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砖 >

第418章

唐砖-第418章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天罡心里乐开了花,道家的道场在不断地开辟,龙虎山感应观,九山地藏菩萨道场,大泽边上的北极大帝道场陆续开始了新建,整个道门呈现出了一片兴旺发达的势头,如今有把道观开到了玉山,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谁去管杜如晦到底念了些什么,只要妙应宣化真人的头衔落定,玉山的真人驻跸地确定,就是道门的大胜利,虽然佛门重启了龙门大佛的雕刻,可是费时费工,虽然有大愿力,想要雕刻好,没有百八十年的功夫不会有大作用。
“小子小气啊,老夫只不过问你讨个秘方,不给也就算了,还一回家就连夜纳妾,看样子是把灵丹妙药都吃完了吧,一点都不体恤老头子想要多抱孙子的苦心,都是命啊,老孙平日里豪爽大气,这些天也变得小气,老夫特意出钱帮他休整了道观,也不领情,今天老夫来祝贺,他还黑着脸吼老夫。”
云烨的眼睛都已经翻得只剩下眼白了,指望老尉迟干一点合心意的事,比母猪上树都难,孙思邈这些天一直就在为道观的事情糟心,如今找了幕后真凶,要是有好脸色才是怪事情,这事落在谁的头上,谁都会翻脸。
云家秘方多了,泡酒的法子而已,壮阳强身的肉苁蓉,淫羊藿,补血补气的枸杞,人参,全放进烈酒里泡着,每日一盅,有奇效,听说就是太监喝了,也会有欲念,想要多子多福,除了努力耕耘之外,没有别的法子,当初跟驻地隔壁的老狱警学来的药方,听说药方的来历古怪,是一个马上就要执行死刑的老罪犯不忍心让这个秘方失传,见老狱警在他的断头饭里多放了两块肉,这才把药方传了下来,并且逼着他发誓,不能传的满世界都是,云烨足足花了三斤高档辽东莫合烟渣子,才换得这个秘方,荒山野地里喝了几口,鼻血流的老长,遭到老狱警的严厉批评。
结过婚的男人都需要保养,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所以为了不让尉迟恭再来烦自己,拿走了老尉迟最喜欢的一把短刀,这把刀原本是一把长刀,为敌将所持,锋利异常,斩杀唐军无数,后来敌将被李靖无耻的用诡计干掉,把刀献给了秦王,秦王不忍心见到这柄杀伤自己数百部下的凶刃,命军中铁匠用大铁锤砸断,这把宝刀也不负重望,后来在铁砧上力抗大铁锤的九九八十三下轰击,无奈碎裂成两截,一截被尉迟恭改造成了短刀,另一截听说在李靖手里,平日里视若珍宝,从不轻易示人。
“小子,你确定这东西有用?如果没用的话,老夫可就亏惨了。”尉迟恭狐疑的翻看手里的手帕,上面有云烨记录的药方。
“您放心,伯伯也应该喝一些,说不定来年婶婶还能给小侄添一个弟弟。”尉迟恭羞恼的在云烨后脑勺拍了一巴掌,把刚刚吃下去的一颗素丸子又给拍了出来,之后向酒席上的诸位老兄弟告一声罪,连跑带颠的就进了药庐观,让制药的童子帮自己把这些药物全都检出来回家的时候好带走。
“尉迟用那把短刀和你换了什么,平日里视若性命的东西也能放弃一定是了不得的好东西,说来听听,他为什么打你?”
李靖对这把刀觊觎了很久,现在发现宝刀居然换了主人,自然要打问清楚。
“小侄不过说尉迟婶婶会老蚌生珠,就挨了一巴掌,短刀是我拿秘方换的。”
“该打!小小年纪拿长辈开玩笑打死都不为过,不过,这个药方真的灵验?”程咬金把脑袋凑过来小声地问。
见云烨本着嘴不说话,程咬金对刘弘基使个眼色,两人悄然离席,也向观里走去,等到云烨把一盆子米饭吃完,才发现诺大的桌子上就只剩下自己的一个人,其余的都进了道观,秦琼这个气血两亏的人也进去了。
端起酒碗来到孙思邈的面前祝贺老道被晋封真人,不再是有名无实的真人,老道惨笑连连,摇着手说:“老道本来打算这一生只需要钻研医术,让天下的人少受一些病痛之苦,谁会想到微末之功,竟然受到如此厚赐,老道汗颜啊。”
“道长此言差矣,您的身份越高,就越是能轻易地推动新医学,为了您一生的心血,个人身份上的微小差别,算不得什么。”
“云侯说的极是,道长想要在全天下推广您的新医学,咱们道门自然会义不容辞的进行帮助,只要道门还有用得着的地方,您尽管直言就是。”
要的就是袁天罡的这句话,他们如此庞大的资源空闲着不使用的确浪费了。
第二十节 乘胜追击
回到家里的第二天,贺天殇前来拜访,寒暄了两句就莫名其妙的问云烨:“侯爷与道门交情深厚,可知道他们为何会在一夜之间改变了自己的主意,同意将道观的田亩纳入租庸调制度的管辖之下?并且极力的向陛下请罪,说以前道门自私自利,作为出家人不知缓解百姓的痛苦,反而成为吞噬国家财源的囊虫,罪孽深重,如今幡然悔悟,愿意将道观的田亩按照道人的数量按照永业田和口分田的办法进行分配,并且愿意用钱财的形式向朝廷赎买徭役,毕竟出家人做徭役实在是有些为难了。”
“陛下答应了没有?”云烨好像一点都不奇怪,似乎道门的做法早在他的掌握中。
“陛下让户部工部在做计算,自己也和房相,杜相他们商议权衡利弊,不过依我看来,朝廷同意的可能性很大,道门这一回算是占尽了先机,不知道这么大的决心他们是从何时下的,我非常的奇怪,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
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云烨才发现贺天殇这家伙其实是一个非常挑剔的人,云家好吃的糕点有几十种,但是,这家伙从来都只吃最简单的桂花糕,对别的糕点看都不看,而他母亲居然也只吃蛋糕,他从不拿别的糕点回家,这次也一样,管家不用吩咐,就把他带来的篮子装满,放在一边的桌子上。
“你这个密探不合格啊,还整天神出鬼没的有个屁用,但凡有点用处的消息一点都打探不出来,悲哀啊。”
“陛下也这么说,这不,为兄就来请教云侯了,从你这里知道了多少也给陛下有个交代。”贺天殇的这声为兄说的流畅自然,没有半点的顾虑,以前他都是说卑职的。
“书院这次参加大考的人数你就没发现少了一个人么?那么有名的一个走读生你都没发现?”
“你是说李淳风?他只是一个后备小道士,还没有这个能力,他师父袁天罡都没有。“贺天殇平静的回答了云烨的话。
“名望这东西,往往会被事实击打的粉碎,而算学一道是最真实的一门学问,李淳风在书院三年,专攻算学,我记得我以前拿老君观产业在课堂上做过一次验算,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朝的税务和土地政策之间有很大的空隙,通过合理的手段,就能逃避过很多的税务,水浇田的税务和旱田的税务就是不同的两种概念,一亩水浇田的价格是旱田的八倍,但是很有趣,一亩水浇田的产出却只有一亩旱田的一倍多点,水浇田在扣除税务之后剩余的收获,只比旱田缴税之后的收获多了三成,你说应该种水浇田还是应该种旱田?“贺天殇迷茫的说:“人人都在争水浇田,人人都在种水浇田,把这种天字号的田亩的价格弄得飞涨,尤其是现在,长安的勋贵们都非常的有钱,水浇田的价格还会看涨。不过,这和道门的这次行动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道门把自己的水浇田高价卖出去,然后再大量的卖进旱田,按照口分田的规定,一个人如果拥有水田五亩,那么一百亩的口分田就会锐减到了五十亩,如果口分田里面没有水田,就会分到一百二十亩旱田,甚至更多。三年之内新开垦的旱田是不纳税的,大唐规定了上面只有种上五谷,桑麻,蔬菜才开始缴税,人家不打算种这些,玉米,土豆这些朝廷新规定的作物人家也不种植,你从哪里收税?”
贺天殇的眼睛都要有漩涡出现了,重重的在脑门上砸了一下说:“他们难道不吃饭?”说完又砸了自己一下大声说:“好,我承认刚才说了蠢话,他们用钱去集市上买,可是他们不种粮食,蔬菜,桑麻,难道种草不成?”
“你说的很正确,他们就是要种草,只不过有的草可以做马料,卖给朝廷就有利可图,你知道上好的苜蓿草是什么价格么?有些草正好可以治疗某种疾病,药铺里面价格昂贵啊,最大的好处就是用不着上农税,我朝三十税一的商税在他们看来算个屁啊,都他娘的把地税降到最低了,甚至没有了,还有脸向朝廷开口说什么用钱物来抵消徭役,这个该死的李淳风,什么好处还都想要。”云烨说的激烈,神情却非常的平静。
贺天殇的汗珠子顺着下巴滴答滴答的往下掉颤声说:“前面有车,后面就有辙,杂毛们如此恶毒,秃驴们就敢效仿,万一蔓延到百姓,大唐那里还有粮食可以吃。”说完怪叫一声就要往外跑。
“慌什么,这种小伎俩你以为朝廷里的官员会看不出来?看书流眼泪替古人担心,好好地把这些桂花糕吃完。““你知道什么,王珪,萧禹,这些老大人已经在弹冠相庆,说什么只要把道门的田亩纳入朝廷管辖,佛门就独木难支了,这是朝廷的大胜利,已经回家给陛下写贺表去了。““我没说这些老大人,他们都是中正耿直的人,谁会去想到道门的这些鬼蜮伎俩,但是还有一些人,他们可不是吃干饭的,书院教导了他们足足三年,如果连这点手段都没有办法应付,我会把他们一个个的摁在盆子里淹死,李淳风虽然学的还不错,但是,他不是最优秀的,以为学了算学就能纵横天下?扯淡,学问是一个综合素质的积累,瘸子在跑路这一项上就比正常人弱了三分。“贺天殇还是坐立不安,屁股在椅子上扭来扭去的好像得了痔疮,半天又挤出来一句话:“书院的学生如今只是在观政,这样重要的文书他们不一定就能看到。““少替他们操心,这些混蛋连我准备好第二天考试的试题都能提前弄出来,他们上官的一点小心思,瞒不过他们的,更何况这些学生现在正是一脑门子报效国家的心思,掌握信息是他们的第一要务,会知道的。““不能偷看,这是忌讳,他们如果偷看会坏了规矩,即使立了功劳,也会被陛下责罚,那些大佬也会瞧他们不起。““谁说要偷看了,我的考卷也不是他们偷看的,打听消息这不违反朝廷的规则吧,你干的不就是这些事吗?“既然云烨毫不在乎,贺天殇也就慢慢放下心来,撇开烦人的朝政,和云烨两个人喝茶吃点心,说说长安市上的一些奇闻怪谈,尤其是神怪,这是长安最近很热门的话题。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一个聪明的人屡屡用智慧挑战权威,不管手段是否龌龊,总会让老百姓们欢呼莫名,挑战权威这是谁都在梦里做过的事情,现实中如果出现一位,那就是英雄。
最近长安饱受神佛的照顾,光芒万丈的佛爷降世,有桃花从天而降,有浓烈的香气四溢,引得引得长安城里的愚夫愚妇们纳头就拜,欢喜的涕泪横流,几近癫狂,只是向来对佛事非常感兴趣的云奶奶却很不高兴。
最近云家的玻璃镜子被一个不知名的大户一气买走了六十面,都是一人高的穿衣镜,暖房里的晚桃花也被人花了大价钱买走了,更离谱的是称心好不容易调制出来的龙涎香,也被人用黄金全部买走了。
这些不算什么,最怪的就是客人宁愿多花三倍的价格,要求云家对这三桩买卖保密,除了家主和经手人,不得再有其他人知晓,云家做生意的信誉在长安是出了名的,既然贪图钱财签了协议,那就一定会保守机密,老奶奶刚刚开始管家,就有这样的好生意上门,自然很欢喜,至于客人的那点子要求不算什么。
当佛爷降世的时候,云奶奶第一天还坐着马车去朝拜,看到地上的桃花,立马就没了兴致,让马夫赶着马车就回家了,陪她去看佛爷的小丫才说一句话,就被老奶奶抽了两巴掌,撅着小嘴,不情不愿的回了家,看到哥哥还告状说奶奶打她。
云家被黄金钱财糊住了眼睛,封住了嘴巴,只能躲在宝库里数着金子骂两声,做不了别的,但是,世上的聪明人不光云家有,比如太史丞傅奕就很聪明,从骨子里看透了佛门的虚伪,所以他就不相信会有什么佛爷降世,打算去和佛爷近距离的对对话。
荐福寺的和尚不肯,说佛爷已经回西天去了,刚才只不过路过长安,降下一点神迹,好安抚一下善男,善女的心,还嘲笑傅奕不自量力,小心佛爷降下灾祸,将来会被打入无间地狱受苦。
荐福寺也是皇家的寺庙,小小的一个太史丞还不能随便进入,傅奕只好沿着外墙游走,打算找个矮点的地方爬进去,看到百姓们在捡拾地上已经枯萎的桃花,他的神情也是迷茫一片,看看漫天飘零的落叶,想不通怎么深秋时节也会有桃花。
无奈的回到家里,却发现司天监的袁天罡已经来家中坐了好久,一言不发,但是桌子上的花瓶里却插着一支红杏,粉色的花蕾含苞待放,秋日里看着就让人有精神。
第二十一节 换桌子的辛苦
元嘉小心的捧着一个小小的茶壶进了公廨房,长安秋日阴寒,抄了一早上的民户册书,已是腰酸背疼,不是自己的身体不行,而是户部的案几实在是要人老命,盘腿坐在木板地上,佝偻着身子忙碌,对身体的损害真是太大了,只要一看到那几个老主事走路都和大虾一个摸样,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忧虑,毫无疑问,只要自己也这样干上二十年,下场不会比老主事好多少。
啜了一口热茶,浑身舒坦,唯一不好的就是茶水淡了点,但是就这,也总比没有的强。出了书院,就没有茶叶这一项的供应了,他记得书院里的茶叶只需要三文钱就能买好大一包,足够喝一个月的,昨日家里没茶叶了,打发元宝去西市购买,结果元宝跑遍了西市,才给丈夫买回来一小包,元嘉喝了一口,立马就喷了出去,这不是茶叶,这是树叶子。
茶叶在书院才是廉价品,出了书院,身价立刻暴增百倍,原以为全家有十文的茶叶钱就够喝一个月的,谁知道,就买来这么一点带着土的树叶,为此,元宝内疚的不行,准备当掉自己的簪子给丈夫买茶叶,结果被元嘉臭骂一通。
自己从书院出来的时候,就只有一付被褥,几箱子书,元宝更是连换洗的衣服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