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那时我们年少 >

第15章

那时我们年少-第15章

小说: 那时我们年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一次又一次让我感觉到他的变幻莫测;似乎冥冥中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主宰着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无力反抗。
曾经,在我的生命中;发生了许多无法想象和完全没有办法掌控的事情。曾经,我认为自己和嘉仪之间不可能再有故事发生,我们的相识只是生活的一个交叉点;经历了这个交叉点之后;我们只能越走越远。虽然我们确实已经越走越远了;可她留给我的痛却是刻骨铭心的。曾经,我认为自己可以在漂泊的磨砺中忘掉所有的过去;但我却更加疯狂、伤感的回忆曾经!
或许人一旦与社会融合,一旦真真正正做了社会人;才会明白自己的渺小,才懂得自己的力量所能改变的事情真的很有限。曾经的锋芒毕露,年少轻狂早已被岁月洗刷的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成熟的稳重、圆滑的老练。
我对自己的改变感觉到痛苦和无奈,我不想自己就这样成为一个市井中的小角色;但我更清楚自己无法改变。我们的生命中必须承受这种残酷的蜕变。
伊恒对我的改变很惋惜;在他看来,我应该成为一个艺术家;一个让人敬仰的文学家。也因此,他要带着那一大帮子搞艺术的同学来认识我;来唤醒我的那份对艺术的热情。但很可惜,我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我;那个把所有的忧愁都寄托在无病呻吟的文字中的我。
艺术对我来说最终只能成为一种奢侈品;而我已经远离了挥霍的年龄;我的生命中只留下为了生存而漂泊。我没有勇气饿着肚子搞艺术;艺术只能在我不被物质生活所迫的前提下偶尔去缅怀!
伊恒对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不是很了解;但他认为,我应该是值得同情的角色。因为我看来似乎活的很痛苦,而且是一种周围没有人可以理解的痛苦。
这几年,我忍受着对嘉仪思念的煎熬;我渴望和她之间的再次重逢能够挽回些什么。但最终面对我的;结局依然,原来自己早已无力挽回!
或许我只是一个脆弱的人,虽然我将自己的脆弱掩饰的很完整;但我无法骗到自己,我的内心一直是沉重的。
回到家,父母同时惊叹我的变化,他们并不知道我到底是为什么而改变;他们似乎只认为这是我在外面吃了一些苦头的功劳,认为我已经长大了、懂得怎样去应付生活。
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我当时的心情,也没有人会真正去关注我生命中的细节;我只能静静的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撕碎内心、目睹血淋淋的自己。
醉酒后的第二天,我约了嘉仪,想和她聊聊。她如时赴约,我约她的目的很简单;想将这次和她的谈话作为我们之间彻底结束的一种祭奠;这种结束意味着我对她不会再有任何的奢望,我只能深深的祝福她!
我们聊从第一次分离后彼此的生活、聊对以后的一些打算…很开心,很坦然的聊着,没有一点拘谨,根本不像是伤感的谈话。
最后能够如此面对结束,我似乎应该满足了。
越是聊到后面,我越是恐惧;我开始意识到她将从此永远在我的世界里消失。面对我的这些恐惧,她似乎还未察觉,依然开心的聊着;她告诉我:“如果一开始我就能如此珍惜她的话,我们可能还会一直走下去;甚至于结合。如果不是因为高考后需要面对天各一方……如果不是…她一气之下说作出分手的决定…如果我懂得…”;当她一口气说出了这么多的“如果”,我已经目瞪口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许我只能怨自己。
最后离别时,她问我:“我们之间真的不可能成为兄妹,或是朋友嘛?”,我轻轻的摇摇头;而后头也不回的迈开步子向前走。
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之间的结束,谁都不愿意的结束!
23:
和嘉仪之间那纷纷扰扰的故事结束了,虽然感觉到很痛;但庆幸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在这种痛中得到彻底的解脱。
我宁愿将自己和她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当作一场梦。梦醒之后;倾刻间,所有的一切挥灰烟灭,化为乌有。
飞凡和庄婷为了对我表示歉意,再次单独请我吃了一顿饭。他们俩对我和嘉仪之间表示婉惜;我无言。其实我很想告诉他们;结束了,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并希望我们都能对这件事闭口不提。让时间来掩埋这一切;终于,我对此还是没有勇气说出口;我的内心太过沉重了,不是因为嘉仪,而是突然间感觉到自己生活的灰暗和陌生。这种陌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
兄弟间分别两年,再次重逢;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飞凡和庄婷终于再次走到了一起,终于收获了他们所应该得到的爱情果实。我为兄弟感到欣慰的同时,真诚的祝福他们的爱情能永恒;也愿谱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和飞凡吃完饭,一起送走庄婷后。他依然拉我去他家,说是想和我好好聊聊。我没有拒绝,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飞凡问我今后有什么打算?我沉默了半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面对明天,我没有勇气再打算什么;而他诚心想邀请我和他一起在生意场上共同打拼。本钱他可以先出,至于利润可以商量;我拒绝了他的好意。
几年的在外漂泊;让我学会了很多。我知道自己可以改变的东西很有限,我最好的归宿或许就是如此忙碌的漂泊;让这漂泊洗涮那份内心的沉重…
飞凡问我多少钱一个月,我如实告诉他;同时还告诉他;工资虽然低,但够用,而且这样我活得充实。他反问我:“就你那点工资,能养活自己吗?纵使现在能,以后呢?以后你还有妻子,儿女,父母……你能应付的来吗?”;面对飞凡如此咄咄逼人的追问我无言。
或许飞凡很了解我的性格,毕竟我们共同生活了近3年、毕竟我们有过手足兄弟般的感情。他清楚,其实我和他一样;已经挥霍惯了,已经对金钱麻木了。他知道我和他一样需要钱,需要钱来满足自己的挥霍。但他并不是很清楚我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已经快两年没有生活在一起了。我需要钱,但我并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施舍;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构筑属于自己的生命巢穴;那样的过程才更有意义。
或许飞凡是真诚的、真诚的想与我共同打拼;他不想看到我孤独的在贫困潦倒的生活中挣扎、不想让我被钱困扰、不想看到兄弟在不快乐的环境中继续生活下去。但我真的无心和他在一起经商,我和他不同;我厌恶商场。
不可否认,飞凡是块做生意的好材料;他小小年纪就能孤身一人在生意场上打拼足以证明他卓越的经商头脑。如果与他合作,不敢说日进斗金,财源滚滚,至少比我现在拿个月薪两千不到的生活强十倍百倍;但我依然还是想坚持自己的选择。最后飞凡说尊重我的选择,叫我再仔细想想,想通了随时都可以。
飞凡为我不肯与他合作经商而感到婉惜;我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他想帮我,但他清楚我的脾气,我不可能无功受禄;所以才要求与我合作做生意。
我为自己能够交到如此真诚的朋友而感到欣慰。
这次回家,除了父母、除了飞凡、伊恒几位兄弟;所有的一切给我的感觉都是陌生的。一切离我是那么近、却又那么的遥远;仿如两个世界。
十几天的假期转瞬即逝,面对我的,又将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劳作。不过,终于我已经了却了一桩心愿,终于可以了无牵挂的在异乡享受孤独、享受被人遗弃的生活。终于知道了嘉仪现在过的很幸福;有一个深爱他的男朋友,我应该知足了。
辞别家中年过半百的双亲,再次孤独的踏上远离故乡的火车。我再次拒绝了所有亲人的送行,原因依然是我不想面对那种生离死别的伤感。
风尘仆仆的从家里赶到自己漂泊的这座城市,回到自己蜗居的出租屋。我感受到了自由的气息;我在想假如没有那份难于割舍的骨肉情、亲情和爱情;假如我能忘却一切重新生活;或许我会过的很幸福。但这一切似乎是天方夜谈,永远不可能。
再次千里的奔波,回到住的地方;女友依然平淡的迎接我的归来。我对此颇为心酸,不是因为女友;而是因为感受到了自己内心感情的空白。
我想自己和女友继续在一起的意义,几乎等同于独身匆匆旅行中暂时的路人;而我们的路也已经走完了。再次独自的启程,带上所有的记忆和对曾经的祭奠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我不想看到自己的感情世界如此的苍白,我宁愿不要这如此平淡如水的感情;我宁愿去过一种真正孤独的生活,在孤独中寻找自我、品尝人生!
历经青春年少的波澜,所有的一切开始变得平静;所有年少轻狂的过程像经历了一场战争。历经战乱,自己已经千疮百孔;但战争结束,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而我也需要收拾好心情并埋葬所有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感情,同时还要立下一块不朽的丰碑。
再次收拾行李去奔赴另一个战场,我将用忙碌的奔波劳碌来充实自己匮乏的感情世界;来掩盖所有失去的痛!
面对自己选择的漂泊,面对结束后的新生活;我将更加成熟、稳重的一路走下去……
作者于广东顺德


一些高考前后的随地随笔
更新时间2008723 20:50:23  字数:3052

 1:
对于自己的现在,真的很想说些什么:
我知道自己的舞台只有一个,自己的路只有一条;这只能局限于一个事实!
我已经高三了,虽然还有一两个月就要高考;但在这所破学校我早已不再像个学生,而似乎更像个匆匆过客。我去教室不再是单纯地学知识,而是给父母一个学期拿出的银子做个交代——我不想自己晚上恶梦缠身,因此而精神失常。
一天,我虽然只上一个小时课或者干脆不去学校;但一样要每个月从父母不多的积蓄中拿出一笔钱作为自己挥霍的生活费…
我每个月的生活费相对而言不多也不少;500块左右;对于这笔钱怎么花我心里确实没个底。只知道这些钱除了还前一个月欠下的债,只可以维持一两天的吃喝玩乐及朋友间的一些应酬;余下来的日子我又得借债和欠债。如此的循环让我一直处于负债累累的境地;这样也好反而应验了一句话:“自古文人多清贫”。
因为我是“文人”,因为我的生活相对清贫;所以在经济上兄弟们大多比较照顾我!
2:
虽然我经常不去上课,但逃课的我面对生活一样无聊;有时候甚至莫名地思考着关于死的话题,想到死亡可以超脱一切。但每每心态平静的自己也会想;如此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似乎有负于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于是我开始像个疯子一样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
记得有位外国哲学家萨特提出存在主义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也就是说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到这个荒谬的世界来虽然痛苦万分,但并非等死;而是通过自由选择寻找生存的乐趣和意义。
我佩服这位当代存在主义哲学集大成者的外国人;他短短的一段所谓的:存在主义核心为我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指明了做人的方向。
凭心而论,我并不太喜欢看西方文学作品;用我一位授业恩师的话来说:东西方作品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东方人的作品除了累赘的感情就是一条链条式的故事串联,有时为了超脱数字的界限竟然将两个豪不相干的故事强加串联;让人误以为凡是艺术都是思想精髓。当然这种作品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通俗易懂。而西方人的作品除了拥有一大堆哲理主义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隐含意和内在含义。
我完全赞同这位老师的看法,于是我只爱中国文学。
-曾试着读过一些外国作品,其中一本不到200页的书我用了近一个星期;而同样规模的一本中国作品我只要一天甚至更少的时间。
怪不得作家余华会在访美归来感到遗憾:“人家用写5本书的时间写一本书,我们却用写一本书的时间写5本书…”。
其实我写这些东东并不是为了在读者面前炫耀什么,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不会去评价文字。我只会说中国作家都是流氓,而文字就是他们的排泄物。我只是想表明自己热爱文字!
3:
总喜欢把人生比作是一个地狱,而自己只是一个从遥远的天堂降临于此的流星。我的职责在于传播光明,虽然我曾经极度地怀念自己在天堂的快乐日子,讨厌地狱中的苦难;但我始终保持着一颗圣洁的心;因为我始终铭记自己是一颗星,一颗会发光的星!
成长对我来说,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圈;一个像孙悟空头上紧箍咒一般的圈。长辈们一天天的念,圈就一天天的紧。直到离开他们的庇佑,寻找到自己的那片天…
现在对我来说,最恐惧的莫过于高考。时间对高考来说又似乎更像条导火线,随着引线燃尽,“轰”的一声;有人因此爆出了美好的前程,也有人因此爆毁了自己活着仅剩的一些意义!
当然能够熬完高考完那“轰”的一声,对自己的寒窗十几载也算有了个交代,而有些人却连高考考场都没有勇气进;我就是其中一个。就现在的我而言最多只够个初中毕业的水平;至于我是怎么堂而煌之地混进了高中?怎么能够成为老师眼中的人物?我不想说的太明;总之,个人认为这并不单单只是自己的悲哀,而是自己生活的真实!
4:
有人说高三频繁的月考和模拟考试的生活像个炼狱,但我却不觉得;至少不完全认同,原因有很多种,总的来说有这些:
1:我是个人才;本来我并不想将这个理由排在第一位,但一时间又找出比这更合适的。
2:我是一个自由的人;老班不是在我不去学校可能影响他N元奖金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找我回教室;他理解,更了解我的性格,他知道其实我不上课或许比上课学的东西更多。
3:我有怪癖;换句话来说,我很有性格,能被身边的同学所接受的同时而又不被他们同化。
4:我是一个矛盾中统一的人;我不擅交际所以沉默,但我的沉默又似乎是一种交际。
诸如这些关于自己的性格资料是我利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搜集过来的。
很小的时候,当我才明白事理的那一刻开始;总是这样想:人只不过是一条长线,而将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的故事串联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所以每个人都去拼命都去充实自己的那条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