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百媚图 >

第63章

百媚图-第63章

小说: 百媚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道人起身下跪回礼,没说什么。

柳和尚也不谦让,在木道人下手趺足而坐,道:“老师,今ri学生前来,是为了小女的婚事。”

木道人微微颌首,没有言语。阿牛站在师父身边,神情尴尬,轻轻玩弄着衣角,就像是个羞涩的大家闺秀一般。

木道人仍旧无语。

柳和尚见道人不说话了,当下拜了拜,起身拉了拉女儿。

柳定定不知道两人这算什么意思,到底是允还是不允呢?便站着不肯动。柳和尚见女儿不动,只得低声道:“他们师徒有事商量,咱们回头再来。”柳定定这才看了看阿牛,心有不甘地跟着爹爹走了。

钱逸群看她那脸幽怨,心中暗道:这世间还真有这般痴情的女子,一见钟情就铁了心要跟个弱智过一辈子,这是什么样的jing神……病啊?

等柳和尚父女的身影渐渐缩成一个小点,钱逸群突然听到一声长叹。

这长叹苍老而悠长,浑厚而磅礴。一叹三转,有遗憾之情却无一丝怨念。

这是木道人的一叹。

“阿牛。”木道人竟然吐出了五句之外的两个字,而且看那阵势还要继续说下去。

“弟子在。”阿牛跪倒在前,低低垂头。

“逸群。”木道人又唤道。

这一声叫,仿佛洪钟大吕,好似天雷滚滚,心神震慑,百骸微颤,让钱逸群好不敬畏。他不由自主跪倒在地,伏身恭敬道:“弟子在。”

“你二人入我门下,所得几何?今ri当做个考校。”木道人的声音好像直说道两人心中一般,飘飘邈邈,字字印心,果然是金仙之姿,道德高士。

 第四十章 说欲

一时间,茅棚内光明大作,四处白茫茫一片。 在这白光之中,渐渐浮出一个金sè光点。须臾之后,金sè光点由远而近,猛然炸出万千道金光。金光之中端坐白发花衣老神仙,目帘三分开,七分闭,说不出的慈祥,道不透的玄机。

这老神仙法相随和,仪态威严,令人心生敬畏。从一人高矮,渐行渐大。仿佛顶天立地,好似提携ri月。

钱逸群仰头而视,心中虚凉,只见这金身没入云中,只在滚滚祥雾之中露出一双悲悯世人的双眼,正低垂俯视下来,罩在身上带来无穷暖意。这一瞬间,无穷自信由心底而生。

——大道漫漫,十方无界,八千里上下求索,九万年辗转沉沦,我却终究能够登达清静圣地!

钱逸群垂下头,恍恍惚惚。身中凝成的尸狗一魄,银光收敛,在天顶一束金光之中显得无比惬意,缓缓升腾。原本与钱逸群一模一样的面容,渐渐变得细腻起来,露出一抹童真,就像是年轻了几岁。

不知过了多久,钱逸群方才从这玄妙的情境中回过神来,身上微微发冷,膝盖生疼。原来外面天sè已经全暗,远处有几点火把留着照明。徐佛李贞丽等人,连带曹家叔侄、戴氏兄弟,全都不见了。

“可言说各自所见。”木道人出声道。

钱逸群心想,这事总是师兄说在前面。谁知一看阿牛,只见方方大大一块砖,竟然泪流满面,双眼如同泉眼,仍在不住往外涌眼泪水。

——这孩子看到什么东西了!

钱逸群回忆刚才的感觉,虽然的确有感动的成分,但也不至于哭成这样啊。

阿牛紧咬嘴唇,喉头滚动,发出压抑的呜呜声。

木道人慈爱地看着弟子,柔声道:“好啦,不哭了,说说吧。”

“师父,师父!”阿牛死死噙着眼泪,拼命摇头,只是不住叫着“师父”,其他什么都不肯说。

木道人叹了口气,道:“你还是要娶柳姑娘么?”

阿牛伏在地上,从呜咽中吐出一个“嗯”字。

“你去吧。”木道人微微颌首,就像是平ri一般。

钱逸群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两人到底在说什么。不过貌似每个人看到的东西应该不同,所以师兄才会那么激动。自己所见那么玄幻,这到底怎么算成绩呢?他这边正思量着,只听那边砰砰砰三声,正是阿牛给师父磕头作别。

钱逸群一惊:难道本门禁婚姻?要想娶妻就得破出门墙?这规矩是什么时候定的?

“照顾好师父。”阿牛对钱逸群说了一句,快步朝外面跑去。

一声撕心裂肺的干嚎从外面传来,吓呆了夜行的走兽,惊坏了栖息的飞鸟。

钱逸群扭着头,看着方砖……阿牛融入黑幕之中。

“逸群。”

听到师父招呼,钱逸群连忙回过头,叩首顿地,道:“弟子在。”

“你所见如何?”

“是一尊神像。”钱逸群抬起头,就着外面散shè进来的星月微光,他突然发现师父的容貌如此熟悉,却与刚才幻境中所见明显不是一个人。之前一直以为见到的是师父,此刻却有些迟疑。

听完钱逸群细细描述了那尊“神像”,木道人道:“你所见的,并不是为师。”刚才他只是随意使出了个阵法,让两个徒儿见到了内心中最为纠结的一面。实际上这个阵法并不能让布阵者读心,更不可能深入其中。

——这阵法貌似还没有高仁的那个高明。

钱逸群心中闪过一念。他见识了师父呼吸之间便能坐地成局,不经意间布下阵法,自然不会怀疑师父的能力。想来想去,突然想到一个让他寒栗的理由:

——师父根本不屑于知道。

——让你看便看了,看到什么,如何去做,都是你的事。说不说也在你,说了给你点建议,不说就自己去走。

——肯定是我想多了……师父绝对不会如此冷漠的!

钱逸群内里心猿攀爬,意马由缰,脸上神sè变幻,煞是jing彩。

“弗要多想了。”木道人一声道出,登时天地间一个震颤,把钱逸群从滚滚念头之中扯了出来。

“师父,我刚才所见,到底是什么意思?”钱逸群问道。

木道人微微闭目,方才道:“yu。”

“呃?”钱逸群喉头一凝,“这是什么yu?”

“非但是yu,”木道人微微颌首,“已经是凡人不会有的大yu了。天下大yu,莫过于此。”

钱逸群听得莫名其妙,如此法相庄严的神像,跟yu有什么关系?木道人见他一脸迷茫,嘴唇微微一动,道:“你以为,何谓yu?”

告子曰:食、sè,xing也。

人身大yu,莫过于食、sè。

食yu乃是人生存之基,没了食yu则命必丧矣。

sèyu乃是人类之基,若是没有了情sè之yu,人丁不兴,家国不存。

其他各种yu望,无不是根植于这二者。故而告子说,这二者是人的天xing,不能磨灭。

然而一尊不知名的神像,代表着自己什么样的yu望?

“你当ri对赵监院说过什么,自己不记得了么?”木道人提示道。

——红尘富贵无心恋,紫府真仙有志攀!

钱逸群心中一个霹雳,想起当ri的对答。

“成仙入圣,便是你的yu。”木道人道。

“师父,”钱逸群磕头道,“弟子以为,这是道心……没想到错在这里。”

木道人摇了摇头,道:“阿牛以前也说过这类似的话,可他那是道心,你这是yu。”

“为什么!”钱逸群心中不甘。

“yu者,狱也。”木道人道,“乃是一个时时刻刻囚禁你心的牢笼。若是我跟你说,你此生求道无望,修行徒然,到了也难见大道毫毛……”

这几句话像是重锤一般砸在钱逸群心头,将他一颗七窍玲珑心碾成砸成玻璃粉!

“看,就是如此。你入了这心狱,便时刻受其折磨,再走不出去了。”木道人轻轻一句话,就像是点破了一层薄纸,又将钱逸群从万丈深渊拉了起来。

钱逸群这才发现自己一颗心忽上忽下,累得吐了口气。

“道心是不同的,”木道人又道,“守而不执才是真道理。一颗道心能助你破灭魔境,怡然自得。若是失守,便坠入狱中。若是执着,一般坠入狱中。其中火候掌握,正是祖师们要红尘炼心的缘故。”

 第四十一章 流铃八冲

第四十一章 流铃八冲

钱逸群恍然大悟,道:“多谢师父指引愚痴。 /”

木道人停了停,又道:“你现在可是在想,如何灭yu?”

钱逸群诚恳道:“正是。弟子正想如何发奋用功,将这yu灭了。”

“痴儿,灭yu之yu莫非就不是yu么?”木道人摇了摇头,又道,“若是光靠臆想就能寻到门径,祖师们何必留下浩瀚经海?”

“求师父指引。”钱逸群一头磕了下去。

木道人缓了口气,道:“你师祖吴大真人,当年曾有一首求道诗,你当牢记。”

钱逸群正襟危坐,毕恭毕敬,等师父口授。

木道人似乎在脑中回忆了片刻,方才张口吐字道:“心神牵绕落烦尘,浊辱淘尽始得真。……”

钱逸群心中默念两遍,将这十四字牢牢记在心中。虽然未有多少感悟,却好歹得了玩味。

不过……

——师父,您老人家停顿的时间挺长了吧。

钱逸群久久等不来后面的句子,忍不住抬起头望向师父。

“后面两句忘了。”木道人淡定道。

钱逸群听到自己颈骨发出咔哒一声脆响,脑袋都差点掉下来。

——师祖的诗词,就这么忘记也没关系么?不是应当牢记的么!难怪世上绝学失传的那么多!原来都是让不靠谱的师父忘记了呀!

钱逸群心中念头又翻滚起来。

“其实都是废话。”木道人说道,“那么多仙真,那么多祖师,说来说去不过那些轱辘话,该不懂的还是不懂。”说着,木道人又是一声长叹。这声叹息中却包含了诸多沧桑和疲惫,似乎又有些怀念和牵挂,耐人寻味

“逸群啊。”木道人叫了一声。

“师父,您说。”钱逸群连忙凑了上去。

“出家是镣铐,在家是樊笼,我问道人哪里去?”木道人突然正声问道。

钱逸群脑袋一蒙,自己过往身世,积年阅历,登时一一浮现眼前。

生活在红尘之中,人人都觉得世道艰难,浑不自在。想科举晋身的,偏偏场中乏运;爱纵情江湖的,总是功名牵连;一朝七篇得入金榜,穿上官服还有各种潜规则真律令约束着,即便是皇di du不能随心所yu……红尘岂不是个大樊笼?

至于出家,难道真的跳出红尘?一样有各种门径,各种祖令,各种打磨,各种钻营……所谓率xing而为终究是愚人借口,也没见那些花街柳巷的逍遥道士哪个就登真成仙。真正修行之路步步为营,谨慎守持,一步不慎即坠魔狱。这不是镣铐又是什么?

“我在中间跳!”钱逸群灵光闪现,出口对道,“道人以在家之心行出家之路,秉出家之诚守在家之身。”

这便是他山中修行的明悟。

此言一出口,钱逸群自己都吓了一跳,越琢磨越有味道。在山中不就是如此么?每ri里名为修行,实际就是生活,而生活又是时时都在修行。人说:人生一世,修行一场,不就是如此么?

正教师尊并非为考而考,只是借考校之意,引导弟子自己总结出当前修行所得。故而不会有什么对错,只有弟子各人领悟深浅而已。

木道人以红尘、方外设问,正是因为钱逸群身在山中心留红尘,一朝让他自己说出口,自然身心合一,一重障碍登时消散。

钱逸群看着师父,怔怔发呆,jing神内守,突然见灵蕴海上尸狗一魄貌似又小了几岁,竟是十来岁模样,头扎总角,隐隐有躁动挣脱之意。

“一个浊鬼有什么看头。”木道人对钱逸群的答案不置可否,一语将他从静定之中扯了出来。

“师父,这个是浊鬼?”钱逸群奇道,“不是灵蕴所生么?”

“七魄乃是身中浊鬼,即便是三魂也是修行之磨石,不可关注。”木道人摇了摇头道,“你在山上修行颇有进益,再留也没用处,可再入凡尘历练一番。”

“啊?”钱逸群以为师父要赶他走,不由心中失落,委屈道,“师父,我没动凡心。”

木道人微微一笑,道了声:“呵呵。”

钱逸群脸上摆出一个囧字,心中暗道:这声呵呵实在可恶,听起来是“呵呵”,细细一嚼就像是“傻哔”了!

“师父,求您指条路。”钱逸群知道师父这样的高人说一不二,自己讨价还价也是枉然,索xing硬着头皮往下走。

“你不是要在中间跳么?”木道人反问道。

“那,弟子是该恢复俗身,还是道装行走?”

“痴儿,既然悟了,就要去行;既然行了,就要恒持。”木道人微微摇头,“你悟了不行,终究是中士之姿。”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正是说得钱逸群这种,行持功夫不足。

钱逸群正觉懊恼,只听师父又道:“你去将灶台上的那口钟取来。”

灶台上哪里有钟?

钱逸群心中一奇,以为是师父大显神通变了一个出来。他点起灯往灶台上一看,仍旧是平素的模样,哪里来的什么钟?

若是钱道士转身跟师父说“没见钟”,大道修行也就因此而绝。盖因钟者终也,不见终,自然是不至尽头的意思。即便是凡夫俗子,让这等口谶落在身上,此身也是休矣!更别提钱逸群天赋言灵,这乌鸦嘴十分厉害!

也该是钱逸群宿缘所在。

一豆灯光之中,钱逸群刚要转身,突然被个“油瓶”吸引了目光。

这“油瓶”仔细一看却压根不是“油瓶”。只见此物一掌来高,顶上是一个山字型的铜件。钱逸群伸手去拿,木柄上不知积累了多少年的油污尘垢,又黏又腻。他轻轻将此物提起,却见木柄下面果然是一口钟。钟面上隐约有纹,膛内有个铜打的小舌。

钟口下平,比钱逸群的掌心略大一线。钱逸群便用左掌托了这钟,右手轻托左腕,毕恭毕敬呈给师父。

木道人没有接过,只说道:“这口帝钟便给了你吧。”

钱逸群拜道:“多谢师父赏赐。”

“不忙谢,”木道人口中轻吐,“为师再传你一套流铃八冲。”

钱逸群听说有法术相传,比刚才道行jing进更为巴结,不用人催就一个头磕了下去,已经养成了习惯。

帝钟又名三清铃、法铃。因为迎请诸圣时必须以此为引,故而名为帝钟。其顶端上的山字叉唤作“剑”,用以象征三清。一般只有道德高士,法坛高功才能用这帝钟。故而有道是:“法铃常振,神鬼相钦。”是法事科仪中必不可少的法器。

在这穹窿山上,茅蓬坞自然不说了,就连上真观都没正儿八经做过什么法事。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