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445章

骁骑-第445章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利微笑摇头,说道:“看来我若是不告诉你实情,你恐怕很难释怀。也罢,既然你想知道原因,我就告诉你。对于韩暹和杨奉二人的安排,正如你所说,我就是在养虎为患!”

    “啊!这、、、这是为何?”郭嘉惊声道。

    李利扭头看一眼四周,既而故作神秘地低声道:“奉孝可知,但凡敢于饲养老虎的人通常都不怕虎,即使老虎哪天突然凶性大发,他也能将自己喂养的老虎制服,甚是将其除掉。除此之外,每一个养虎之人必然有其目的,否则谁会无缘无故的喂养老虎?哈哈哈!”

    说完话后,李利转身就走,一边走一边开怀大笑,似乎心情很好。

    “养虎必能伏虎吗,似乎有些道理?”郭嘉沉吟一声,随之看着李利高大挺拔的背影,自言自语道:“主公越来越莫测高深,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不过这样更好,惟有如此雄主,才值得我郭奉孝誓死追随!”

    说完话后,郭嘉快步追赶上去,紧跟李利的步伐走向城守府。

    嗒嗒嗒!

    “轰隆隆!”

    巨大轰隆的马蹄声铺天盖地而来,震得大地轰鸣,地动山摇,整个东垣城似乎都被震得轻轻颤动。

    此刻斜阳西下,时至傍晚,整个东垣城早在中午就被韩德、韩猛叔侄二人率领七万大军围得水泄不通,此时袁绍又率领数十万大军来到城下。顿时间,原本十分宽敞的城外荒丘突然变得拥挤不堪,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马嘶声响彻云霄,数十里方圆全都笼罩在喧嚣声中。

    “驾哒哒哒!”看到袁绍、曹操和各路诸侯赶到南门城下,韩德和韩猛二将急忙打马迎上来。

    “末将拜见主公!”

    “嗯,罢了,起来吧。”勒马驻足后,袁绍摆手示意韩德、韩猛二人起身,随之抬眼看向城门紧闭的东垣城。

    顿时袁绍眉头微皱,神色不悦地看着韩德,沉声道:“这是怎么回事?整整一个下午,足足七万大军,难道你连这座弹丸小城都攻不下来吗?”。

    “这、、、主公息怒。”在袁绍怒声训斥下,老将韩德足有八尺七寸高的魁梧身躯瞬间变得佝偻起来,急忙告罪,既而恭声说道:“主公容禀,末将正午时分便已率军抵达城下,即时攻城。奈何城头上守军颇多,至少有两万守军,并且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和火油等守城之物,以致于我军攻城半个时辰却始终没有踏上城头半步。为避免伤亡太大,又恐城中有埋伏,末将当即下令大军暂时停止攻城,等候主公到来后再做决断。末将未能攻破此城,罪责难逃,请主公责罚!”

    “哼!”冷哼一声后,袁绍脸上怒色稍缓,挥手示意韩德退到一旁,当即打马上前,厉声喊话:“骠骑将军何在,袁绍在此,请现身一叙!”

    (……)

 第640章 一惊一诈戏诸侯

    “骠骑将军何在,袁绍在此,请现身一叙!”

    这是袁绍第三遍喊话,然而城头上数百名守城甲士却纹丝不动,置若罔闻。

    这一幕,让袁绍顿感大失颜面,刚刚散去的怒容再次浮现在脸颊上,眉头紧皱,怒目圆瞪,眼眶中怒火腾腾,俨然怒不可遏。

    恼羞成怒之下,袁绍悍然拔出佩剑,厉声喝道:“众将士听令,攻、、、、、、”

    “且慢!”正当袁绍下令“攻城”之际,曹操突然插话制止,并伸手按下袁绍正欲举起的右臂。

    随即不等袁绍开口询问,曹操便急声道:“盟主息怒,不必急于下令攻城,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哦?”袁绍怒容微变,扭头看着曹操,沉声道:“有何不妥,孟德尽管道来!”

    曹操轻轻点头,抬头望着两百步开外的南门城楼,疑声道:“时下正是深秋时节,昼短夜长,傍晚时分屋内就需掌灯。可眼前城楼上却不见一丝火光,城头没有火把,城楼内也没有油灯,如此反常之象必有蹊跷!”

    “嗯?”袁绍闻言愕然,仔细观望之下确如曹操所言。

    天色已灰暗,城头上却是一片沉寂,既无火光又无声响,仿佛整个城池就是一座死城,寂静无声,静得吓人。

    睁大眼睛看了半晌,袁绍轻声问道:“以孟德之见,我等若不攻城,又当如何?”

    “本初兄莫急。”曹操凝神望着城头,沉吟道:“再有半个时辰天色就将彻底暗下来,届时如果城头上仍然没有动静,我等就强攻城池,一战可下。若是守军点起火把。就说明他们早有防备,故意引我等速攻,为防不测,我军暂且安营扎寨,待明日再战。”

    “坐等半个时辰?这、、、孟德未免太过小心了吧?”袁绍眉头紧蹙,犹豫不决,有心拒绝曹操之言却又担心有诈。随即他迟疑道:“据斥候探报,东垣城中仅有三万百姓,此前城池并不坚固,高不过两丈、厚不过一丈。如今之所以高达三丈、厚两丈,全是西凉军最近几个月加筑而成,实际上并不牢固。何况我盟军兵马多达四十余万,就算一人吐口唾沫也能淹掉这座小城。因此,半个时辰足够我们攻下此城。何必等到天黑?”

    曹操闻言微怔,隐隐有些心动。但看着城头上纹丝不动的守军甲士。他又觉得十分诡异,不可轻动。

    “本初兄暂且听我一言,为防万一,大军还是暂时忍耐一下。区区半个时辰而已,转眼即过,我盟军已经行进半个月。难道连这点时间都忍耐不了?”曹操固执己见地说道。

    袁绍闻之觉得有道理,轻轻颔首道:“好吧,就依孟德所言,再等半个时辰!”

    勒马驻足在袁绍和曹操身后的吕布、张燕、张扬、张邈和带伤出征的孙策五人。将他们二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虽然感觉曹操未免有些谨慎过头了,却又觉得再等半个时辰也不打紧。

    于是他们五人谁也没有插话,不急不躁地东瞅瞅西望望,其间有意无意地从孙策脸上扫过。因为四天前就是现在这个时间,孙策率领五万前军攻打东垣城,结果三万余白波军全军覆没,而孙策本部人马却没有折损一兵一卒。如此诡异之事,不能不让吕布、张燕等人怀疑其中定有猫腻。不过祖茂在阵前战死,这对孙策来说也是一大损失,因此各路诸侯并未追究孙策战败的责任。

    就在七路诸侯各有所思的等待之中,时间飞快流逝,天色渐渐变暗,夜幕缓缓降临,黑暗笼罩大地。

    “不好!”不到半个时辰天就黑了,这时曹操突然大叫一声,伸手指着城头伫立的甲士,怒声道:“我等中计了!这些甲士根本不是真人,而是草人,西凉军早就撤离城池,这是一座空城!”

    “啊!”以袁绍为首的六路诸侯异口同声地失声惊呼,满脸愕然,眼神中充斥着不可置信之色。

    袁绍率先惊醒回神,急声问道:“何以见得?四天前西凉军还在这里全歼白波军,今天怎么会不战而逃呢?”

    曹操颇为懊恼地摇摇头,应声道:“此一时彼一时。就眼前这座城池而言,最多驻军四万,否则纵有再多兵马城中也是无用,城池太小根本容不下五万兵马。然而即使城中有五万西凉军守城,也绝对挡不住我等四十余万大军的强攻,依然守不住此城。既然这样,西凉军何必再守,直接放弃城池撤离便是,没必要留在这里徒增伤亡。

    相比之下,四天前的情况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孙策将军手下只有不到五万人马,而城中守军则多达三万余众,而且其中还有两万战骑。如此一来,西凉军的战力似乎不逊于我军,甚至还在我军之上,因此他们自然不会放过全歼白波军的机会。至于孙策将军所部却是十分幸运地逃过一劫,否则以西凉战骑的强悍战力,即使不能全歼我五万前军,也能将我军杀得大败而归,折损人马甚至远远超过三万之数。”

    “原来如此。”孙策满脸愤恨地怒声道:“李贼当真阴险狡诈,占了便宜就跑,实在可恶至极!”

    袁绍此时同样是怒容满面,看向曹操的眼神当中带着责备之色,既而瓮声道:“孟德,那你说现在又该如何?”

    留意到袁绍埋怨的眼神,曹操权当没有看见,接声说道:“就地扎营,大军今夜就在城外驻扎,城池太小,根本容不下我等四十多万大军。不过城池还是要取,顺便看看城内的情况,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城内此时一个人都没有,空无一人!”

    曹操话音方落,勒马站在袁绍身后的韩德神情不愤地辩驳道:“曹将军此言未免太过耸人听闻了!中午我还带领大军与守军激战将近一个时辰,随后并未看到有人出城,可曹将军却说这是一座空城。难道说城中上万西凉军和数万百姓都插上翅膀飞出城去?否则的话,我已将城池团团围困,他们如何能够逃走?”

    眼见韩德敢对自己如此说话,曹操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沉声道:“既然韩将军质疑曹某的判断,那我且问你,中午罢战之时你是否已将城池牢牢围困?”

    “呃!这、、、只围住了东门、南门和北门,西门直通安邑,当时有数千西凉战骑从西门出城厮杀,因此西门没有困住。”韩德愕然应声。据实说道。

    曹操微微颔首,冷声道:“这就是了。西门直通安邑郡城,也是城内守军撤往安邑的必经之路,他们自然不会让你堵上西门。待你下令停止攻城后,城中守军迅速从西门撤走。而你却浑然不知,仍旧守在南门外。如果韩将军还不相信。那就请你现在率兵进城。看看城内还有没有人!”

    “好,我正想亲自进城看看是不是你说的这样!”说完话后,韩德扭头看向袁绍,希望能得到袁绍首肯。

    “去吧,多加小心,仔细搜查。切莫再中李贼奸计!”袁绍颔首下令道。

    “诺,请主公放心,末将一定所托!”韩德恭声领命,既而大手一挥带上侄子韩猛和数千将士直奔城门而去。

    随即大军按照此前的营寨位置各自安营扎寨。一时间东垣城外喧嚣无比,惊得方圆数十里的飞禽走兽惊鸣四窜。

    又过了半个时辰,袁绍、曹操和吕布等七路诸侯策马进城,径直前往城守府。

    待他们走进正堂落座之后,赫然发现坐在阶上主位的袁绍不知何故地突然神色大变,双眸圆瞪,脸颊涨红,鼻息粗重如牛。

    就在堂下众人神情愕然看着气呼呼的袁绍之际,只见他突然从案几上抓起一件东西,既而用力摔出去,怒不可遏地厉声叱喝道:“啊!岂有此理,李贼欺我太甚!”

    “哗哗哗!”随着袁绍暴怒之下扔出去的东西飞到空中,堂下众人方才看清楚把袁绍气成这样的东西原来是一抉简。

    这时张扬第一个起身跑过去拾起竹简,信口念道:“袁盟主大驾光临,本大将军不胜荣幸,暂将梨木宝座借你一坐,待他日还望袁盟主以盟主宝座相谢。侧堂火炉上尚有一壶热茶,如诸位天黑时进城正好饮用,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诸位试饮之。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日后本将军定当一一拜访,亲自上门叨扰,还望诸位提前煮好热茶,否则本将军会很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切之,慎之,李文昌!”

    当张扬读完后,恍然看到堂内众人纷纷神情呆滞,仿佛看到鬼一样,满脸惊骇之色。

    半响后,曹操轻轻起身走向走进侧堂,不多时便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只冒着热气的茶壶和七个茶盅,一阵众人曾未闻到过的馨香随着热气飘散在大堂之中,顷刻间充斥整个大堂。

    这时曹仁疾步上前想要接过托盘,却被曹操挥手制止,以致于曹仁悻悻退到一旁。

    随即曹操亲手倒上七杯热茶,挥手示意亲兵将茶盅递到各路诸侯面前,继而他神色平静地朗声道:“来,诸位都尝尝李文昌送于我等的香茗,看看味道是否与诸位府上的香茗一样,以免日后被他找上门去,我等拿不出好茶招待他!”

    “且慢!”袁绍急声喝止曹操,沉声道:“饮不得,万一李贼在茶盅投毒,我等岂不遭其毒手?”

    曹操闻言笑道:“盟主多虑了。刚才我已用银簪试过,茶中无毒,但饮无妨!”

    说罢话后,曹操端起茶盅轻吹两口气,既而一饮而尽,而堂内其他人则无人敢饮。

    (……)

 第641章 月夜迷踪出奇兵

    寒夜,月明星稀。

    安邑城东门外三十里,朝阳坡山脚下。

    数千名东垣城百姓扶老携幼踩着月光、任凭北风吹拂,背负包裹连夜赶路。

    “三子,别只顾着自己赶路,扶着你娘慢慢走,不用着急,过了朝阳坡,就到安邑城了!”

    星夜赶路的人群中,一位年逾六旬的老汉一把拉住从自己跑过的小伙子,劝说道。

    被老汉拉着的小伙子大约十六七岁左右,已经长大成人,八尺有余的身高,身形颇为健壮。临近入冬,他身上只穿着两件衣服,一件汗衫和一件满是补丁的粗布衣;即便如此,他似乎浑然不觉寒冷,满脸兴奋地超过一个个赶夜路的乡亲。

    只是他那青涩稚嫩的脸庞显示出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半大小子,少年不知愁滋味,将这种抛家舍业的逃亡当成一次刺激旅行,兴冲冲地一路小跑,迫不及待想要尽早赶到安邑城。

    “二爷爷,您老就别操心了,我娘有我姐姐搀着呢,没事!”青涩少年笑嘻嘻地对老汉说道。

    老汉闻言后,满是皱纹的干瘪脸颊上露出一抹疼爱的微笑,抬手做出打屁股的手势却没舍得真打,笑骂道:“没心没肺的玩意儿!你小子今年满十六了吧,已经是大人了,爷爷当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持刀上阵杀蛮子了!

    眼下俺们李庄的年轻小伙子不多了,就指望着你们这些半大小子保护全庄老少,你这么着急作甚,怎么不知道心疼你娘和你姐姐呢?”

    老汉姓李,跟在他周围的两百多名妇孺老幼都是同一个庄子的乡亲,男人大多都姓李。只有寥寥几户人家是外姓,因此整个村子就叫李庄。

    李老汉是个孤寡老人,在家里五兄弟当中排行老二,早年当过兵,跟南匈奴打过仗,据说还当过百夫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