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193章

调教大明-第193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惟功转了一圈,头晕脑涨,后来好歹觑得一个空子,溜了出来。
刚在廊下吹了一阵冷风,因见七叔也慢悠悠踱出来,爷儿俩一对眼,眼中均是笑意。
“怎么样,里头呆不习惯?”
“嗯,是呆不住。”
那些太爷大爷九叔都是养尊处优白白净净的模样,惟功瞧了半天,估摸着这里头有三五个能自己爬上马的就不错了,有一些二三十岁的兄弟行的,脸上居然还涂着脂粉,只是涂的很淡,不细看瞧不出来。
这原本是南边苏州一带的恶习,少年郎君也学妇人一样梳妆打扮,不料南风北袭,现在京中勋贵子弟已经有不少有样学样的了。
英国公府原本也是将门将种,居然是这般田地,这样的大家族聚会,真是聚一次叫惟功别扭一次。
再者这些亲戚议论的无非就是怎么多捞银子,多弄田庄,哪家戏子好,演乐胡同哪个班子不坏,教坊胡同刚刚有抄没的官家小姐,细皮白肉,值得去一探究竟……惟功自忖没有道德洁癖,不过实在是对这样的情形有些感冒,享乐是无错,不过当享乐压倒一切,特别是享乐的人群还是这个国家负有责任的一群时,那问题就大了。
事实上不论是太监,文官,武臣,勋贵,外戚,此时多半都是这样的情形,士大夫也尤其如此,后来明朝局面到不可收拾,明将一投将就能打,官员一投降就变的能干而清廉,实在了慢因为明廷烂的不能再烂,流寇声势一大,东虏一入关,大家都是有改朝换代的时间终于到了的感觉,人人都急着跳船而不是补救,国家当然就完蛋的快。
惟功心中有一股郁气,在厅里呆不住很正常,不过看看七叔的模样,他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张元芳向来在族中被视为异类……确实也是个异类。
“小五,我是一天一天看着你到今天。”
张元芳今天喝了些酒,有些大舌头,不过还是一字一板的对惟功道:“你以后还会是国公,手中的权力要比今日还大的多,你要答应我,永远不要变成今日厅中人的模样,永远都不要,成么?”
“七叔放心……”
惟功答了一句,见有人过来,忙将张元芳一搀,躲在廊檐下另外一角。
“老三,老四,瞧见小五今日的光景不曾?还有大哥,那种巴儿狗般的模样,叫人瞧着真是恶心。”
说话的是张惟德,另外便是惟平和惟思哥儿俩,张惟贤已经与惟功和解,不过听着张惟德话里的意思,似乎这几个亲兄弟之间又有了分歧。
“大哥也是为了大家好。”
张惟平比前几年成熟了很多,最少也是敢说话了,当下沉声道:“你当大哥喜欢巴结小五?大伙儿又喜欢巴结小五?可眼下这局面,不跟着小五走,我们这富贵能保几年?”
张惟思也道:“二哥你省省吧,前一阵父亲在昌平买了一个庄子,管庄的打死了一个佃客,一家子上吊,这事儿是张福的错,父亲先是托人给刑部打招呼,人家理也不理,老五这一次护驾有功,咱爷们又和他和解,刑部的一个姓艾的主事第二天就叫人传话来,说是斗杀,动手的判军流到辽东,张福也没事人一个了,没有小五,咱们这虚的国公后人顶个屁用?”
兄弟几个的话堵的张惟德无话可说,先是冷笑,接着便嘀咕道:“只是以前是那般光景,现在又是这样,我这心里一时转不过弯来。”
“转不过也得转!”张惟平断喝道:“太爷们都能转,你不能?大伙儿还指着年后他给元辅递话,清田的时候给咱们英国公府留点情面……不要说元辅不讲私情,当年老成国公和他有过约定,各家清丈退田,成国公府几乎没退出什么来,咱们家小五现在也得势,凭什么就不能和成国公府比?”
“嗯,是这个理儿。”
“走吧,回席上去,咱哥几个都出来不象话。”
张惟德笑了几声,说了一句在对面水阁唱曲子的伶人的笑话,兄弟几个都笑出声来,几年过来,连张惟思都已经快成人了,女色对他们来说都不是禁忌了。
“小五,原本我还想继续和你说什么,不过你都听到了,我倒也省事。”
张元芳神色抑郁,一手持壶一手拿杯,颇有几分晋人狂放的感觉,他对惟功道:“以前一直是冷灶,也还罢了,现在叫我当左府佥书,还有和你的关系,这么多人巴结上来,我还真是受不了……这世道,清者无处可自清乎?小五,年后我就辞官不做,反正现在也短不得我和你七婶一口吃的。”
惟功知道张元芳以前要出来做事,主要还是要改善条件,然后在族中过继一个继承香火。这个年头,人们多半有鬼神之念,没有亲儿子不要紧,一定要有宗子,不然以后就是孤魂野鬼,不得血食。原本他是被过继去了,但在张元功不停的努力下又被归回大宗,现在说叫惟功重回张元芳这一支也是不可能的事,他满含愧意的对张元芳道:“七叔,等我成了亲,一定挑一个好儿子给你,不能叫你和七婶不得血食。”
张元芳是素知惟功的,知道眼前这小子不轻易承诺,说了就是一口唾沫一个钉,绝不会忽悠自己。他对张元功将惟功要回去当然有所不满,但是从惟功的前途来说,他又不能阻止,好在这孩子是真心尊敬自己夫妻,现在在英国公府还是和自己夫妻住一起,现在又有这样的话,张元芳喉头涌动,眼角也泛起泪花,不过他没有说什么,只是重重拍了拍惟功的肩膀,一个字也没有说。
……
万历九年的正月对汉人来说还是老规矩老一套,无非是守岁,祭祀祖宗,拜亲访友,同时就是胡吃海塞的一个过程,由于张居正秉政以来政务较少错失,地方官也挑的很得力,万历早年还有派中枢侍郎为巡抚巡边之事,各方平安,纵有一些战乱,也很少蔓延开来,总是迅速敉平,对大局并无干碍,天下太平,物价平抑,百姓日子过的十分不错,几十年前嘉靖皇帝当家时,那是真的家家干净,海瑞骂皇帝骂的也不冤枉,自隆庆到万历,日子是一天天的好起来了。
顺字行在广宁也开设了分行,专门收义州卫和广宁一带的毛皮等特产,由于李家在广宁和义州势力极大,蒙古人都忌惮三分,毛皮等货物几乎被李家垄断,顺字行要收皮货和人参,只能从李家手里买,虽然利润还是有,也是远远比不过其余地方,若是别的地方势力,顺字行少不得要设法,要么威逼,要么收买利诱,但面对辽东李家这样的巨无霸,强横如顺字行的势力也只能对这地头蛇低头,这也是亏顺字行的庞大实力和深厚背景,若是换了别家商行,不论是客运生意还是运粮,又或是南货生意,怕是都被李家一口吃下去了。
在广宁,西商的势力也大,不论是山西还是陕西,这两省的商人因为和鞑靼部落的交往而备受重视,相形之下,顺字行便更受排挤。


第312章 尖哨
王茂材走到顺字行门店的店门前时,六个手下已经等在外头,见他过来,有一个部下想立刻起身,却被别人用眼神阻止住了。
刚从京中调出来的时候,众人都不大习惯散漫的模样,经过王茂材好一番调教,总算是好的多了。
他今年三十一岁,正当盛壮年纪,原是宣府的夜不收,与赵雷一起被舍人营招纳到京城,后来也接了家小过来,原说是在京城练兵,两个月功夫不到,他和另外几个夜不收都被调到广宁这边来了。
到了这才知道,原来这里的门店规模极大,生意其实平常,店内伙计众多,却是用来打掩护的多……广宁店原本赚钱也是次要的,最要紧的还是在这广宁城扎下根来,布下眼线耳目!
大人最重细作线报,王茂材这种边郡干夜不收多年的老人是十分赞同,大明以前的边将也很重情报,重防患于未然,后来就是躺倒挨捶的架式,永远只能备动防御,反正等着敌人来,自然也就谈不上去主动进行情报侦察工作了。
“嗯,起来,今天出去遛遛马。”
一听说出去遛马,六个坐姿十分散漫的部下还是情不自禁的坐直了腰板……王茂材轻轻叹口气,这真是积习难改。
他们隶属于是情报局,虽然还是舍人营的军人,但最重要的已经不是上战场厮杀,而是获取情报,好在他们夜不收在情报局里还算是战斗单位……王茂材知道广宁店有情报局的一个分局,其中有一个培训所,专门培训新人,花样百出,王茂材听着都头皮发毛,这一次他带人出去遛遛也是分局的莫绍忠提前打过招呼,他们那边需要几个擅于暗杀和刺杀的人才,所以叫王茂材从夜不收组中推荐几个好的,从级别来说,分店大掌柜王怀文最大,分店任何分支部门都要向王怀文禀报工作,只有军法部门不受这个限制,他们有自行活动和直接汇报权,在监督普通成员的同时,军法局的人当然也监督着王怀文这个最高主持者。
另外往下就是情报局的序列最高,其余各部门都有支援军情工作的义务,只要该局提出要求,当以情报局的利益为最重,这也是上头发下的文件正式确认的,每封公文都在通事局封存档案,有各部门主事者的签名,一旦出现纠葛,很容易通过公文的文书流程来确定责任,也就是确定谁来背黑锅。
王茂材不想背任何黑锅,他的家小都留在了京城,在宣府苦了十来年,好不容易在京城安了家,他是副局总的官职,贴职是指挥同知,世职是千户,这都是跟着大人之后才有的,虽不曾留在营中效力,但在广宁店这里,除了专门的贸易人员之外,其余部门和舍人营功能几乎是重叠的,在这里,只是不准以标准的军人形态出现,但几乎每个人都视自己为真正的军人。
“李青带两人,我带两人在前,分成两个小队,相隔三里,每个一个时辰联络一次。”
纵马出了北镇城之后,走了不到十里地,零星的村落和田野就换成旷野和草原。广宁城是地处锦州以东,地处大凌河与小凌河的上游,扼控辽西和察哈尔蒙古,同时隔绝了西南方向广大地域里的生女真和熟女真,还有赫哲人鄂伦春人等等异族,因为广宁的重要性超过了辽阳和沈阳,当然也包括开原铁岭等诸卫,所以现在的辽东总兵官驻地便是在广宁,还有辽东巡抚也在广宁,其余各附属衙门也多半在此。
在后来失去了广宁和义州后,虽然还有锦州和宁远等固定的堡垒,但建奴和科尔沁喀喇沁等蒙古部落交往不受阻碍,调兵也不受阻碍,绕道山海关从蓟镇破口更是轻松便利,如果广宁还在明军控制之下就不一样了。
正因为广宁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广宁店也成为顺字行在关外人员最多,最精锐强悍的人员配给也多在此,当然对外来说,广宁店生意做的也不小了,只是顺字行的利润空间外人不大明白,所以当然也露不出破绽来。
……
眼看已经将义州卫和广宁镇城都甩在身后,眼前只有浅黄色的草场和大片大片未曾融化的积雪,王茂材吩咐李青一句之后,便策马往东北方向直行。
广宁夜不收局人手只有这七个人,李青还是刚刚从京师赶过来的,年后出京,路上走了七天就到了,王茂材对细皮嫩肉,长相白净的李青并不信任,要他选的话,第一局的郭增耀当然是把好手,就算是第二局的马世龙也是个好军人的料子,当然这是军官,第一局的普通舍人也已经锻炼的很象个样子了,王茂材的其余部下有两个是宣府的同伴,是老手,两个是第一局挑出来的好小伙子,只有李青是从张大人身边的亲卫里派出来的,王茂材不想要他,但也没有法子拒绝。
到了草原上天高地阔,但也冷的邪乎,王茂材等人将大块的猪油抹在脸上和手上,再裹上厚厚的布条,他们的棉袄都成了黑色,头顶的铁盔内衬也加了棉布,就算这样,在风地里跑了几十里后,脸上和手上都冻出了细细的裂痕,鲜红的血珠子在这些冻裂了的创口里慢慢渗透出来。
王茂材在东,李青在稍稍靠西的地方,说是间隔三里,但跑起来最少有五六里的距离,从早晨出门到现在时辰近午,算算最少几十里地出来了,中间休息过一次,给马喂些豆料和补充饮水,人也嚼些干粮,在这无遮无挡的草原上,从怀里拿出来的饼子被北风一吹立刻冻的跟铁一样硬,但从王茂材到下头的人都已经习惯了,他们小口小口的吃饼子,用唾沫把饼子软下来,吃剩下来的又用布裹了,小心翼翼的塞回怀中。
这么一出来,可能一呆就是好几天,草原上无边无际,越是深入越不大可能得到补给……遇到牧民倒是可以补充,但也意味着可能暴露行迹,王茂材是老夜不收了,绝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今日情形有些不对,将李青带过来,免得出乱子。”
“嗯,俺去。”
王茂材说话之后,一个叫李二狗的老手答应着,打马往李青的巡逻范围赶过去,过了小半个时辰后,听到马蹄声,李二狗在前,李青三人在后,一行四人打着马迎过来。
“局总,怎么了?”
李青是京师籍贯,打小京师落草京师生京师长,虽是家境贫寒早早出来当学徒,入了顺字行就没出来,也是苦出身,忠心没二话,这才调在惟功身边当亲卫,算算时间也不短了,因为舍人营要调到辽东,广宁店这边开始充实人手,夜不收局最少要扩充到两个旗队的规模,李青算是打前站的,底下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手补充过来。
对自己新年就得赴任的新差事李青没有排斥,跟着大人做事不能怕辛苦,这一点认识要是身为亲卫都没有,舍人营和顺字行都关张算了。只是他和王茂材几乎天生就犯克,李青喜欢读书动脑子,王茂材感觉就是直筒筒的老军伍,平时两人除了任务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聊的话题,如果不是军规森严,李青恨不得立刻就回京城去。
今日出来巡查李青也没发觉有什么异常,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一切如常,没见大股的杆子骑匪,也没有土蛮来犯的迹象,一切正常。
“情形不对,不过现在不能确定。”王茂材没有和李青解释太多,他宁愿行动而不是说话,在马上屈了屈手指,吩咐道:“我们拢在一堆,不能分散了,继续往东北走,二狗往前十里,傍晚天黑前回来汇合。”
“嗯哪。”
李二狗答应一声,打马快行,先往前方去了,等他走了一段距离后,王茂材才带着李青等人继续前进,因为没得到答案,李青脸上露出一抹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