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纯情小衙内 >

第203章

纯情小衙内-第203章

小说: 纯情小衙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公,这些木板是什么?”
众女当中,要数肖小小的好奇心最重,卫大衙内在捣鼓刚刚“发明”出来的东东时,立时吸引了她的注意。
“暂时保密,待会你看了就明白了,好玩着呢。”卫大衙内眨着眼睛,满脸的神秘兮兮,绑好两块滑雪板后,他柱着滑雪杖,在小六子的搀扶下站了起来。
在他的示意下,小六子小心翼翼的松开手,卫大衙内的身子略略向前倾,然后拄着滑雪杖在平滑的雪地上用力一撑。
哇——呯——

第446章 滑雪

卫大衙内结结实实的摔了个四脚朝天,他只知理论,但从未实地操作过,摔得如此狼狈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小六子给吓得脸色苍白,少主摔得如此惨不忍睹,他负有侍候不周的罪责啊。
被扶起后的卫大衙内揉着摔痛的屁股苦笑连连,为哄你们开心,哥可是摔得好惨。
好在众女围上来,一个个的俏面上都满是关怀的表神,这让他心中又有几分的得意,后院河蟹才是王道啊。
为了哄众女开心,卫大衙内继续“滑雪,”独自一人滑是绝对不敢了,屁股还在作痛呢,他双手抓着一根滑雪杖向前平伸,小六子在前边抓着滑雪杖的另一端,他借着小六子的拉力,慢慢的在雪地上滑行。
众女看得眼睛一亮,肖小小更是迫不急待,旁边还有两副滑雪工具,她抢了一副,学着相公绑好了滑雪板,然后拄着滑雪杖慢慢的迈步,一副战战兢兢样,惹得晴儿等人都掩嘴偷笑。
要学会滑雪,说难也不算难,至少得先明白其中的原理,身子略略向前倾,重心在前,掌握好平衡,很快就能学会。
肖小小是武学高手,她把武技的一些东东融入滑雪之中,甚至想滑倒的时候硬是凭借深厚的内力强行恢复了平衡,只是练了几圈,她便明白其中的窍门,一个人得意洋洋的滑起雪来,把晴儿等女看得眼热不已。
看着肖小小潇洒自如的滑雪英姿,身为“发明者”的卫大衙内摸着鼻子干笑几声,让小六子脱掉了滑雪板,“你们谁先来?”
因为临时“发明,”木匠只是匆匆赶制出两副滑雪板,现在还在赶制之中。
晴儿不客气的抢过滑雪板,她也是武学高手,练了几下,也很快掌握了其中的窍门,跟着肖小小在雪地上开开心心的滑起雪来。
“怎么啦?”卫大衙内看到明珠柳眉轻皱,一副深思的表情,不免好奇询问。
“相公,如果士兵在雪地上行军,每人一副滑板工具,岂不是比战马还要快?”明珠看着肖小小和晴儿在雪地上玩得开心,她也难免心动,不过,常年征战沙场的她想得更远更多。
叉,怎么忘了这个?
卫大衙内一拍额头,如果冬季发动战争,士兵学会滑雪,在雪地上行军的速度绝对比战马还要快,而且很好的保存了体力,可以出其不意的发动突袭战。再者,雪橇完全可以解决后勤的运输问题呐。
他和明珠商议一下,决定暂时不把这个“大发明”公开,虽然很自私,但滑雪板可是冬季作战制胜的大杀器,虽然只能使用一次,但已经足够了。
明珠也曾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知道滑雪板的极大用处,在冬天,可以极大的解决运输的大麻烦,但她更是统掌十万大军征战沙场的统帅,珍惜将士的性命,权衡之下,她也同意了卫大衙内的意见,此“大发明”暂时保密个二三年。
在场护卫的是卫大衙内的三百亲兵侍卫,忠心上绝对没有问题,卫大衙内把几名正副侍卫长叫来,命他们守口如瓶就OK。至于那名制作滑雪板的木匠,只好把人留在军中,专门制作滑雪板和雪橇之类的东东,至少二三年内是暂时失去了人身自由,不过,工钱很高,而且提前支付一半,那名老木匠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巴不得卫大衙内关他个十几二十年呢,哪会有什么不满?
正玩得兴趣勃勃的肖小小和晴儿也被明珠叫停,两女可没有想到相公为哄她们开心的一个小小的“发明”竟有如此重要作用,自然不敢耍什么性子,不过,在雪地滑行的感觉真的很好玩,让人恋恋不舍呢。
卫大衙内知道两女还没玩够,而且明珠也没玩过,自然不想扫她们的兴,吩咐小六子派人赶回皇宫,给一众妻妾弄一个小型滑雪场。
皇宫宽阔,宫殿多的是,除了他和一众妻妾,三百亲兵侍卫、十几个宫女太监,巫悠、田策等重要心腹谋士居住外,还有黑衣卫、三千虎豹铁骑和陷阵营的五千重甲士入驻,即便如此,好多宫殿都仍然空着,随便挑选一间作为诸女嘻戏玩耍的滑雪场根本没问题。
地上到处是积雪,反正都要清扫倒掉,把清理的雪堆到一座宫殿内,摊平之后,因为气温很低,洒上水很快就会凝结成冰,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小型滑雪场了,为哄妹子开心,假公济私一回必须的,嘿嘿。
回到皇宫后,卫大衙内得知泰和殿滑雪场已经紧急弄好,便拉着诸女前往泰和殿。
一名副侍卫长带上几十名亲兵侍卫先行赶往,检查之后把守宫殿大门。
见他一副神秘兮兮样,肖小小等女都不禁好奇,待进了泰和宫殿,来到后殿,不禁惊喜万分。
后殿之外原本栽种有不少奇花异草,摆放有盆景,草皮也整个很平坦,但这些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白茫茫的冰雪,比之野外的雪地还要平坦。
众女当然知道这是相公为了她们,命人匆匆整成的滑雪场,一个个心里都不禁暖烘烘的,凤眸里尽是脉脉柔情,若不是有侍卫在场,她们惊喜之余,恨不得投怀送抱,奖励相公一个火辣辣的香吻儿。
卫大衙内一呶嘴,一众侍卫知趣的退下,把守殿门的侍卫已得吩咐,自现在起,泰和殿已被列为禁地,除了衙内和几位夫人外,任何人不得入内。
卫大衙内也以有事为借口,带着小六子溜了,留给三女自由的空间与时间。
肖小小和晴儿看到一边放有好几副刚赶制出来的滑雪板,两人各拿起一副滑雪板套上,她俩刚学会滑雪,正觉着好玩着呢,自是有些迫不急待了。
反正这里除了她们几姐妹之外再无旁人,侍卫都退到门外守着,这里是她们的天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平时都正经严肃,难得的放松一回,那就干脆疯一回吧,也不枉相公的一番心意。
见她俩玩得如此开心,明珠也忍不住了,她也很想试一试相公的新发明,也套上滑雪板下场。
她原本就是玄月的得意弟子,玄素居的下一任掌教,她退出玄素居,虽然散尽一身精深修为,但也因此得到疯道人顾道长的真传,破而后立,习得玄功。
虽然等于是重新修练内息,但根基全在,进展神速,如今已经超越晴儿,快赶上肖小小了,有玄功在身,又有肖小小和晴儿帮忙,她也很快就掌握了滑雪的技巧,三女嘻嘻哈哈的玩得很开开心心,一点都不象当了人妻和母亲的人,反倒象十几岁,情窦初开,天真浪漫的少女。
媳妇们玩得开心,卫大衙内更开心,对他来说,和谐是王道,也是令他骄傲的成就,嘿嘿。

第447章 天兆

一个冬天很快就过去了,春暖花开,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对于勤劳的百姓来说,他们已经憋了整整一个冬季,气温才稍为回暖,冰雪才初融,他们已经迫不急待扛起锄头等劳作工具下地,干劲十足的开荒劳作,丞相爷施行的种种新政让他们看到了美丽的前景,再是穷苦的人,只要你勤劳苦干,只需要一年的风调雨顺,你就能获得好收成,这已经不仅是填饱肚子这么简单了,包你餐餐吃到香喷喷的白米饭,节俭的还能攒下一点小钱,两年,只要两年的时间,包你攒够钱,娶上一门好媳妇儿热炕头,然后再努力耕耘播种,媳妇再给你生四五个小嵬子,过个十把年,包你发家致富,嘿嘿。
百姓们当然干劲十足了,单说这丞相爷施行的种种新政,百姓人人都分到不少田地,体壮骠肥的大耕牛、铁制的耕犁都由官府指派,人人都有份儿,就算你家里男丁缺少,劳动力不足,官府也会安排一定的人手帮你犁田耕种,军户优先,保证你的田地不会丢荒,第一年全免赋税,第二年开始起征,只收半税,第三年满征,只要你够勤快,包你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关于丞相爷新订制出来的税赋,征收百分之五十,虽然高得能把人给吓死,但细算之下,百姓反倒没有任何怨言,相反还高兴。
虽说你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要交纳一半给官府,但却是一次性的赋税,要换是以前,虽说只征收百分之三十,但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七七八八的加起来可是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有时候还有各种名目的费用,百姓都吃不饱饭,子女都养不活。
现在实行的新税赋虽然高,但却是按你全家所得田地的生产所得一半的一次性的交纳,至于你自已另行开垦出来的荒地,生产出的副业收入,完完全全属于你自已的,这副业可是另一层的收入,而且收入还挺不错,脑袋被夹的傻蛋才会反对。
打个比方,不算那些公用的水库,每个村落都有不少蓄水溉灌的水塘,这些水塘就完全可以充分的利用,上边搭建一个猪栏养猪,水塘边再搭建一个围栏养鸭养鹅,水塘养鱼,猪鸭鹅的粪便就是鱼食,食物充足,鱼还特别肥大,可谓一举数得。
水田也可以放养少量的鱼,到时候水稻和鱼双丰收,加点菜,改善一下生活也挺不错的,你也可以拿到集市去卖,赚点小钱。不过,这水田养鱼还是要讲究一点技术活的,水田里的水不能太多,否则会泡烂水稻的根,引发水稻死亡,只要注意这一点,基本没事。
村落里的水塘不是太多,分发到户就没有什么作用,因此,这些圈养的猪鸭鹅鱼属于全村的共有财产,宰杀或出售所得按人头分派,圈养工作由村长分派一些人手负责,偷懒或作奸犯科者,取消他们全家一年的分红。
百姓淳朴,有田种,有饭吃,谁会干那些缺德事儿?被逮到的话,不仅一家人在村子里丢脸,还要被押去劳作营干几年的苦力,如此重罚,谁敢啊?
立体养殖是卫大衙内“发明”的,大搞农村副业能让百姓尽快富起来,百姓养殖的鸡鸭鹅猪羊不怕卖不出去,军方可是大量收购,价钱公道合理,只赚不赔。
现在当兵的待遇可是好得不得了,隔天就有肉吃,以前是好男不当兵,现在是嫁郎要嫁兵阿哥,家里有个当兵的,就能享受各种待遇,好处多得你数手指头都数不过来,特别是那些军户,分得的田地比一般的百姓要多近半,税赋低等各种优待。
分红也是卫大衙内“想出来”的,为了百姓,他可是绞尽脑汁了,在百姓心目中,他是无所不能的神,就是长生上神委派来拯救苍生的。
卫大衙内了为了民生问题,可不仅仅只是绞尽脑汁,而且还投入了不计其数的钱财,兴修水利、道路桥梁等诸多便民设施,光是铁制的衙内犁、锄头等主要的劳作工具,就消耗了大量的精铁,这些精铁可是足够打造出大量的好武器,如果卖到国外,大把你赚得一塌糊涂。
别忘了,曲辕犁已经推广,遍及大陆所有角落,但除了秦帝国之外,也仅有极少数一些世族舍得花钱投入,使用铁制耕犁,绝大多数的百姓仍旧是使用易断折的木制耕犁,劳动效率差了几个档次。
也正因为卫大衙内舍得砸钱,大秦帝国百姓的劳动效率高,干劲足,收获也多,休养生息的速度比别的帝国要快上一倍之多。只一年的时间,原唐国占领地的百姓已全部解决温饱问题,第二年开始就可以积累发动战争所需的粮食等军用物资。
当然了,这年头的温饱跟后世的温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只要没有人饿死,没有乞丐,就算达到要求。你要是因为懒惰变得穷,去沿街乞讨或作奸犯科,官差自会“请”你进劳作营好好“享受,”进去一趟,包你一辈子刻骨铭心,变得比谁都勤快,如果还改不掉恶习,那一辈子就呆在劳作营里,一直干苦力挂掉。
卫家父子施行的种种利国利民举措,让百姓感恩戴德,而在某些有心人的引导之下,高呼丞相或骠骑大将军万岁的声音时不时的出现,可以说,现在的民间,老百姓只知卫丞相和卫骠骑大将军,至于秦氏王族,似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
也就是说,卫氏取代秦氏,成为大秦新王族的时机已经成熟。
当然了,时机是成熟了,但在这之前,还得暗中进行一些重要的布置,比如天兆什么的,再引导和利用舆论,方能够名正言顺,这是大义的问题,卫家父子不想背上篡位的骂名,就必须走这么程序。
对卫大衙内来说,这些所谓的程序全是扯蛋,依着他的性格,根本不用如此折腾,直接坐上龙椅就是了。不过,这些牢骚只敢跟狗头军师巫悠和小六子说,要让便宜老爹知道,不说便宜老爹会不会祭出卫氏的家法,就是一向最宠他的一十三位大娘小娘只怕也会翻脸,这事可不是小事,必须严肃认真的对待,出不得半点的差错。
所以,卫大衙内很识趣的继续当他的甩手掌柜,任由便宜老爹和一众官员忙得鸡飞狗跳,焦头烂额。
卫氏取代秦氏成为新王族已是板板钉钉上的事儿,对武惠娘和儿子卫永福来说,多少要受一些委屈了,因此,卫大衙内回到长安,大多时间都是留在皇宫里陪着母子俩。
对卫氏一系的官员来说,这是天底下最重要的大事儿,最后一颗桃子终于熟透了,是该摘取了,大蛋糕又有得瓜分了。不管是丞相的从龙元老派,还是骠骑大将军的少壮派,双方都精诚合作,投入十二万分的精力去商讨、布置、运作这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古人信奉神灵,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从不敢乱发毒誓,因此,运作此事的第一步很重要,即天兆,上天的预兆,让百姓相信这是上天的安排,必须顺应天意,违背天意则有灭顶之灾。
某日,某地某樵夫在山中砍柴,发现一株被雷劈过的古树上有个“卫”字。
某日,某地某渔夫捕捞上一条百多斤的大鱼,在鱼肚子里发现一块古玉,古玉的正面是一条张牙舞爪的飞龙,背后是一个“卫”字。
某日,某地某学子在游览某名山时,发现连灵猿都无法攀爬的绝壁上有一个“卫”字。
某日……

第448章 借刀杀人

某地,某日,电闪雷鸣的暴雨之后,河水上涨,河面上,一尊神像随波漂流,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