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269章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269章

小说: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隶校尉府设有从事曹掾十二人,主管察举中央朝廷百官犯法者和本部的各郡事务,因此既是京官,又是地方官。司隶校尉参与议论朝政时,位在九卿之上,监察权之大,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
虽然如今的司隶地区尚处于分裂状态,关中一府两辅之地被李傕、郭汜和张济三人分别掌控,而河东之地又为袁绍所夺,但好歹还有河内、弘农和河南尹三郡之地可供朱儁发挥,所以朱儁一旦出任了司隶校尉之职,绝对不是只得虚名而无实权。
洛阳保皇派存在的意义,既是要给天下忠于汉室的读书人一个投奔的方向,同时又要替刘和抵挡来自长安朝廷的压力,所以不仅不能刻意打压,反而是要适当的扶持和保护。政治斗争比军事斗争更为复杂,属于权力争夺的最上层,不能简单依靠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要通过各种利益分配,各种协调和平衡,最终达到动态的稳定,而非僵硬固化的一套。
当然了,说一千道一万,赵云之所以能够这样从容的在洛阳布局,最终还是靠了刘和的全力支持和绝对信任。赵云连司隶校尉和河南尹这样的官员都敢替刘和做主进行安排,虽然名义上只是举荐,但能做到这么夸张,既需要他对自己的这份安排有自信,也需要他对刘和有足够的认识,缺了哪怕一点,可能都会引起很大的误会和猜忌。
说完了段煨离开军营之前的诸多首尾,再看段煨离开之后的情形。
洛阳这边如今缺少带兵将领已非一天两天,正是因为缺兵少将,刘和才忍痛将最信任的大将赵云派到了洛阳,而段煨从军队中离开之后,派谁去替他便成了一个问题。
洛阳地区现在可以信得过的,能够统兵作战的将领,从赵云往下数,也就李严、邓海、陈贵等人,如果算上刚刚从张邈那边挖墙脚招揽过来的典韦,再算上南阳那边刚刚从平春市集上“淘宝”出来的魏延,看着似乎也过得去。毕竟这里面可是有着“五虎上将”一员,武力值爆表的“恶来”一头,未来后备丞相一位,未来一流将领一位。
但是,赵云和李严两人现在要负责整个洛阳太傅府的运作,所以不可能跑到黾池去接段煨的班,典韦已经领了驻守轵关陉的重任,而魏延现在还是生瓜蛋子一个,而邓海和陈贵一人守陕县,一人守函谷关,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一旦河内战事爆发,赵云可能要亲自前往指挥和独镇,所以放眼洛阳,竟然难以找到一位可以信任同时又能力出众的人来接掌段煨留下的部队。
这个棘手的问题如何解决呢?答案是让文官掌军!
从大汉四百年的过往军事行动来看。既有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武人立下绝世功勋,同样也有班固和班超兄弟投笔从戎,开疆拓土,扬国威于外域。在大汉朝廷,让武将当丞相的事情几乎难以看见,但让文官当大将军的事情却时有发生,由此可以看出文官掌军其实有着深厚的政治土壤,从来都没有缺少过。
远的不说,就说现任的徐州牧卢植,便是典型的文官出身。而且还是享誉天下的名儒,但谁敢说他统兵打仗的本领就差了?
文官掌军,有利有弊,关键不在于用不用,而是究竟该用谁。如果选的人像卢植这样文武双全,那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若是选的人像赵括,只会纸上谈兵,那就会把一支部队活活的葬送。
那么。赵云和李严最终选择了谁来接替段煨留下的空缺呢?
答案其实早就已经悄然揭晓,此人便是陪着赵云前往新安会见段煨的曹掾贾逵!
贾逵现在太傅府中担任曹掾,与陈群一起协助李严处理政务,他和陈群两人几乎等于是李严的左膀右臂。贾逵主要负责与军队有关的事务,陈群主要负责与民事有关的具体事务,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人的出力,李严在洛阳才能游刃有余。没有被诸多的事务活活累死。
如今形势着急,李严也来不及舍得舍不得,直接向赵云举荐了贾逵。而赵云也是对贾逵的能力充满信心,所以先让贾逵以协助段煨处理后续事务的方式进入段煨军中,等到一切妥当之后,则正式宣布由贾逵接替段煨掌军。
在另一个时空当中,贾逵一生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是曹魏政权当中具有政治、军事才干的重要人物,终其一生为曹魏政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建安九年,曹操攻陷邺城,袁绍外甥高干迫于形势而降曹,被任命为并州刺史。建安十年,曹操率军北上援救被乌桓人围困于犷平的左度辽将军鲜于辅。归降不久的高干趁机在并州反叛,并勾结河内人张晟、河东人卫固、弘农人张琰等,祸乱于崤山、渑水之间。贾逵起初不知张琰已经反叛,前去会见张琰。他在张琰的住处察觉了这一阴谋,想马上返回又难以脱身,于是急中生智,装作愿意同张琰一起反叛的样子,煞有介事地替张琰出谋献计,取得了张琰的信任。当时渑池县的临时治所在蠡城,城堑不固。贾逵以修筑城墙的名义从张琰那里借到一些部队,回到蠡城后,城中那些图谋反叛的人以为贾逵也已经反叛,因此都不避讳贾逵,结果被贾逵一个个抓起来杀掉。等到贾逵修好城堑之后,便坚决与张琰对抗,直到张琰失败。
太和二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按照吴王孙权的主意,佯称得罪了吴王,要弃吴投魏。他跟大司马兼扬州牧曹休私通消息,约曹休发兵去接收鄱阳郡。曹休中计,上书请求获准后便率领骑兵步兵共十万名往皖县去接应周鲂。曹休从寿春发兵以后,魏明帝又派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司马懿领兵进攻江陵。
贾逵至五将山时,曹休已经孤军深入吴地。尚书蒋济向魏明帝表示驻守上游的吴将朱然可能会从曹休后方袭击,吴军随时会东进切断曹休退路,建议派兵救援曹休。魏明帝诏司马懿停止前进,让贾逵东进与曹休合兵一处。贾逵料到东吴在东关没有防备,一定是将军队集中在皖城,曹休孤军深入必败无疑。于是,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了二百多里,抓到一个东吴兵,经盘问,才知道曹休的军队果然已经战败。
原来,孙权早就亲自到了皖城,拜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为左、右都督,各带三万人马,三面埋伏。曹休的兵马进至石亭一带时,就立即被吴军包围。曹休遭遇突然袭击,一时不知所措,交战不利后便慌忙退兵,吴军在其后追亡逐北,斩杀魏军万余,缴获军械车马无数。曹休退至夹石,发现夹石西北的退路已被孙权阻断。此时,东南有追兵,西北无退路,曹休军士卒叛逃,丢弃甲兵与辎重甚多,几乎将要全军覆没。
贾逵闻知曹休兵败,而且孙权正在遣兵截断夹石,部下将士大多不敢下定决心前往救援,也有人表示不应该再深入犯险,最好等待后面的援军到来。贾逵力排众议,说道:“大司马兵败于外,路绝于内,进不能战,退不能还,危在旦夕。东吴知道后面没有接应的军队,才敢大胆地追上来。现在我们疾速前进,出其不意地赶到夹石,突然打过去,这就是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东吴看见我军必然退兵。如果坐待援军到来时,东吴已经将把险路全部断绝,到那时兵马再多又有何用呢?”
于是,贾逵指挥军队备道兼程,到了夹石附近,他命士兵在山口要道上竖起很多旗子,并留少数士兵不停地敲鼓,迷惑敌军,然后贾逵亲率主力部队迎战吴军。吴军以为魏国救援大军已至,于是急忙撤离战场。贾逵占领夹石之后,拿出粮食和军资供应曹休的部队,使得曹休得以重新整顿队伍,最终安全退回扬州。
这些仅仅只是贾逵在掌军方面的两个片段,但足以证明贾逵的军事眼光和才干,除此之外,他在治理州郡方面也是政绩卓然,魏武帝曹操称赞他说:“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逵,吾何忧?”魏文帝曹丕称赞他说:“逵真刺史矣。”魏明帝曹叡称赞他说:“逵存有忠勋,没而见思,可谓死而不朽者矣。”
那么,刘和搅乱的这个时空当中,贾逵在段煨留下的一万多部队当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第四一九章 新“约法三章”

段煨离开新安县城的时候,将他的主簿左灵和长史邱洺都带走了,另外还有五百名死心塌地愿意脱下军服跟着他去洛阳闯荡的部属。
这些人的离开,对于继任者贾逵而言,既算好事,又是坏事。
段煨、左灵和邱洺几人在军中最有影响力,他们一起离开之后,贾逵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不用有更多的顾忌,这就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少了左灵和邱洺这样对河东军队熟悉了解的军中官员从旁协助,贾逵就等于是要一个人面对上万人,不仅考验他的应变处置能力,更加考验他的胆魄手段。
幸好贾逵出身苦寒,从小就吃尽了人间各种苦头,年轻的时候甚至因为没有御寒的棉裤只能借妻子兄长柳孚的裤子才能出门,所以当他面对段煨留下的上万人马时,显得十分从容镇定,没有丝毫的慌乱和迷惘。
跟随段煨离开的不仅有左灵和邱洺两个僚佐,也有一些老西凉军中的中层军官,这就给贾逵腾出了很多可以调配的职位,贾逵充分利用这些天来在军中掌握了解的情况以及段煨给他提供的那份名单,先从军中选出一名为人老实本分的军官担任了军需官,然后又挑选出一个为人正直刚正的军官担任了军正,也就是军法官。
选好军需官之后,贾逵让他自己挑选一些做事本分的士兵担任自己的手下,专门负责保障一万多人的伙食粮草和军饷发放。同样的,选好军法官之后,贾逵也让这名军正在军中挑选体型壮硕、在士兵当中有威严的低层军官和士兵加入到军法队中。
贾逵要求新任的后勤军需官和军法官将挑选出来的手下名单张榜公布,军中将士若是对其中某人不满,则可以直接来向他申述和说明情况,由贾逵进行仲裁,确保被选出来的所有人能够为一万多人所接受。
因为贾逵并没有从外面安插亲信进来,而这些被选入后勤队和军法队的头领和队员是由部队内部推选产生,所以全军将士并无太多异议和反对。这位他们今后按照贾逵的意思办事打下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群众基础。
后勤军需官主要负责一万多人马的吃喝拉撒,只要此人办事得力,就等于稳住了从河东过来的这些将士。军法官主要负责监督和纠察军营内的违纪现象,只要此人刚正不阿,部队就能保持不散,不会成为新安城内的祸害。贾逵首先从后勤和军纪这两个方面入手,属于十分稳妥的做法。至于比较敏感的大范围人员职位调整,则需要等他在军中彻底树立起了威信之后。才会实施。
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贾逵也充分利用自己在洛阳太傅府做事时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王凌和司马懿等人,鼓动两人来军中协助自己或者替自己在长安物色可用之人,派人去将当初愿意借裤子给自己穿的柳孚接到新安来帮自己做事。最重要的是,贾逵还向赵云要到了两百名出自龙虎卫洛阳营的精英士兵,前来新安营内充当教官。
身处长安的王凌接到贾逵的来信之后,有些意动,他实在不想继续呆在波诡云谲的长安城内担惊受怕。但考虑了王家自王允去世之后势力大损,他这个当侄子的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候只为了个人的前程便将家族放在一边,所以委婉地回信给贾逵,大概意思就是当以后长安的形势明确下来之后,一定前来投奔贾逵,为他效力。
作为同在长安时的好友,司马懿的心思就要比王凌复杂许多。他觉得自己的才能远远超过贾逵和王凌等人,如果现在委身于贾逵之下,不仅没有面子,而且感觉前途也不是太广阔,所以只是将贾逵这封书信当成是好朋友的一份善意问候,心中并未当真。不过司马懿做事向来喜欢走一步看三步。尽管他不打算前往新安去协助独自掌军的贾逵,但他还是非常热情地向贾逵推荐了两个自认为不错的人才,分别是冯翊高陵人张既和北地泥阳人傅干。
张既虽然出身寒门庶族,但家中殷富,为人有容仪,在他十六岁时就在冯翊郡担任门下小吏,后来屡次升迁。被郡里举为孝廉,但却没有前往长安入郎署为官。司马懿向贾逵举荐张既,便是看重了张既的这份淡泊心性,觉得让张既到贾逵的帐前出任主簿比较合适。
傅干是壮节侯傅燮的儿子,当年傅燮出任凉州汉阳郡太守之职,恰逢韩遂、马腾等人拥陇西狄道人氏王国叛变,兵围汉阳城,当时年仅十三岁的傅干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与叛军作战身死,因此心志坚定,一心想要平定凉州边患,替死去的父亲报仇。
张既接到司马懿举荐他前往新安投奔贾逵的书信之后,并没有同意,而是继续留在郡中担任自己的小吏,似乎对于仕途之事并不如何在意。傅干逗留长安无事可做,得知贾逵手下缺人之后,立即收拾行囊直奔新安而来。
过了一段时日,先是柳孚来投贾逵,接着洛阳方向派出的两百名龙虎卫精锐士兵抵达新安,最后则是从长安动身的傅干到了贾逵营内。
虽然没有盼来王凌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才,但傅干能来投效却也令贾逵心中欣喜不已,他让傅干出任了自己的主簿,又让柳孚担任了军中的功曹,再让两百名洛阳过来的龙虎卫精锐暂时充当自己的卫队,于是将整支部队的架子搭了起来。
驻守函谷关的守将邓海按照赵云的指示,将关城之中历年积蓄下来的资财匀出一半送到新安,贾逵有了这笔军饷之后,便在军中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
按照之前的约定,贾逵将不愿留在军中积蓄当兵吃粮饷的三千多士兵集中到新近平整出来的大校场上面,然后当着愿意留下来的士兵之面,给这些退出行伍的士兵发放了一笔解散钱。
贾逵站在台上大声说道:“诸位不愿继续留在营内的士兵,今日贾某在这里摆下银钱替你们送行,算是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希望你们立刻新安之后不要回河东去投靠袁绍的军队,因为那样的话,将来我们就要在战场上再度相见。到时候你们被抓了,被杀了,可就怨不得我!”
贾逵这话说的很实在,要走的士兵听了心里很感激,留下来的士兵听了心里很振奋,因为士兵们听出来贾逵有决心带着他们跟袁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