,粮价更是一天数变,暴涨了近百倍。
与秦帝国之间的战争虽然暂停,但仍有二十万大军围困着平墉险关,每天的物资消耗就是一笔惊人的数目。光是征集粮草等军用物资已经让那些富有的地主乡绅叫苦连天,老百姓更不用说了,民怨载道。
可以说,唐帝国的百姓已经被逼到了绝路,所缺的只是一个可以引爆民愤的事件或一个带头人而已。
卫大衙内所谓的惊雷行动也因此孕育而生,由右军师祭酒巫悠亲自策划,派出少量的精锐老兵潜入唐帝国,装作被官府苛政逼得走投无路,无奈落草为寇的善良百姓。
站稳脚跟后,慢慢鼓动拉拢那些类似相同遭遇的周帝国穷苦百姓,慢慢的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就竖起造反的大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只要有人带个头,苛政之下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唐帝国百姓必定起来响应,到时候,唐帝国境内到处是义军大旗,他正好浑水摸鱼,就算唐王把义军镇压下去,也必定伤筋动骨,国力一再削弱,彼消我长,到时候,唐王别说想重夺平塘险关,就是自保都有问题。
卫大衙内希望这一次的世纪之战打得越久越好,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消耗各帝国的国力,所以,他很好心的祈祷周帝国暂时安稳,不出什么事儿,让唐王吉利安心的调派各种大军支援周帝国。
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噼叭作响,可惜,天不如所愿,被逼到绝路上的唐帝国老百姓不堪压迫,终于有人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引暴民变事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