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砖 >

第75章

唐砖-第75章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玩闹了半天,肚子饿了,看别人都有吃的,在筏子上吃的愉快,喝的美味,只有他们三个没有带食物,小秋肚子已经开始响了。辛月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饿死都不下竹筏,打算以后就住在竹筏上了。
云烨无奈,只有扯开嗓子喊那边带着老婆孩子游河的黄鼠。
今天是书院放假的日子,所有的人都休息,黄鼠一向羡慕贵人们没事就游河的风雅习惯,跑到管事那里去要一个竹筏,结果被啐了一大口唾沫,说书院的筏子是给贵人们准备的,你一个盗墓的要什么筏子,没见好多书院学生都等着领筏子呢,你要可以,等半夜吧!
擦了脸上的唾沫,黄鼠发了狠,不就是一个破筏子吗?至于啐老子一脸唾沫?还半夜,半夜就是他娘的盗墓时间,谁家半夜游河?
黄鼠也是江湖上有名的汉子,给老婆孩子做了承诺,杀头都要完成,山脚下多的是竹子,挑大的砍十几棵回来,连夜就扎了一个大筏子,今天河上最显眼的筏子就他家的。
听到侯爷喊,赶紧撑过来,一家三口给侯爷见礼。
“有没有吃的,我快饿死了。”
别说,黄鼠准备的充分,有鸡有肉,还有炸的干干的小鱼,醪糟不会少,英娘做的锅盔酥香,最有嚼头。
“侯爷,咱书院放了一个月的大假到底为什么呀?”黄鼠趁着侯爷换气的功夫问。
“每年都会放两个月的假,一次在夏天,一次在冬天,不过今年早了几天。”云烨对黄鼠说。
“为什么要早放假啊,我家的醪糟还没买完呢。”英娘插了一句话。
“因为有个丧门星要来,为了不让书院被糟蹋,只好放假了,你家的醪糟送到窑上去,肯定买的快。”
往日热闹的书院门口今天冷冷清清,许敬宗看看空无一人的书院,又看看身后一大车的行李,苦笑着摇头
第五十四节 老牛的喜讯
这次放假,是云烨和几个老头子商量好的,原来云烨打算硬忍许敬宗几个月,他觉得无趣就会离开,谁知道话一出口就被李纲训斥了一顿,说什么人在官场,把得寸进尺视为常事,你只要松一点口子,他们能给你豁成大洞,只要对他的仕途有利,不把书院榨出油来,是不会罢休的,他们不看重长远,只在乎眼前利益,大,干,快,上这是升官的四字诀窍,忍一时风不平,浪也不会静,只有不给他下嘴的地方,让他惊天的才能无处施展才是上策。
到底是混了两朝的官油子,说的话有道理,既然有道理就要执行。
许敬宗才到吏部备案,准备到书院上任,刘进宝就已经快马回报,书院的无良家长,吏部有好几位,知道点消息很简单。
所以等许敬宗从长安一出发,书院就马上开始了每年一度的暑假。
从明白人那里得知,原来这家伙是在工部混不下去了才要跑到书院里避难的,顺便结交些权贵家长,以备将来风云再起,多好的一石二鸟的好办法,只是他低估了书院对他的戒备,一个地方混不下去,换个地方就能好过了?
他太骄傲了,自恃才高,狂妄无忌之下得罪了许多重臣,风闻有人要收拾他,恰逢他到书院办公,发现书院实在是个以图后势的好地方,就请求李二让他到书院教书,居然获得批准。
也不知李二是怎么想的,或者出于掺沙子的目的吧。
云烨不愿想,也不能想,如果失去了李二的支持,书院只是一个沙滩上的城堡,顷刻间就会烟消云散。
只能对付许敬宗,不能把矛头对准李二,这就是书院为何采取软措施,而不是硬顶的缘故。
书院这个大苹果上绝对不能爬上一只肥硕的虫子,这是云烨暗中下的决心,哪怕动用最恶毒的心思。
一个月足够云烨活动的了,一封奏折被放假的刘献带回宫中,等待李二裁决许敬宗的命运。
许敬宗见不到云烨,也见不到李纲,只能无奈的住在书院提供的院子里等待新学期的到来,他相信凭自己的才能掌握书院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云烨等人还不是自己的对手。
他完全不知道,出于对他的恐惧,云烨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了杀机
云烨不过是吃了一条肥硕的虫子,恶心之后吐几下也就完事。
李恪却觉得自己吃了一大堆虫子,书院的建设还在继续,开始还顺利,他很有把握在冬天来临之前做完全部的工程,谁料想,他的老子在得知书院建设拥有大批从未有过的新材料,新工具后,就给他派来了无数的工部小吏,命令他必须教会这些低级官员学会使用新东西。
“烨子,我不想用这些笨蛋,在工地上什么都不会不说,还不学,个个都说自己是有功之臣,只说用石头盖房子,会丢了祖宗的脸。”李恪毕竟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狠不下心,做不了决断,看来这一脚只有自己帮他了。
“哦?这事我不管,我只要第一场雪下来之前,先生们要搬进去住,你盖成什么样子,先生们就住什么样子的房子,哪怕没有房顶,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你自己处理。”说完看都不看脸抽成包子的李恪,转身离开。
果不其然,第二天,李恪发威了,遣返了十一个有各种门道的官吏,更待他们的只能是革职回家,板子高高举起,瞪着血红的眼睛,看着那些战战兢兢的小吏,李恪这才松了一口气。
近来万事不顺,整个生活都夹杂着郁闷,唯有看着云家庄子在逐渐变的繁华,变得富庶,云烨心里才能好过一点,原打算过一种富贵闲人的辛福生活,结果被自己的一点私欲搅得永无宁日。
地里的糜子刚刚吐芽,远远望去一片嫩绿,庄户们脸上的愁容逐渐退去,就连外面来的灾民也没有了凄惶的神色,孩子们健康的像一个个小牛犊子,妇人们躲在家里一枚一枚的数手里的铜钱,每多一枚,心里就高兴一分。
这是我几个月努力的结果,云烨这样对自己说。
一种伟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想想前几天动的无名怒火就觉得好笑,只是一个员外郎,就逼得自己动了杀机,自己两辈子都没有沾过人血,现在动杀机,何其的愚蠢啊,尽管有无数种让人死的悄无声息的方法,也不能轻用,杀了第一个,就会杀第二个,假如手里只有锤子,那么解决事情的办法就只有砸这一种手段了,这太可怕了,秦始皇就是这么干的,结果
心走进了死角,被欲望遮盖了眼睛,看不清楚面前的自己,铜镜里模糊不堪,隐隐只见轮廓,心底的恶魔释放出来,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熙童这家伙也不回来,也不知他打听清楚了没有,不知道我对侠客有多吗的好奇吗?等你回来问呢。
到底有没有两个拿自己大腿下酒的笨蛋?李白的诗里描写的那么豪迈的侠客到底存不存在?现在最接近的就是熙童这个傻的可爱的家伙,看到过满大街侠客打扮的家伙,脑子里胡乱的跑马车,身体却感到轻松,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钱通一直站在侯爷的背后,见侯爷笑咪咪的发癔症,知道这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也是他每天最幸福的时光,不忍心打断,就跟在后面的侯爷自己醒来。
等到侯爷长长吐一口气就知道可以说话了。
“侯爷,牛老侯爷来了。”
“什么?你说老爷子回京了?我怎么不知道?”云烨心里的喜悦无法形容,他对牛进达有一种从心底发出的敬爱,以至于他的行为也向老头子看齐。
匆匆赶回家,一进门就听见老牛爽朗的笑声,心里的乌云一瞬间就消散得无隐无踪,老程,老牛不在,云烨总有一种孤军奋战的感觉,现在回来了,所有的困难仿佛都不存在了,老牛就是这样一个定海神针般强大的存在。
辛月正在给老牛见礼,娇羞的模样惹得老牛哈哈大笑,旁边的牛夫人取出一个精致的簪子,斜斜的插在辛月头上,然后拉着低头不语的辛月去了后宅。
“小子给牛伯伯见礼了,”话都没说完,老牛一把拽起云烨上下打量几眼。
“不错,身子又长高了,还订了亲事,好啊,老程知道了也一定很欢喜。”老牛眼中蕴满温情。
“您不是出兵到了云中么?怎么现在就回来了?下个月就到了关键时刻,您此时回京有要务?”云烨想起正在进行的战争,急忙问老牛回京的意图。
“还是那么没出息,大战一时半会打不起来,那一次的大战不是双方准备好了才开始,这次也不例外,你当是战国时期,一次突袭就会决定战争的胜负?突袭是在打垮敌方主要兵力之后才可以干的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偷袭,只会白白消耗战力,现在的仗只有真刀真枪的干,凭的是实力。”
老牛脑子没有转过弯,李靖这次就是靠三千轻骑的偷袭奠定了战场的胜局。
“这次回来,就是来找你去前线的,突厥人又开始用卑劣的瘟疫战术了,军中卫生条例是你制定的,想必你很清楚怎么防治,李靖希望你能去军中,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
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参与漠北大战,一想到漫山遍野的骑兵冲锋,云烨就兴奋的发抖。
“抖什么,战场又没有你的份,你得躲在后面的城池里,想办法解决瘟疫才是你干的事。”老牛很鄙视云烨的战力。
“突厥人不过是用了匈奴故伎,用死牛死马,死羊污染水源,用害了病的牲畜来祸害我大唐军马罢了。”云也有些看不起这些土鳖的胡思乱想,左武卫的卫生条例只要得到严格执行,那些东西就没有一点用处。
“哼,别托大,霍去病就是栽在这上面,大草原上一望无垠,何处有水源,何处才能扎营,这是常识,小子,你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思,前线不去也罢。”
“小子当然想去看看我大唐的铁骑是如何踏破突厥的,只是书院里有一个臭虫,小侄必须把它弄死,才能放心的去大草原,要不然,小侄的一番心血就白费了。”
“你是说许敬宗吧,你上给陛下的奏折,陛下不同意,然后老夫就把许敬宗要到了前线,这家伙身在军伍,老夫倒要看看他如何耍心眼,只要抓住把柄,就是一刀剁了他,陛下也不会有话说。”老牛话说的狠啊。
云烨心里的喜悦都快要从心底里冒出来了,自己头疼不已的人物,在老牛绝对的实力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是啊,只要在军伍里,许敬宗的确只是一只随手可以碾死的蚂蚁。
只希望他不要犯糊涂,老老实实和自己在军营里救死扶伤也就罢了,如果再有其他心思,死了也是活该。
一想到许敬宗避祸避到战场上,云烨就为他老兄悲哀,这人得多么倒霉,才能有这样的下场。
第一节 出征纪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心里默念着杜甫的《兵车行》好酝酿一下情绪,一会奶奶他们一定会哭的生死不知,云烨必须压住心头的狂喜,显露出一付离别依依的样子。
家里安静极了,一丝动静都没有,旺财甩着尾巴站在大树下乘凉,脚下趴着小丫的那头小猪。
军令已经到家了,老奶奶一定是看过了,脑子里幻想的鸡飞狗跳墙的情形没有出现,只有一片诡异的寂静。
怕奶奶哭坏身子几步窜到后堂,看见奶奶,婶婶,姑姑,她们正在为自己准备行李,奶奶把铁甲摊在炕上,用丝绢仔细擦拭,然后打上蜡,面色平静。姑姑婶婶用五色丝线打束甲的丝绦,身边足足放了六条,姐姐们从柜子里取出一件件衣服,商量着到底要带哪些合适。
“只需要秋衣和冬衣,其它的用不上,不需要好看的,只要结实就行。”这场战争用不了一年,只需一个冬天就会结束,大唐王朝经历了蝗灾,打不起持久战。
“烨儿,奶奶怎么觉得你的战甲这么轻,和庄三停他们的不一样,他们的战甲都五六十斤重呢,要不然你也换一套重的,穿这样的战甲奶奶不放心,听人说战场上的箭飞的跟下雨似的,这么薄的铁片片能挡得住?”
“您不用担心,孙儿的甲衣虽然轻,用的却是最好的百炼钢,坚不可摧,不是老庄他们的甲衣可以比的,放心吧,孙儿又不上战场,只是留在后面给受伤的军士治治伤,看看那些突厥人会不会用瘟疫,防着他们干坏事,这件战甲足够用了。”
“沙场上你杀我,我杀你的,谁知道战事到底会到那一步,烨儿年纪还这么小,军伍里就忍心把烨儿送上去,要是有个好歹,全家怎么活啊?”婶婶刚刚哭了一声,就被奶奶一脚蹬下炕去了。
“你这个乌鸦嘴,谁叫你说丧气话的?”奶奶踢完还不甘心,又把手里的蜡块丢到婶婶头上,很愤怒。
婶婶被打了,也不敢反抗,只是坐地上抽泣。
云烨把婶婶扶起来对奶奶说:“孙儿又不是第一次上战场,这次比上回还舒服,听说是住在城里,没什么危险,知道您担心我,婶婶也四十岁的人了,您不要再怪她,免得孙儿在外面还担心家里。”
奶奶叹口气说:“你是家里唯一的男丁,这上战场本就是男人家的本份,一大家子女人帮不上你一点忙,还总是添乱,你够难的了,小小年岁就要养一大家子的人,苦了我可怜的孙儿了。”
老奶奶出人预料的坚强,没有往日里哭闹不休的模样,那个坚韧的贫穷老妇人又回来了。
自古秦兵耐苦战,关中从来都是历朝历代重要的募兵之地。
既然当兵,自然就会有人战死,在关中家家戴孝,户户哀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就养成了关中妇人泼辣,强悍的习气,家里没男人,只有自己为全家打气,老奶奶现在就是如此做的,云烨走后,她或许会一个人躲屋子里哭泣,在云烨没走之前,她绝对不会掉一滴眼泪。
部曲,这是唐朝将领的私人武装,也就是亲兵,与主将生死相随,云家只有五十个上了年纪的老兵,云烨不顾奶奶的劝说,执意带着十四个年纪较轻的老兵上前线。
走之前,自然是要把书院打理妥当,书院的一切交给李纲云烨非常放心,老头子不论从声望才能都是不二人选,自己满打满算只会离开九个月。
“云侯此次出征,老夫没有别的话说,只盼你保重身体得胜回朝,凯旋之日,老夫置酒相贺,书院你不用担心,老夫会完整的把它交到你手里。”李纲面色凝重,一字一句的向云烨保证。
“书院里就是因为有您,小子才能放心大胆的去军中捞资本,顺便展现一下我书院的过人之处,世人虽说喜欢享受能使自己更快,更轻松劳动的各种新的工具,却又看不起发明这些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