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

第23章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第23章

小说: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想出来,你想跟风都跟不上。四面八方光秃秃、一片泥色的道路,就是他们一家人的杰作,你还能怎么去积灰,除非再去铲一层泥起来!
    想想后山,大树下的那些肥泥,到时,只有先下手为强!
    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却也不能现在就动。
    一家家的,在吃够了鱼腥草,抢摘了白槐花,再有翻遍了嫩蕨草,喝了腥臭的鱼汤后,终于盼来了谷子弯腰,泛黄。
    盼望着,盼望着,立秋就快到了!
    今年,打谷子,还可以借用杨大年家的拌桶用一用,想必,轻松快捷,只希望,能有一个好收成!
    杨大年比谁都盼望着有好收成,特别是沙田。
    算着,离去年的暴雨,还有几天时间,他每天,睡前看天,早起看天,就指望着,今年,千万千万挺到秋收!
    “哥,你看,今年的雨水比去年是不是要多些?”杨子千低声问着大哥,他在石墙上写写画画的,记录不少!
    “嗯,这上半年,比去年多很多。不过,最近却明显减少了。照这样下去,或许,沙田今年有望收获!”杨子木如同一个半仙,在墙上指指点点,掐指算道。
    接下来的几天,每一次打雷,杨大年都特别紧张。
    “雷公先唱歌,有雨都不多!”杨子千看老爹这高度紧张,甚是心疼,于是,出言安慰道。
    “这孩子,像一个老庄稼,还说这话劝我了!”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传下来的农家经验。自己也是急糊涂了,既然先打雷,还怕什么。
    果真如此,直到立秋,直到最先把拌桶搬到沙田,杨大年都还有一种如梦的感觉。
    “这沙田,终于不长沙,终于正经的长了一回谷子了!”第一把开工,杨大年就激动的感叹了一句。
    八挑毛谷子挑回坝子里,就算是晒干了,除了空的,半空的,也能出六挑干谷子。按照往年的经验,交租子余两箩,现在,就可能是余十四箩了。自己家,终于不再担心粮不够吃了!
    温饱问题能提前解决,杨子千意外惊喜!
    是不是,有些东西了,也能提前实行,比如说,买家禽,送三哥上学堂!
    让杨子千意外的,还有打谷子帮忙的人,如当初来家里栽秧子一样多。
    杨家的几份地,十来个壮劳力,三天时间,就解决完了。照例,杨家管饭,一个个的,吃得肚儿圆,同时感叹,自家婆娘真没有杨二嫂能干。单是一个鱼,她做出来的就是肉,自己家的,是腥臭,下咽都难!
    当然,吃了杨家的饭,用了杨家的拌桶,秋收的速度,比往年,又快又省力,这感觉,太好了。
    “什么?你去借都借不到?”王花儿看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拌桶今天罗家,明天王家,一天一家的轮流着扛去了,她家却没有这福利!
    “人家有规矩,早就定好了,你中间去插一杠子,是让停一家呢,还是家家都停下来等你用完了再用呢?”杨大富被王花儿逼着去借拌桶时,就只是走过场的往小木屋方向走了几步,见王花儿转身进了屋后,他就往后山磨蹭了一会儿,算计着时间上差不多了,就回了自己的家。
    兄弟这一年,人缘好,运气也好,看来,他家是要过起来了,这倒不错。
    借什么拌桶,人家有规矩,自己家没去帮忙就算了,还去拖后腿,让兄弟为难,算怎么回事。所以,他从头到尾,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去借!
    “规矩?什么是规矩?你问问他,他姓什名谁?他和谁更亲?是那个破落户王家,还是那穷光蛋罗家?”王花儿的怒火,可以一冒三丈高了。这骂人,连带着邻居都一起骂了。
    “行了,你这是打算把这李家寨子的人都得罪完吧!”四下瞧了瞧,好在,大家都在自家田里干得热火朝天,没人听到她的话,要不然……杨大富摇头叹息!
    “你那个兄弟,就是个白眼儿郎,喂不家的黄眼狗!”王花儿越骂,新鲜词越多,数落着历史“当初,是谁搭手把他拉到李家寨子来的?又是谁找表叔给牵头立约?生孩子时怎么就记得来找我了?咋不去找张三李四王麻子?房子垮了,有本事就不要进我的屋啊?……”一桩桩,一件件,王花儿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杨大富听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娘,你骂谁呢?”杨子强听不下去了,问道。
    “谁,还不是你那六亲不认的二叔!”王花儿转身,恨声对儿子说。
    “你都说他是我二叔了,这些事,你们不帮他,谁帮他?”杨子强不明白,当初,是娘不让自己去搬石头的,现在,怎么就无缘无故的骂起二叔,数落起二叔的不是了?
    “你这个傻蛋,和你爹一个样,都是木脑壳!”王花儿听了儿子的话,更是气不打一出来“我们帮他就该帮,那借他拌桶用一用,怎么就不行了。他们家,你以后,少去沾惹点,既然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最好,万事不求人,遇着事可千万不要再来找我!”
    “找你也没用,人家一家人还是照样吃羹羹睡地铺!”杨子强小声嘀咕,埋头割谷把子。
    “行了,行了,这打谷子,是我们两爷子在做,又不让你们俩娘母下田,多一天晚一天的,有什么要紧,赶紧的,回去晒坝子去吧!”杨大富难得硬气一回,安排王花儿的活儿道。
    “要不是怕谷子立在田里生秧秧,我才懒得管你干十天半月,哪怕你干个二、三十天,都不关我的事!”骂完,转身回家。
    果然,自己在她心目中,远不如一挑谷子重要!
    杨大富苦笑,娶妻娶贤,看看,自己娶了个什么样的回来!
    嘴硬,心更硬。对自己都这副样子,还能指望着对别人好?
    当初,房子垮了,她做得太过了!
    这会儿,兄弟没有借拌桶,一是自己没去开口,二,也确实是弟弟家有言再先,难不成,让人家去做一个言而不信的人?
    弟兄希望弟兄穷,妯娌希望妯娌耸!
    但是,看弟弟一家人慢慢的,要过起来了。他心里,却是很高兴的!
    至于王花儿,人才脾气、为人处事,样样倒真的不如老二家的月娘!看搬来李家寨子这么久,除了东家那几兄弟家的女人;再就是她表叔娘蒋大嘴;走得最近的,还就是冯家的老太婆了。难不成,她还想学冯家老太婆,处处、事事都要当家作主?
    算了算了,都在瞎想些什么,还是抓紧时间收割吧!
    收了谷子,也学学老二,垒起坎种小麦。这一田收两季,估计东家都眼红。

  ☆、第三十三章

果然,家家户户打完谷子,将租子挑给东家后,看着墙角余下的三两箩谷子,佃户们都没有往年的沮丧了。
    哪有空时间去想那些!
    眼下,虽然不到种小春的季节,可是,要垒田里的坎,那是一件重大的工程。
    将冬水田的水全都放干了,抓紧时间,各自在自家的田里抱着着泥块,一身泥,一身汗,累并快乐着。
    腰酸背疼的时候,直起身子,休息一下,就会想起杨大年家上半年收获小麦时的盛况,想着那些的场景会在自家出现,也就不足为累了!
    “娘,我们家要不要种两季!”冯全没有如愿抱上儿子,也没能借用到杨家的拌桶,作为家中有且仅有的一个男丁,等他把谷子打完时,家家户户的坎都垒得差不多了。
    “种什么种?这么多活,就你一个人,累不死你?”冯老太婆眼红归眼红,却也心疼儿子。
    把儿子这颗种子累死了,又怎么抱孙子。
    “哇……”惊耳的哭声不合时适的响起。
    “都是死人啊,四妞哭了,听不到啊!大妞二妞三妞,你们都学了你娘那副熊样,在屋子里缩着做什么,还不给我滚出来抱她!”冯老太婆的怒火被哭声点燃,眼红病瞬间呼叫转移成虐待症。
    “奶奶,我在做饭,二妹和三妹跟着娘去河边洗衣服了!”灶房里,手上拿了锅铲的大妞忍无可忍,探出半个身子回答。
    “宋青青,你死到哪儿去了,你那个赔钱货吵死了!”没有目标,肯定不能发泄,所以,矛头转移到小妾的身上。
    “娘,就来,就来,我在茅房里呢!”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怒气,蹲在那儿解决重大问题的宋青青拉长声音高声应和。
    “懒人懒,屎尿多!”冯老太婆吼遍了全家人,依旧没有一个帮手,总不能让儿子去伺弄那个臭丫头吧。
    气冲冲的走进房间,一把提起婴孩,在小屁股上拍了两下,骂道“哭,哭,哭,这个家,早晚要被你哭穷!”
    小婴孩何其无辜,哭声更大,震耳欲聋!
    “娘,把好给我吧,她是饿了!”小妾急急忙忙出了茅房,接过冯老太婆手中的孩子,也是满脸的不耐烦,却又只能撩起衣服,丢给她一个奶嘴。
    终于清静了!冯大妞在灶房里暗叹一口气。
    常常听得隔壁杨家的笑声,自己家,除了哭声就是骂声,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奶奶也不累!
    冯家因为劳动力不足,没办法在田里种小麦。
    张木匠家,权衡再三,觉得,有去田里折腾的功夫,还不如他去帮人做点家具什么的来钱。因此,他家的田里,也是水波荡漾。
    李家寨子里,冬水田还能称得上冬水田的,目前还有李姓东家的那一片片宽阔平坦的大田。
    他也想要种两季,可惜,长年们不干。
    “老爷,我们当初签约时可说好了,大小春两季,田里一季,土里一季。你这平白无故的多一季出来,工钱咋算!”有胆大的长年,掷地有声的问道。
    “这咋不是两季了,这不算是小春啊?”李老爷硬着脖子,红着眼睛盯着下面十来的个壮男子反问?签的长年,果真不如卖身的家奴好使唤,至少,家奴没胆子嘴硬。
    “这是两季,可是不是土里的,走到哪儿,官司打到哪儿,老爷您恐怕都站不住脚噢!”另一长年嬉笑回答。
    出门做工,就望挣钱。
    如果愿意加工钱,兄弟十来个,也是可以拿下那些田的。可惜,东家既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想要田里加种一季,却不给添半文工钱,美死他了!
    难怪他能发家当东家,这是算计好的原因。
    不过,这么明显的事,摆明了就是欺负人,谁中招,谁是猪!
    好说歹说,李老爷算计了半天,又给长年们磨了半天的牙,最后,答应每人涨三分之一的工钱,大家这才带着胜利的微笑去田里开地。
    望着横七竖八的一道道垒起的坎,李家寨子,只有冯家和张家没有种两季。可想而知,当小麦追肥的季节,那抢肥的场景该是何等的壮观!
    事实如此,等到小麦出窝时,李家寨子的后山,满山遍野,大人小孩,全体总动员。每一颗大树下,都被扒拉得精光,露出泛红的泥土!
    “啧啧啧,幸好我们家妹妹出了那主意,要不然,哪轮得到我们家去掏那些肥噢!”杨子木看着穿梭于后山和田里的往来人家,后怕的说。
    “是啊,四丫头主意多,才有这先见之明,这样看来,明年,大家饿肚子的就少了!”杨大年没想到,女儿的一个主意,却可以拯救一个寨子的佃农!
    自己家挑了草皮积的灰,嫩草沤的肥,土里田里,一窝都没少,也不用去后山跟别人家抢,轻松随意!
    杨子千看着人来人往,心有千千结,却也无奈。
    无意之中,自己又做了一回救世主。
    都说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起来的人带动落后的那一部分人。
    瞧瞧,自己还没富起来,这跟风的人就一大把了,一不小心,就导演了一场开改。
    这技术,这方法,是遮不住,挡不了。
    罢了,只希望,学了的,记得自家的好就行。
    “月娘啊,我家大牛给掏的几个鸟蛋,来,拿去蒸给你们子禾吃!”罗大婶小心的端着个碗往家里来,老远,就朝坝子里的人招呼道。
    “呵呵,嫂子,你有心了!”礼不在贵重,在于情深。平日里,罗家、王家都会时不时的给拿些新鲜玩意儿过来,说是给子禾吃、玩。
    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知道,小五丫当了挡箭牌,却又乐此不彼的周尔复始的进行着。
    精明人都知道,他们是想和杨老二家亲近亲近。
    “在忙啥呢,这快过年了,准备得怎么样了?”罗大婶走近了,亲热的问。
    “呵呵,有什么可准备的,过年还不就跟往年一样,照那样过了。”月娘接过她递过来的碗,“这大冷的天,亏得这孩子还爬树掏蛋,不煮给他吃,却巴巴的端了过来,也不怕他闹意见!”
    “哪能啊,他就爱折腾这些,一拿回家就催我给五妹妹拿过来呢。也是眼红你家的小不点!”蹒跚学步的杨子禾,正在小木屋里走走停停,时不时的,蹲下身子,玩着地上的竹筒,那是杨子千发明的玩具,专为小五丫准备的。
    “呵呵,那你就给他生一个妹妹啊!”月娘大笑。
    “我做梦都想,也不知道,是不是近些年,穷得慌,身子亏狠了,怎么也没动静,想想,怕是没有女儿缘吧!”罗大婶颇为遗憾道,转身看着杨子千在旁边,脸唰的就红了。
    “这事不急,你还年轻,会有的!”月娘拍拍她的手,安慰道。
    “呵呵,年轻,可不年轻了,我比你还长两岁呢!”罗大婶被月娘一句话逗笑了。
    “长两岁如何,四五十岁抱子的也多。眼下,能填饱肚子了,运气也就该来了!”月娘继续劝慰。
    “说起来,能填饱肚子,还多亏了你家的主意!”四下瞧瞧,转身对月娘说“听人说,李老爷打算,等这一期契约满了,要涨租子呢!”
    “啊?真涨啊!”月娘吃惊。
    “嗯!”罗大婶点头,脸色也很不好看“当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见不得穷人吃两顿饱饭,本就重了,还涨,心太黑,也不怕遭报应!”
    “涨了能咋办?”月娘回首自己的四间房子,这些,都是孩子们和他爹一手一脚给搭起来的。涨了租子,也不可能拍拍屁股走人,只要还能活下去,就没有再次背井离乡的可能。
    “能咋办?饿死人,逼人卖儿卖女卖身!”罗大婶恨声道“我们家的租期后年就到了,真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