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穿越之快乐农夫生活 >

第16章

穿越之快乐农夫生活-第16章

小说: 穿越之快乐农夫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长伯伯,我知道的。等一下我就烧水给陈大人送过去。”
“李二,你小子做事倒是挺好的。陈大人你要好好招待啊。”
“村长伯伯,你放心,我知道的。”
村长细细嘱咐了一番就离开了。杜伟铭想去烧水给他们洗漱,周文不让了。他家少爷凭什么去伺候那个陈大人啊。
“少爷,你忙了一天也累了,我来烧水,你去歇着吧。”
“周文,你身上还有伤呢,我来烧就行。”
“那伤早好了。少爷你去看看王武去,我来烧水。”
杜伟铭想了想就同意了。进屋同陈大人说了一番,就去看王武了。王武的伤口部分已经结疤了。杜伟铭给王武换了药,也说了陈大人要在家中暂住的事情。杜伟铭从来没有把周文和王武两人当成下人看待。有什么事情也会同他们说,同他们商量的。王武对此好像没什么大的反应,也没对陈大人的到来表示惊讶。没来才会惊讶呢。
换了药,周文正在给王武煎药。这个药已经吃了好些天了,还得继续吃,直到王武的伤全好了为止。鸽子今天没时间炖了,明天再说。忙碌了一番,等杜伟铭上床的时候已经比平时晚了一个时辰了。哎,今天真是忙碌的一天啊。那个陈大人说明天就要找地方,挖井不是随便挖的,如果要挖好的井,就要先找对地方。看来明天也会继续忙碌了。希望快点把这井给挖好吧。想着想着也就睡着了。
刚刚鸡鸣,杜伟铭就醒了。好像来到这个地方以后,杜伟铭就没睡过懒觉了。其实原来的杜伟铭最大的爱好就是睡懒觉了,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一年也睡不了几次懒觉。但是自从来到这个时代,是一次都没有。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在床上感叹了一番,也就起了。杜伟铭已经听见外面好像有动静了。
推开门,没想到那个陈大人竟然已经起了。杜伟铭有些惊讶。
“陈大人,早。”
“李二,早啊。”
“昨晚歇息的如何?”
“蛮好的。”其实陈福对于这里的被子和床有些不习惯,但是已经看的出是他们这好的了。京都里虽说自家条件一般,但是也比这穷乡僻壤的要好上许多了。
陈福的随从断了水让他洗漱,杜伟铭也漱口洗脸去了。漱口是杜伟铭另一个不习惯的地方了,习惯了牙刷牙膏,来到这里杜伟铭也只能漱漱口了,有时间要发明发明这牙刷牙膏,没办法刷牙对于杜伟铭来说还是很痛苦的啊。
不知道陈福他们是不是要在自家吃早饭,杜伟铭也没好意思去问。想了想还是多准备一些吧,万一他们在自己家吃早饭,没准备就麻烦了。
想来他们也吃不惯糙米,杜伟铭多煮了些白米粥。自己还是和周文喝糙米粥,粥里放了些绿豆。现在天气热,绿豆去火。粥多煮些,午饭也就不用做了。只喝粥好像有些小气了,杜伟铭决定还是做些饼吧。玉米面,非常奢侈的在里面加了两个鸡蛋,今天的饼子还是用橄榄油煎的,非常香。
“少爷,你今天这个饼子好像做的特别香啊。”
“周文,你真厉害。看着,今天让你吃个特别的玉米饼。”
“哈哈,看来我今天有口福啦。”陈福一边说一遍走进厨房。
“陈大人,你怎么到厨房来啦,还是请到隔壁休息一下,早饭马上就好了。“
陈福带了随从去了中间房间休息。杜伟铭赶紧做饼子,做了差不多有十几个饼子,每个饼子都不大,薄薄的,两面金黄,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其实这个玉米饼的做法和一般的烙饼不同了,放油里煎过以后又脆又香。
杜伟铭让周文盛粥,自己有找了些小菜出来。橄榄菜,甜泽橄榄,凉拌野菜。看着也不能太寒酸了。
杜伟铭端了王武的那份过去,王武现在已经好多了,只是暂时还不能下床,但是已经能自己吃饭了,过些天应该就能下床活动了。让王武小心吃,吃完后会来收碗的。
正吃着早饭,村长来了。原来村长是请陈福过去吃早饭的。陈福说了就在李二家里吃,不过去了。村长见状就先告辞。说好吃好饭一起去村里找适当的地方挖井。
杜伟铭和村长、陈福等一众人在早饭过后就一起在村里找寻合适挖井的地方。看得出陈福对杜伟铭还是挺欣赏的,一路上两人也不时说说话。
“李二,你知道你第一次的地方为什么不行吗?”
杜伟铭其实有想过,只是没办法证实。“是因为太靠近河边了?”
“对的。虽然靠近河边,地下肯定有水,但是土壤一般都会比较潮湿,这样挖井就要非常小心了。这个考验挖井的技术啊。“
陈福选定的一个地方是在村后的山前,不远处就有一片烂泥田。杜伟铭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选在这里。陈福对他解释了。
“如果想要挖到泉眼,首先就要寻找泉眼的有利条件。一般而言,泉眼的条件有六个,一是必须找到有构造破碎带的存在。二是中薄层状的沉积岩。三是地貌上处于低洼地带。四是两个山脊间的低洼处的汇合地带。五是寻找已经有泉眼的烂泥田。六是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只有具备这六个条件中的两个到三个以上的条件才能挖到泉眼。”
这个地方属于地势比较低的,而且不远处有烂泥田,其余的杜伟铭还没琢磨明白,陈福也没有再多做解释。其实前面的解释已经多嘴了,他平时并不多话,这个东西如果人人都懂的话,自己也就不用混饭吃了。
一整天在村里找合适的地方,暂时划定了三处,陈福已经做了记号。等县令把青石等物运到就可以开始挖井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开始投票,大家觉得我前面是要重写还是不需要啊,我现在有些犹豫,大家开始投票啊
 话说这井挖的我快累死了,无比头痛的说


34庆祝

有了陈福的帮忙,挖井的准备工作持续进行着。县令很快运来了一批青石,村长也备齐了陈福需要的竹子和树木等材料,挖井开始。杜伟铭对挖井也是好奇非常,开始动工就自告奋勇要来帮忙。没有让他下去挖,只是帮忙在旁边递递东西什么的。
张大柱和魏光明就在原定的地方挖井,井口不大,直径也就一米不到,先慢慢挖出一个小坑,杜伟铭就和其他人把挖出来的泥土堆到一边去。慢慢挖深以后就只有一个人能下去挖了,有了上次周文的教训,这次杜伟铭还特地做了个安全帽给张大柱。这个安全帽和现代的当然没法比,就是用藤条编的,里面缝上了两层布而已,好歹放心点。
张大柱也魏光明两人轮流挖,在挖到差不多一米深左右,陈福就让杜伟铭用竹子竖在已经挖好的井边,围着整个井都竖了竹子。陈福准备的时候有两种长短的竹子,一种是现在用的比较短的,还有就是差不多有4米长的竹子了。竹子竖好后,井边就是光溜溜的了,陈福又让他们拿了一个大的木头靠着井边竖好。有两个篮子轮流把挖好的土拉上来。等挖到比较深以后又换上了较长的那个竹子。
“村长,去把青石搬一些过来,还有叫泥瓦匠做准备。我让你找的沙子或是小石子之类的找好了吗?‘
“陈大人,已经找好了。“
“你让人把这小石子洗洗干净,一定要洗干净,等会儿拿过来用。“
“好的,我这就让他们去洗。“
这个时候拉上来的土已经非常潮湿了。张大柱也累的不行,就顺着竖好的木头爬了上来,把安全帽拿下,坐在旁边休息。魏光明要代替张大柱下去继续挖。
“光明哥,你把这帽子戴上。”杜伟铭吧安全帽递给了魏光明。
魏光明没多问,把这奇怪的帽子带好就爬下去了。魏光明把鞋子都脱了,裤子也卷高了,井底已经能看到水了。
“李二,你怎么想到做这个安全帽啊?”陈福现在有空了,问出了前面就想问的问题。
“上次周文挖井的时候受了伤,还好头部被手遮了没受什么大伤,这次做了这个帽子,至少挖井的时候放心些,头部应该不会受伤了。”
对于挖井的危险,陈福是再清楚不过了,如果没选对地方挖,最容易造成危险的就是塌井,这样的话,如果下面的人躲避不及,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头部了。这个李二还真有意思,还能想到做这个安全帽,有了这个头部受伤的几率是要大大减小了。
到下午的时候,已经挖的差不多了。陈福脱了鞋,卷了裤子带着安全帽自己下去查看了一番,恩,没问题,这个井挖的差不多了。陈福爬上来以后让村长把泥瓦匠叫来。
前一天,陈福已经交过泥瓦匠如何砌砖了。泥瓦匠爬下井,头上还是带着安全帽。又换了背篓来装青石。杜伟铭和一些小伙子把青石放进背篓里,再用绳子把竹篓吊到井下。因为青石的重量问题,一次能下去的青石也只有四五块,不然太重了,绳子也容易断。这样速度就慢了下来。等到太阳下山,墙也才没砌多高。
陈福让泥瓦匠先上来休息了。这个井一天是挖不好的,明天继续。在井的四周围上了不用的竹子,大家就先回去休息了。
明天可以开始挖另外一个井了,今天这个就等把青石砌好,再做些其他的准备工作就差不多了。
劳动了一天,杜伟铭也没力气再做饭。村长早早就通知了,晚上去他家吃饭。杜伟铭这次没拒绝。张大婶还特地先把王武的饭食另外准备了。天气炎热,大家都没坐在屋子里吃饭,直接就在院子里摆了几桌。今天挖井的都在这了,大家都很高兴啊。
下午的时候已经看到希望了,魏光明上来的时候就嚷嚷着底下有水,底下有水,等陈福自己下去以后,挽起的裤脚也湿了。等了那么多天,总算是有希望了。大家都高兴的不得了,村长说了等井挖好了要好好庆祝庆祝。
杜伟铭也享受着大家的喜悦,刚刚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还是没法避免的有陌生的感觉。但是现在他渐渐融入了这个村子。村里人的淳朴和热诚杜伟铭也能感受到了。大家齐心合力的做事感觉是真的是很不错。
第二天的时候,第二批取水的队伍也回来了。听说村子里来了京都的大官来帮忙挖井,都高兴的不得了。一次取水差不多就要5天的时间,路途遥远不说,还要惧怕有野兽,大家一路也是提心吊胆的,现在有了水井,也就不用再去长途跋涉取水了,这还不是大喜事啊。
泥瓦匠继续砌昨天的井,已经有些高度了,下面还架起了梯子。陈福带了些人去挖第二个水井了。杜伟铭的安全帽得到了陈福的认可,当天晚上又做了两个。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个水井挖起来顺利许多,陈福也不用一一盯着,他两边来回走动,看着有什么不足之处。
第一个井到了下午已经快且好了,等快砌到顶了,陈福让他继续。
“这个你继续往上砌,要砌到半身高。”陈福比划着高度,让泥瓦匠继续砌。陈福稍微解释了一下,大家才知道这是为了防止有小孩不小心会掉到水井里去。
第一个水井到了下午的时候就已经完工了。陈福又让人把准备好的沙子、小石子、鹅卵石之类的细细的铺在井底。第二个水井的进度也很快,到了下午的时候,土已经全部挖好,另外一个泥水匠也已经开始砌墙了。
“这个水井明天应该就能用了,村长,让你做的吊桶做好了吗?”
“回大人,吊桶明天应该也能做好了。”
吊桶就是以后用来取水的工具了,陈福画了图让张木匠去做。张木匠这两天就全心全意地在做这个吊桶。
村里人听说明天就能开始用水井了,兴奋地不得了。这段缺水的日子让大家有些胆战心惊。期间县令也来了一次。看到三清村已经用上了水井,也挺高兴的。县令平时可不会来这个偏僻的小村子,但是现在京都的官员都在三清村,自己当然也要多来走动走动。
陈福让他去其他的村子里也要开始准备材料,等三清村的水井挖好以后,也要去其他的村子里继续挖井。其实这个挖井这件事也是熟能生巧的,多挖几次也就会了,只是这选址估计还是要陈福自己去弄的。
随后的几天都在挖另外的两个水井。等到三个水井都完工的时候,村长宣布要庆祝一下。陈福原本要离开去下一个村子了,众人挽留让他参加完村里的庆祝活动再离去。虽然只是几天的接触,但是大家对这个京都里来的大官可是大大的改观了。原本以为会是那种气焰嚣张的官员,但是陈福虽说在吃穿用度上有些要求,但是他不高傲,村里人提出问题他也会耐心解答,最重要的是他帮助大家挖了水井。村里人都有种要把他把当菩萨供起来的感觉了,听说他要离开都非常的舍不得。
陈福也觉得这次来到这三清村是个正确的选择。虽说这次挖井没有什么大的酬劳,但是村民们的淳朴还是让陈福感受到了完全不同于京都的氛围。村民们都热烈的要求他参加明天的庆祝活动,陈福也就顺势应了下来。
有了水井,村民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但是陈福也已经说过了,这个水井里的水只能够提供村民们正常的生活所需,如果要用井水来大量浇灌农田的话是肯定不够的。大家听到这个还是有些泄气,看来还是要想想其他的办法。
村民们还是热情高涨的为庆祝活动做着准备。一早,村长就带着两人去镇上采买东西。村里的猎户和几个壮小伙子去山上打猎去了。张大婶带着人也在为晚上做着准备。桌子、椅子搬到广场上。一部分凉菜也开始准备起来。
吃食都是村民们自己拿出来的,家家户户都找出了家里的好吃的。杜伟铭想了半天,把自己做的扁尖拿了出来,还杀了一只鸡。村里正好有人家杀了两只鸭子,杜伟铭自告奋勇要做一道老鸭扁尖汤。张大婶看他好像很有信心的样子就交个他做了。
杜伟铭先把干扁尖放在碗里用冷水浸泡至软,洗净后撕成细长条。接着把鸭子洗净剁块,冷水下锅,焯水后捞出用水冲去浮沫。最后在锅内放开水,将葱姜、鸭子放入,再将扁尖和枸杞放入,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一个时辰左右,等到鸭肉软烂用筷子一插就能插动,然后将冬瓜放入,继续炖20分钟,最后加入少许的调味料就可以了。
村子里一般不大喜欢吃鸭肉,因为鸭肉有股子骚味,而且肉也没有鸡肉来的味美。杜伟铭把鸭子汤熬制好后就和周文一起直接端了大锅过去,整整2大锅汤呢。广场上已经有不少村民在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桌子上已经摆放着一些吃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