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北宋末年当神棍 >

第213章

北宋末年当神棍-第213章

小说: 北宋末年当神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了,你明教传入中土数百年,早已经和西域所传大不相同了!这明教原始神灵。早不适于中土。你这师兄给你,算是废物利用了。不成功,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张怀素呆了一呆。半晌才说道:“是,我明教如今已经佛教化,《观佛三昧海经》则云,摩尼光佛出世时。常旋光明。以作佛事。连大明尊,都变为摩尼光佛了!苏露沙罗夷,光明之柱,也变成卢舍那佛了……”
这女子淡淡的道:“入华夏为华夏,出华夏为四夷。这般夷教,想入我中土传教,自然要做一些改变!你们先回去吧,至于你那师兄。若是听话便罢了,若是再不听话。我自然回去找他!”
王仔昔二人不敢反驳,唯唯诺诺而去。只留下那女子,冷笑道:“什么尚父,不过欺世盗名之徒。总有一天,我让你哭着求饶……”说着身形飘动,转瞬不见。
这时候的文飞也在冷笑,虽然他是被隔在城外,有着厚厚高耸的城墙阻隔。但是文飞却一点都没有放在眼里,更不曾把那城墙上黑压压的鬼兵放心眼中。
这是阴世,不是阳世那种物质世界。便是山一般高大厚重的城墙却又如何?不过投影幻化而出罢了。区别只是在于,力量等级越高,越是近于真实。而凭这三位城隍么……却只能让文飞剩下冷笑了。
一队队的鬼兵,在几个浑身光芒的神将带领之下,以那种铺天盖地的气势,压向城头过来。
当先一员大将,不是关圣帝君又是何人?其后跟着的却是祖逖,焦用等等鬼将,各率领大军,来到鬼帝大尊的麾下。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开封阴司给包围了起来。
却就在文飞准备动手之际。城墙上乱了起来,不一刻,城门大开,无数鬼兵黑压压的跪在一旁,头都不敢抬起,却是投降了……
“给我查,到底是谁在后面捣鬼!”文飞喝道:“我要那人的魂魄给捉回来,打入鬼狱之中永远受苦!”
“末将等领命!”几个神将躬身喝道。纷纷带着手下,化为一道道黑光,向四面八方散去。
鬼帝大尊下一刻就直接落到了鬼帝阴司之中,轰隆一声整个阴司都震动起来。
很快就有一个魂灵被带了上来,身形黯淡,只有一层朦朦胧胧地薄光。却被无以计数的毒蛇一般的怨气给缠绕着,不断的消磨这那层薄光。不是杨戬还能有谁?
“尚父,尚父!你可要给我做主啊!”杨戬哭喊道。
文飞冷笑一声,喝道:“不知死活的家伙!你这货还有脸叫,你自己看看自己身上到底缠绕了多少怨气,说,你到底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
杨戬哭丧着脸:“我可什么都没做,一心只是对尚父和官家忠心耿耿。不就是括地之事,那些泥腿子们不知好歹,连官府的官田都敢侵占,若是不逼这他们吐出来,那官家不是吃了大亏么?”
文飞又好气又好笑:“这么说,你还有道理了?”
事实上,文飞知道一个案例。是为了退耕还林款的,村民们多领了退耕还林款。因为事情比较普遍严重,县里派出了工作组,在一个村子重点审查,也就是几百块钱的事情。结果造成数个村民服毒自尽……
这还是记载在一本专业的法制杂志上面的……此事不必多说,就此打住!
总之,这种事情,很难说出对错。无非是站的角度不同。百姓侵占官田是实,但是没了这些田地,让他们饿死不成?
文大天师才不纠结这些,冷笑道:“你这货敢说自己没有在其间上下其手?便不是官田,也被你侵逼的有没有?”
在文飞面前,尤其是这等阴司鬼神面前,杨戬哪里还敢抵抗隐瞒,顿时不说话了雷武裂天全文阅读。举头三尺有神明,要是天下阴司合一的话,文飞甚至可以派出鬼差调查出这货每一笔的恶事。
杨戬如丧考妣,失魂落魄。文飞多少看的也有些不忍心,冷笑道:“原本我不管你,你身上缠绕这么多的怨气,很快也会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的。但是……好歹,算了……”
到了阴世,这些事情,自然会明了。杨戬也知道自己的下场会如何,一时间面色如死。
文飞一挥手,一道神光降临在杨戬身上。顿时消磨去他身上的怨气,这可是数以几十万记的庞大规模,完全消磨去,需要耗费的神力和气运不可胜计。
换成其他神灵,就算是有心帮助杨戬,但是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神力气运消耗。也只有文飞这个变态,才能这么挥霍。
杨戬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一时间哽噎的不能自己:“尚父,尚父。杨戬何德何能,让尚父这般抬爱……”
文飞又是气愤,又是痛恨,再加上心痛这些消耗的神力气运。冷笑道:“够了,先别高兴的太早,迟早要你把这些神力气运给赚回来,来人啊,把这货先关入鬼狱之中,给他长长记性!”
杨戬也不求饶,被鬼差拖入阴司之中去了。
文飞暗道,自己还真是心软!浪费这么多神力和气运在一个死太监身上!
不过这也倒不真的出于感情,才肯花这么大的力气救看杨戬这货。
千金市马骨,收揽人心的动机反而要更大一些。
处置了杨戬这个家伙,文飞却怔怔的看着自己的双手。这时候,他已经化身为完整的鬼帝大尊。
若果说鬼帝法相只是他文大天师变神而出的话,那么在阴世之中坐镇的却就是鬼帝大尊的神职聚合,可以叫做鬼帝神君。甚至以前,鬼帝神君还化身好几份,坐镇几个阴司。
但是随着阴司的合并,渐渐化为神国。这鬼帝神君的力量已经越发的强大,甚至在整个阴世之中,都是有数的大神。
但是只有当文飞的神魂化为鬼帝法相,和鬼帝神君合而为一,意识和神职融合,那么才是真正的完整的鬼帝大尊。
由于文飞常年在阳世活动,留在阴世的鬼帝神君难免会渐渐生出新的意识来。随着鬼帝神君的法力越强大,这样就越来越快。
这种事情,就好像一个人在完全失忆之后,又形成的新的人格一样。是无可避免的。
甚至,刚才在文飞出手抹去杨戬的罪孽的时候。文飞甚至能感觉到鬼帝大尊神躯之中传来的抗拒,这是遗留下来的鬼帝神君产生的意识。虽然现在还很微弱。
而且每次神魂和神职合一之后,都会泯灭掉新生的意识。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法。甚至,这次让文飞感觉到了身体里面的抗拒之力来。
怕是最有一天,新生出来的意识,和强大到和文飞分庭抗礼的地步。到了那个时候,鬼帝大尊就将独立出去,成为一尊独立的神灵。
这可是文飞成道的关键,他怎么也不可能舍弃的!
事实上,文飞应经很久没有怎么修炼了。他现在早已经明白过来,自己不论再怎么修炼,也不会再有丝毫的进步。
自古未有贵人能够修炼道法者,拥有大气运之辈,根本不可能修行道法。比如天子,贵胄。

第三十二章 成道之机

这些除非能抛弃自己所有的一切,将自己和气运之间的关系斩断的点滴不剩。否则根本没有可能修炼的。都会被气运压制。
比如文飞现在想要修行,内观心光,修性了命。但是气运,功德,香火愿力这些化作的光芒都会遮蔽掉他所有本身自己的那微弱的性光。
就比如文飞每次出窍,神魂都会包裹在重重的气运功德愿力之下,根本看不清楚神魂本来的光明。而神魂本来,才是一个修道者最大的根基。
说白了,就是文大天师的修炼之根基已经断绝。文飞这厮遇事不喜欢深思,所以这些事情,以前也隐隐约约的明白,但是却没有想的太过清楚。
直到上次卧床了几个月,百无聊赖,这才有时间,静下心来,把自己要走的道路想的通通透透。
普通修士这条路,已经在文飞脚下断绝了。他所能修行的只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转走神道。
而神道,普通的后天神祇,被气运和香火所限制。随时跟着气运变动一起灰灰……
比如文飞这个天师借助北宋气运所封的后天神灵,若是北宋被女真所灭。金人也不肯承认地位的话,那么这些后天神祇,也只有湮灭消散的份儿。
所以后天神灵之道,虽然对于文飞来说,极其简单。比如现在的鬼帝大尊就还是后天神灵的范畴,虽然已经是后天神灵之中,最为强大的那一类了。
但是以文大天师现在的眼光来说,却是绝对看不上的。除非是先天大神,文飞才有兴趣。而这鬼帝大尊就是关键。
文飞估摸着,只要鬼帝大尊统领整个阴世。得到阴世法则的承认,接触大道原力。就会成为主掌阴世的先天大神。
在任何一种早期神话之中,天神,阴世(冥神),地神。或者海神,都是最为天地初开时代最为强大的神灵。不论是古希腊,还是日本,甚至更多的神话之中,都有着体现。
所以能完全的掌控阴世法则,绝对会是最为强大的先天大神之一。这才是文飞日后真正有可能行的路。
而这鬼帝大尊。就是日后文大天师的成道之机!
另外一种,却是更加艰难。但是成就也更加大。文飞甚至没有想清楚,自己日后该不该走那条路!虽然文飞隐隐约约的觉着,自己这般情况,那条道路好像更加适合。
不过,就算走那条路。鬼帝大尊这身躯。也是大有作用的。
所以不管怎么算,文飞都不可能放任鬼帝大尊生出独立人格,超出自己的掌握。
看来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要更加勤快的往来阴世了。不给独立人格任何成长的机会!
第二日
皇宫离着并不远,却不是文飞一定要摆架子,而实在是文飞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安全问题了。
道法不上贵人,贵人有着王朝气运的庇护。有着官气护体。普通修道之人绝对不愿意招惹。
说实际的,在神州这片土地上,历来最为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神佛。而是王朝,是天子。历来插手进政治的道士和尚从来都没有好下场。
但是文飞却不同,他并不是用道法来搀和政治!
在全部仪仗的陪护之下,文飞直接不用通报就入了皇宫。
知道文飞这个尚父到来,赵佶连忙迎出宫门。脸色却不是很好,却强笑道:“今日尚父怎么这么有空?唉……杨戬这货胆大妄为。居然在地方激起民变,甚至私自调动官兵,连打几次败仗……”
这些事情。赵佶以前都隐隐约约的知道一些。但是赵佶忙于玩乐,再加上也不认为那些贼寇能惹出什么大事来。就没有放在心上,最为重要的却是,杨戬和文飞关系特殊,多少也要给尚父一些面子。
所以赵佶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得杨戬自己去收拾烂摊子,自己擦屁股。却没有想到,从这次杨戬被杀之后,赵佶稍为一留意国事,就感觉到天下间似乎不怎么妙。
似乎并不是自己的身边那些近臣们口中那种亨享豫大的太平盛世模样。尤其是很多地方一直干旱,看了一夜的奏折,让他有些惊心动魄。而这些,以前他都不会仔细去看的。
赵佶认真了起来,他有着“庞大”的帝国。对于手下惹出乱子来,其实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关键是杨戬敛财其实是帮他赵佶聚敛的。
这些年来,又是要打仗,西北连场大战,军费开支急剧上升。原本每年就算没有战事,一年的军费开支已经占到了朝廷总收入了的一大半。
历朝历代养兵之费,从来没有北宋这么高的,每年都有五六千万贯之多。要是按照一贯钱一两银子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后世我大明一年国库收入不过三四百万两而已。只有北宋的一个零头……
北宋募兵制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合理的退役制度。一个青壮一旦被招募进军队,可以一直干到60岁。而真正有战斗力的士兵年龄应该从20到40岁,所以北宋的朝廷用国家财政白白养活没有战斗力的老兵达20年。
这还不算,宋养兵,沿袭五代的积弊,除了月廪岁给之外,还有各项额外赏赐。最突出的就是三年一次的郊祀。在郊祀中大赏军卒,唐末五代屡有出现,到了宋代成为定制。
就比如上次文飞参加的寰丘祭天,最后就花费了上千万贯钱……
单单是为了养这些缺乏战斗力的百万冗兵,每年消耗近80%的财政收入。
这还单单只是军饷,而不是战事的开支。遇到战事,很可能又要加上几千万贯。这次宋军发威,先灭吐蕃,再打西夏。钱就如同流水一般的花销出去。国库之中早已经捉襟见肘了。
再加上又要修造艮岳,又要造神霄天宫……种种花销,都需要银钱。要不然也不会逼的蔡京去发行当十钱了。所以赵佶才装糊涂,由得杨戬那货去乱来,捞银子……
其实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文飞也清楚,他那晚回去连续十几个小时,查了不知道多少资料,请教了好几位“高手”。
说白了,北宋的禁军就是一个难民营。每次水灾旱灾,为了防止流民动乱,朝廷会把受灾地区的青壮招入厢军,使他们能够当兵吃饷,养活家人活命,从而消除动乱。
北宋的很多罪犯,被判处刺配充军,这也是募兵的一个重要来源。很多时候,地方募兵招募越多,募兵官员就越受到奖赏。而这些军队,都是当猪一般的养起来,根本就不操练,完全没有战斗力。
可以说,现在北宋的百万大军之中,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只有那几万西军而已……至于说打不下水泊梁山,不能说是敌人太强大,只是自己太无能而已……
这些问题,赵佶都很清楚。实际上历朝历代的北宋皇帝都很清楚。要不然也不会有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这些。只是赵佶这种生性浪漫,浪漫的人都只是好高骛远,而不肯脚踏实地的。
让赵佶追求丰亨豫大还差不多,让他不辞艰巨的进行改革,那就是要了他的命了……反正得过且过吧,等着下一任皇帝来解决……但是这个烂摊子,他还得维持下去。
文飞当然最清楚不过赵佶的性子和心态了,以前文大天师对此也是心有戚戚焉的。毕竟他老人家也是那种得过且过的普通人平庸性子。
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这种平庸性子。每个人读书的时候,都知道多努力一些,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可是当真努力的,早就开始努力了……
不肯努力的,就算早知道这个道理,还是不肯努力。
工作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要更加努力,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但是每个人都宁可怨天尤人,抱怨社会不公,也不肯化身为工作狂人,付出百分之一百二十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