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11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1章

小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A 农民是小生产者,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作指导。拜上帝会虽然在初期起到了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作用,但是它从根本上说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和风俗习惯相抵触,随着形势的发展,不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并且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袖的实践活动与他们的理论相悖而行,导致革命队伍的思想混乱和人心涣散。
B 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是希望在落后的小生产的基础上,以平均分配的关系,达到大同世界的幻想,把整个社会改造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是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空想。《资政新篇》提出的按资本主义模式发展国家,但是脱离了领袖们的阶级实际,也缺乏实现的土壤和环境,不可能由农民阶级变成现实。
C 农民阶级自身有难以克服的保守性、落后性、散漫性和狭隘性等弱点,这使得他们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其政权也未跳出封建专制政权模式的巢窠。建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革命政权日益封建化,等级、特权观念日益膨胀,贪图享受,内部的宗派争端造成了太平天国的严重内耗,导致了严重的军事政治和思想危机。这都表现除了目光短浅和革命的不彻底性。
教训: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鸦片战争前,中西之间已经有了接触和交往,但在泱泱大国的心态下,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一切事物都加以排斥,认为西方先进科技是〃奇技淫巧〃。鸦片战争后,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动了解和认识西方。在内外交困的19 世纪60 年代,清政府中一些开明官僚在被迫与西方交往过程中,开始了解西方;了解世界,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并希望通过局部的改革以自强,阻止列强的进逼,产生〃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和行动。这些勇于走出传统、勇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与恪守传统的封建顽固派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歧,逐渐从中国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来,这样便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洋务派。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新政又称“同光新政”;是指19 世纪6090 年代洋务派从事交涉和签订条约;购买洋枪洋炮轮船机器聘请洋人;雇佣外国军官,依洋法操练军队;用西法开矿筑路设厂建造;兴办航运;电报业;以及学习外洋科学技术;兴办船政;水师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活动。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中央机构,它的出现标志着朝廷承认“夷务”升格为“洋务”,其办事大臣奕欣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欣是洋务的支持者而不是实践者,洋务派的主要势力和作为都在地方而非中央。地方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堂等。
(一)兴办近代企业
1、军事工业
19 世纪6070 年代;以“求强”为主,主要内容是编练新式军队,创办的军事工业。内忧外患的威胁使得洋务派不得不先提出“自强”,把军事的发展放在首位。这时期,洋务派共建立近代军事工业24个,较重要的有: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的,1861);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崇 厚 天津机器制造局。
特点:
(1)浓厚的封建性
A 生产经费来自清政府的税收,企业本身没有资本积累
B 工人来源与清军士兵,企业管理沿袭封建衙门的规章制度
C 生产目的是不计生产成本,不参与市场交换,直接由清政府调拨各军使用
(2)浓厚的买办性
技术、设备和原料,极大程度上依赖外国
(3)一定的集团性
所有权属于清政府,但是经营管理权、产品支配权牢牢掌握在创办人或创办集团手中。
2、民用工业
19 世纪7090 年代,除继续推行“求强”外,提出“求富”口号,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大力举办民用工业和筹建海军。
洋务派在兴办企业过程中遇到经费奇缺、原材料供应不足和交通运输困难等困难,认识到必须发展民用工业以积累资金,建立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辅助军工企业的发展,并且希望通过兴办民用工业抵制洋商倾销洋货和进行经济掠夺,以达到求富的目的。这时期比较重要的民用企业有20 几个,主要有:
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
天津电报总局 李鸿章(盛宣怀总办)
汉阳铁厂 张之洞
特点:
A 洋务派的军事工业采用的是“官办”形式,民用的工业大部分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少数企业采取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B 这些企业,大都具有垄断性,压抑民族资本的作用
C 经营管理腐败,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企业亏损。官方把持一切,商方无权过问。
D 产品部分投放市场,客观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间资本和官方资本投资中国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创建新式海陆军
70 年代中期筹划,80 年代中期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部分船只国产(可见洋务新政的军事工业的实效)。为了统一海军指挥权,1885 年10 月成立了海军衙门。
(三)培养人才
(1)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2) 派遣留学生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历史作用
(1)现实意义 洋务新政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铁路、轮船和电报等新式交通业,建立了近代化海军,这在外国势力频繁军事入侵的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 进一步打开了学习西方的风气,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3)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洋务运动虽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他所建立的近代工矿、交通业却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导致了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2、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不甘心国势衰弱,遭受外来侵略的命运而采取的一次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活动,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首先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希望〃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迫切需要及自身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使其〃师夷长技〃局限在学习技术的层次,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后来的甲午战争的失败证实了这一点。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3、启示
洋务运动的实践表明:只有求得国家独立,才能从容地建设现代化;洋务改革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一)兴起原因:
1、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加重
2、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3、西学传入和向日本学习的结果
(二)过程:
包括“公车上书”;宣传维新主张 ;组织团体,网罗精英人才;同保守派进行激烈论战;光绪帝颁布改革诏书实行变法;运动失败等等。
(三)戊戌变法内容:
A 政治方面:臣民不论大小皆可上书言事,裁撤冗官闲衙,澄清吏治,取消国家对旗人的供养
B 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创造,改革财政,全国设立邮局
C 军事方面:军队改习洋操,采用西洋兵制,裁汰绿营,筹建海军
D 文教方面: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允许自由设立报馆和学会,派人出国留学和游历。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失败原因
主观上: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维新派虽然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是不敢摧毁封建势力,不想推翻现有的政权和制度,希望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变法图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理论指导上,打出孔子的招牌进行变法,虽然具有减少改革阻力的策略意义,但也暴露了维新派的软弱无力;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虽然同帝国主义有矛盾,缺乏彻底反抗帝国主义的勇气,认为不必正面反对帝国主义,通过资本主义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就能免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甚至寄希望于英美的支持。
(3) 害怕发动人民群众。这种缺点致使不流血的维新变法最后以流血的政变而告终,证明想用和平的改革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在中国行不通。
2、意义
(1)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变法期间,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学会和学堂,大量地传播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介绍了西方的自由平等学说和君主立宪制度
(2)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这场运动是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表现。维新派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概念,强调国家为国民所有,匹夫有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它为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和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维新变法颁布的保护和鼓励民族企业发展的政策,激发了人民“实业救国”的热情,形成民族企业的第一次投资高潮。
3、教训
维新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根本行不通,要想使国家复兴,必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 年6 月)
2、严复:《天演论》自序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活动,以及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2、情感目标 通过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和辛亥革命的过程的学习,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中的仁人志士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不屈不挠的英勇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意义
教学难点: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局限
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时间:2 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经过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与此同时,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华侵略,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是也激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成为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和扩大他们在华利益,加紧对华输出资本,掠夺通商和路矿利权,与此同时伸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的激烈角逐,导致矛盾逐渐尖锐化,这种矛盾的激化集中体现在日俄战争的爆发上。
1900 年,沙俄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并拒绝退兵,妄图在东北推行“黄俄罗斯”计划,这与日本夺取中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1904 年2 月6日,日本向驻扎在旅顺的俄国军舰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这场为了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竟然实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清政府除了划出“交战区”外,还要严守局外中立。在美国的调停下,1905 年9 月,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重新划分了在中国的利益,战争结束。在战争期间,英国在西藏燃起战火,德国也将炮舰驶入长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主要表现在:
(1)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加紧控制清政府:政治上通过驻华使节直接控制清政府,把持很多重要的部门,甚至很多外国人进入地方衙门供职;经济上通过对华资本输出把持中国的铁路矿山和财政金融,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军事上通过使馆驻兵,和在北京附近铁路沿线的驻军,置清政府于军事监督之下,使中国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2)晚清“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持,安抚统治阶级内部的各个派系并欺骗人民,在逃亡西安期间,就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谕旨,清末立宪活动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但是由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很多新政改革流于一纸空文。
1906 年,为了抵制各地愈演愈烈的革命风暴,西太后下诏预备立宪,1907 年宣布在中央筹设咨政院,地方设立咨议局,1908 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23 条中共有14 条是维护君上的权力的,1911 年5 月组织了“责任内阁”,但大部分内阁成员由皇族组成,“皇族内阁”遭到立宪派和一些汉族地主的不满和反对,所谓“立宪“骗局至此完全戳穿。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预备立宪的失败,使人民更加坚定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
3、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20 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虽然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还非常小,但是近代工矿企业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比以前有较大的进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