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砖 >

第220章

唐砖-第220章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家门风,他最相信的还是云烨带回来的老兵,还有自家庄子的人,总认为别人配不上自家清清白白的好名声。”那你看着办,开了春二夫人就要回草原,身边没有自家的人手可不成,到时候你别弄得家里无人可派。“”侯爷您放心,老奴明天就给老兵还有庄户家里打招呼,就说这次招收的人手是要去草原的,如果没人报名,老奴再去找其他退伍老兵,他们虽然上了年纪,却个个身手了得,他们只要听说是咱家要用人,一定会来好多,更不要说还有一大群辅兵等着进咱家门呢。“”今年解除奴籍的有多少?“提起这事老钱就一脸的骄傲:“侯爷不知,这可是放生的大功德啊,别人家听说有着等好事,一定会打破头往进钻,个个都想当人,不想当奴仆,咱家反过来了,您每年都给十个名额,老奴前两天就给仆役们说了这事,到现在给老奴说想脱籍的就一个,还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书念得不错,不想耽误孩子前程,就这他还向老奴打听只给孩子一个人脱籍成不成,他们两口子还想在家里执役。被老奴唾了一脸的唾沫。“说到这里老钱嘿嘿的笑了起来。
这就好,家里还没有什么需要云烨操心的地方,家和才能万事兴,不知道长安城里的老财们是不是一个个脑子被驴踢了,大唐的百姓淳朴善良,你只要给他一点恩惠,他们就会记一辈子,危急时刻会用命来报答你,还没有是非观念,你看看窦燕山就知道,这家伙到现在依然逍遥法外,不知在哪里快活,这些都要归功于它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家仆。
窦家即使没落了,依然生死相随,这样的人心,用金子都换不来。
第五十二节 措手不及
经营一个家和经营一个国家有多大区别呢?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本身就是不完整的,宏观的理念放到微观世界并不一定适合,所以我们又创造出了众口难调这句成语。
中国的历史上许多的理念都是相悖的,我们提出一个著名的理念,好像唯一的作用就是为了推翻他,有人说这是一种进步的体现,可是我们真的把它贯彻到极限了吗?
卖油翁的故事告诉我们,手熟了,就会出现神奇,从自己那些来自后世的理念不被人接受,到处碰壁,云烨就知道不是大唐百姓错了,错的是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寻找归属感,想要在人类的群体里找到自己的合理位置,这个位置其实就是让那个自己可以活得更加愉快的一个代称,其实无所谓形式,身心愉快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云家的仆役打死都不愿意脱籍的原因。
在他们看来,外面的自由民连吃饭都成问题,自己一天三顿干饭,还有肉吃,主家也没有奸淫自己的妻女,也没有把自己的工钱用于花天酒地,更没有让自己干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虽然侯爷的脾气不好,败家,可是侯爷最恼火的时候也不过上来踹两脚罢了,又不是没被踹过。
傻子云十八都在祠堂里找到了扫地的活计,老奶奶拜祖先的时候他顶着风扫地,弄得家里的老祖宗满身灰尘,祖宗牌位上也落了厚厚一层灰。
这搁在别人家是要被活活打死的,老奶奶就念了两句阿弥陀佛,让家里的丫鬟教云十八洒了水再顺风扫地,还把献祭完的供品点心给傻子包了一点。
有点能力的都在外面跟着管事满世界的跑,给家里挣钱,憨笨些的就留在家里干家务,如果有特别聪明的,还被侯爷弄到书院执役,除了要干点活,和那些高贵的学子没什么区别,都是一个先生教出来的,云九就在书院里很有名气,连书院的老先生都赞不绝口。
这样前程似锦的漂亮小伙子侯爷要给他脱籍,让他不要顶着一个仆役的贱籍被其他人耻笑,这是恩情,子孙后代都还不完的大恩,他偏偏不干,跪在老奶奶房门前一整天,死活不肯脱籍,气得侯爷在他背上踹了好几脚,说他是烂泥扶不上墙,指着他鼻子说,喜欢做仆役,那就去喂猪,猪如果不能肥的屁股冒油,就别想干别的。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不到两天云九就拖着小丫八娘子的那头猪找到侯爷,指着猪屁股上流着的猪油说自己办到了。要侯爷给他换个差使,比如随二夫人去草原就是个很合理的差使。
侯爷手里的茶壶都差点掉地上,猪屁股的确在冒油,没错,他真的把猪喂到了这种程度?
没办法,云家人讲究一口唾沫砸一个坑,不管他如何办到的,这是事实,侯爷就打发云九去找书院里的大名士许敬宗先生学习怎么搞阴谋诡计,如何变得更坏,这就是侯爷对云九的处罚。”夫君啊,云九真的把猪喂的屁股都流油了?“辛月对这个问题很好奇,小丫的那头猪已经养了三年了,看样子五六百斤还是有的,可是再肥,也到不了流油的地步吧。
那日暮也觉得不可能,她是养羊的行家,知道这不合情理,就扶着越发行动不便的辛月在一边帮腔,认为自己夫君被人骗了。”好好的女人家整天把屁股两个字挂在嘴边你害不害臊,云九就是耍了一个小聪明,虽然上不得台面,但是也合理,是个坏种,让他和许敬宗学学怎么变的更坏,对咱家没坏处,一个家里好人得有,坏蛋也得有两个,咱家前面吃亏,就吃亏在全是好人上了,让他在草原帮那日暮几年,砺练出来再回长安,我倒要看看这小子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人。“辛月没好气拿手帕在云烨脸上晃两下又说:”您还没说他耍了什么诡计,为什么猪那个会流油?“”这臭小子给憨憨屁股里塞猪油,当我看不出来?这种缺德带冒烟的主意也想得出来,这和许敬宗那是一脉相传啊,不好好教教实在是可惜了。“才说完,辛月就不成了,软着身子往下溜,那日暮抱都抱不住,云烨赶紧把她抱起来,没见过人还有笑成这个样子的。
手揽着辛月的腿,要把这个笑得瘫过去的婆娘扶到炕上,手上忽然感觉湿漉漉的,云烨大惊,羊水破了。”来人,夫人要生了,稳婆,找过来,快!“云烨轻手轻脚的把辛月放在一直备在屋子里的担架上,那日暮抬一头,他抬一头,这就要把辛月送到产房里去。
产房在北屋,一间吸收日头精华最充足的房间,整间屋子都被烈酒齐齐的抹擦过四五遍,床单都是新麻布,用开水煮过,放在日头下面晒干,稳婆请了方圆百里之内最好的婆婆,不请有福相的,只请手艺精湛的,官家那里的稳婆名册,云烨和辛月都快翻烂了,才挑出三个,专门给豪门大户接生的,有时候宫里有了难产,也会请过去帮忙的牛人。
开始人家还不愿意来,看不上云家小门小户的,觉得掉价,云烨长安三害的名头是白叫的?
几个护卫一拥而上,把老婆婆架了就走,剩下的把老婆婆的接生工具打了一大包,和人一起塞到马车上就要回云家,老婆婆做刑部掌固的大儿子刚刚准备阻拦,就被云烨一鞭子抽在脑袋上,告诉他:”如果一切顺利,钱财包你满意,如果有个好歹,就准备收尸吧。“辛月进了产房,半天没动静,云烨急得团团转,老奶奶也坐不住了,和云烨一个朝东转一个朝西转,急躁不堪,全家老小都守在院子里伸长了脖子往屋子里看,什么都看不见,被帘子遮得严严实实的,就是发急。
已经快马给玉山先生报了讯,程家,牛家也去了人,云烨走不开,钱通骑着马一路狂奔着就去找孙思邈,没他老人家坐镇,实在是没什么信心。
小秋掀开帘子出来了,她是辛月的贴身丫环,虽然已经许了人家,这时候少不了,她最熟悉辛月的脾性。
全家围了上去七嘴八舌的问,小秋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对老奶奶说:”夫人现在又没了动静,稳婆说还需要一点时间,夫人说她想吃甘蔗。“”不好好生孩子吃什么甘蔗,生完孩子,奶奶给她把长安的甘蔗全买下来让她吃个够。“话虽这么说,立刻就有手脚麻利的仆役就窜了出去,给辛月买甘蔗,家里害怕几个丫头吃坏牙,一般是不准备的。
玉山先生风风火火的赶了过来,一进门就一连声的问生了没有。”孙先生不是说离生产还有二十天么?怎么现在就要生了,是不是摔了?“云烨摇摇头,告诉老头今天辛月笑得太猛了,不知道哪里不对羊水破了,现在就要生产了。”
老头子无奈的坐在椅子上喘粗气,女人生孩子就是要过鬼门关啊,稳婆自己夸下海口说,自己接生了一百多个孩子,出事的才五六个,是了不得的成绩。
听到这话云烨想拿刀把稳婆砍死,要是在后世,接生一百多个,出事五六个,早就被产妇家属剁成肉酱了,还有脸四处显摆。
可是事实就是如此,她的成绩的确了不起,官府都是有记录的,这年头生孩子,是大事,有钱的自己找技术好的稳婆,没钱的生孩子就由官家给他找稳婆,稳婆不得拒绝。每生一个孩子,都会严格的记录在案,如果有不幸夭折的,也需要记录在案,所以弄虚作假几乎不可能,因为人口增长也是官员的升迁的指标。
如果像后世那样随意给人打胎的,会遭到严厉的处罚,罪同杀人,尤其是大唐初年,人丁不旺,李二对这种事情深恶痛觉,虽然说孩子不落地,不算是一条人命,李二宁可从严,也不肯宽衍。
削好的甘蔗送了进去,站在院子里都能听到她咬甘蔗的咔嚓声,很有力,这就给了云烨极大的信心,自己从辛月怀孕起,就非常的注意,肚子起来后更是没少运动,吃饭也不是给辛月一昧的大补,膳食平衡还是要做到的,就是担心营养过剩,导致婴儿肥大,这会要了她们母子的命的。
老孙离得近,很快就到了,对他老人家实在没什么可避讳的,进了产房,没一会就出来了。
对云烨说:“辛月那孩子身体很强健,孩子虽然早产了一些时日,也不打紧,脉象有力,等一会就生了,急什么?”
等待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熬的。院子里静悄悄的,调皮的小丫也乖乖的趴在婶婶的怀里,等待自己的第一个晚辈降生。
云烨以前对自己的耐心还有一点自傲,可是现在耐心却消失了,坐卧不安,他现在极度的想要一支香烟来舒缓一下他的神经,嘴里咬着的枯草杆子,已经不能带给他平静了。
辛月的呻吟声从屋子里传了出来,听得云烨心头一紧,奶奶发话了:“润娘,把妹子们都带回屋去,小武和莳莳也回去,孩子没出世不许来这个院子。”
第五十三节 长子嫡孙
把女孩子全部撵走是为了不给她们留下心理阴影,云烨认为这样做是比较妥当的,免得将来她们对生育生出恐惧之心来。
辛月的叫声很大,每叫一声,云烨的心就抽紧一分,一个多时辰过去的,她依然在叫,很明显,她的声音无力了好多,凭着多日夫妻间的了解,辛月已经疲惫了,三个小时似乎耗尽了她的精力,都说头胎难生,难也不能难到这个地步。
稳婆走了出来,云烨的眼睛都红了,如果老太婆敢说一句要大人,还是要孩子的话,云烨一定会会把这个老太婆撕成碎片。
“侯爷,夫人要见你。”稳婆不敢看云烨,只能怯生生的给云烨传话。
顾不了许多,三两步冲进产房,只见辛月支着腿,无力的呻吟,见云烨进来,张着嘴无力的说了一句话,不用出声云烨都知道那是“救救我”三个字。
心如刀割,云烨强自冷静下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里面装得是人参的粉末,这是孙思邈从好多人参里提炼出来的精华,人参在大唐还没有得到认可,现在只是辽东地区一种土方子,在得到人参之后,检校过药效后,孙思邈欣喜若狂,这是一种无毒性的大补药材,可谓是草药中的瑰宝。
脸上尽量带着笑容,用小碗调好药汁后,对辛月说:“当母亲哪有那么容易的,受罪是免不了的,别担心,有我和孙先生在,你就不会有危险,看看,这是我早就给你准备好的良药,喝下它,你就会精神的连老虎都会打死。”
辛月想笑,可是剧烈的疼痛让她的脸扭曲起来,努力的张着嘴,要丈夫赶紧给她灌药。
或许是药效,或许是心理作用,辛月的叫声重新变得有力起来。
“夫人,再加把劲,看见孩子的头了,头上的头发黑黑的,一定是个壮壮的小公子,您再加把劲,”
稳婆见产妇有了精神,立刻就给辛月打气,辛月也攥着云烨的手用力,指甲深深的嵌入他的手背,云烨还是笑着鼓励辛月,似乎那只手就不是他的。
“头出来了,小月,好样的,很快就好,很快我们的孩儿就要出来啦。”
哪怕是在神思混乱的时候,辛月都不愿意让云烨沾染太多的晦气,她听人说过了,妇人产子不洁,会给男人带来晦气,所以死死攥着云烨的手不让他去后面看。
云烨单手又给辛月喂了一点人参汤,拿手帕给她擦头上的汗水,他才没有什么晦气不晦气的观念,后世男人看自己妻子生孩子都成了一种时尚,到了唐朝就把喜事变成晦气了?
三个稳婆不停的在辛月的胯下捣鼓,云烨发现带着血的麻布,有很多,心头一颤,真要质问,就听得三个稳婆一起欢叫起来“生了”!
只见一个稳婆手里抱着一团红红的软肉,另一个拿起烈酒煮过的剪刀剪断了脐带,剩下的一个稳婆把连接着孩子的那一节脐带用细麻绳牢牢的绑了起来。还倒拎着云烨的儿子,在屁股上扇了一巴掌。
只听一阵响亮的哭声响了起来,孩子嘴里还不停的往外流着羊水,原来倒着扇屁股还有这说法,刚刚升起的不悦,立刻就烟消云散。
先不管院子里如何欢腾,辛月支起头,紧张得问云烨:”是男是女?“稳婆连忙笑着回答:”恭喜夫人,贺喜夫人,您生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您看看这个小雀雀,多精神,“辛月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看看那团红红得肉团,瘪着嘴对云烨说:”好丑,“”夫人有所不知,新生儿都是这摸样,过几天就好了。“辛月嘴里说着丑,却张开双臂要去抱自己的孩儿,对自己一片狼藉的下体不管不顾。”侯爷,婆子们要给夫人清洁,您还是出去吧,孩子顺利产下,稳婆的底气足了好多。
云烨笑着点点头拍拍辛月的脸,就推开门出去了。
院子里闹翻天了,老奶奶趴在门框上迫不及待的要去看她的小重孙,小秋在孩子哭出第一声的时候,就把云家添了一位小少爷的消息传了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