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血征程 >

第80章

风血征程-第80章

小说: 风血征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编造谎言,制造骗局,最后在大昭寺杀害了你们的赞普。而你们,背叛了你们的信仰,背叛了你们的赞普,在巴颜喀拉、在乌丽替邪恶的噶当卖命,阻挡我的军队,阻挡正义之光普照羌唐的八府大地。你们说,我与我的军队有错没有?在巴颜喀拉,在乌丽。”

“你们当然会说我与我的军队有错,因为我并不是你们邀请来的。但是,你们忘记了一个事实,一个基本常识——你们的赞普是我圣龙的外甥。他的死,怎么能不牵动圣龙的心,又怎能不为他报仇。更何况你们的卓玛公主正在圣龙,正在向她的舅父请求帮助,还羌唐一个正义、一个清净。”

“再换个角度看,羌唐与圣龙都是以佛立国的友邦。作为一个虔诚的佛徒,我与大皇帝陛下是不会对同样信奉佛主的友邦妄动刀兵,更不会无故加害他的百姓。但是,同样是因为我们是佛徒,我们也绝对不允许佛主的威仪染尘,佛家的清誉被玷污,我们会毫不犹豫替佛行罚,卫佛除妖。今天,我与我的军队,就是秉承大皇帝陛下卫道除魔精神而来的。既然我们是来拯救你们的,你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敌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对抗佛的旨意?”

···当夜,夏侯羽为冥冥的颂经声所惊醒,他成功了。一切来的都是如此的突然,又是来的如此的恰倒好处,怎能不叫人欣喜若狂。稍后,夏侯羽为扩大战果,令人在玉树城建一七层法坛,请宗喀巴为玉树城百姓开坛讲经···玉树城的百姓改奉格鲁派教义,改投宗喀巴的门下。消息一经传扬开,羌唐举境震惊,噶当派慌了手脚,终日惶惶不得安生。随后,为了封锁消息,封锁夏侯羽的讲话内容,噶当派向各地发下法令:凡是谈论玉树城变故的人,一律割舌。凡是传阅妖孽讲稿的人,一律剜眼。凡是举报上述人员者,一律赏赐酥油一坛,牛羊各十头。

俗话说得好:防民,甚于防川。噶当派的法令发出去,非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到为夏侯羽做了一番宣传,为自己大大的抹黑了一把。不但普通百姓开始不信任自己,就连那些贵族也开始反感噶当派,并对噶当派的训令置若罔闻,各干各的手头活。

眼见时机一天天的成熟,夏侯羽开始酝酿起新的进军计划,以宗喀巴为行动核心的进军计划。

七月,夏侯羽终于开始行动了。在他的可以安排下,宗喀巴带着他的信徒由玉树出发,开始了一场朝圣礼佛运动,最终的目的地为逻些城。作为安全保障,夏侯羽则率大军一路护卫,相随相间三里地护卫。至于宗喀巴的身边,夏侯羽当然不会不安插自己的人——十六名鹰卫顶尖高手潜伏在宗喀巴的亲随中,随时为宗喀巴提供最后的防护手段。

朝圣礼佛运动在极其顺利的过程中进行着,宗喀巴所过之地,百姓归附,贵族恭从,军队臣服。噶当派苦心经营数十年的根基,在无形中,为宗喀巴个人所瓦解,所摧毁。然而夏侯羽却开始有些担心了,他害怕宗喀巴的个人威信上升过快,格鲁派的教派影响力上升的过激,会严重影响到宗喀巴的个人决策,会影响到格鲁派的决策,更会影响到他的未来布局,威胁到圣龙的利益。因此,他不得不要寻个机会给宗喀巴一点忠告,一点真诚的建议。

···象是有所感悟,当夏侯羽的建议还在酝酿当中时,宗喀巴便已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意识到自己与格鲁派对夏侯羽对圣龙的威胁,他令人给夏侯羽传话:羌唐本与圣龙同根同源,乃甥舅之邦。今甥国少主尚幼,苦行之人又无辅政之德,还望舅国一体辅之,为羌唐八府之民造福···既然如此,夏侯羽立刻以自己的名义置信羌唐卓玛公主,求解。不出意料,卓玛公主代表其弟回信夏侯羽,表示愿意放弃赞普称号,愿意在圣龙作一普通人,求夏侯羽为其姐弟安排一个好去处。为表示对卓玛姐弟的尊重,夏侯羽上书朝廷,请成帝出面决断。而他则暗中将卓玛公主的书信内容散播出去,一来表示圣龙无意夺占羌唐之地;二来告诉羌唐人,你们的内部事务,还是你们自己解决的好。

八月,为卓玛公主来信困扰了好一段时间的宗喀巴,终于发话了:羌唐俗世事务定不能叫僧侣插手,因为那违反了佛主的训喻,是诸佛所不容的。僧人,羌唐的僧人只能做一件事——济世渡人,将佛的宗旨发扬光大。

夏侯羽对宗喀巴宣言的第一反应是:要的就是这句话。但是,为了表示自己的一点惋惜,夏侯羽还是慢腾腾地、不情愿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向他们解释到:“宗喀巴活佛是佛的仆人,最忠实的仆人。他的话,便是无上的佛对世人地宣示,是不可违逆的。即使自己这个外人,也必须尊重宗喀巴活佛的选择,尊重佛的选择。”

说的如此多,却只字不提卓玛公主与才丹仁错王子的归期,谁都明白夏侯羽的潜台词——他们的去留问题,要看你们怎么选择。宗喀巴明白,他一手创立的格鲁派明白,羌唐的百姓明白,但是他们却不敢随便的表态。

朝圣礼佛运动还在进行,宗喀巴的队伍还在壮大,他的声望依旧在疯狂地飚升。但是,他已不在意气风发,已不再奢望太多,因为他还不想让格鲁派成为第二个噶当派。因此,他开始对他的弟子与信徒发下许多的训诫,要求他们谨言慎为,不要让人有非议的口实。但是,他不想发生的事,却偏偏有人想要,而且是迫不及待的要···“主公,景略认为我们应当帮宗喀巴一把,让格鲁派成为羌唐的正统。”

“属下也赞同王大人的看法。”

“属下也是这个意思。”

“属下也是。”

···此刻的夏侯羽,依旧沉默不答,他有他的问题要考虑——羌唐人对于卓玛与才丹仁错,对于赞普血系还有多少的情感可言。如果这个问题不闹明白,而贸然扶植一个势力来取代他们,自己与圣龙又能得到什么?

“主公,景略知道你在考虑这样做能给我们,能给圣龙带来什么。但是,您有没有考虑过,一旦我们失去这个机会,我们就无法再控制住羌唐,我们将愧对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愧对圣龙的列祖列宗。

主公···如果您不敢承担这个责任,属下愿为您一力担之。”

“你能承担多少?是全部,还是一部分?”夏侯羽在一阵反问后,向众人解释道:“羌唐,有必要的话,我到是很乐意将整个羌唐归入圣龙的版图。然事实上,现在的局势不允许容许我等如此作为。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不知羌唐人的想法,更无法了解他们的感受。另一方面,羌唐人并为因为我们的此前的所作所为,而对我们的心存感激,更没有真正化解深藏在他们心中那股对圣龙与生俱来的敌视情绪。”

“主公的意思是···”

“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最好是替我们达成我们的心愿。”

“景略明白了。”

夏侯羽起身对王猛下令到:“景略先生,该派人去知会善道一声了。”

“是。属下马上就去办。”

“不急,时间还有的是。今天我叫你们来,不过想问问你们,你们对羌唐有什么感觉而已。”

“有什么感觉···”

“民风豪迈粗旷,百姓坚韧朴实···”

“就这些吗?”

“就这些。”

“景略先生你说说你的看法吧。”

“属下认为,羌唐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因此还处在奴隶制下,百姓的生活远不如我圣龙。如果主公要取其地、拥其民,不妨照西海之例,徐图之。”

“还有呢?”

“没有了。”

“景略先生,你可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贵族与僧人反对我们,我们该如何是好?是使用武力,还是作实质性的让步?”

夏侯羽微然一笑,解释到:“象这些事情,我们是不便出手的,更不能因为它与羌唐的贵族、僧人结怨。因此,我们只能假托佛的名义,假托他的声望去达成我们的心愿。而要让他帮助我们,以佛的名义帮助我们,我们就必须让他成为佛在羌唐的代言人,成为羌唐的精神崇拜对象。为此,我们该怎么做,你们现在应该心中有数吧。”

看似前后矛盾的话,看似表里不一的表态,却将一个意思表达的如此的清晰。王猛笑了,其他的人也笑了。他们的笑,又引得夏侯羽开怀的大笑起来···九月初九,当宗喀巴即将抵达逻些城时,噶当派与他们的坚定盟友们,已无法掩饰自己的感受,他们选择了逃亡,向圣山的南面世界逃窜。

噶当派的上层人物与勾结他们的权贵跑了···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是宗喀巴却在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起,命令自己的弟子与自己的忠实信徒将自己禁锢起来,不允许任何人接近他,更不允许任何人将世间的消息传递给他。为什么?因为他在等待,在等待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出现。

当宗喀巴自我禁锢的时候,夏侯羽为防噶当派出逃给羌唐的社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变数,分令各军迅速占领羌唐原为噶当派控制的区域。又为约束自己的部下,他向各部连下三道军令:凡是违背羌唐风俗者,一律严惩不待。凡是私放人犯者,一律以通敌论处。凡是不尊军法者,一律就地处置。凡是私相授受者,一律就地免职,永不录用。

至九月末,羌唐的第一场雪到来时,羌唐已为夏侯羽与他的凉军所控制。而自我禁锢的宗喀巴,也在僧众信徒的成心规劝下出关,正在大昭寺准备接受灌顶受戒···逻些城,逻些城的大昭寺内,宗喀巴正在与夏侯羽,与卓玛公主及才丹仁错王子的使者会面。至于他们说了些什么,外人并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宗喀巴将成为羌唐的精神领袖,实实在在的精神领袖。

三天后,夏侯羽、宗喀巴、赞普血系的使者正式出现在布达拉宫的高处,他们将向整个羌唐宣布一个消息——赞普血系正式让位于佛的代言人宗喀巴。从此,赞普血系将永远离开羌唐,他们将在圣龙开始他们的新生活,成为圣龙高山王。而作为回报,日后成立的羌唐格鲁派噶夏总制院,除每年向赞普血系提供生活费外,还将在逻些、昌都与玉树三地各辟出一块肥沃的土地给赞普血系作为采邑,并以王礼厚遇赞普血系继承人。

···纷纷扬扬的雪还在下,高大巍峨的布达拉宫四周早已布满岗哨——比平日都出近三倍。巨大的唐卡被展开,平铺在布达拉宫的外墙上,在风雪中静静的等待着一个时代的开启。而在布达拉宫外,在临时茸整的广场上,无数的僧众信徒在冒雪高颂金刚经,在为他们心目中的“佛”祈祷。

午时三刻,整个逻些城的大小寺院都已开始鸣钟倒计时,在为宗喀巴与他的格鲁派噶夏总制院受封,倒计时。正点时分,在布达拉宫的制高点,宗喀巴在夏侯羽与末代赞普血系使者的陪同下,终于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准备接受佛的戒持。不过,在受戒之前,宗喀巴必须对他信徒发表一番演讲,给他们讲述生存之道···一个时辰之后,宗喀巴如期受戒,正式成为羌唐的最高精神领袖,成为羌唐的最高决策人。随后,格鲁派噶夏总制院的成立仪式,则在宗喀巴的主持下,顺顺当当的落下帷幕。作为辅助宗喀巴最久,也是功劳最大的堪布·丹巴,则有幸成为噶夏总制院的第一任首席噶伦。之后,堪布·丹巴按照夏侯羽与宗喀巴的事先协商办法,向全羌唐郑重宣布噶夏总制院官职名称表,并将任命状颁发给被任命人。最后,堪布·丹巴为表达自己对恩师的敬重,更是为了抬高自身的地位,下令组建拉让私属作为恩师宗喀巴的私人役使扈从。

待一切都结束之后,人们正欲为宗喀巴举行祈福仪式,为噶夏总制院的成立欢庆时,宗喀巴向他们宣布一个规矩,一个永世不得更改的规矩:羌唐活佛的转世继承人,须在圣龙驻羌唐使者到席的前提下,方可继承上代活佛的衣钵,成为羌唐的领袖。

为什么?对于人们的疑问,宗喀巴大度豁达的解释道:“我权既为赞普血系取得,就应对赞普血系表示应有的尊重,就该向赞普血系有个交代。而赞普血系如今是圣龙的高山王,是圣龙的王公,那自己就应当对圣龙表示应有的尊重,就该对圣龙有个交代。因此,我的继承人必须得到圣龙的认可,他才能成为羌唐的领袖。否则,他就必须让出自己的权利与地位,回到他的寺院去。”

寥寥数语,便打消了人们的顾虑,也将人们内心的忧虑化解干净。人们为自己有如此一个守信重诺、慈悲为怀的活佛,而感到庆幸,而雀跃。他们在期待宗喀巴与他的格鲁派噶夏总制院,在期待自己的新生活能和和美美,在期待羌唐的光荣时刻再度降临。

一个威势如日中天的宗喀巴,一个声势如日中天的格鲁派,一个权势如日中天的噶夏总制院,圣龙与他的辅政王能容忍其存在多久?是一年,是五年,还是十年···




鹰掠四方

羌唐的一切都恢复平静,又如往昔一般,是那样的安宁与和谐。但是,夏侯羽与宗喀巴都看到其中蕴涵的危机,认识到羌唐的现有体制若部加以改革,势必会重将羌唐引入无休无止的内乱之中。因此,他们不断的在讨论着,在设想着,在研磨着——农奴,一个在圣龙消失千年的名词,一个为圣龙人所耻于接受的名词。而它却在羌唐盛行着,为所有的羌唐人所接受,成为一个阻碍羌唐再次飞升的巨大障碍。夏侯羽想打烂农奴制,宗喀巴也想打烂它,但是,他们又不得不顾忌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态度,生怕他们因此反对自己、反对总制院。所以,农奴制现在还不能废除它,至少是在找到一个替代品之前···大雪一旦下下来,就不再会停下来,外界的消息也就随之被阻隔起来。夏侯羽现在有些担心了,他不知道自己的部下们过的怎么样,更不知道圣龙在他走后,又有多少的变故。他,现在只能是听天由命,并帮助宗喀巴作好眼前的事。

夏侯羽的担心是有原因的,至少封常清现在的日子就不好过。封常清自从分兵偷袭得手之后,就不再风光无限,他遇到了挫折——兵败北天竺,在夏侯羽胜利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