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俏农女 >

第32章

俏农女-第32章

小说: 俏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混账东西!”赵老太爷拄着拐杖,捂着胸口差一点喘不过气来!
赵家兄弟赶紧上前搀扶着他老人家,赵平智给老太爷顺了气,拿捏着分寸说道,“爹,谁知道让童家抢了先呢。这事情都已经这样了,其实再怎么联姻,还不如把希望寄托在可以身上,你说是不?”
赵老太爷偏头看着大儿子,倒是想听听他到底要说什么。
赵平智笑着给他递过来一碗热茶,仔细的说道,“就算是若姊和若玉都没有和吴家联姻,童家也没有和若枫订婚,我们赵家的孩子到底只是沾了一点举人的光,算是我们攀附了蒙家。”
“可大妹小妹这么年轻,又是原配,两个举人当我们赵家的女婿,这西宁乡找不出第二个商户敢跟我们赵家比了!”赵平智先捡好听的说,就知道老爷子好这口。
果真,赵平川在一旁附和,赵老太爷气也顺了一些。
“可是爹,你何不换过来想想。借着两个举人女婿的光,今后我们赵家多花些心思在两个女婿身上,让我们赵家唯一的男丁自己考上举人,到时候进京赶考前途无量,岂不是连驸马也当得?!”这话虽然说的狂妄遥远了,可到底是刺激到了赵老太爷敏感的神经,赵氏兄弟看着老太爷满是欲望的眼神,就知道这话说准了。
赵老太爷沉默了,晶亮的眼眸望着地面,抬头顺着目光望着门外遥不可及的天空,赵家的房檐上笼罩着万丈霞光,或许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
……
蒙志福带着一家大小回了家,才进家门就让赵氏准备一些银两出来,这些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孩子他爹,现在家里房子也修缮了,孩子们上学也有了束修,你让我准备这许多银两干什么?”赵氏一心想着家里,不明白丈夫的打算。
若玉累了一天,趴在哥哥身上昏昏欲睡,听到娘亲问话,闭着眼转动眼珠子,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兜兜,来,喝一点蜂蜜水。”若姊对妹妹可好了,家里有人送来蜂蜜,她都舍得拿出来给妹妹喝。
若玉懒洋洋的坐起身,刚眯了一会儿就有些犯困了,还是支撑着喝了一大碗蜂蜜水解渴。
“娘,小姨要嫁人呢,魏叔叔没房没田没户口,光有个举人名分就要娶媳妇,那也太寒碜了吧。”若玉放下盌,扯着嗓子对卧房内的爹娘说道。
若姊把剩下小半盌蜂蜜水递给了哥哥若枫喝了。赵氏和蒙志福走出房门,看着孩子们都困顿的样子,唯独若玉伸伸胳膊伸伸腿的插嘴说话。
“咱们家有投田,魏举人难道就没有吗?”赵氏皱着眉头,想到魏治素确实寒碜了些,有些替小妹担心了。
“娘,没有户口,谁敢找他投田啊,爹爹找了两套房子,还是我们家给的租金呢。”若玉耸耸肩,看着娘亲。
现在魏治素就住在县城较小的一套租房里,都是蒙志福替他打算的。可是帮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帮助一个一穷二白连户口都没有的外来户,在这个地方娶妻生子谈何容易。
若玉知道,爹爹找祖父商量的时候,祖父就有过这种辛酸史,所以非常赞同爹爹倾力相助。若玉也知道这件事情,她比哥哥姐姐想得仔细些,听到爹娘说这件事情,她就明白了。
赵氏脸上有些失落,到底还是觉得魏举人空有一身壳,有些委屈了娘家小妹。她十几年来受的苦不少,跟着一个穷书生过日子她深有体会,当着丈夫的面不好说魏举人什么,可是脸色阴郁的进了厨房,独自伤心去了。
“诶,孩子他娘,你这是干什么——诶!”蒙志福叹了一口气,赞成的是她,不满意的也是她,现在反倒是自己落了个不是。
“噗——”的一声,若玉笑了出来,望了一眼厨房门口,回头看着爹爹道,“爹,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你去县城里打点一下,给魏叔叔申请一个户口不就好了吗?”
有了户口,举人名下的田产就可以免税。就算魏治素只有一个户口而没有划分到一亩田产,别人来投田,一样也有收入。
蒙志福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急着要赵氏准备钱。对着若玉摆了摆手,蒙志福叹了一口气道,“谈何容易,县城里户籍管理很严格,就算是举人,恐怕未必办得下来。”
赵老太爷也是个老狐狸,没说答应还是不答应,也是看着魏举人连个像样的聘礼都没见着,所以才模棱两可的态度。
蒙志福把今天在赵家的事情说给儿子女儿听,若玉嗤笑一声,拍了拍爹爹的肩膀道,“爹爹不是要参加颜大人的五十大寿吗,先把户籍申请交上去吧,到时候想个法子讨颜大人喜欢,不就一举两得了吗?”
蒙志福眼前一亮,“这倒是一个办法,可是颜大人未必答应这件事情吧?”
“爹爹,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若玉想了想回答。
赵氏在厨房竖着耳朵听,眼眶微红。心里即为夫君的真诚感动,也为小妹有些不值得。她虽然是赵平玉的姐姐,可娘亲死得早,她嫁了人生了若枫,还把亲妹妹当女儿一样喂奶,和亲娘一般,怎么会不提小妹将来的生活担忧呢。
若玉有些犯困的伸了伸懒腰,抬手指了指厨房的方向,对着爹爹挤眉弄眼的说道,“爹,我先回去了,爷爷奶奶待会儿就要着急了。”
离开了爹娘家里,若玉这才往祖父母家里赶。
绕过三岔路口,正好从吴族长家路过,隐约看到吴族长家来了客人,仔细一听,似乎在说些什么事情,好像是王家来人了呢。
若玉摇了摇头,吴春梅嫁给了王员外的二儿子,守着病秧子过日子,也难为她了。
正当若玉转过三岔路口的时候,迎面撞见了吴春花。
“春花姐姐。”按照现在蒙家和吴家的关系,若玉客气的打了个招呼。
哪知道吴春花理也不理,偏着脸很是无礼的哼了哼,给了若玉一个白眼,快步就离开了。
若玉冷笑一声,没有搭理她的做作,抬脚往祖父家中走。
这个吴春花,最是护短,大字不识几个,脾气秉性跟她娘一样,和村里人聚在一起他家长你家短的唠嗑,是个典型的乡下妇人。她和若玉过不去,多少是因为吴三更。
虽然爹爹回家了,大家当着面都说若玉的好话,可吴春花自从知道若玉去客栈那样的地方,总是处处和村里的女孩子不一样,她就很看不起若玉,觉得不是女孩子的本分,不是个好姑娘,自然就替吴三更不值得了。
若玉没往深处想,根本不在意吴春花这种可有可无的角色,默默地回家了。只是她不知道,自己还是太大意了,有时候有一些不起眼儿的人,总是能够做出惊人的事情来,如同现在不起眼儿的她一般。

058习妾当家
折腾了这么久,蒙家出了一个举人,搬家的时候全村人都过来送行。
原本要自己雇佣一些人搬家的,可现在不同了,蒙家吴家是姻亲,连吴族长都有些急着想要把若姊和吴大的婚事给办了。
蒙家搬家,老宅子还是留着,蒙志福想着老父母和女儿,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为了自己的前程,也就暂时带着一家五口人进了城里。
县城的房子是租来的私宅,虽然是街尾的位置,可是好歹也有了两进的院落,青漆的房柱子有些萧条斑驳,是一户没落的小官吏家庭的房子。主人家听说有个举人要租房子,他们就搬到了乡下过期了农耕的生活,还能够收到一些租金养家糊口。
若玉和祖父母都来过这里,灶台锅碗瓢盆都有,厨房都是整齐划一的方格和案台,倒也干净敞亮。看得出来,以前这户人家都是认真生活的。不能够和爹娘一起生活,若玉倒也没觉得什么。
反倒是蒙志福看着女儿的眼神总是歉疚的,心里想着等到忙完了就去萨摩寺走一趟,求高僧给些指点。
就这样过了个把月,爹爹没时间管自己,祖父祖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玉又在有间客栈赚了几十两银子。
兴隆客栈的住宿远远不能够和有间客栈相比,连苍蝇都不光顾梁掌柜了。账簿上入不敷出,支付税银的钱都是给的成本价,梁掌柜不得不给成都府的少东家写了一封信,期盼着少东家给个法子。
他一边苦苦支撑兴隆客栈,裁员克扣工钱,惹得一些老伙计们都纷纷打包走人。离开的伙计都去了有间客栈,工资待遇听说比兴隆客栈还要好。这样的事情更是气得梁掌柜火冒三丈,却也无计可施。
但经营客栈着许多年,梁掌柜不是没有一些关系和人脉的,脑子也逼出了更多的法子。其中之一就是,在客栈门口安排了两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摆上几盆花招揽客人。
客栈内部的装潢也焕然一新,把他的看家本领都使了出来,拿着红包到处送礼,和赌坊啊怡红楼啊,戏班子或者洗衣房的老板拉扯关系,这些地方都是有固定人员的,有人就会有吃饭的地儿,兴隆客栈流动客人少了,但是固定的这些各行各业千奇百怪的人就多了。
人多了就有江湖,更何况有明确来历的人。比如赌坊的一些流里流气的男人总是喜欢调戏怡红楼过来吃饭的小姑娘们,或者说,洗衣房的伙计一身湿哒哒的弄脏了地面,戏班子的人穿着高脚鞋一个不留神滑到,闹出不少的是是非非。
这些都是梁掌柜打点过来的客人,客栈里面经常闹得鸡飞狗跳热闹非凡,个个都是在江湖上混的,两帮人闹起来不依不饶,最后受气的都是梁掌柜,连豆子也挨了几次乱拳头,弄得脸上挂了彩。
当然,这些若玉也是知道的。
看着有间客栈的红利越来越多,若玉的钱包鼓鼓的让她一整天都心花怒放。
眼看着颜大人的寿宴就要开始了,承包寿宴的居然是兴隆客栈,这也确实让她吃惊了不少呢。
能够承包颜大人五十寿宴的客栈,那都不是一般的关系了。宴会设定在揽湖别庄,只有发了请帖的人才会进入揽湖别庄,而一些不关紧要钱来凑乐趣的人,都在兴隆客栈。
看得出来,梁掌柜的影响力,在这个地方,似乎真的不容忽视。
……
凉风呼呼的吹,刮在人脸上都有一些刺疼的感觉,都已经立冬好些天了,偶尔还会冷的人打哆嗦。
蒙志福是个孝子,有了银两,给蒙老太爷囤积了足够的大米,油和盐巴,还有一些过冬的冬衣。加上若玉给祖父祖母买的衣服,穿几年都足够了。
可是到底是节约惯了的人,蒙老太爷平常也不爱出门,就在家里田地里转转,养一些鸡鸭,喂养一些小猪仔,想要过真正的小农生活。若玉也不拦着,反而鼓励祖父这么做,把鱼塘的文书也给了祖父,让他去下耳沟看看水源,把池塘四周都修理一番,等着过年后养鱼苗。
若玉知道,忙碌了一辈子的老农,是很难静下心来享受儿子的供养的。尽管邻里乡亲们私底下都说蒙举人虽然过得好了,可是老爷子居然还做农活,不跟着儿子进城享清福,闲言碎语也是有的。可是看到若玉,大家都安静的不吭一声了。
颜大人的寿宴,若玉当然不会错过。小孩子就是有一个好处,跟着爹爹娘亲,就不会引起注意。
揽湖别庄,若玉并不陌生。眼看着过大年遥遥在望,颜大人的五十寿宴也热闹非常。
若玉和哥哥姐姐们穿着体面地冬衣,跟着爹爹拿着请帖来到了揽湖别庄。
上一次走的是边门,不过是个送饭的伙计,这一次走的却是正门,登了记交了帖子走了进去。
门房的人有一辆人认识的,恍惚的看了若玉两眼,到底是客人,他们也不会不懂规矩的说若玉送糕点的事情。
蒙志福带着儿子女婿还有赵可奕见世面,在花厅里做客。其实蒙志福不过是个清贫的举人,没有世家关系,也没有官场人脉,不过十来送礼求官职的,倒也没什么特别看重的了。
可是这一次颜大人居然亲自点名,让他到了花厅叙话,大家都对蒙家人恭敬几分了。
夫为妻纲,女人和孩子的待遇,都是看在丈夫和孩子他爹的份上才有的。
颜大人死了原配,身边有一个受宠的小妾,是习秀才的女儿,颇有几分姿色,嫁过来这两三年肚子没有起色,也没有抱养一个孩子,所以对娘家子侄都非常亲近。
同举人和习家是亲家,习氏得了消息,对蒙家也很亲热,招呼着赵氏和蒙氏坐到身边来。习氏在揽湖别庄负责招待女眷,也是头一次以女主人的身份出面,自然是得意又小心了。
天气冷了,屋子里也有了火炉,暖融融的让人觉得很舒服,不少官宦女眷都脱了外套披风,坐下来细细说话。
永雪和娘亲蒙氏坐在一起,若玉和娘亲赵氏紧靠着二姑姑母女,几个丫头都规规矩矩的端坐着不插话。
若玉穿了一身白色的兔毛衣,是爹爹亲自给她买来的,今天第一次穿。可是她对兔毛有些敏感,脖子上总觉得有一些痒痒的难受。
永雪将来要做她嫂嫂的,照顾着若姊和若玉吃糖果糕点,若玉摇了摇头,引起了习氏的注意。
“哟,这不是蒙举人的小千金吗,长得可真水灵,怎么不吃糕点呢?”习氏亲自递了一块糕点到若玉嘴边,若玉对着她笑了笑,张嘴就吃下了。
红红的小嘴来者不拒,很配合的咀嚼着习氏喂的糕点,支吾不清的道,“谢谢夫人。”
这话可把身为妾室的习氏高兴到了,没有原配夫人,她又是最受宠的一个,毕竟妾室只是一个小妾,说起来也不好听。听到若玉小嘴这么甜,习氏高兴的捧着她的小脸呵呵的笑道,“真是个嘴甜的丫头。”
这样的亲昵,让赵氏有些受宠若惊,当着二姑姐的面,她不得不劝道,“夫人过谦了,小丫头不懂事,年幼顽皮,就让她自己出去玩儿吧。”
若玉听到娘亲替自己开脱,她也早就坐不住了,想要出去走走。拉着两个姐姐往外面去,就看到一些家丁围在湖心亭旁边的石台上,好像在找水里的什么东西。
不像是要打捞什么,反而很安静的蹲在那里等待什么东西。
“二哥哥,到底有没有啊,怎么等了半天都没看见一只螃蟹啊。”叫二哥哥的男孩子焦急的在亭子里转圈圈。
一旁的萧二少爷依靠在柱子上闲适的看着水面,目光打望着四周的人来客往,似乎他并不愿意参与这样热闹的场面,才找了一个借口带着表弟过来躲个清净的。
小男孩都喜欢和大孩子们玩儿,可是萧二少爷未必有这个耐心跟他瞎耗着,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说亭子四周有石头缝,石头缝里有螃蟹。让家丁过来抓一些螃蟹给他玩儿,还可以吃,小表弟就高兴得不行,借此让萧二少爷也空闲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