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神级因果系统 >

第180章

神级因果系统-第180章

小说: 神级因果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遍翻完,再无任何所得,关明玉只能将其归咎于画圣洞天自现上来。
  他再次转过头,看向这面墙壁上悬挂的江山如此多娇之上。
  而此时,这幅画猛然一亮,关明玉已经消失在了书房之中。等他回过神来,他已经出现在一片群山之中。


第二百七十二章 先民之路

  大地苍茫无垠,青山映照在阳光之下,大河从山间流过,微风与鸟鸣不断传来。群山之中,只有这静谧的画面在流转。
  大概环视了一眼,关明玉灵力流转之下,正要出这大山,却是脸色突然一愣。经脉之中,原本运转有序的灵力竟然缓缓一顿,不受自己控制的缓缓消散开来。
  他再次一愣,改变了经脉中灵力的运行轨迹,伸手向前,却是什么都未发生。
  稍微顿了顿,他再次出手,试着拿出龙伯之刀,但灵力流动,心念之光覆盖之下,手中依然空无一物。
  经脉窍穴之中,那原本被神意滋养的身体竟然恢复了最初的神色,如普通人一般成了血肉之躯。
  这个空间之中,竟然不允许飞行,更不许使用任何神通。
  关明玉从未体验过这种感觉,莫说是灵力,就算是炼体的境界也被全数剥夺,彻彻底底沦为了普通人。
  万般神通一朝丧尽,一向以修为为重的关明玉,竟然患得患失起来。
  过了一会儿,仍然毫无反应之后,关明玉长叹一声,缓缓站起身来,顺着路朝前方走去。以画圣的境界,不到仙台,根本不可能对他说不。不如朝前走,看看前方到底是什么。
  路总是走出来的,画圣宅心仁厚,也不可能将自己等人全数丢上绝路。就算是魔道大能的洞天,也会有一线生机。
  感受着数十年未曾体验过的状况,关明玉朝山上缓缓走去。
  山路不大,一条荆棘遍布的小路蜿蜒崎岖的延伸向前方未知之处。关明玉调整着呼吸,适应着自己的动作,尽量平稳的朝前迈出,节省着每一分气力。修行多年,就算灵力尽丧,关明玉也更加体会到平稳有序的重要性,这样能让自己节省下更多的能量,以走的更远,或者更好的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
  天空中,那斜阳缓缓升上正中,温度越来越高,纵然关明玉刻意控制着速度,也依然越来越热,汗水渐渐覆盖上他的额头。原本中气十足的脚步也变得沉重,仿佛腿上绑了沙袋一般。
  走到山腰之处,重重的疲惫终于让他选择停下脚步,休息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再次迈开步子朝前走去。神通全数消失,灵力尽丧,除了前行别无他法。
  不知道走了多久,一阵古老的吟唱之声,从未知之处响起来。
  吟唱声是很多人的歌声集合,古老的腔调迥异于如今的诗词歌赋之音,竟然有着微微的神秘感。虽然丝毫不懂内容,但听上去,那内中的期待感和虔诚却是显而易见,似欢呼,又像哭泣,夹杂着咚咚的声音传来。
  顺着声音看去,数百位赤身的先民正聚集在山间的幽谷之中。他们裹着树皮,披着猛兽的皮毛,头上扎着一根根羽毛,一群群的跳动着,用最淳朴的动作舞动着。毫无修饰,手拉手的环绕,吟唱之声就是从他们口中传来。
  在他们的正中央,是一位虔诚至极的普通中年人,他合拢的双手中,一根木棍插在另一根木头上,周围满是干草,手掌用力的搓动着。随着他的动作,一束火苗缓缓升起,干草冒出烟雾。他更加激动,手掌更加迅速的搓动起来,干草瞬间就被点燃。周围绕着的人们猛地欢呼起来,吟唱之声更加鲜明。
  钻木取火。
  火,代表着生命的力量,代表着温暖,代表着文明的开端。有了火焰,人族才结束了在寒冷中受冻的命运。有了火焰,人类才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
  这副画,赫然就是最初的先民们,对火焰的祭祀。
  吟唱之声渐渐低沉,画面猛然收回,关明玉陡然回过神来,看向自己身前的山壁之上,这幅古老的壁画。
  完全静止的画面与刚刚的身临其境对比鲜明,只是勾勒出画面的雏形。
  关明玉静静低下头,思考了一会儿,再次迈开步子朝前走去。
  巨山之中,一位身强力壮的男子裹着树皮,腰间围着猛兽的皮毛,手中拿着一柄石斧,在山间攀爬着。
  他手抓着树干,低喝一声,石斧砍在地上,然后轻轻一用力就爬了上去。他再次抓起石斧,朝前走去。
  走了几步,他突然欣喜起来,看向这根小树不远处,那里有一株与他物不同的草,半尺来高,长在树根之下。在草的周围,是与它不同的别样杂草将其团团包裹。
  男子眼尖,谨慎的放下石斧,拨开杂草,将这一株草拔起来。
  然后他走到溪边,小心翼翼的洗掉上边的泥土,直到每一根根须都被清洗干净。然后他坐下来,轻轻张口,将这株草轻轻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起来。
  传闻之中,神农尝百草,从中找到了草药,使人族不再遭受病痛的煎熬,不再因为某些小伤而送命,给了人族生命传承的希望。
  随着他的咀嚼,那蠕动的嘴唇渐渐清洗,咔擦咔擦的响声不断传来。关明玉脑中一晃,再次退出了画面,出现在另一幅壁画之前。
  他再次观察了一会儿,眼看已经快到山顶,再次迈开步子走了过去。
  一声虔诚的祈福声从远方传来。
  在无数人围绕的石头垒成的祭台上方,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站在祭台之上,手中朝天空比划着,一声声祈福之声从他的口中传来。那吟唱声如古老的颂歌,如热情的呐喊,如低低的哭泣,他不断的舞动着,将手中的一片片羽毛跑向天空之上。
  随着他的吟唱,下方的无数人欢呼起来,高声叫着,喊着,围着祭台跑动着,将自己的热情全数爆发出来。
  老者双手陡然高举,一声尖锐的呐喊之声,从他口中传了出来。下方奔跑的众人如朝圣一般,全数停下身子,面向着他高举的双手,高呼起来。
  然后他们轰然散开,拿起手中形如木叉的工具,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将不远处的土地全部翻开。
  老者走下祭台,拿起旁边的袋子,顺着众人的轨迹,将种子播种在地上。
  耒耜现世,播种五谷。
  从此,人族又渔猎转入农耕,真正有了文明的气息。
  再向前走,一幅幅古老的画面出现在关明玉的眼前。结绳记事,结网捕鱼,麻丝制衣……一场场古老的活动,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状态,一步步推向了农耕文明。
  最后一幅画,是一片字。
  是的,不是一个,不是几个,而是一片。形如真物,勾连潦草的古老文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华体系。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真正成形。从此,这些文字将古老的祭祀活动和信仰、古老的历史和经验全部记载下来,一代一代传承,最终形成了厚重的历史积累。
  开天之初,大能辈出,于经验传承走的却是另一条路子。直到后来百族先祖感悟天地,形成了天地灵纹,记载着天地之间的无数信息,发展成为太古时代的模样。天地灵纹不断演化,便是如今所用的文字。
  像三古时代的大能们,百族的先祖们,也不断的发明出各种文字。直到中古圣庭之时,百圣以自身的境界,重演天地开辟的一切,推演文字,形成了如今主世界通用的文字,比之天地灵纹更加清晰明确。
  若能成就道行,到达那种一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到时候文字所能承载的信息又显得太少了,又恢复到天地灵纹的使用。
  关明玉安静的坐着,实在不懂这些古老的画面出现在自己面前到底是什么。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甚至是文字的出现,陶器的制作,都只是人族先祖的发展历程。
  那这些先民最辉煌的创造,最有意义的记事被画圣重演一次,又是有什么意义呢?
  毫无意义,因为这些,自己从古籍上就看的出来。
  他走过山去,拖着已经开始疲惫的步子,朝山下走去。
  那古老的吟唱之声,再次响起。带着咚咚的鼓声,响彻在人心底。
  关明玉站在人群间,随着这无数的人群,不断的跳动着,欢呼着。古老的传唱带着崇敬之心,淡淡的虔诚信仰溢于言表,似欢呼似哭泣的歌唱中,已经不再是披着兽皮的古老人群载歌载舞,在火堆之畔欢呼着。
  一位穿着麻衣的中年人,在无数人的注视下,走上了高台,看向欢呼着的人群。
  他微笑着,用力的高举起右手。
  唰!
  无数欢呼的人群就在同时,高举起自己的右手,然后缓缓跪拜下去,异口同声的高呼道:“吾皇!”
  那人笑起来,在天穹之上,一团火焰从天而降,将他彻底笼罩在内,静静的燃烧着,却丝毫不伤他分毫。火焰如同波浪,将整个天地都缓缓波动起来,一丝丝文明的气息溢出,传递到所有人身上。每一丝溢过,思维仿佛都清晰了一些,厚重了一些。
  文明之火!
  关明玉的眼中,那麻衣中年人的面孔骤然清晰。赫然是自己最初见过的画面之中,那位钻木取火之人的模样。


第二百七十三章 开辟之景,问天之刀

  一丝丝漫天的黄色光团从天而降,将整个世界都染的一片乳黄。天地之间,那隐隐的歌声响彻整个世界,低低的欢呼着,如倾如诉,响在每个人的耳畔。
  天地之喜,功德圆满。
  在所有人的欢呼之中,无数古籍中隐隐的记载在古籍中闪过。关明玉陡然回过神来,这位就是燧皇,人族最初的第一位人皇。
  “原来燧皇真如前世传说中一般,是第一位钻木取火之人。再之后,凭借功德降世登基人皇之位。”
  关明玉饶有兴趣的看着,对于第一位人皇,关明玉始终保持着崇敬。但他却无论如何也捉摸不透画圣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之后同样如此,燧皇之后,有羲皇、炎皇等同样登临人皇之位,关明玉在下山之中,穿透了所有人皇登基之典。
  直到最后一位禹皇于兰亭山召三公三老铸就神州鼎,镇压天地水脉之后,人皇治世时代终结,上古结束。
  不过在关明玉的感觉中,人皇登基之时,都最多不过仙台的境界,根本不像传说中皆是道行天人的境界。
  若是道行,能回溯时光,自然也能不沾因果。所以除非是自身愿意,否则画圣不可能画出他们来。因果自隐,非是同样接近到因果之道的大人物,怎么可能看到凝结了大道之果的道行天人?
  这又是一个疑点。古籍所载,人族历代人皇皆是道行天人,但在自己这些古老的壁画之中,却都是仙台大能的境界。
  “或许,历代圣皇和诸子百圣联手了?又或者,诸位圣皇并没有凝结道果,成就道行?甚至两方完全敌对,诸子百圣完全将历代圣皇压制,所以剥离了历代人皇的因果?”关明玉脑中,一个个念头豁然出现,再也压不下去。
  无数念头在脑中流转,但信息实在太少,思衬良久亦无所得。关明玉只得摇头,再次朝山下走去。
  一路再也没有丝毫异常,只有绵延的山路和潺潺的溪水,不断绕过缠绕的荆棘和低矮的灌木,终于下的山来。
  随着他的慢慢前进,疲乏与困倦微微袭来,似乎连脚步都沉重了几分。入目之处,只有看不到尽头的羊肠小道,和似乎无边无际的茫茫群山,不知道延伸到哪里。
  又走了一段,依然是看不到尽头的小道和溪流,起伏的云海和山脉。关明玉想了想,回到刚刚经过的兽群饮水的小溪处,捧起水喝了一口,算是解了口渴。又抓了一只野兔,现学现用的钻木取火,直搓的手心疼痛方才取好火,烤了起来。
  吃饱喝足之后,关明玉再次出发,朝前方走去。
  青山苍翠雄浑,白云柔软飘逸,一步步走来,看着远方的天空中红日升起又落下,似乎连这天地都变得真切了一些,隐隐的似乎天地变得清明。
  “真切了一些?”关明玉突然抬起头,再次看向天空。
  那原本一成不变的天空,在他的眼中,似乎真的变得更深刻一般,只看一眼就更加真实。在视线尽头的虚空边缘处,竟然像是意识海深处那涌动的莫名物质一般不断翻滚,连造化的玄妙都在其中。
  机缘!
  关明玉毫不犹豫的朝山巅奔去。
  自未知之地而来,向未知之地而去。混沌化为天地万物,天地为炉,造化为工,方能自虚空中开辟福地洞天。这般场景,就是古籍所载的开辟之景。
  一路疾驰之下,关明玉终于来到山巅之上,气喘吁吁却只是停顿了几个呼吸,稍微调理了一下便盘膝而坐,看向了天空之上,那缓缓涌动的莫名事物。
  脑海之中,那原本应该沉寂的心念之光突然大亮起来,像是长久的压制被解开了一般。
  关明玉观想着真经之中的法门,意识海中的心念之光像是真正的降临现实,投影到遥远的天空之上。
  这一眼之间,震撼人心的画面在他脑海中盘旋而起,久久不能淡去。
  在天空之上的边缘,那真实的天地与虚空的交界处,一点点亮光不时从其中亮起,宛如天上的星辰一般夺目光彩。这些光点如有意识一般,不断的急剧扩大又缩小。在扩大到视线渐渐清晰之后,化为难以言述的玄奥花纹,似古老的祭文,又是最初的花朵,不是文字,却又像最初的文字,隐隐显示着造化的玄奥。
  这星辰之后,无穷无尽的气流不断旋转聚散,分分合合,清气缓缓上升化为天空,浊气缓缓下降变成大敌,天空与地面渐渐分开,变成一片新的世界。
  这样的场景随着那混沌之气的涌动,不断与最初的世界交融糅合,渐渐的化为这个空旷的世界的一个角落。
  那涌动的气息之中,一道道最初的光明照亮,透露出最初的光和热,代表着生命的降生。风在其中诞生,雷在其中孕育,水在其中酿造……世界生灭所需的一切,都在这涌动的气息中纠缠交织,最后融为一体。
  自此,大地之上,有水有火,天空之上,有云有雾。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虚无之中,造化天地一般的场景,阴阳诞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