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大唐明月 >

第140章

大唐明月-第140章

小说: 大唐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名差役思量片刻,点了点头,“我便信你王小仙这回”说着到解开村头树上系着的一匹马,翻身上马,一溜烟的向西州城方向去了。
 
王小仙望着远去的飞尘,低声念了几句“阿弥陀佛”,又念了两句“无量天尊”,只是佛爷和天尊们显然都很忙,没有听见这位小差役的祈祷,他从吃过午饭一直等到日头西沉,西州那边竟没有丝毫消息传回来。王小仙又到村头转了一圈,那围聚的人群似乎并没有减少,男子低沉的抱怨混合着妇人尖锐的诅咒,听起来越发让人心慌。他忍不住站在路口伸长脖子往西州城的方向看,好容易远远瞧见有几十匹快马过来,还没来得及高兴,马队竟是在大路上一掠而过,直奔武城方向而去。
 
王小仙呆呆的看着远去的马队,半晌才跺了跺脚,走回村里给他们几个差役安排的屋子里。原本到这处小村落来办差的四五个人,已只剩下了他一个。他转了一圈实在呆不住,换了件便服又走了出去。
 
这一夜,村头聚集的人群直到三更才慢慢散去,越来越响亮的咒骂声传遍了整个村子。王小仙半夜后才溜回了自己的屋里,呆呆的看着对面依然空着的木床,心头充满了惶然。
 
第二日一早,天还没大亮,村子里的几十户人家便有了动静。没多久村头便聚了百十号男女。大约是前一夜骂得累了,此时没有人再肯多说一句话,只是在刚刚发白的天色里,沉默的走向几里外的武城。
 
王小仙走在人群的最前面,身后的一片沉默并没有让他觉得松了一口气,反而觉得背上越发有些不自在起来,没走多久便忍不住觑了身边的村正一眼,“今日不是各家的户主去武城听命便好么?怎么跟来了这么些人?”
 
村正的脸色比天色还要阴沉上几分,淡淡的看了王小仙一眼,“王衙役,若是今**的父兄去武城,你能不跟去看一眼么?”
 
王小仙怔了一会儿,一张白净的圆脸像包子般皱了起来,“我家便是尚贤乡的,过两日也要收到那边,家里也欠了十石的粟米,十丈的庸帛……”
 
村正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叹了口气,“咱们西州人,谁家不是差不多光景?除了那些做着买卖、牛羊成群的大户,谁家能一口气拿出这么多粮食布帛?前些年到了交租庸的时候,谁家不是勒紧腰带从口里省出来的?刚刚宽松了这两年,却又碰上这样的……煞星”
 
王小仙神色微动,迟疑道,“裴长史只怕不是这样的人,我在都护府里亲眼见过他神机妙算,把那个盗牛贼真的算了出来,平日看着也再和气不过了。他原是刚到西州,不知就里也是有的,若是大伙儿今日好好跟他说说,让他明白大伙儿的苦处,想来不会不讲道理罢?”
 
村正冷笑了一声,“他倒是想讲理,只是今年是什么年头,这些官爷,哼,难不成还能把咱们这些人的死活看得比他的前程更重?”
 
这些日子来,唐军已从长安发兵,今秋便要与贺鲁部开战,西州必须筹备军粮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各县各乡,王小仙不由便想到自家人为了让自己吃上这一碗饭做的事,又想想裴长史身上那件墨绿色的官衣,一时不由默然无语。
 
距离武城那七八里地的路不到半个时辰便到。曙光里,两山之间那小小的一座城池分外显出了几分肃穆。只见在东城门外的一片空地上,已经零零落落的站了一些粗布麻衣的人影,有人认出了王小仙身后的这些人,走过来招呼了一番,王小仙也在人群背后见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连忙走了过去,只是看见那几张脸孔上并不轻松的神色,脸上的笑容顿时便凝住了。
 
随着天色越来越亮,空地上聚集的人也愈发多了起来,不过五百户的武城乡,需要上交税赋不到四百户,此时却到了足足一千多人,多是高大的汉子和半大的小子,也有少数打扮利落的妇人,看去便是黑压压的一大片,连空地前方略高处放着的那张高足大木案,也被衬得像玩具般的不起眼了。人群中,嗡嗡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声音虽然不大,但那股压抑的愤怒之意,便是站到了离人群老远的地方,也清楚的感觉到。
 
随着太阳跃然而出,武城的东门缓缓推开,阳光中,几十个人从城中策马而来,直到他们在空地前翻身下马,王小仙才认出,当先一个正是裴长史,陪在他身边的高大男子则是武城城主范羔,仓曹和户曹两位参军也跟随在侧,后面那二三十人则是都护府和武城的差役,最后三十人才是一身戎装的府兵,手扶腰刀冷着脸往人群边一站,刚刚轰然而起的议论声立时静了一静。
 
王小仙忙往城门处又看了几眼,的确还有人在往这边走,却看得出都是平民装束,他不由便是一愣:今日怎么才这么点人?难道西州那边压根就没有收到自己的告急?如今来的这些府兵和差役,比前几天派到这边来登记财产时还要少了一倍多他又看了看身边的人群,那一张张越发阴郁的脸孔让他的心顿时一点点的提了起来,他忍不住向另一个老差役靠近了几步,却听见对方也低低的“唉”了一声,声音似乎是从紧咬的牙关里挤出来的。
 
从武城的方向陆续走来的,是一些打扮比农户体面许多的西州人,在空地上占据了靠东一角便默默等候。一袋袋的文书也被差役从马鞍上解了出来,有几册格外厚实的便被小心的放到了高案的中间。
 
太阳已经慢慢的升了起来,阳光勾勒着案几后的晃动的人影,当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上一步,在案几后站定时,一千多人的空地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武城城主范羔雄浑的声音在旷野中传出了老远,“今日把本乡所有课户传来,所为何事,尔等想来早已知晓,本乡租庸地税拖欠不是一日,如今局势动荡,军粮吃紧,正是西州上下一心,共度难关之即,西州裴长史如今就在此处,望各位识清大体,莫以为此次还可以蒙混过关”
 
说完,他回身向裴行俭拱了拱手,声音几乎不比适才小多少,“裴长史,武城乡三百八十二户课户已按照您的吩咐将拖欠数目清算完毕,家产登记在册,如今人已到齐,请长史发落”
 
一个修长的身影往前走了一步,越来越刺目的阳光中,没人能看得清他脸上的表情。静静站立着的一千多位武城人,一时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握紧了拳头。。o。 

 第32章 十面埋伏石破天惊
 
裴行俭静静的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似乎一点开口的打算也没有。初升的阳光照在那些高高抬起的粗黑的脸庞上,把他们压抑在眉宇间的愤懑和敌视映照得纤毫毕现。然而随着沉默的时间一点点的延长,人们脸上几乎就要喷薄而出的愤怒渐渐变成了疑惑和不安,有人似乎是被阳光照得睁不开眼,不自在的垂下了眼帘。
 
范羔疑惑的看了裴行俭一眼,却发现自己也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他不由又扫了一眼下面那三十名府兵和四十多名差役,眯了眯眼睛——这些人不是来自武城本地,就是立即就要开始收缴欠税的尚贤、安西两乡,家中也欠着粮食布帛,此时,他们心里的不安,只怕不比这些欠税的课户少太多吧?待会儿只要乱起,这些人必然是指望不上的,而自己要做得的,不过是保住这位裴长史的一条小命,却也不必让他回去得太过完整……
 
不过,这位裴长史如今一言不发,到底在打什么主意?难道他算出麴世子半个时辰后便会带人赶到,收拾局面?想到关于这位裴长史长于神算的那些传言,范羔心里有些不安起来,走上一步,沉声道,“长史,您看这时辰已是不早,咱们是不是也该早些开始清缴了?”
 
他的声音虽然不算太大,但前面的人群自然听得清楚,许多人的目光不由投向了这位平素颇有威望的城主。
 
裴行俭也转头看向了他,范羔这才看清他脸上淡淡的微笑,不由一怔,裴行俭已不急不缓的开了口,“范城主所言甚是,依城主之见,应当如何开始清缴?”
 
范羔愣了一下,突然想起那个两日前不得不把自己摔得头破血流的行参军张怀寂,忙恭敬的欠了欠身,“下官鲁莽,请长史恕罪,下官一切听长史的吩咐行事。”他今日的目的,是让裴行俭成为那个挑破武城百姓最后一丝侥幸的枪尖,可不是自己去傻傻的当那杆枪世子此次安排周密,绝不能坏在了自己身上。
 
裴行俭含笑看了他一眼,“此言当真?”
 
范羔心里微松,忙肯定的点头,“下官原是为配合长史而来,焉敢越权行事?”
 
裴行俭沉默了片刻,声音变得有些淡漠,“好,那裴某便斗胆请城主稍安勿躁”范羔没来由的心里一寒,退后一步,下定决心再也不开口。
 
人群里顿时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范城主居然在裴长史面前如此谦卑?不少人看向裴行俭的目光里,不觉又多了几分忌惮。
 
裴行俭这才向下面扬声道,“请各位村正里正到前面回话。”他的声音温厚而清晰,不带一丝火气。武城乡的十几个村正与里正却不敢怠慢,忙忙的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在案几前站定行礼。
 
裴行俭点了点头,“诸位不必多礼。”
 
村正里正们纷纷抬起了头,离着两三步的距离,他们这才看清了这位传说中的裴长史,他面孔清俊,神情温润,并没有一丝想像中的阴冷可怖,又见他微微低下头,开始翻动案几上那几摞厚厚的文书,村正们的目光不由也落在了那些文书上,立时认出正是几日前各家各户按上手印的赋税欠单,刚刚放松些的心弦顿时又紧了起来。
 
裴行俭片刻后才抬起头,语气里带着些许的困惑,“诸位,裴某有一事不解,还望各位老丈指教——武城乡的百姓半数已在此,看去都是勤力朴实之辈,并非刁民,为何赋税之欠却会如此严重?”
 
村正们顿时便愣住了,这话教他们从何回起?难道说你大唐的制度太过苛刻?众人面面相觑之下,一时竟是无人开口。范羔也吃了一惊,刚想说话,又警醒的闭上了嘴。站在靠前些的农户也听清了这个问题,低低的议论声顿时响了起来——难不成这裴长史真是初来乍到,什么都不知晓?
 
裴行俭等了片刻,见无人回话,声音略提高了一些,“诸位身为村长里正,原有协助官府收缴税赋租庸之责,武城之拖欠,比别处尤为严重,可是因为各位的失职之故?”
 
此话一出,村正们再也沉默不下去,跟王小仙一道过来的那位村正姓周,平日性子便有些急躁,忍不住应声道,“小的们岂敢失职,实实是赋税租庸之数目太高,若是按数缴纳,只怕武城乡一半人家已做了逃户小的们也是无法可施”
 
裴行俭惊异的挑起了眉头,“竟是如此么?”转头便看向范羔,声音里多了几分肃然,“范城主,武城拖欠税赋,真是因为税负太重?为何不曾听你说起过?”
 
范羔愕然看向裴行俭,只能回道,“启禀长史,武城的税赋是郭都护时定下的,多年来一直如此,下官以为长史已然知晓……”
 
裴行俭断然道,“裴某自然知道此事为郭都护所定,却不知这等税赋会令武城一半百姓倾家荡产,请问范城主,村正此言可否属实?”
 
看着裴行俭蓦然变得冷肃的面孔,范羔心里急转了几圈,想到麴世子要将局面激化的再三叮咛,斟酌了一番词句,这才回道,“是否属实下官也难以断言,只是郭都护在时,课户从不曾拖欠过税赋。”
 
人群中不由“哗”然一声,人人看着范羔的眼神都变得有些不善了,听这一问一答,裴长史明明是不知就里,但他范城主难道还能够不知道?这般一说,是打算像那个郭都护一般抄家拿人的催逼钱粮吗?
 
范羔听到这一声,心里知道不好,刚想再开口,裴行俭已转头却看向了适才开口的周村正,“敢问这位老丈,便如范城主所言,同样是这些赋税,为何郭都护时不曾拖欠,郭都护一走,才六七年光景,竟拖欠了半数以上?难不成真是后来的两位都护心善,有刁民成心相欺?”
 
周村正听见范羔的话,原就憋了一股火在心里,闻言抗声道,“郭都护在时,的确不曾有人胆敢拖欠税赋,只是不少人家几年里便穷得精光,还有人索性做了逃户,或是托身于官宦人家为客户谋口饭吃。柴都护到时,也曾登记过各家产业,见实在无法催缴,才容大伙儿缓了一缓,这三四年间麴都护仁慈,我等才略积了些米粮钱帛,长史既然也令人登记过,不妨看看,有几户人家不卖掉牛马田园便拿得出十几石粮食、两三匹布帛?”
 
裴行俭皱眉道,“裴某也曾听闻西州不甚适宜种桑养蚕,庸之一项原是艰难些,只是每丁百亩田地,这一年四石的粟黍,为何也交不出来?”
 
这声一问出来,人群中立刻有无数个声音叫嚷了起来,“哪里有百亩的田?”“那沙丘也是做得数的?”“我们这里,有十亩便不错了”
 
裴行俭目光看向了眼前的众村正,众人忙点头不迭,“正是,当年郭都护均田时,是将沙丘荒漠之地也算上,真正能种之田地,别处或者还多些,我们武城这边,一丁不过十亩而已”
 
裴行俭沉吟半晌,转身直视着范羔,“范城主,若是此言当真,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置才好?”
 
范羔自打适才说了那句话便有些后悔,听见这一声问,心里倒是笃定起来,裴行俭以为这样一来便可以把火烧到他的身上么?这样的场面世子早便料到了当下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请长史明鉴,村正所言,的确并非虚言,这也是麴都护四年里只收三成租庸之故,然而今时不比往日,军粮筹集事大,若是听任租粮、地税拖欠下去,则军粮如何着落?没有军粮,您身为西州总揽政务之长史,如今又负责清缴赋税之重任,一旦上面追究下来,此等责任长史可承担得起?”
 
“长史此时的确可以放手不催,可试想他日大军开到,西州仓中无粮,那时长史再想替百姓说话,难不成军中总管们还能听任士兵饿着肚子拼杀?届时长史与西州官员不但要受累,百姓的所欠税粮还是照旧要如数缴纳,且一旦到了那等田地,更是无可回转,长史的一片体谅之心,只怕反而是害了大家”
 
他声音洪亮,一字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