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182章

骁骑-第182章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玄当即扶起贾诩,说道:“文和兄不必言谢,此事暂且不提了。眼下局势微妙,我军与西凉军关系紧张,双方相距数十里遥向对峙,大战在即。只是主公似乎还在犹豫,让出长安,却又将天子和太后软禁在郿邬;抢先收降胡轸、董越和陇右三部降兵,却又不愿和西凉军发生正面冲突。这样下去,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将愈发被动,将士们束手束脚,施展不开。我听闻军中已有传言,说主公要率领武威军向西凉军投降,因此军心浮动,很多将领敢怒不敢言,对主公颇有微词。不知文和是否知晓此事?”

    “嗯。”贾诩端起茶盅含糊其词地支吾一声,随之思量着说道:“元忠的消息很准确。眼下军中将领的确有些浮躁,借酒消愁,胡乱发唠搔的人不在少数。不过我军依旧稳固如山,军心没有动摇,也没有谁敢对主公不敬。但是,我们和西凉军的事情最好尽快解决,再这么相持下去,人心浮动,军心也将不稳哪!”

    李玄深以为然地颔首说道:“文和所言极是。而今我军已收降蓝田大营三万多兵马,现在我军又着手收编董越所部一万余飞熊兵,胡轸所部两万余步军,再加上陇右的两三万人马,总计拥兵十五万。如果集结大军与李傕、郭汜麾下的西凉军正面决战,即使我军大部分兵马都是降兵弱旅,但三万武威军和董越所部飞熊兵全都是百战骁骑,而徐荣帐下的三万步军和波才帐下的两万步卒也不是弱旅,两军决战的话,我军有很大胜算。只是、、、、、、主公似乎不愿和西凉军开战,没有主公的命令,我等纵然心急如焚,却也无济于事啊!”

    贾诩闻言后,露出灿烂的笑容,笑眯眯地低声说道:“元忠太心急了,你是当局者迷呀!主公确实是不愿意和西凉军大战,但有些事情是大势所趋,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李傕将军率先向我军发起攻击,亦或者主动下战书约战,更有甚者,西凉军兵临城下,包围郿邬。面对如此情景,你说主公会不会下令迎战?呵呵呵”

    “啊?果真如此的话,主公必然迎战!”李玄惊诧地说道。随之他皱着眉头沉吟道:“主公生姓宽宏大度,为人谦和,秉义孝道。如果李傕将军没有一再相逼的话,主公断然不会主动出击。但是,倘若李傕将军逼迫过甚,主公也不会退缩,必然领兵出战。只是文和此言可有根据,不是臆测之言吧?”

    “呵呵呵!元忠姑且放心,此事已在实施之中,随后就会得到证实。”贾诩信心满满地笑着说道。

    李玄闻言大笑着说道:“好,那我就拭目以待了!此战若胜,我武威军随后就能横扫整个西凉,手握天子,威震天下,曰后只需励精图治,逐步消灭中原各路诸侯,大业可成!主公的千秋大业,大好河山,在此一战!”

    “哈哈哈!”说罢话后,李玄和贾诩对视一眼,随即开怀大笑。(。)

 第286章 推波助澜

    “攻城”

    临洮城下,张济跃马阵前一声大喝,大刀一挥,刀锋直指临洮城上的滕羽大军。

    霎时,两万余张济部曲应声而动,如潮水般汹涌而出。跃马扬枪的张绣一马当先,带领大军直扑城墙杀去,数百架云梯被将士们扛在肩膀上跨过壕沟,既而搭在城墙上,奋勇登城。

    临洮城不过是一座县城,城下没有护城河,只有一条宽三丈、深一丈有余的干涸壕沟。所幸这里是董卓的老家,城池还算坚固,城墙高三丈、厚一丈五,倒也不容易被攻破。

    “张济将军,你怎么能擅自下令攻城呢?李傕将军早有吩咐,不得与武威军发生正面冲突,难道你都忘了吗?”城关下,李蒙眼见张济违背李傕的将令,擅自下令大军攻城,顿时策马奔至张济身旁,怒不可泄地大声责问道。

    “哼!李蒙,别忘了你的身份,此番前来陇右,你是我的副将,我张济才是主将!该怎么打仗,不用你来教我?”张济怒视着李蒙,满脸阴沉地冷哼着训斥道。

    稍稍缓一口气,张济接着说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们已经和滕羽所部对峙两天了,可是滕羽贼将根本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既不出城答话,也不开城投降,俨然当我们不存在一样。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蒙,你若不愿意率军攻城,那你就带着你的一万兵马在城外等着,我带自己的部曲攻城。事后李傕将军追问罪责,我张济一人承担,绝不拖累你!”

    事实确如张济所言。

    张济和李蒙二人领军前来临洮城已经三天了。此前的两天里,张济和李蒙二人带着三万大军先后到城下喊话,试图恐吓滕羽,让他交出牛辅麾下的数万降兵和马场战马。岂料城头上的滕羽除了第一天登上城楼看了看张济和李蒙二人及其身后的西凉军。此后便紧闭城门,对城外的西凉军不闻不问,俨然视若无睹。驻扎在城外东西两侧的桓狼、杨秋所部亦是如此,只在营寨周围设下鹿角、壕沟,辕门四周布下强弓硬弩,根本不理会西凉军。

    面对如此情景,张济和李蒙二将当即傻眼了,既而怒火中烧。愤恨不已。只不过他们没有摸清武威军在临洮城的虚实,一时间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城外五里就地扎营,与武威军对峙。

    两天时间过去后,张济和李蒙二将总算知道了武威军的兵力部署。城外两座大营各有三千武威铁骑,城内有四千轻骑,拢共一万人马,其他的三万多人马都是刚刚归降的降兵,不足为虑。

    探清楚临洮城的情况后。张济表面上没有说什么,实际却下定决心要率军强攻临洮城。不过他知道李蒙是李傕的家将,又与李利有旧,自然不会同意攻城。于是他事先不做任何表示,暗地里却命令张绣打造云梯和井栏,做好攻城军械。今日一早,他佯称率军前来城下问话,实际却是准备率军攻打临洮。结果他领兵为左翼,李蒙所部一万将士为右翼,到达城下。他不等李蒙反应过来。悍然下令大军攻城。

    “杀”

    尽管张济下令攻城的举动有些出人意料,但城头上的武威军还是第一时间进入防御状态,弓箭、滚木和火油顷刻间纷纷坠下。显然是早有准备。

    与此同时,在城外东西两侧扎营的桓狼、杨秋二将迅速整军上马,随即东西对进,率领休屠铁骑直奔城下的西凉军杀来。

    “哒哒哒!”

    “杀呀”

    “这、、、、、、唉,看来此战难以避免了!”临洮城下。李蒙看到东西两侧的武威军铁骑直奔自己麾下的一万大军杀来,颇感无奈地摇头叹息一声。随即他举起手中的大刀,用力一挥,指挥大军抵挡两侧袭来的武威铁骑。

    这一刻,张济在亲兵的护持下退到远处,嘴角露出计谋得逞的诡笑:“李蒙啊李蒙,你可真是李傕、李利叔侄二人手下一条忠实的看家狗,忠诚到了天真的地步!我把两万部曲都派去攻城了。那城外东西两侧,互为犄角的武威铁骑自然会率军杀将过来。他们冲杀的目的肯定是你李蒙麾下的一万西凉军。呵呵呵,你不想与李利麾下的武威军为敌,可是大战一开,你不想出兵也不行!”

    的确,眼下这种局面,早在张济的预料之中,或者说是他有意造成李傕的嫡系兵马与武威军大肆厮杀的局面。

    至于张济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在张济心中,长安城归谁都可以,但绝不能落到李利手中;天子和太后,乃至天下大权,无论是落到李傕手里,还是落到郭汜手中,都无所谓,但绝不能落到李利手心里。

    如果长安城和天下大权最终落到李傕或是郭汜手中,亦或是他们两人共同执掌大权,那么他张济不但能保全自身性命,还能加官进爵,坐享荣华富贵。因为他手里有两万多兵马,还有骁勇善战的侄儿张绣,李傕和郭汜二人都会拉拢他,给予他想要得到的一切。

    但是,倘若天下大权和西凉军最终落到李利手里,那他张济可就大难临头了。且不说他此前因为登门求美妾之事,便与李利结下仇怨。单说李利恩怨分明的为人和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他张济如果投到李利麾下,一准没有好果子吃。拜将封侯、加官进爵之类的事情,那是想都别想,侥幸能够保住性命,就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再加上他之前和李利结下的仇怨,形势更加严峻,处境险恶之极。一旦他落到李利手中,十有**性命不保,即便侥幸不死,那也是苟延残喘,想保住现有的职位和兵马恐怕都是奢望。

    因此,而今李傕和李利叔侄两军对峙之际,最不想李家叔侄二人和好的人,就是张济。

    此番领兵前来陇右,张济本想收编一些乱军,借此壮大自己的势力。最好能够夺得临洮马场,有了数万匹战马,他手下的两万余兵马就能摇身一变,变成两万多轻骑兵。再加上收编的陇右降兵,那他的实力就能暴增数倍,成为西凉军中仅次于李傕、郭汜之下的第三位实力派将领。

    让张济没有想到的是,李利麾下的武威军居然抢先一步占领了临洮城,不但收编的数万陇右降兵,还占据着临洮马场。如果占据临洮城的武威军将领是李利本人,那么张济肯定掉头就走。哪怕临洮城内的守军再少,金银财宝再多,他张济也不留恋。

    但驻守临洮的将领居然是名不经传的黑鬼滕羽,如此一来,张济就不甘心空手而归了。再加上他此行还有李蒙率领的一万李傕嫡系兵马,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他不善加利用,岂不是白活了大半辈子。

    百般谋划之下,事情的发展正如张济所料。

    攻城战一打响,城头上滕羽率领数千守军积极守城,城下六千武威铁骑从两侧杀出,直奔犹豫不决的李蒙所部杀来。

    战事一开,李蒙率领一万李家军与六千武威铁骑杀得难分难解。而张济麾下的两万攻城兵马,经过最初试探性的猛烈攻击之后,发现武威军防守极其严密,战力强悍。随即大军攻城之势骤减,众将士喊杀声震天响,实际却是佯作攻城,伺机向东面转移。一旦张济下达撤退命令,他们就从东面撤军,第一时间脱离战场。

    “哒哒哒”

    正当临洮城大战正酣之际,东面的驿道上传来轰隆隆的万马奔腾声,随之深黑色的金猊兽王战旗迎入张济的眼帘。

    顿时张济脸色煞白,浑身不禁为之颤抖,嘴角猛烈地抽搐。随即他用力招手,急声大呼道:“撤,快撤!绣儿,带领大军立即撤退,从东面山路上撤退,武威援军来了!”

    扯着嗓子吆喝一声撤退,张济带着身边的数百亲兵策马扬鞭,绕过武威铁骑和李蒙大军的主战场,仓惶向东南方向的山野逃窜。

    城墙下的张绣一直留意着自家叔父张济的命令,听到撤军的命令后,他当即连声大喝,带着上万兵马丢弃攻城军械,迅速脱离战场。随即张绣跃马扬枪领兵冲破东面的杨秋营寨,吆喝着大军向东南方向的山野小路疾奔。

    半个时辰后,在前往长安的驿道上,李蒙带着两千余残军追上了张济所部。

    “李蒙,我一直在等着你呢,老天保佑,你总算完好无损地回来了!呃,你帐下的一万铁骑只剩下两千人了?”看到李蒙带着骑兵快速追赶上来,张济带着侄儿张绣策马迎上去,他虚情假意地对李蒙问候一声,随即神情惊讶地问道。

    “哼!”李蒙闻言脸颊涨红,满眼怒火地瞪了张济叔侄二人一眼,随之扭过头,大手一挥,招呼身后的两千余骑继续赶路。

    张济目送李蒙残部前行,眉宇间透着诡异的笑意,却故作悲切地大声说道:“一万名跟随李傕将军南征北战的百战铁骑啊,就这么窝窝囊囊地战死八千,武威军太残忍了,李利忘恩负义呀!”

 第287章 剑拔弩张

    陇右之战结束后的半个月内。

    三辅之地和凉州各郡,突然沉寂下来,这种充斥着异常氛围的气息随之蔓延至整个西凉大地。

    于是,正逢初夏骄阳来临之时,西凉各州郡却陡然平静下来。

    这一次的平静,是真正意义上的平静。

    陡然间,各郡县的厮杀不见了,草寇、劫匪也纷纷藏身匿迹,就连长安城四周逃荒的流民都趁着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长安。

    静,白天安静,夜晚寂静,整个西凉仿佛都静悄悄的。

    静,静中有动。

    这半个月内,西凉地界上只有两大势力正在频繁调动兵马。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整个西凉异常寂静,各方势力和草寇匪首纷纷收缩人马,龟缩起来。

    武威军方面。

    李儒在桓飞的保护下前往扶风郡说降董越和胡轸所部,事情起初并不顺利,胡轸对李利所拥有的实力和能力颇为质疑。反倒是董越十分爽快,不用李儒陈述利害关系,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当即表态愿意带领九千飞熊兵归降李利。不过他也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请求李利优先考虑他继续担任重甲骑兵将领。言外之意,自然是不愿意放弃飞熊兵,他还想继续统领这支西凉境内唯一的重甲骑兵营。

    对于董越提出的请求,其实就是要求,李儒没有犹豫,一口应允下来。并当即表示他愿意担保,向主公李利举荐董越继续担任飞熊兵统领,决不食言。随之董越再无顾虑,与桓飞所部虎啸营合兵一处,而李儒则转过头来,再次试图说降胡轸。然而,胡轸仍在犹豫,或者说是仍在待价而沽。等待着长安李傕能给出他更优厚的条件。

    其间,胡轸的好友杨定也在不停地劝说胡轸投到李利麾下,致使胡轸踌躇不定,反复掂量利弊。直到郭汜、段煨大军开到大营之外,胡轸愈发摇摆不定,瞻前顾后,始终下定不了决心。随后,陇右之战的讯息传到胡轸大营。而长安李傕也在此时正式与驻守郿邬的李利决裂。至此,胡轸终于下定决心率领两万三千余人马投到李利麾下。

    当然了,胡轸所提出的条件远比董越多,而且所图很大。他要求李利掌握大权之后,赐予他平西将军、领武都郡太守,另求黄金千两,绸缎三百匹和宫女处子十人。不过他倒是也很聪明,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