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975章

寒士谋-第975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臣以为郝伯道所言,并非无理。不知陛下有何决意?”

蓦然,一阵凉风袭来,竟是连连不绝,帐外旌旗‘啪啪’作响,不时又响起一阵阵巨响,似乎摇摇欲坠。司马昭双眸一睁,两道精光随即射出,急急出帐而去。曹操亦是细目一亮,竟也随着司马昭赶出。一众魏臣文武,大多都有茫然之色,连忙纷纷随之。司马昭赶出外,仰头而望,然后又在手掌卜卦。很快,司马昭便笑了起来,拱手与曹操拜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昭见天象,毕星躔于太阴,不日定有大雨。兼之卦象所示,隐隐有天乾之命,若陛下能以把握,必能得之天下!!”

曹操听言,脸色一震,遂转眼向贾诩望去。贾诩亦正望着天象,收回眼光后,正好与曹操对视,微微颔首。曹操心头大震,急又向司马昭问道。

“大雨何时将来?”

“不出三日。陛下可教诸军搭起窝铺,所幸陛下未雨绸缪,以在军中各营设立避雨之处。”

司马昭急施礼答道。曹操心头大喜,纵声大笑。原来曹操早前却已有准备,等的就是这场大雨。曹仁闻言不禁眉头一皱,沉声问道。

“这大雨若来,若是长久,深入险阻,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纵然攻破其关,山坂峻滑,众逼而不展,粮远而难继,实乃行军之大忌也。陛下又何喜之有?”

曹操闻言,哈哈一笑,却是笑而不答。曹仁脸色微变,急与贾诩投眼望去,贾诩暗作手势,也不知是他不知道,还是示意曹仁莫要去问。曹仁见状,只好强忍心中的好奇。于是,魏、唐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雨,而做准备。果然未及数月,天雨大降,淋漓不止。数日之间,虎牢关外,平地水深尺余,军器尽湿,人不得睡,昼夜不安。文翰几乎每日都会心惊肉跳,眉头时而跳动,好似即将大祸临头一般,下令教诸将,严密提备。一面文翰又是忧心关羽、王双的伤势,所幸哨马来报,关羽、王双暂且在河间城内歇养,同时各处关口纷纷传来文书,华佗、张仲景两位神医,已是连夜启程,赶往来救。

文翰得知后,稍稍安心,此下天黑逢高,大雨不绝。文翰正于楼阁窗边,观看关外之景,外头大雨连绵不绝,仿佛欲将整片天地吞没。忽然,徐晃迈步走进,文翰听着这熟悉的步伐,便知来者何人,转身微微笑道。

“公明你来了。”

徐晃拱手作礼,拜礼毕,神色一沉,眼中带着浓浓的忧虑之色,向文翰问道。

“陛下,可有二哥和子全的消息?”

“嗯。你来得正巧,朕适才刚的情报。此下二哥与子全皆在河间城内歇养。华佗、张仲景两位神医已往赶去。有此两人,二哥、子全必能安然无恙。”

文翰淡淡而道,却是有意隐藏内心的焦虑。徐晃听了,精神一震,眼中满是喜色,看似放下了心头大石。文翰随即神色一凝,便又问道。

“四弟除了此事外,可还有另外之事?”

文翰刀目烁烁,如能看透人心。徐晃心头一紧,知道难瞒文翰,随即答道。

“回禀陛下。这连日大雨,蛮人居住在外,皆有怨言,都欲进关避雨。可关内早已人满为患,我等西唐军士尚有十多万人居住在外,哪里有地方安置这些蛮人。末将不敢擅自决断,还请陛下示意。”

文翰面色一沉,沉吟一阵,忽然问道。

“关外还有多少伤兵?”

徐晃听言,虽不知文翰意欲何为,还是答道。

“回禀陛下,前番末将依陛下之命,已然尽量腾出地方给伤兵安养。虽是如此,但关外各军伤兵,大概还有千余人。”

“好,传朕号令。将关外伤兵尽数遣入关内,朕此处居所宽阔,然后再收拾几个地方,若是挤一挤,应该可以安置这些伤兵。”

文翰微微一笑,徐晃面色一惊,连忙问道。

“陛下腾出此处,那陛下?”

“朕就在关外营寨安据便可。”

文翰从容一笑,可徐晃却是满脸惊色,正欲发言,却被文翰打断。

“不必多言。朕若愿与兵士同甘共苦,蛮人自不敢再有怨言。还有早前,军中不少将士,身负轻伤,却恐关内难以安置,不敢如实禀报。你传朕之号令,教凡有伤势者,尽数入关歇养。朕自会安排。”

文翰虽是带笑而言,但语气却是不容置疑。徐晃心知,文翰一旦落下主意,那便再无回转余地,只好领命而去。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突变

于是,唐帝文翰搬移出关外,就在虎牢关后数里之处,一座简陋的营寨落脚。/而徐晃依命,将关外伤兵,尽数迁移到关内。不久,西唐一众文武得知,哪敢再在关内居住,纷纷让出居所安置伤兵。后来,蛮人将士得知,唐帝为了安置伤兵,竟腾出关内居所,到关外居住,与兵士同甘共苦。顿时,蛮人的怨气便是烟消云散,更兼对文翰赞口不绝,钦佩不已。

两日过去,那狂风暴雨竟然渐渐变得温和许多。到了第三日的黎明,大雨竟是停下,阳光普照,万里晴空。这美好的天气,却并无令文翰有好的心情。文翰脸色黑沉至极,急忙喝令兵士,召一众文武到寨内商议。

不一时,众文武纷纷赶到。庞统一脸惊异之色,急出席禀道。

“大雨戛然而止,此中极为诡异,与天象所示相离,恐将有大变!”

文翰一听,面色沉重,那股不祥的预感更是浓烈,长叹一声后,凝声而道。

“若朕所料无误,曹孟德必将尽率大军,来攻虎牢关也!”

“陛下是否多虑?这大雨刚去,平地渗水,地滑难行,魏寇岂会贸然而攻?“

邓艾面色一变,眉头深锁,拱手而道。文翰默默地摇了摇首,却是答道。

“所谓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水地虽是难行,但魏寇人多势众,若以破釜沉舟之势,奋而来攻,我军仓促而挡,岂无得胜之机?”

文翰此言一落,一众文武皆不禁露出忧虑之色。徐晃脸色一震,急出谏道。

“陛下勿虑!虎牢关乃天下第一险关。魏寇若想破之,无疑难于登天。更何况我军更有轰雷炮这等神器,必能保得万无一!!”

徐晃话还未说尽,蓦然满脸惊骇之色。轰雷炮最早是由徐晃接手操作,徐晃又岂不知无论火药还有大炮绝不可受潮,否则只会炸伤自军人马。众文武听徐晃所言,戛然而止,皆是茫然之色。文翰长叹一声,却也不愿再是隐瞒,本欲道出其中。哪知庞统脸色一急,连忙争先秉道。

“我军虽有轰雷炮,但魏寇亦有霹雳车为之所用。何况若是我军太过依仗军器,军中兵士皆无拼杀之心,有失血性,亦非好事。”

庞统说罢,急向徐晃投去眼色。徐晃会意,急颔首应道。

“丞相所言极是。末将以为,为了激奋三军血性,轰雷炮暂先不用,待紧要之时,再用以一举定江山之妙,岂不是好!?”

文翰眉头皱紧,徐晃、庞统皆以眼色示之。就在此时,忽有郭淮急来禀报,言魏军蓦然大举起兵,正往虎牢关杀来。文翰脸色大变,急急问道。

“魏寇来了多少兵马!?”

“回禀陛下,关前魏军人山人海,队伍纷纷,或数千一队,或五千人一队,如潮涌即来,数不胜数!看这阵势,贼寇纵未有百万之众,恐怕亦有五、六十万雄军!!”

郭淮神色紧张,满脸忌惮之色,刚才他在关前所观,魏寇如蝗虫群发,密密麻麻一片,喊杀震天,仿佛欲将整个虎牢关吞没。文翰闻来军如此之多,刀目大瞪,心头一颤,惊呼喝道。

“曹孟德果欲破釜沉舟,倾势来攻!!”

就在此时,蛮王孟优忽然面色一震,似乎定下决意,急急而出,拱手请道。

“陛下勿虑,我蛮人八万烈士,愿为前驱,抵挡贼势!!”

孟优话音一落,一众蛮人将士,竟纷纷大喝,齐声请战。庞统听了,眉头一皱,却是唯恐孟优等蛮人,见势不妙,临阵倒戈,暗暗向文翰做了一个手势。徐晃亦是颇为担忧,连打眼色。孟优看在眼里,心里明亮,慨然喝道。

“诸位不必忧心。陛下仁厚爱民,昔年若非陛下接纳,我早死于非命,怎得以在南蛮称王!?陛下待我恩重如山,我谨记在心。更兼我南蛮将士,无不钦佩陛下仁义,甘愿为之先驱!!”

孟优说罢,一众蛮人将士,又纷纷附和。文翰神色一震,心里已有决议,速令孟优整备兵马,前往关前守备。孟优大喜,领命后,速速率一众蛮将出帐,赶往调拨。庞统欲言又止,文翰却把手一摆,凝声而道。

“朕不负于彼,彼又岂会负于朕耶!?若要百族相融,去其介耿,当相互信任!”

   

庞统一听,脸色连变,遂是明悟。文翰微微颔首,遂各发号令,教诸将各去准备,把守关口。诸将领命纷纷而出。不一时,帐内仅剩下文翰、文舜父子两人。若按照文翰的性子,早就随诸将离开,前往关内调拨。不过文翰并无离去,因为他知道,文舜有话要说。

‘噗通’一声,文舜跪落在地,满脸愧疚悔色,哽咽而道。

“孩儿之罪,万死难辞,父皇如何责罚,孩儿甘愿受之!!纵是要取孩儿头颅,以稳军心,孩儿亦绝不会有半句怨言!!”

文舜何等智慧,这下已然看出,魏军之所以会乘此时大举来攻,必是识破了轰雷炮受潮之后,已尽成废器。而此下西唐倾国兵力,几乎皆在此地。倘若虎牢关一破,百万魏军拼死搏杀,若能取得胜利,那么西唐便将大祸临头。

而将此中情报报说曹操,除了文舜那视为兄弟的马昭外,又有何人!?

文翰听了,面色沉着,徐徐而道。

“人非圣贤,岂无过错。事已至此,舜儿你若是男儿大丈夫,当肩大任,为了国家,为了你的同袍兄弟,西唐黎民,谋求力挽狂澜,将功补过。绝不该在此,自哀求罪!!”

文舜一听,心头大震,一时无言以对。而文翰说罢,迈步便走,只留下文舜一人在这空荡荡的帐篷。

虎牢关前,地滑积水,跋涉难行。不过却是挡不住魏军欲要吞噬江山的志气,只见一队队魏兵队伍,在各员魏将的嘶喊下,奋勇前进,毫不怠慢。一架架庞大无比的霹雳车、云梯车、冲车,各种军器,每每经过土坑深堑,都会溅出一片片水花。马蹄奔踏,更带起一道道沾满污泥的水花,溅满了四周魏兵一身。饶是如此,各部魏军还是气势汹涌,杀气泯然,纷纷扯声大喝,嘶声喊杀,天地之间如被震得抖颤。天穹仿佛摇摇欲坠,大地仿佛崩裂开来。眼见漫天遍地的魏军即将杀来,孟优早尽率麾下部署,近有七、八万蛮军兵士在关前列阵侯备。而虎牢关上,各部唐军兵马纷纷各守要口,各个神色冷酷、紧张,准备拼死厮杀。

不一时,近有六七十万魏兵蜂拥来到虎牢关前数里之外,各摆阵势,雄壮威凛。曹操见得关前尽是蛮人队伍,心喜不已,自以为文翰轻视蛮人生死,以为前驱,教其送死。曹操脑念电转,已有计策,蓦然策马而出,拔出腰间倚天宝剑,遥指关上,厉声喝道。

“文不凡~!!朕乃天命之子,故得天相助,今天降大雨数日,你引以为傲的轰雷炮已不堪大用,尽成废器。如今你凭甚抵挡朕百万雄军,还不快快献关投降!!朕尚可保你富贵!!”

曹操此言一出,关前蛮军关上唐军无不面色大变,惊骇不已。文翰面容一凝,刀目骤缩,却不回话。此时,关前、关上各处兵士,纷纷惊呼,窃窃细语,皆有愕然、畏惧之色。徐晃看得眼切,连忙扯声喝道。

“曹老贼,休想妖言惑众,乱我军心!!要战便战!!若想犯我西唐国境,我等自当拼死相搏,不死不休!!”

徐晃声音洪亮,震荡八方,各队兵马闻言,皆是精神大震,皆以为曹操使诈,自是不信。曹操见状,冷然一笑,转眼又望向前方的蛮军兵众,冷声喝道。

“你等蛮人不识好歹,与伪帝狼狈为奸,与朕作对,如与天斗!!尚不知,遭奸人利用,甘为前驱,死不足惜!!”

孟优听了,心知曹操奸诈多谋,心术了得,岂会听他胡言乱语,纵马便出,厉声喝道。

“老贼你空有百万雄军,却只知甩嘴皮之利耶!?唐帝雄才大略,待我等恩重如山,我等无以为报,自愿为之所驱!!如今唐国境内,百族一家,亲如手足。岂是你这小人可以离间!?”

曹操一听,眉头一皱。这时,贾诩驱马赶来,那蛇目一般的眼眸泛着阵阵阴鸷之光,低声与曹操谓道。

“这些蛮人素来顽固彪悍,若不将其杀个血流成河,蛮人不知厉害!陛下且先回避,待蛮人大败,见识我大魏雄军之锐,自会来投!!”

曹操听言,面色一寒,微微颔首,遂勒马而回。随着曹操归阵,在阵内指挥的曹仁,立马扯声大喝,发落号令。随着曹仁号令一起,如同群山片海一般的魏军赫然动荡,擂鼓声轰然骤起。前部七、八万魏军汹涌而出,望关前蛮军冲杀而去。孟优见魏军已动,眼眸圆瞪,手持宝刀,向前一挥。前阵各员蛮将,嘶声大喝,纷纷引兵向前,遽然截杀而去。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百万雄军的反扑

霎时间,阵阵喊杀声浪,更为轰烈。  //郝昭率兵突杀,一马当先,须臾间迎着一员蛮将,手中双鞭,一砸一打,先将其兵刃荡开,然后使鞭击中其胸膛。那蛮将惨呼一声,顿时坠落马下。郝昭眼泛精光,双鞭舞得密不透风,倏然冲突。但凡杀到哪里,哪里必是人仰马翻,混乱一片。魏军士气大震,奋勇突击。两军刚是交锋,魏军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了上风。曹操看得细目眯缩,冷酷严厉,并无喜色,速投目光与曹仁。曹仁领悟,速教司马昭准备发射霹雳车。司马昭领命,连发号令,迅疾鼓号忽变,在魏军两翼处,一架架霹雳车滚动起来,纷纷突前。须臾,随着一道接一道,连绵不绝的霹雳巨响,一颗颗飞石霍然射出,砸落在蛮军大阵之内。又是连阵惊心动魄的巨响,飞石砸处,人飞石炸,蛮兵四处倒散,惨叫不绝。霹雳车攻势一起,顿时蛮军各部无不混乱,被击中的中军各处,如是生生地被撤出一个大窟窿,蛮兵无不畏惧。孟优见状,面色大变,一时间竟是不知所措。就在此时,郝昭忽然暴发,黄雀大鸟相势遽然而现,引兵径直冲突,连破数阵,便要杀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