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纵横在金庸世界 >

第137章

纵横在金庸世界-第137章

小说: 纵横在金庸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谢逊这样说,慕容燕哪能不准,当下重定了名单。最后明教前往武当的人有:慕容燕、杨逍、黛绮丝、殷天正、谢逊、冷谦、周颠、殷野王和小昭。

    六月初十,明教众人携带礼物,来到了武当山。俞岱岩、殷梨亭两人到山门外相迎,同他们一同出来的还有张无忌。

    张无忌见到谢逊是非常激动,伏地便拜,哭道:“义父,孩儿无忌不孝,没能早日拜见,累义父受尽辛苦。”

    谢逊也是非常激动,抓住他双臂,道:“无忌,无忌,你真是我的无忌。好孩子,快起来。”

    张无忌站起身来,搂住了他,将别来情由,拣要紧的说了一些。

    谢逊听后,道:“总算老天开眼,让你我父子再有相见之日。”

    武当诸侠将明教众人迎进山门。慕容燕等拜见了张三丰,又是一阵寒暄。

    六月十五正日。武当上下人众个个换了新衣。拜天地的礼堂便设在紫霄宫中,悬灯结彩,装点得花团锦簇。张三丰亲书了一副“佳儿佳妇”的四字大立轴悬在居中。张三丰为男方主婚,杨逍为女方主婚。

    申时一刻,吉时已届。号炮连声鸣响。众贺客齐到大厅,赞礼生朗声赞礼,宋远桥和俞莲舟陪着殷梨亭出来。丝竹之声响起,众人眼前一亮,只见八位明教地字门的女弟子,陪着杨不悔婀婀娜娜地步入大厅。杨不悔身穿大红锦袍。凤冠霞帔,脸罩红巾。男左女右,新郎新娘并肩而立。

    赞礼生朗声喝道:“拜天!”

    殷梨亭和杨不悔在红毡上面南拜倒。

    赞礼生又喝道:“拜高堂!”

    殷梨亭和杨不悔转过身来,向着坐在上手的张三丰和杨逍拜倒。

    赞礼生再次喝道:“对拜!”

    殷梨亭和杨不悔互相对着拜倒。

    三拜已毕,赞礼生高声喝道:“入洞房!”

    殷梨亭当即便牵着杨不悔走进了后面的厢房。众宾客纷纷聚拢过来向张三丰和杨逍道喜。宋远桥吩咐开宴。当即就有武当派弟子摆好宴席,众宾客纷纷落座。不久,殷梨亭从后面出来,向来宾挨桌敬酒,一时间宾主尽欢。当晚,众人喜庆欢宴,直到半夜,才尽兴而散。

    第二天一早。众来宾便陆续向武当诸侠请辞,只有明教众人因是杨不悔娘家人,而留了下来。

    当晚。武当五侠又设小宴款待明教众人。张三丰因年长辈高,并未过多参与,只是吃了两杯酒,便退席离去。黛绮丝和小昭因是女子,所以去陪杨不悔了,也没有列席。张无忌因是殷天正的外孙。谢逊的义子而得以作陪。

    在席上,众人再次向殷梨亭道贺。宴上气氛十分欢庆。

    殷梨亭突然叹了口气道:“可惜五哥和七弟未能看到今天这一幕。”

    听闻此言,其余武当四侠都放下酒杯。面露戚容。明教众人见气氛不对,也都放下了酒杯,面现疑色。张翠山的事当年在江湖上传的沸沸扬扬,众人都已早知,可莫声谷的事,除了慕容燕因看过原著得以早知之外,明教其余人等并不知情。杨逍等在昨日的婚宴上没有见到莫声谷的身影,就有些疑惑,可也只是以为他在外面被什么事耽搁了,但听殷梨亭的话语,他分明就是遭遇了什么不测。

    殷天正当初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和莫声谷交过手,虽然当时双方分属敌对,可他对莫声谷的感官极好,当即便问道:“莫七侠他怎么了?”

    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俞莲舟和张无忌五人都拿眼瞧向宋远桥,没有回话。杨逍等见状,也都看向宋远桥。

    宋远桥在众人的注视下,满脸哀色,叹息道:“家门不幸,七弟……七弟他被我那逆子给……给害死了!”说着,两行泪水流了下来。

    杨逍等闻言都是大惊,万万料不到竟会从宋远桥口中听到这样的结果,一时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当日俞莲舟和张松溪从慕容燕口中得知宋青书的消息后,就径直去了丐帮。到了丐帮后,俞张二人道明了来意。丐帮诸长老犹豫了一下,还是满脸羞愧将陈友谅的阴谋告知了俞张二人。原来陈友谅还曾策划让宋青书下毒谋害张三丰及宋远桥等武当五侠,借此掌控武当派。同时,掌钵龙头还将他从陈友谅那里听到的,宋青书害死了莫声谷的消息告知了俞张二人。

    俞张二人大为惊讶,万万不信宋青书竟会做出此事。但丐帮诸长老言辞确凿,也不像是撒谎的样子。而且若非如此,也无法结识宋青书为何会加入丐帮。最后他二人将信将疑的离开了丐帮。之后他二人在掌钵龙头指引的可能藏有莫声谷尸体的地方找到了莫声谷尸体。经过检验,发觉莫声谷是死于武当派嫡传的“震天铁掌”之下。至此,俞张二人再无怀疑,终于相信了掌钵龙头的话。

    俞张二人护送着莫声谷的尸身回到了武当山,当他二人说出莫声谷的死因后,武当派上下举派震惊。宋远桥当即就要下山,亲手宰了宋青书,为七弟报仇。其余四侠说了半天,才将他劝住。

    因这事实是武当派的一大丑闻,派内弟子都没有向外传,所以直到今日,江湖上还不知道莫声谷的死讯。

    宋远桥知道莫声谷的死讯已有两三月,但直到今日还是悲痛莫名,心里又是悲伤,又是愧疚,当下哽咽道:“我……我生下这等忤逆儿子……七弟……七弟……做哥哥的对你不起。”

    张无忌见大师伯这样悲伤,心中也是一阵难受,当即宽慰道:“宋大哥受人之愚,一时糊涂,才做下了这等事,日后自必省悟。”

    张松溪也劝道:“青书这孩儿多行不义,迟早必遭报应。今天是六弟大喜的日子,咱们就不谈这些不高兴的事了吧。”

    周颠趁机连忙岔开话题,道:“今天是高兴的日子,那些不高兴的话题就不说了。”举起酒杯,道:“来来来,大家喝酒,喝酒。”

    杨逍、殷天正等也都是善于察言观色之辈,忙都举起酒杯,道:“对,喝酒,喝酒。”

    宋远桥、俞莲舟的武当诸侠也跟着举起了酒杯。

    众人齐饮了一杯,悲伤的气氛登时被冲淡了许多。(未完待续)

    。。。

    。。。

    。。。

 第四十八章 狼子野心

    明教众人在武当山上待了足有三天,才告辞启程。离开时,杨逍和杨不悔,殷天正、谢逊和张无忌都是依依不舍。

    众人刚下武当山,就遇到了从濠州赶来的说不的。

    说不的从怀中取出一封请柬,交个慕容燕道:“教主,大事不好。少林寺在江湖上广撒英雄帖,邀请天下英雄于重阳节齐聚少林,召开屠狮英雄大会。”

    慕容燕打开请柬来看,见上面只寥寥数字,但书“敬请于重阳佳节,光临少林,与天下英雄樽酒共尽十日之欢。同参佛祖,会商武林大事。”并无“屠狮”字样。便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谢逊回到中原已有数月,这期间他并未刻意隐藏行踪,因此他回到中原的消息便渐渐传了出去。不久前,消息传到了少林寺,少林当即向外广发英雄帖,邀请天下英雄齐聚少林,商议找谢逊报仇的事。

    当年谢逊为了因成昆出来,四处胡乱杀人,当真可以说是仇家遍地。本来现今明教势大,这些人就是知道了谢逊回到了中原,也不敢找上门来。但现在有少林牵头,情况就不一样了。江湖上向来有言道:“明教、丐帮、少林派”,各教门以明教居首,天下帮会推丐帮为尊,武学门派则以少林派为第一。少林为天下第一大派,在江湖上影响力非凡。有它来牵制明教这个天下第一大教,其他和谢逊有仇的人自然乐意蝇附骥尾。再加上天下间几乎人人都知道屠龙刀当年是落到了谢逊手里,所以虽然请帖才撒出来不久,就已有不少人启程赶往了少林。

    明教众人听完说不的的陈述后。心情都有些沉重。自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后,众人经过多方面努力,好不容易才让江湖上的各帮各派不再敌视明教,不想今日又出了这种事情。此次事件要是应对不当,只怕明教又会回到举世皆敌的局面。

    周颠哼道:“什么找谢狮王报仇。分明就是冲着屠龙刀来的。当初明明是教主前往大都将少林寺的秃驴们救出来的,可他们现在却来和本教为难,真是一群忘恩负义之徒。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救他们出来。教主,依我周颠看来,咱们这就打上少林去。将这些贼秃都抓下来,看他们还有什么作为。”

    说不的忙道:“不可!教主,虽然现今反元形式大好,可单凭咱们明教之力,蒙古鞑子是赶不了的。总须团结普天下英雄豪杰,一齐奋力,才能成事。少林为天下第一大派,不可轻易放弃。”

    周颠道:“说不的你说的都是些屁话!少林派正要跟咱们为难,咱们还跟他团结个屁!”

    谢逊道:“教主,谢某近日回思往事,手上染了许多无辜之人的鲜血,委实百死难赎。唉。诸般恶因罪孽,我比成昆做得更多。尤其是杀了空见大师,更是谢某平生最大的憾事。现今少林派要找谢某报仇。教主就将谢某交出去吧,不要因为谢某这个罪人而与天下英雄交恶,葬送了当今的大好局面。”

    杨逍等不料谢逊竟会如此说,纷纷惊道:“谢狮王,你……”

    慕容燕道:“谢狮王何出此言?你是本教的护教法王,我身为明教教主。怎能就这样交人出去?”

    谢逊道:“教主……”

    慕容燕打断他道:“谢狮王不要再说了,少林这次虽是打着报仇的名义召开的大会。但只怕最终目的还是屠龙刀。就算我将谢狮王你交了出去,只怕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

    杨逍赞同道:“教主此言不差。谢狮王你固然是有心赎罪,为天下大局考虑。但外人不知就里,只怕还以为我明教软弱可欺,从而得寸进尺。”

    谢逊闻言,觉得慕容燕和杨逍两人说的也很有道理,长叹一声,不再坚持己见。

    说不的道:“教主,那本教现今当如何应对?”

    慕容燕沉吟了一下,道:“说不的大师,你现在就回濠州,传令让范右使、韦蝠王、五散人、五行旗赶往登封,我就不回濠州了,咱们在登封回合。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弄出什么花样。”

    说不的道:“好,事不宜迟,我这就赶回濠州。教主是千金之体,肩上担负着驱虏复国的重任,还请多多保重。”转身顺来路而反。

    慕容燕目送说不的离开,向杨逍等人道:“咱们这就赶往开封吧?”

    杨逍等人都点头称善。

    ###

    之后,慕容燕等人日夜兼程赶往登封。慕容燕等人到后不久,范遥便率领着韦一笑、彭莹玉、铁冠道人、说不的及五行旗来到了登封。除上述人之外,赵敏也随行在列。众人相聚后,商议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在重阳之时,堂堂正正的登上少室山,正面直对天下英雄。

    时光如水,距离重阳日近,通过部属再城外的哨探,众人得知,各路武林人物已经开始络绎上山。

    这日午后,城外教众来报,明教濠泗一支的龙凤兵马,在朱元璋的率领之下,赶来登封,要听奉慕容教主指挥。前来的兵马共有二万馀人,声势十分浩大。慕容燕回忆原书情节,突然心中一动,命朱元璋等就地驻扎兵马,不可惊扰了少林寺和各门派人众。随后率领左右光明使等人在一家酒楼中设宴,为朱元璋等人接风洗尘,详谈别来情由。

    随同朱元璋来参谒教主的有大将汤和、邓愈、冯胜等人。问起军情,得知滁州明教义军近年来节节胜利,韩山童不幸战死,刘福通统帅大军,拥韩林儿称帝,以亳州为国都,国号“宋”,称为“龙凤皇帝”。韩林儿此举虽有些不妥,但当攻战之际,为了号召民心,有所擅越也可容忍。好在韩林儿为人仁厚。一向服从总坛,料来不致造成教内分裂。

    韩林儿手下最有力量的一支兵马,大将是郭子兴,自称滁阳王,朱元璋、徐达等都归于他的麾下。朱元璋的妻子便是郭子兴的养女,不久郭子兴去世,他的部众归其长子郭天叙统领。郭天叙是都元帅,张天佑任右副元帅,朱元璋任左副元帅。郭天叙领了大军渡长江,攻陷了太平。再攻集庆路,手下将领陈野光叛变,杀了郭天叙和张天佑,朱元璋率领徐达等人平定叛乱,自任都元帅。攻陷了集庆路,改名应天,宋国迁都应天府。朱元璋功大,官居平章政事,封吴国公,掌握宋国政权。这次他来参见张无忌,便是以韩林儿为名,向总坛禀告。这时刘福通见朱元璋势大。自己在宋国受到排挤,已自率部队西进,陈友谅投到了他部下。称为西路红巾军,扩展也甚成功。

    酒过三巡,慕容燕在席上夸奖朱元璋等一行立功甚巨。朱元璋站起身来,双手捧着一一杯酒,恭恭敬敬的呈到慕容燕面前,说道:“本教在教主的带领下日渐强盛。眼下虽暂且有些人要与我教为难,但我教有教主、左右光明使以及诸位英侠领头。定能将这些跳梁小丑压服。从此我明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杀尽鞑子。还我河山,当是指日间的事了。”

    慕容燕道:“本教能有今日,离不开在座诸位的努力,非我一人之功。我便干了这杯,与诸君共勉。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早日将鞑子赶出中原。”说罢,满饮一杯。群豪哈哈大笑,意兴甚豪。

    朱元璋却不坐下,手指坐在临桌的赵敏,说道:“这位郡主娘娘在濠州时就跟着教主身边,对教主情深意切,众兄弟都看在眼里。这本是教主的私事,属下不便过问,但属下有一事心中不明,要请教主指点。”说到这里,本来满脸欢容,忽尔转得神色俨然。

    慕容燕心道:“来了。”口中道:“大家是自己人,你有什么话,坦率直言便是。”

    朱元璋道:“小人见识糊涂,出言有不到之处,还请教主原宥。”

    慕容燕道:“大伙儿都是光明磊落的好汉子,事无不可对人言。你但说无妨。”

    朱元璋道:“属下这番话,众兄弟平日已议论纷纷,也不是属下一人心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