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海寇 >

第578章

大明海寇-第578章

小说: 大明海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西山村外面的士兵还有乡勇,闻令之后,在各自的军官率领下,欢声大吼着,顿时嗷嗷叫着狂冲了出去。
    这是一场一边倒没有一点悬念的战斗,海狼的士兵还有乡勇,一个个都跟吃了兴奋剂一般,狂叫着端着手中的各色武器,紧追在那些已经吓破胆的叛军背后,一路直追下去了数里远,将不少已经吓得手软脚软的叛军捅杀或者砍死在了雪地之上。
    那二十多个斥候,更是骑着快马,一路追杀出去了更远,几乎追到了牟平县城外,这才拉住马缰,拨转马头返回了西山村。
    五百多叛军,最终仅仅有几个骑马的亲兵,护着那个姓万的叛将逃回了叛军大营之中,其余的叛军不是被杀,便是被海狼生擒活捉,押回了西山村之中。
    至于那三百多被裹挟的民壮,早已经被吓坏了,一个个抱着头,也都被海狼士兵押回了西山村,开始安排人对他们进行甄别,以联保的方式,让他们各自证明身份,并且验明他们的籍贯之后,将其收入到了养马岛土围子之中。
    至于那些被打死打伤的叛军,吴胜天也懒得对他们进行过多的处理,死了不说,活着的补一刀送他们上路,反正现在以西山村的条件,也救不了他们,除非是伤势非常轻,否则的话,拉回去也是浪费粮食和药品,所以尽早结束他们的生命,反倒是一种仁慈。
    接着让人将他们剥得精光,光溜溜的尸体装在简易的雪爬犁上面,令叛军俘虏,拖着他们走到很远的冰面上去,把尸体丢在冰面上,现在暂时不用考虑尸体腐烂的问题,也不用担心造成疫情,开春海冰融化之后,这些尸体便会随之沉入海中,成为鱼鳖虾蟹的美餐,大自然会消化掉他们留下的**,不会浪费任何东西。
    至于缴获的各种武器,也都尽数收入西山村之中,接下来准备装备给新的乡勇使用,而那些叛军身上的银钱之类的东西,则都被收缴起来,暂归刘不同入账之后控制使用,甚至连剥下来的叛军的衣服,也绝不会浪费。
    这些叛军的衣服,被送入土围子之中,交给难民中的女人,让她们清洗干净,大锅煮一下消毒,然后分发给难民穿上御寒,总之连一块布头都不会被浪费掉,这时候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用的,这一点对于物资匮乏的西山村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当然那些被打死的骡马,更是不会被丢弃,当即拖入西山村之中,剥皮拆骨,部分肉暂时储存起来,剩下的内脏杂碎和骨头被大锅煮了,让这次参战的当兵的和乡勇们大快朵颐一番,好好的过一下肉瘾。
    李三在牟平县城北门关厢里面,听着西山村那边随风隐约传来的一阵阵火枪声,抽着烟脸都有点扭曲了,原来他以为这次过来牟平县城协守,肯定能捞到一场大战,趁机立上一功,可是没成想叛军来了之后,却只试探性的上午派了二三百叛军,裹挟着几百民壮,到北门这边,对关厢发动了一次进攻。
    但是他只是带人随便打了一下,叛军便立即缩了回去,丢在了关厢外面几十具胁从民壮和叛军的尸体,根本没有捞到一场像样的激战。
    反倒是这会儿听着西山村那边,传来的爆豆般的枪声,可以判定,在西山村那边的弟兄,以及和大股叛军接火,开始大打出手了。
    所以李三这心里别提多憋屈了,想要捞功,偏偏叛军不给他这个机会,反倒是让锁在西山村里面的那些弟兄,捞到了便宜。
    他对这次来的叛军数量是比较了解的,这次过来的叛军数量并不算太多,别看他们裹挟了不少民壮,可是实际上叛军兵力,不过只有区区两千人左右,而且其中大部分并非是叛军的精锐,精锐兵力总共不会超过五百人。
    所以这些叛军就算是全都跑去西山村那边,也不见得是他们在这里驻防的海狼兵将的对手,这一次叛军过去西山村的兵力,肯定也不会太多,他一点都不为吴胜天、刘不同他们感到担忧,这些叛军要是去个几百人的话,简直就是自己找虐,要是吴胜天不把他们打的全军覆没的话,连他都要瞧不起吴胜天了。
    这么好的捞功机会,他却只有干瞪眼的份,却根本捞不着,所以李三这心里面别提是多憋屈了,闷闷不乐的坐在阵地上,一边观察着外面的情况,一边抽着海狼集团给军方分配的中华牌烟卷。
    果不其然,没多长时候,他便看到有那么十几骑兵马,从西山村那边亡命般的朝着叛军大营方向狂奔过来,而他们背后则追了二十几骑,用望远镜看一下,基本上可以判定,那是西山村留守的那二十几个斥候。
    海狼的这二十几个斥候,一个个欢声呼啸着,狂追着前面那十几个亡命般奔逃的叛军,一路上时不时的会斩杀一个半个,直至最后剩下的几个叛军,逃回到了叛军大营那边,这些海狼的斥候,这才悻悻的拨转马头,朝着西山村方向返回了过去。
    过了一会儿,叛军大营才冲出来了一百多骑骑兵,朝着西山村那边追了过去,但是这些叛军骑兵并未追出多远,便停止了追击,拨转马头返回了叛军大营。
    李三放下望远镜,叹息了一声,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在后面开声问道:“李壮士!刚才本官听到西山村那边似乎传来了不少铳响声,不知道那边情况如何了?”
    李三一转身,这才看到一个身穿官服的官员,带着几个差役,正紧张兮兮的站在他的背后不远处,开口问话的正是负责北门防务的牟平知县李文远,刚才他在城门内一个小院之中,正在休息,忽然间差役急报他说西山村那边,有大量的铳声传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西山村牵扯到了现在他北门的安危,现如今他北门能否守住,就全看西山村的那个李三率领的那二百多个乡兵了。
    今天一早叛军派了一些人马过来攻打北门,他当时紧张的两条腿都转筋,几乎软的快走不成路了,还是收下差役搀着他,才把他搀上了城门楼,才看清楚外面的战况。
    说实在的他对这些西山村的乡兵,其实这两天来一直都持有怀疑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警惕,总觉得这些西山村的乡兵家丁来路不明,生怕这帮人靠不住,万一临阵倒戈,那么他恐怕就是第一个被杀的当官的了。
    但是当他好不容易爬上城门楼之后,却看到城门外关厢之中的那些西山村家丁们,一通火铳,霹雳啪嚓的便把几百叛军还有裹挟来的民壮打的落荒而逃,并且在关厢之外,丢下了几十具尸体。
    他这才对这些西山村的家丁乡勇们感到放心了下来,既然这些人实打实的杀叛军,那么可以肯定他们跟叛军不是一路的,既然他们和叛军不是一路的,那么起码现在和官府就是一心的,至于他们来路正不正,现如今倒是已经不用关心了,只要帮官府打叛军,那么就是自己人。
    而且他今天看到,这些西山村的家丁乡勇,手中的那种鸟铳相当犀利,打的又远又准,叛军连关厢的边都没有摸着,便被他们一通乱铳便打死了一片,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逃回了叛军大营。
    看罢了这些西山村家丁们的表现,现在吕知县放心多了,看来那刘不同果真并未吹大牛,他手下的这些家丁,果真厉害,难怪他当时拍着胸脯保证,只要答应他的条件,那么他便可以起码确保北门不失。
    现在看来,刘不同之所以这么有底气,还是有道理的,而这次他被赵知州分配来守北门,看来是捞着了!有了这些西山村的家丁乡勇,那么北门看来要比起其它几门要稳妥多了。
    所以他现在对李三他们这些人的态度,相当的亲热,一点官架子都不敢端,还有那么一点点讨好的神态,因为他看出来了,这李三还有他带来的那些家丁乡勇,各个都是桀骜不驯之辈,似乎对他这个知县老爷,也并无什么敬畏。
    现在为了让这帮人替他出力,保住北门,吕知县可不想得罪了他们,所以对待他们的态度相当良好,绝对算是礼贤下士平易近人了。
    当听说西山村那边传来铳声之后,他立即紧张了起来,西山村那边传来连片的铳声,只能说明西山村遭到了叛军的进袭,而他眼下正仰仗西山村那边过来的家丁乡勇,要是万一西山村那边有什么麻烦的话,他真担心李三这帮人立即拔腿走人,赶回西山村那边去,那么他这北门可就抓瞎了。
    (今天要特别鸣谢老朋友白云过隙和heooaaa兄弟的打赏!)
    
    第六十八章 人头买卖
    
    吕知县一听说西山村那边遭到了叛军攻打的消息,顿时就紧张了起来,赶紧带着几个差役,出了城门,想要来安抚一下李三等人,但是出来之后,却发现守在城门外关厢的这些西山村的家丁,一个二个老神在在,该吃的吃,该睡的睡,该值哨的值哨,丝毫不乱,没有一个人露出紧张或者忧虑的神色。
    倒是只有那个李三,这会儿站在关厢边缘的一个房顶上,正在拿着一个不知名的铜管子,朝着外面张望,也不知道那铜管子有什么用,能从那里面看到点什么东西。
    但是他看到李三的表情似乎有点不太对头,说不上是忧虑,也说不上是紧张,有点说不清是什么表情,想了半天,他才感觉,这种表情应该是一种郁闷的表情,他不清楚西山村这会儿被叛军袭扰了,这李三郁闷个什么。
    于是他这才站在屋子下面,对上面的李三问道。
    李三闻声扭头,才看到下面的吕知县,这会儿情形有点好笑,平时总是高高在上的当官的,这会儿却仰着脖子,在小心翼翼的对上面曾经平时他连正眼看一下都觉得欠奉的李三问话,李三这会儿感觉心情好了许多。
    虽然今天没有捞到战功,但是能享受居高临下和知县大人说话的快感也算是不错的补偿,其他人可没有这种待遇,在古代,普通的小民在当官的眼中,根本不算是人,当兵的在当官的眼中,更是如同奴隶一般,小民有时候一辈子可能都见不了当官的一面,就算是偶尔在路上遇上当官的车驾,也要跪在路边低着头。
    像今天这样当官的站在下面,仰着头看李三的屁股,开口问话的情况平时是绝对难得一见的,所以李三看到这个情形,心情大好了许多,得意洋洋的转身跃下了房顶,抱拳对吕知县答道:“原来是知县老爷来了!刚才估摸着是一股叛军跑去了我们西山村,但是知县大人不必担心,就叛军去的那点人马,根本不够我们西山村看的,这会儿已经没事了,估摸着那伙叛军应该被我们留守的弟兄差不多全都干掉了!
    对了,吕大人,您今天过来的正好,小的正好有一事想要和知县大人商量!您看……”
    说着李三扫了一眼跟着吕知县的那几个差役,吕知县马上便意识到了估计这件事李三并不想让更多人知道,于是挥挥手道:“你们几个先退下!本官和李壮士闲聊几句!”
    差役闻听赶紧躬身退下,李三带着吕知县走到了一个小院之中,对吕知县说道:“吕大人,您看今天我们打死了几十个叛军兵将,这人头小的已经都派人砍了回来,就堆在院子里面,眼下赵大人在城中悬赏,但凡砍下一颗叛军人头,便赏银五两,叛将的人头,一个赏银十两。
    这些人头今天大人就可以点验一下,这可没有一个是杀良冒功的人头!
    另外虽然小的这会儿还不太清楚西山村那边的情况,但是大致也可以猜出来,刚才估摸着那边也杀了不少叛军,估摸着人头肯定也不少!
    刘员外说过,我们这些草民,也就是赚点银子花花罢了,人头多了倒是也没大用,咱们也不求升官,搏个什么出身,这些人头留着除了换点银子,也没什么大用。
    所以今天小民斗胆想要和大人商量一下,要是有人想要这些人头的话,咱们留着也没大用,故此只要谁开价高,那么小的可以代我们老爷做主,把这些人头买了,不知道大人有兴趣没有?”
    这会儿吕知县正在为刚才李三所说的话,感到无比震惊,叛军去西山村,虽然他不清楚去了多少人,但是可以肯定,人数肯定不会太少,因为西山村在本地素有凶名,而且庄墙高大坚固,去的人少的话,肯定没有多大用。
    但是李三却似乎一点都不担心,居然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说西山村这会儿肯定已经把那些叛军打的全军覆没了。
    他心中不由得感到巨震,惊得有点晕乎乎的感觉,一时间根本猜不出,这刘员外手头到底有多强的实力,眼下他已经拍了二百多彪悍的乡勇来牟平县城协防,本来他以为西山村里面留不下多少乡兵了,可是照李三这么一说,好像那边留守的实力应该还很强,他们根本就不把叛军放在眼里。
    想想也是,这些西山村的乡兵,手中有大量如此犀利的鸟铳,叛军要是大意的话,过去弄不好肯定也要吃大亏,所以这西山村的刘员外,看来隐藏了不少实力,以后这西山村一定不能招惹,要不然的话肯定会惹出大麻烦的。
    他正在暗自惊讶的时候,没想到李三却提出了这么一个事情,吕知县一听,顿时眼前一亮。
    大明论功行赏,历来都要凭着斩杀敌军人头,才能计数,事后报功,也要根据实际砍了多少人头进行点验之后,才能论功行赏,这乃是大明为了控制军将们在外作战的时候,乱说大话,虚报战功,而设定的一种控制策略,但是这个策略,却也导致了很多弊端。
    一是官兵出去打仗,有时候畏敌如虎,不敢与之交手,但是事后却又怕上面追究,于是为了应付差事,便滥杀无辜,杀良冒功,现在这种情况非常普及,可以说是招致普通百姓深恶痛绝。
    另外官军就算是在与敌交战之际,一旦杀伤敌军的话,许多当兵的为了抢人头,事后领功,正在战场上,便会不听号令,乱糟糟的跑去哄抢敌人人头,以至于很多时候,刚刚还占据优势,却因为争抢人头,自乱了阵脚,以至于被敌人反扑,最终反倒丧失了优势,导致了作战失利,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
    还有如果是几支不同隶属的官军协同作战的话,战场上为了争功,往往你争我抢的去砍人头,造成贻误战机不说,甚至于最终导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