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七五同人)七五之庞太师嫁女 >

第3章

(七五同人)七五之庞太师嫁女-第3章

小说: (七五同人)七五之庞太师嫁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的相似,不光是眉宇之间的冷凝沉重,还是谈笑间的气度高华。
  李妃一出现,八贤王就有预感,是到了揭盖子的时候了,他最担心的是投鼠忌器啊!另一边郭槐为了毁尸灭迹,连御前的太监陈琳都除掉了,亏得陈琳早早藏了密折。包拯把审理狸猫案分了四个阶段:其一,取证,有陈琳密折和郭槐供词;其二,李妃呈御状,惊动皇上过问此案;其三,劝八贤王重新抖擞精神,同心联手;其四,求皇上特准降旨,让包拯我全权处理。
  可惜,郭槐担下了所有的罪名,而所有证据竟然指向八贤王,八贤王一不辩白,二不交出密折,暗暗扣住了李宸妃。他双手拢在袖中,神色凝重:“包拯,本王年幼的时候深得太宗的宠爱,几欲立我为太子。可是后来太宗弥留之际还是将皇位传给了三皇兄,也就是先帝。因为天下不是太宗一人的天下,为了宋室,为了百姓,本王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我自己。”哪怕是承担千古骂名又如何?李娘娘受了这么多年的苦,就留在南清宫颐养天年;至于过去的陈年老帐,也不必去追究,落得个天下太平吧。
  包拯执着于真相,也不想一听就火了:“八贤王你年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啊,你难道忘了天下兴亡的历史教训吗?朝纲不正,百姓怎能得到安宁;姑息养奸必将后患无穷;如与奸贼同流合污令国人心寒齿冷。你想息事宁人当个老好人,可是你别忘了屈死的无辜为的是什么?寇珠、秦风、陈琳临危不惧,无怨无悔,他们和赵氏宗庙、皇家子嗣并没有什么相干,他们是为了公理、人道、正义、王法而义无反顾。我今天豁出去得罪你八千岁,也要犯颜直谏,只望你能说出真情。”
  双方竟这样僵持了下来,八贤王赵元俨缄口不言,皇帝扛不住层层压力和想要杀人灭口的刘太后,下了斩立决的旨意。“想不到元俨竟有德芳哥哥的风骨,心怀天下,舍弃小我。”赵夫人感叹之余,命胡莉带着太宗的印信,到法场救下八贤王。
  大宋以孝治天下,有太宗的印信,想要知道真相的赵祯问:“皇父想违抗皇爷爷的旨意吗?”八贤王,他很轻描淡写,不紧不慢的抬头说:“哦,臣不敢。”酝酿良久,终于说出了“李娘娘就是万岁的生身母亲”这句话。到此,陈琳密折所奏得到证实,真相大白于天下。
  八贤王府的死士也交出了李宸妃,皇上喊着:“皇娘,皇娘!”
  在仪仗的簇拥下,李妃上殿。皇上向生母、真正的太后跪拜。“皇儿”,“母亲”这一声呼唤等了十八年,母子相抱,高兴得哭了起来。
  包拯得到皇上的敕准,全权处理此案。内侍按法定程序,将一纸供状送到开封府。

  狸猫案

  包拯从小县令到开封府尹,一路上都是八贤王在鼎力支持。他年幼时二嫂为了家产将他骗入古井,是胡莉引来郭槐将他救出。因为处决了八贤王的舅舅赵国栋,得罪八贤王,被削去官职,是郭槐四处奔走,甚至搬出了刘太后求情。这两个人一个对包拯有知遇之恩,一个对包拯有救命之恩,可是这一次为李宸妃沉冤昭雪,等到了秋后,一具虎头铡就要让郭槐身首异处;一条白绫留下刘妃一具全尸。而八贤王和包拯更是数次对峙。
  包拯提着一壶酒,来到天牢送别郭槐:“包拯当年进京赶考,饮的也是这种酒。一杯热衷肠,当日包拯斩那国舅爷,八王爷与陈公公都来相劝,唯有公公仗义执言,要包拯以国法为重,公公谏言,字字句句包拯铭刻在心。”
  郭槐不是无情之人,他手上沾满鲜血,却对包拯和刘太后有情有义:“郭槐惭愧惭愧,咱家这一生,从不求功名,也不求金钱。包拯,没有你是朝廷的损失啊!”哪怕应了当日八贤王的怒言,自食其果,郭槐也没有怨言。
  包拯为她斟上酒:“否则你就守着家里良田万顷。”人之将死,郭槐喝了一口热酒吐露心声:“咱家这一生追求的乃是心中至爱。”包拯如同和老友闲聊,一干而尽,为郭槐满上:“公公乃至情至性之人。”
  郭槐苦笑:“咱家的至爱,乃是当年西村中的一位姑娘,后来她被选妃入宫,咱家为了长相左右,甘愿净身入宫,随侍至今,二十年来,她喜欢的东西,我极力维护,她不喜欢的东西,我皆悉除去,我只为她而活。”
  包拯不意竟有这样的内情:“公公活的好苦啊!”郭槐笑得满足:“不苦,郭槐乐在其中,大人为何不饮此酒?”包拯举起酒杯:“小小酒杯,重于千斤。”包拯心口压着千斤大石:“公公将死在包拯手中,包拯岂不成为恩将仇报的不义之人,这酒包拯如何喝得下口?”
  郭槐反而宽慰包拯:“大人此言言重了,我为太后问心无愧,你我二人各为其主,何言亏欠?”他为刘妃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更愿意承担所有的罪责,死而无憾。心中忍不住念叨:“郭槐以后恐怕没有机会再伺候娘娘了,二十年的朝夕相处,郭槐已经很满足了,娘娘,我死而无憾,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没有我,谁来伺候您呢?梳头的宫女,她不知晓偷偷藏起您的白发,熏衣的内侍也不知道你喜欢用西域的檀香,打扫的奴才不明白在窗台上放上一盆萱草,那是咱们家乡的萱草……如今……郭槐扣别娘娘,但愿郭槐死后有灵,陪伴娘娘长相左右……”郭槐伏罪承担了所有的罪责,加上李太后仁慈,留了刘氏一条命。
  凡人素来得天道的偏爱,为了让他们安然生长于三界,维护一方秩序。这官衙的门神足以挡去山精鬼怪,就是一些得道之人都不能不请自如。更何况皇宫有龙气庇佑,除非按凡人的为客之道来办,否则大罗神仙也别想进入皇宫。赵夫人凡念未除,离得道看似只有一线,这一线却是千难万难。可正因为如此,她命相上还有皇室印记,出入宫闱并不困难。
  因为太医的悉心治疗,加上天后宫进献的灵丹妙药,李宸妃自然渐渐重见光明。赵夫人悄然跟随着李妃进入关押刘娥的冷宫,见李妃屏退宫人,看着落魄伏地的刘娥:“郭槐已伏罪,你还有何话说?”事到如今,她还嘴硬,将罪责推到郭槐身上:“都是他做的,我全不知道。”
  李妃冷笑道:“郭槐如果听到你说出这种话,他会觉得他真不值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曾经她恨郭槐入骨,现在却只觉得他可怜。
  郭槐已经是救不了了,刘娥顾不上他的死活,一味辩解:“是他害我的,我是身不由己。”李妃听不下去,斥道:“住口!”刘娥贪生怕死,此刻顾不得什么尊严:“姐姐,我也是莫可奈何,都是郭槐一个人一手遮天,他恨你呀,他恨你所以他才……”她李妃最是心软,若能求她放我一马。
  李妃将那状词扔给刘娥:“你怎么不看看这状词?郭槐他把一切的罪过独自揽下,全心全意的为你开脱罪名,你怎么还说得出这种话来?”刘娥反而松了口气:“都是他,是他害了我!”
  李妃却说:“是你害了他!”
  知道李妃心软,刘娥砌词狡辩之心不死:“不,不。狸猫是他杀的,太子是他换的,寇珠是他害的,冷宫也是他烧的,一切一切的罪过都是他,他才是罪魁祸首,我是无辜的。”
  李妃义正言辞地斥道:“是你利用了郭槐,你想坐上正宫,不惜利用郭槐的忠心,怂恿他做尽伤天害理的事,你怎么还说的出这种话来?”到了这样的境地,还不不知悔改!
  看李妃这条路行不通,刘娥想到皇上:“皇上呢?我要见皇上。”都说生恩不如养恩大,刘娥相信只要自己见到皇上,皇上一定会宽恕自己的。
  简直冥顽不灵,李妃扔下一句狠话就自行离开:“皇上有旨,如要相见,就在黄泉之下。”绝了刘娥最后的希望,她如同行尸走肉般绝望地趴在了地上,眼神透露出了死亡的气息。

  保命的秘密

  眼见刘娥如同死狗一样摊在地上,赵夫人这才从后面显出身形,一双绣着芙蓉花的绣鞋,用十几颗圆润如一的米珠攒成花样,停在了刘娥的眼前。她那双死鱼般的白目,露出了惊骇的表情,颤抖着身子自下往上看着来人,月华锦织成的直衣里面是一套雪青色的上裳配着百褶裙,光洁的玉颈上是一张熟悉的面庞。
  双目瞪得老大,眼球上面是狰狞的血丝,刘娥已经吃惊地失去了尖叫说话的能力。恐怖和惊骇排山倒海地袭来,是她?眼前霜玉的面容,和那个垂死边缘的苍白脸蛋重合,脑海里回荡起自己让人灌下潘蝉毒药时候,潘蝉临终的诅咒:“我潘蝉就算是化为厉鬼,也不会放过你的。”那是自己第一次做下这样的事情,手上第一次沾上了鲜血,不可谓不印象深刻。后来赵恒日日夜夜的陪伴,才缓解了噩梦缠绕的痛苦。
  就是这个眼神,刘娥始终记得,几十年前自己被领回韩王府拜见王妃的时候。她看自己的眼神,就是那么的居高临下,仿佛连脚下的泥垢都不如,多看一眼都会脏了眼睛。刘娥自负美貌多情,深受男人的追捧,如何能吞得下这样的耻辱,从那一刻开始,她就暗暗发誓终有一日要将高傲的韩王妃碾成不值一文的尘土。
  熟悉的眼神激起了刘娥的斗志,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浅薄的女子,缓缓从地上坐了起来,靠在墙上,输人不输阵:“你是来索我的命的,那就拿去吧!”潘蝉扑哧一笑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拿余光上下打量了狼狈的刘娥,乜了一眼,她的声音说不上燕转莺啼,只是分外的豁达沉毅、清澈如泉鸣:“你配吗?”
  刘娥气得心肝都抽搐着发疼,指甲都要在石板上挠出划痕:“你是人是鬼?”人虽怕鬼三分,鬼却怕人七分,刘娥手上孽债不少,就因为她地位尊崇,而且胆恶心狠,除了做些噩梦,从未出过事情。好歹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后,再难再大的风浪也经历过,刘娥相信只要自己活着就还是那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刘娥!
  “我是鬼?”潘蝉一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一手扶着腰“咯咯”地直笑,“我既不是鬼,也不是人。”脸上的笑容一敛,铺天盖地的威压如海水般扑向虚弱地刘娥。
  熟悉的音容笑貌唤起了刘娥的记忆,几十年前的潘府及笄礼,那时候青春少艾的刘娥刚刚跟了韩王赵恒,撒娇卖乖求着他带自己去见识一下未来的韩王妃:“王爷~你就带阿娥去看一眼,就看一眼~王爷~”两人正是恋奸情热的时候,赵恒被心上人痴缠得答应下来。刘娥扮作赵恒身边的宫女,在男宾中远远地观礼。
  她始终记得当日的盛况和代国公府的繁华。代国公潘美由武官转文,被视作下一任丞相人选,他的幺女潘蝉的及笄礼请来皇后主礼、公主赞礼,满朝文武都不忘借机夫人外交。她更加清楚地记得,礼毕潘蝉在众多闺秀贵妇的簇拥中醉人的甜笑,浑然天成的风流体态,和韩王眼中的火热和惊艳。这一切的一切带给刘娥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压迫感。嫉妒的种子从那时就已经种下,自己的母亲虽然是外室,但血脉里到底是官宦之后,成为潘蝉那样大家气度、人人称颂的高门贵女,韩王就会更爱自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刘娥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潘蝉反对自家兄长尚主,得罪了小姑子二公主赵英惠。潘美因杨业之死(1)获罪,潘蝉就在赵恒有意无意的放纵下被自己和赵英惠毒死。闭门谢客的潘美迅速地东山再起,要了二公主赔命。刘娥却活了下来,因为她无意间知道了一个惊天秘密。
  不管潘蝉是人是鬼,她有这样的神通,这个守了几十年的秘密或许能救自己一命,刘娥心中有了几分胜券:“章怀娘娘难道不想知道,为什么真宗容不下你这个原配?”
  潘蝉双手抱胸,一手托着下巴:“这倒是个好问题!怎么这其中还有什么了不得的原因?”

  红鸾星动

  刘娥先是心中一喜,见潘蝉只是好整以暇地看着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当中的惊讶疑问,心里反而惴惴不安:“我可以告诉你,但是你要带我离开这个鬼地方!”
  潘蝉忽然敛去了笑意,说了一句:“你来了?”一名身着撒花石榴裙配着樱草色上裳的少女,齐整的刘海,头发分成两股结成鬟垂挂于两侧分别系着两串花生粒大小圆润的珍珠,年约十五六,手臂间挽着一条水粉的披帛,腰间系着一只白玉蝉禁步,精致讨巧。刘娥定睛一看,不正是庞吉家里的幺女——庞梦蝉吗?只见那庞梦蝉步履轻快,施施然走到潘蝉身边,亲热地挽着潘蝉的衣袖:“见过夫人。”这样的亲昵情状,倒让一直以为庞家幺女生性羞涩内向的刘娥咋咋称奇。
  道眼窥莫,人心洞烛。阴阳之学混和了道教咒术与密教占术,赵夫人潘蝉就是相术的传承者,而梦蝉则是在读心术上颇有天资。读心术和天眼神通都需要十分的天赋,修习者心性单纯,心无杂念,自先秦邹衍以来,都慢慢地失传。梦蝉和赵夫人的渊源并不单单是十数年前天后宫相救之恩那么简单,所以梦蝉对赵夫人颇为依恋,下文还会再提起。
  刘娥虽然不再是尊崇的国母,但是梦蝉还是有礼地福身,快准狠地抓住她撑在身后的地面的手腕,一双琥珀色的眸子直直地看进她眼中,仿佛无尽的漩涡,要把她吸进去。大概半盏茶的时间,刘娥感觉无数画面飞快闪过脑海中,五六十年的记忆都被吸走了一样,直到那双有魔力的好双眼缓缓闭合,庞梦蝉的额头已经布满了汗珠。
  心底的无数秘密被洞破,刘娥像看到恶魔一样,仓皇地指着庞梦蝉,往后缩:“妖怪!妖怪!你是妖怪!”强制地读取人心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庞梦蝉被刘娥猛然地一推,踉跄半步,幸好背后一只柔软的手掌及时支撑住她,一股充沛的真气源源不断地涌入她的身体。庞梦蝉转头对赵夫人道谢:“有劳夫人。”在赵夫人的眼里,梦蝉如同她的子女一般,她只是微微笑了笑。
  真气运转一个小周天,梦蝉已经恢复了泰半,她看着有些疯癫的刘娥缩在墙角,问道:“刘妃如何处置?”赵夫人缓缓拨弄了一下腰间的宫绦,率先转身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