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年功罪 >

第30章

百年功罪-第30章

小说: 百年功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的极大嘲弄。
清朝覆亡以後,汉民族未能很好的守成,外蒙古从大中国的版图中划分了出去。外蒙的独立,从国共两党发表的历史文献看,都有往对方身上卸责之嫌。究其实,则是国民党签约在前,共产党承认在後,为“国共合作”的成果。既已独立,在国际秩序大体确立的今天,也就没有反悔的馀地了。
红色袈裟与令牌——西藏独立:过去与未来
佛教对西藏产生的作用,大致归纳起来,正面作用是,佛教使得藏民有心理凝聚力,获得强大的精神皈依感。负面作用是,佛寺体系对于藏民来说是过于沉重的负担,使西藏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使一个历史上十分强悍的民族越来越衰弱。总的来说,西藏从佛教得到的主要是精神利益,失去的主要是物质利益
青海的夏天,干燥凉爽。这一天早晨,一队人马从西宁的塔尔寺出发了。为首的是西藏色拉寺的高级喇嘛格桑仁波齐,由噶厦政府一名官员洛桑才旺及两名侍从陪同,随行的还有一批到麦加去朝圣的穆斯林商人,及人数众多的驭骡者。这支组合奇特的队伍的核心,却是一位年纪最小的成员,名叫拉木登珠的四岁农家小孩。因为他,他的全家人──父母﹑姐姐多玛﹑已经到古本寺出家的三哥罗桑桑天,也都跟着这支队伍一道出发。他和大他三岁的哥哥,同坐一乘由两匹骡子架抬起的轿子。其它人则有的骑马,有的乘轿。这天阳光明媚,却又下着小雨,仿佛要与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心情暗合﹕既紧张又兴奋,既要不事声张又要尽可能庄严隆重,既满怀希望和信心又不无担忧和焦虑。他们将离开回民将军马步芳的管辖区,穿过藏北高原到拉萨去,行程大约要花三个月时间。
达赖灵童首次赴拉萨
这是一九三九年七月,中国的抗日战争刚进入第三个年头。战争的局势,国际风云的激变,大量从沦陷区往西逃亡的难民,播迁至陪都重庆不久的国民政府,第二次合作但明里暗里仍互相较量的国共两党,仓皇出走准备私自对日媾和的汪精卫……牵住了几乎所有人们的视线,以至于没有几个中国人会注意到并记住这天发生在西北大后方的这件事。当然,作为最高领袖的蒋介石,不会忘掉这件事对于中国的意义。日军步步进逼,如果重庆失守,中国的抗战还能坚持下去吗﹖政府再往哪里撤呢﹖一些西方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他的回答是﹕抗战一定要坚持到底,重庆失守,政府就迁到拉萨去﹗
而这位坐在轿子里东张西望﹑与哥哥不时打闹着玩﹑相貌寻常的农家孩子,就是拉萨的新主人,第十四世达赖灵童。
半个世纪以后,达赖喇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撰写出版了自传《流亡中的自在》,回忆了当年被认定为转世灵童,被寻访队护送到拉萨的情景。他的回忆,比许多西方人士关于西藏问题的书籍所记载的要平实多了。也许,这是已达最高境界的智者的自在和淡然。总之,他没有故作不可一世﹑天将降大任于我的姿态,也不把转世这件事渲染得神神秘秘,好让世人过多地从中看出与现代科学相悖逆之处。他甚至承认,所谓转世,是一件很难讲清楚的事情﹔但他与他的前世们,精神上确实一脉相承。他告诉我们,其实他只是与“一般的孩子”一样,对这趟旅行兴奋莫名。而非寻访队及后来的西方作者所说,这是他想“回到”前世居住地的渴望,也是表明他确属十三世达赖转世的“种种迹象”之一。
但是,无论是达赖喇嘛,还是西方著者,都“遗忘”了这样一个重要细节﹕这一行浩浩荡荡向拉萨进发的人马,除了上面所说的那些成员,还有国民政府派遣的一个骑兵营,由马步芳的一个师长马源海率领全程护送。为了调动这支军队,重庆的国民政府还专门拨了十万元经费给马步芳。效忠国民党中央政府的马步芳,只好遵令行事,这位回民将军不一定理解最高当局“行使主权”的苦心。他只敏感到寻找灵童这事儿有些蹊跷,好象可以从中捞点什么便宜。他也的确捞了一把,向寻访队勒索了十万银元,轻易地拿到手后,又得寸进尺再要了三十万元赎身费。
这行人于十月八日,正式进入西藏的首府拉萨。那些气氛热烈﹑载歌载舞﹑华丽铺张﹑声势宏大的场面,似乎与艰苦抗战中的中国形成极不和谐的强烈反照。但是没有关系,位于亚洲腹地的整个西藏高原,将注定要躲过二次大战的炮火。这是一块佛临的净土,一片不知战争为何物的祥和之地。达赖转世灵童改法名为丹增嘉措,他在完成了那些冗长繁琐的各项仪式之后,将在这里安安静静地修习佛法,度过他的少年时代。直到一九五○年夏天的某个深夜,一场罕见的地震把他从宁静中摇撼出来。当时他冲出寝宫,“仰望天空,一阵接一阵的轰隆声相继而起,似乎是炮弹。总共约有三十到四十次爆裂声”。按照他事后的说法,这场地震只是先兆,“暗示了西藏处境的迅速恶化”。果然,两个月以后,共产党的部队强渡金沙江,在昌都敲开了西藏的大门。试图抵抗的藏军主力一触即溃,新上任不久的噶伦阿沛? 阿旺晋美被生俘。一直不愿正视前途凶险的噶厦政府,突然面临西藏命运的重大抉择,一时惊慌失措。他们举行了一次降神作法,根据神的旨意,宣布年仅十六岁的达赖喇嘛提前亲政。不知是噶厦政府怕承担责任,还是果真相信作为观世音化身的达赖喇嘛,具有凡人所不及的救苦救难的通天本事。但无论是谁,到了这时都已无力回天。
无人承认西藏为独立国
总揽西藏的僧俗大权之后,达赖喇嘛丝毫不比那些一筹莫展的政府官员更有办法。到了这一年12 月19 日,凌晨二时,由40 名贵族和两百名配备着机关炮﹑榴弹炮的精锐部队跟随,年轻的达赖喇嘛溜出布达拉宫,朝南沿着河谷奔向印度边境。他骑一匹灰色的马,队伍正中飘扬着达赖喇嘛旗,旁边则是西藏国旗﹕图案是一轮红日从白雪覆盖的山峰中升起,放射出十二道金光,两头狮子抱着佛﹑法﹑僧三宝。
同样的故事,将在八年以后重演一次。不过那次奔逃更为仓皇,因为整个西藏被解放军占领业有多年,他已充分领教共产党政权的厉害,他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整齐的卫队。而这一次,他希望获得国际上的支持,承认西藏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国家,呼吁世界舆论阻止中国军队侵略西藏。
可悲的是,竟然没有一个国家承认西藏的国家地位。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是发达国家或落后国家,是共产主义阵营还是自由世界,是帝国主义还是刚刚获得独立的殖民地,是支持中华民国还是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不承认西藏为一个正式国家。只有印度,这个面积比西藏大不了多少,人口比中国少不了多少的邻国,以提出照会方式,劝说中国不要采取过激行动,以免引发新的世界大战。被中国政府声色俱厉一番驳斥,立即偃旗息鼓。
达赖喇嘛和他的政府官员们失望了,与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取得联系,同意由被俘的阿沛? 阿旺晋美为代表团团长赴北京谈判。1951 年5 月23 日,中藏《十七条协议》在北京签字。据达赖喇嘛多年后回忆,他是从收音机里得知签字生效这一消息的﹕
“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想冲出去,叫醒每一个人,但是,我呆坐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无论如何,达赖喇嘛最终还是接受了《十七条协议》,返回拉萨。接着又同班禅喇嘛一道赴北京,晋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自到车站迎接,场面热情﹑欢快。达赖当上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兼全国政协常委。班禅喇嘛则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兼全国人大常委。共产党的军队兵不血刃开进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而从达赖喇嘛的观点看,西藏自此沦陷而“亡国”。
西藏是不是一个国家﹖年轻时代的达赖喇嘛自己,恐怕也给闹胡涂了。他是一位佛学大师,不是国际法学者,也不是政治家。西藏和他个人的命运,迫使他登上了世界政治的舞台。老实说,他的确不是凡人,具有高超的政治智能与公关才干,在极为艰难的处境中,逐渐赢得了相当一部分的民间与舆论的同情﹑支持。他把藏人在印度的流亡地达兰萨拉,建成了第二个拉萨,西藏人的精神首都。他使得一个在侵占前被称为“地区”的国家,成为一个在侵占后被称为“国家”的地区。
他在自传中引述,国际法理专家协会“后来”在他们的报告中提到﹕
一九一二年,中国人退出西藏,其时西藏的地位,持平地形容,则为一实际独立的主体……因之可以如此主张,一九一一─一二事件使得西藏再度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主权国家,在事实上及法律上独立于中国统治之外。
遗憾的是,这个国际法理专家协会的报告,正如达赖喇嘛所说,是“后来”提出的。从法理的角度,已经失去了追诉的时效。而且,这个报告的引述部分语焉不详,仅指出清王朝被推翻之际,西藏在事实上及法律上独立于中国统治之外,但没有讨论民国时代西藏是否仍继续独立。倒是从事实上及法律上承认,至少在一九一一年以前,西藏为中国所统治,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主权国家。
毛说:“西藏是伟大国家”
历史上,西藏无疑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点,连向全世界宣布“我们一定要解放西藏”的毛泽东,也是首先承认的﹕
“西藏是个伟大的国家。”他第一次见到达赖喇嘛就说,“你们有辉煌的历史。很早以前你们甚至征服中国的许多土地,但是现在你们落后了,所以我们要帮助你们。”
达赖喇嘛回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但是他说得那么确定,不像是门面话。”
达赖喇嘛引述的毛泽东的话也语焉不详。西藏是个“伟大的国家”,是指什么时候的事情﹖显然,他说的是古代,是强大的吐蕃军队攻下大唐国都长安,中国皇帝不得不下嫁公主以“和蕃”的时代,是“常胜将军”薛仁贵征西全军覆没,唐蕃两国和平谈判誓通盟好﹑立碑为证的时代。当然,自西藏并入中国的版图,旧话重提,不免摆出一副“兄弟之间,彼此彼此”的高姿态。
西藏与中国的关系,并不始于唐代。曾统一中国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就有藏人血统。如果不是在淝水之战中大败于晋军,他极有可能开创一个新的统一局面,而不至于发生长达二百多年的南北朝的故事。不过这些都不足以证明,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的历史学家大都承认,西藏并入中国,是自元代始。但元代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对于中国是“外来政权”。西藏不过是与中国同被一个国家所征服,它们之间只是松散地连接在一起。如同日据时代的朝鲜与台湾,不能说台湾成了朝鲜的一部分。但如果其间日本把国都迁至汉城,从天皇到各级官员都改说朝鲜话而不再说日语,台湾地方服从于汉城中央政府,那么也就不妨这样认为﹕台湾曾是朝鲜的一部分。
明代的中国,并没有能继承元朝的巨大版图。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派邓愈为征西将军,于洪武三年﹑五年﹑十年三次征吐蕃,诸部归附。但那时的西藏﹙吐蕃﹚,仍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蕃王多,僧官亦多,今天归附,明天你一走他又各自为政。所以明朝的对蕃政策,是多封号,少管闲事。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倒是十分密切,每年用大量茶叶换取数千至一万多匹马。茶叶是西藏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达赖喇嘛说,“假如有人喝茶比英国人还多,那就是西藏人。”西藏不产茶,全赖从中国进口。而中国的军事﹑国防,则仰仗西藏的马匹,以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事实上,明朝对西藏没有主权。
明末满清在东北崛起,西藏宗教领袖越过明帝国开始与清国来往。清军入关,以武力征服中国,版图囊括蒙古﹑新疆﹑西藏﹑朝鲜﹑安南,形成中国历史上除元代以外最大的帝国。清朝的国祚近三百年,形成今日中国疆域的基本格局,所以应是讨论西藏与中国关系的重点。
西藏从属于清朝的关系,一直是中国所认定并为国际间所认同的。近几年,由于流亡藏人进行的独立运动,才被拿出来重新审视。一种典型的说法是,西藏与清朝是两个互不相从的国家。清朝只是为了巩固对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诸部的统治,才藉助西藏的精神领袖达赖与班禅。清朝皇帝固然给了达赖﹑班禅一大堆册封,但达赖也给了清朝皇帝一大堆封号,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从对西藏历史作出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五世达赖喇嘛访问北京可以看出来,清顺治帝亲自出城迎接,如果西藏为藩属,皇帝是不会给一个属地的首领这样高的待遇的。记载他们会见的壁画,两人也是“平起平坐”的。清朝曾派驻藏大臣帮助达赖喇嘛治藏,在所有章程中都明文规定,达赖喇嘛与驻藏大臣地位平等,而驻藏大臣代表清朝皇帝,所以达赖喇嘛的地位与清朝皇帝平等……﹙详见曹长青主编《中国大陆知识分子论西藏? 前言》﹚
清帝何种礼节接待达赖
先说壁画。在引进西方绘画观念以前,中国画是不讲透视的,这样就很难分清人物的主次,造成“平起平坐”的错觉。其实仔细观看五世达赖进京见顺治帝的壁画,实难得出“平起平坐”的结论,充其量是“对坐”。而十三世达赖进京见慈禧太后的壁画,更是主次分明,慈禧太后居一桌之上首,十三世达赖从旁侧对。五世达赖进京,外蒙古尚未归顺,朝廷需要藉助西藏佛教领袖的召唤力,所以在讨论欢迎礼节时颇费了些争执。满臣认为﹕“上亲往迎之,则喀尔喀﹙外蒙﹚必从之而来,大有裨益。”汉臣却主张﹕“皇上为天下国家之主,不当往迎达赖,可以诸王大臣中遣一人代迎。”其时满清入关未及十年,满人重实利,汉人重虚礼,两种文化观念相持不下。后来顺治帝采取折衷的办法,以“畋猎”的名义出南苑与达赖作为路遇,顺便表示欢迎。这时的达赖喇嘛,实际上是控制西藏的蒙古族首领固始汗拥立的。固始汗自1642 年进藏,至1717 年拉藏汗被杀,蒙古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