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纯情小衙内 >

第161章

纯情小衙内-第161章

小说: 纯情小衙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冲快艇因船小速度快,一般只是充当侦察、传达命令、抢救落水士兵等任务,战船贴身近战的时候也可以装载士兵登上敌船攻击,同时也可以装载干草火油硫磺等易燃物发起自杀性的攻击。
随着雷涛的一声令下,卫军船阵中的大中型战船纷纷让道,大量装载干草、硫磺、火油的蒙冲快艇、鱼船、商船等小型船只密密麻麻的涌出,直扑向秦军的楼船。
楼船上的秦兵挤到船楼边,用密集的箭雨射杀撑船划水的卫兵,楼船后边也涌出不少蒙冲快艇和鱼船商船,船上载乘的士兵用各种武器攻击,长矛长槁等武器顶开冲来的敌船,双方士兵都在浴血奋战,吼杀声响彻云霄。
雷涛的杀手锏虽然成功的焚毁了秦军的七艘大型战船,但却没能扭转战局,发起自杀性攻击的小船在秦军密集箭雨的覆盖下,划船的士兵绝大半被射杀,船只无人控制,在江面上漂浮燃烧,直至解体沉没,即便漂近战船,也被小船上的秦兵用长矛长槁顶开弄沉,自杀性的攻击根本无法扭转战局,相反还损失了大量的士兵。
双方实力原本就悬珠,损失了最后三艘楼船的卫军又失去了依托,秦军的楼船依仗坚船雷霆炮,在卫军船阵里横冲直撞,击沉了一艘艘卫军战船。
混战中,雷涛的座船再度被轰沉,自已也被一支手臂粗的巨箭射中,肢离破碎,尸体无骨,失去主帅的指挥,士兵低迷的卫军终于崩溃,残存的战船拼命的调转船头脱离战场,秦军乘胜追击,一路追杀。
卫军水师除了七艘大型战船一直拼命的逃向上游得以幸存外,其余逃进水师营寨里的战船,连同整个水师营寨都被秦军发射的火弹密集轰击,化为一片火海。
大获全胜的秦军虽然没有派兵登陆,攻击水关苏城,但密密麻麻的战船在江面上耀武扬威,令城里的军民惊恐万分。
此战大获全胜,卫大衙内心情大好,不过,现在还不是谈判扯皮的时候,还得继续给卫帝国施加更大的压力,作为胜利的一方,才能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第370章 议和

取得了制江权,基本上可以说是掌握了登陆权,江防线漫长,你不可能处处设防,派兵驻守,城防一般只是建筑在重要地段位置,要依靠夜不收的侦探与迅速汇报,统帅精确的判断,方能调动军队进行针对性的防御,半渡击敌。
卫大衙内要达到战略目的,还得继续打,让卫王公孙度感到害怕了,才能达到他的目的。
不过,刚才只是双方的水师舰队争夺制江权,现在击败了卫帝国的水师,拿到了制江权,就得由船只运送部队登陆攻击苏城了。
除损坏严重的战船需要马上回船坞进行修理,部份战船游弋在江面上,一部份回转水云关载运士兵,为加快运兵速度,同时还得征用大量的商船鱼船,好在水云关距离不远,往返最多二至三个时辰的时间。
当大量满载士兵的商船鱼船抵达之后,负责登陆的步军在苏城下摆出要登陆的态势,镇守苏城的鹰扬将张威急率大军出城,在空地上列阵,准备攻击登陆的秦军。
战船上的雷霆炮射程再远也够不着在岸上列阵的卫军,不过,这难不倒卫大衙内,他早有布置,运送士兵而来的商船后面拖了不少竹筏,船舱里也装载了不少拆掉座架轮子的雷霆战车。
那些竹筏几张合并成一大张,上面至少可以架设二至三辆雷霆战车,为减轻重量,这些雷霆战车都拆掉座架轮子,用竹杆搭个简易支架就行。
装载雷霆炮的大竹筏就泊在浅水区,对着岸上结阵的卫军实施远程轰射,不求杀伤多少,只需要震摄卫军就行。
为防止卫军玩命攻击,大量的士兵在没至膝盖的浅水区域结阵,保护轰射的雷霆炮,以防卫军狗急跳墙。而这距离,也在中型战船上的雷霆炮的射程之内,必要时可以轰射掩护。
手臂粗的巨箭一波又一波的洒向岸上结阵的密集卫军,一时间,血雾喷洒,残肢断臂飞抛,也有的巨箭深深的插进泥沙地里。
因为条件限制、距离等原因,雷霆炮只能抛射,杀伤效果比平射差远了,不过,所造成的声势同样令卫军将士胆颤心寒,士气明显低落。
距离太过,弓箭够不着,除非把城里的霹雳车拉出来,不过,这距离好象也够不着啊,这岂不是只有挨揍的份?
张威也有点丧气,什么半渡而击,还不如依仗坚城拒敌更安全一些。
他犹豫了一下,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撤退途中,有夜不收来报,阳县城失陷,一支秦军正朝这边杀来。
张威给惊出一身冷汗,幸好自已够果决,下令撤军,如果还继续守着滩头阵地,后路岂不是被人家给包抄了?
张威率军撤进城里,一边下令加固城防,紧急征召青壮,准备迎战,一边派出信使求救。
卫帝国本土已经很多年没有受到别国的攻击,而且水师强大,把几次想入侵的晋帝国水师揍得很惨,因此,苏城虽是边关,驻扎的常备军也仅三千士兵,兵力严重不足。
得知卫军撤退,卫大衙内和巫悠等人不免叹息,张威这家伙走了狗屎运了,无意中逃过一劫,他这里只是偏师,突袭阳县城的那支军队才是主力,目的是抄张威的后路,结果,雷霆的威力把张威给吓得开溜了,这是弄巧成拙啊。
大队人马登陆,先行登陆的部队在平地上排成三座防御方阵,雷霆炮架设在阵前,以防卫军杀个回马枪。
与袭击阳县城成功的主力会合后,大军把整座苏城四面围困,一边安营扎寨,一边架起雷霆战车和霹雳战车,对着苏城狂轰滥炸,巨箭和盘磨巨石把苏城城墙轰得伤痕累累,城内的建筑物也被轰塌不少,再加上后面轰射的火球又焚毁了一些,城内百姓可谓是人心惶惶。
一连几天,秦军都没有攻城,只是时不时的发射巨箭、石弹和火球,继续给城里的守军施加压力。
卫大衙内原本就没指望拿下苏城,哪怕城里的兵力很少,他只需要把苏城困死,防备卫军的援军就足够了。
而这期间,大军攻占平南、东平等县城,随后又在平南县城外的伏虎沟伏击了一支三万人的卫军,歼敌一万三千人,俘虏九千多人。
而此时,卫朝廷已经乱成一团,水师接连惨败,仅几艘战船逃回来,可以说是全军覆没,秦军压境,数座县城丢失,苏城告急,已经很多年没有遭受战火蹂躏的卫国上下一片慌乱。
“这……这该如何是好?”卫王公孙度此时慌得六神无主,肉嘟嘟的老脸都给吓得没有一丝血色。
挑起战端的罪魁祸首林东阳已经在政敌的攻击下被罢了官职,闲置家中。
朝中众臣意见不一,分有主战派和求和派,不过,此时的主战派因水师覆没,尚书左仆射林东阳被罢官,呼声小得可怜,倒是求和派实力强大,完全占据了上风。
廷议的结果自然是派出使者前往议和,只要秦军愿意撤军,付出一些代价,卫王公孙度也乐意接受,他本来就没有什么上进心,当他的安乐王就知足了。
卫王的使者被接进中军帅帐,右军师祭酒巫悠负责接待并充当谈判的主使,巫悠一开价就是狮子大张口,这是作为战胜者所握有的主动权,卫王特使当然要讨价还价,代价高得吓人,自家的大王也难以接受。
一番扯皮之后,双方仍然没有谈妥,倒是苏城的一段城墙给盘磨巨石给轰塌了,但秦军没有攻城,仍然用雷霆战车和霹雳战车继续轰击,大有一副要把整座苏城给轰成碎片的态势。
亲眼目睹这一场景的卫使吓得两腿发软,跌跌撞撞的跑回帝都春城请奏,秦军索要的代价过高,他没法作主,必须请奏,同时把苏城的危急情况奏报。
“二……二千辆霹雳战车?”
卫王公孙度给吓得跌坐龙椅上,脸颊的肌肉都抽动起来,这数字实在太吓人,难怪能把苏城的城墙给轰塌,不知道帝都春城的城墙能不能承受得住?
“启奏大王,还……还有一千五百辆雷霆战车……”
特使战战兢兢的回答,他可没有说谎,这可都是他亲眼目睹,雷霆战车的威力比之霹雳战车更吓人,坚固厚实的青石都能打出一个个大洞来,半点都没有夸张。
有些事儿,就算亲眼目睹也未必是真的,秦军所携带的霹雳战车和雷霆战车加起来最多不会超过五百辆,只不过是巫悠命士兵用砍伐的木头搭了个架子,看着很象战车的样子而已,加之卫使只是在远处观看,哪能辩出真伪,就这么的被巫悠给坑了一回。
“只要他们愿意退兵,朕都答应……”一向懦弱的卫王公孙度终于硬了一回,不顾一些大臣的强烈反对,霸道的独断了一回国家大事。
秦帝国的条件是苛刻,要求赔偿五十万石粮食,一千万两银子,并严惩挑起此次战事的罪魁祸首林东阳作为退兵的条件,归还占领的城池,并无条件的释放被俘的五千卫兵。
代价虽然让卫王公孙度肉痛,但他赔得起,卫帝国很多年都没有受到战火的蹂躏,百姓富足,只不过,他下令砍林东阳的脑袋时,多少有些不忍,毕竟,林东阳的小儿女可是他最宠爱的妃子之一,砍了她老爹的脑袋,有点不敢面对美人啊。
当卫王特使再度到来,呈上林东阳的首及,卫大衙内和巫悠都笑了,不过,卫大衙内并没有马上撤军,而是等到卫王公孙度赔偿的一千万两银子到手,装载运回国,首批二十万石的粮食运到营中后,才释放了五千战俘,大军分批缓缓撤离。
科技极其落后的大陆,人口就是主要的劳动力,卫大衙内怎么可能把近万俘虏全部释放,他从中挑选出最年青力壮的俘虏押回国内,充当免费的劳动力。
这一场战争发生得有点稀里糊涂,不过,却赚得满盆满钵,特别是五十万石的粮食,极大的缓解了接受百万流民后产生的缺粮压力。
大军凯旋回国,红枫太守许宗棠亲率一众官员到水云关恭迎,百姓夹道欢迎,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两省水师联合打了大胜仗,立功的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有封赏,阵亡的烈属也领到一笔可观的抚金,衙内万岁的呼吼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回长安的途中,军情处送来急报:唐军有异动。

第371章 试验

唐秦两帝国的冲突中,唐帝国丢了平塘、百陌、长川三郡,特别是平塘险关,那是唐帝国的南大门,秦军铁骑随时可以出关,威胁唐帝国的腹地安全,唐王吉利当然耿耿于怀,想方设法想收复平塘险关。
卫王特使的到来,让唐王吉利看到了希望,这心中难免又蠢蠢欲动起来。以前秦弱,一直被唐帝国欺负,没想到现在却反转,唐王吉利自然咽不下这口气。
别说是他,就是唐廷的许多大臣都咽不下这口恶气,他们打死也不会承认现在是秦强唐弱,而是因为运气不好、统帅、士兵的士气等各种原因才被秦军打败而已。
卫使带来的两国联手夹攻秦帝国的建议得到绝大半大臣的支持,但也有持反对意见的,象刚刚平叛立了大功,升任骠骑大将军的韩瑞就反对出兵。
唐秦开战,又适逢世纪之战,帝国已经消耗了不计其数的物资,再加上持续数月的内乱,已经让帝国元气大伤,百姓苦不堪言,民怨载道,更有百万流民逃往秦帝国,不少曾经繁华的地方一片残破,十室九空,当前最紧要的不是再启战端,而是安抚百姓,休养生息。
而且现在是春耕农忙的时节,若良田荒废,还不考虑随时可能发生的无法抗拒的天灾,粮食大面积减收,只怕又要引发各种不可预测的后果。
韩瑞说得很含蓄,稍为还有点理智的人不难理解所谓的不可预测的后果,就是极可能因为闹粮荒饥荒,再一次引发民变。
另一层深意则是:别忘了,才刚刚平息的民变可是强行镇压,砍了无数颗脑袋的结果,存在的隐患非常大,如果再一次爆发,后果会更加严重,所造成的危害比之第一次会更大更严重。
可惜,象韩瑞这么理智清醒的人没几个,他不仅没能说服唐王吉利,相反成为了各方势力群起而攻的目标,被撸了兵权,骠骑大将军的官职虽然,却有名无实,改由龙威将军齐长河统掌二十万精锐大军,伺机收复平塘险关,另组建两支十万人的偏师,一师佯攻百陌城,另一师牵制庄县城的秦军,配合主力大军一举收复平塘险关。
韩瑞原先统帅的二十万平叛大军没有解散,齐长河一接手就行,但要保证庞大的后勤运输,必须得征召大量的青壮民夫,另外两支偏师同样需要征召大量的青壮入伍,这命令才下达,立时引发百姓的抵触,青壮潜逃,衙差担心回去没法交差,只好把五六十岁,白发苍苍的老头锁拿,带回去充数。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被抓壮丁,只要你交得起足够的银子,就可以以银顶人,这些交得起银子的多是家境富裕的大户人家。
大量青壮潜逃,官差出动衙差搜捕,不少青壮被逼急了,抄起家伙反抗,不少地方出现了衙差被干掉,无人敢下乡征粮征丁的事例。
各地的乡坤豪强也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打仗需要大量的粮食,接二连三的战争已经让他们交了很多回粮食了,这么折腾下去,谁也吃不消,现在又要征粮,这是要他们的命啊,一些家底薄的乡绅小地主直接宣告破产,交不上官粮,被拿下大狱问罪。
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潜伏的秦帝国谍报人员想不知道都难,加之大量青壮拼命的往秦人占领的平塘、百陌、长川三郡,唐帝国的异动自然引起各郡守主官的警惕。
当信使把八百里加急塘报呈交到卫大衙内的手上时,战争虽然还没有爆发,三路唐军已经分抵平塘郡、百陌郡和庄县城外,随时可能发起攻击。
两郡一县的主官早就严阵以待,不过,在没有接到上头的命令之前,谁也不敢率军出城迎战,只是严守城池,静候上头的命令。
卫大衙内在年头就下达过命令,不必理会唐军的任何挑衅,谁敢擅自出城迎战,哪怕你击溃了来犯之敌,立下大功,也会因违抗军令之重罪处以重罚,轻则撸掉官职,重者斩首。
这条命令虽然会错失战机,但卫大衙内宁可错失战机,也不能把城池给弄丢了,帝国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决不可再轻启战端,如果唐军来犯,只需要凭借坚城防守,消耗唐军的有生力量就行。
严令之下,各郡主官哪敢违抗军令,只是下令严守城池,做好抵抗的准备。随后,他们也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