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仙凡 >

第35章

道仙凡-第35章

小说: 道仙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随风还在愣神,井田又道:“先生还是去见一下我家小姐吧。”言罢,又是深深一躬。
连被鞠了两躬,又被称作先生,随风也不太好意思拒绝,只好答应去见一见他们所谓的小姐。
跟着井田兵卫走出几步,果然看到一边等着两人,一人也是同井田一般的装束,而另外一个是一个跟碧涵一般大的女孩。留着及肩的短发,脸上白白嫩嫩,琼鼻微翘,一身碎花纱袄,竟也是个不多见的美女。…;
女孩见到井田带着随风走了过来,看了随风一眼,装作不禁意的样子,问井田道:“井田君,这位便是你请的向导吗?”一句话听来字正腔圆,一口汉语极为流利。
井田答道:“是的,小姐。”
女孩这才转向随风,眼波流转,很是可爱,“小女子藤原静流,请问先生名讳。”说完,就要鞠躬。
随风一把拦住了她,笑着道:“我们中土人士也不是每次都要鞠躬的,你就叫我随风好了。”
静流咬了咬嘴唇,有些嗫嚅,“我们第一次来中土,想看一看闻名已久的泰山,可是,虽然会说汉语,可是……先……随风君可以给我们带路吗?”
之前梁偷儿跟自己说的时间是一月之内都可以去嵩山寻他,而从泰山赶往嵩山也不用一旬,即便此去泰山需要半月,时间上来说也是绰绰有余。刚好他也想四处闯荡一番游山玩水,当即便应了下来。
接着听静流介绍才知道,这两位男子都是她的侍卫,另一位侍卫也姓井田,名叫井田阿彦,和井田兵卫两人都属于井田家族。
之前听到静流名字的时候,随风便隐隐有了猜测,藤原此姓在扶桑国内可不一般。自贞观年间扶桑大臣镰足被天皇赐姓藤原一来,世代都有人担任关白一职,在扶桑国内可谓呼风唤雨,无可比拟。不过ri本不比中土,没有那么多的世家官爵,能用侍卫的人并不多。以此大抵也就猜到了她的身份。
“恐怕她是偷偷跑出来的。”随风暗暗寻思。
“风哥哥,我听父亲大人说你们中土地大物博,有各式各样的能人异士,是不是这样啊?”一路上静流不时地拉着他东问问西问问,十足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随风眼见得她可爱,也不嫌烦,一一耐心解答。
而静流对他的称呼也从一开始的随风君,逐渐变成了风哥哥。他的两个侍卫倒也明白事理,自动地走在了他俩的身后,守护他们的安全。
他们两个架势倒是很足,每人腰间别着把长刀,似乎扶桑人很少使剑,或者说他们管长刀当做剑。不过他们的武功在随风看来实在是稀疏平常,只会一点微薄的类似于气功之类的特技。恐怕遇上当初盘古山前的那一伙不会内功的杀手都未必敌得过。随风看他们一脸凝重的样子实在是觉得好笑,却又不好说什么。
“对了,风哥哥的父亲大人是做什么的?”静流站在随风身侧,笑着问道。
“我?”,随风一顿,“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亲便都去世了。”
“啊?!”静流没料到自己随便的一问竟然问到了随风伤心处。忙道歉道:“真对不起,静流不知道,风哥哥,你不要生气哦。”
随风微微笑了笑,摇了摇头,“我没有生气。”说着,也不知为什么,不由自主地伸出了手抚了抚静流的头,感受着细滑的发丝从指间穿过。
静流撇过头,见随风果真没有生气,还是如之前一样的一脸温和,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里取出了一个什么东西递给了随风。
“这是?”随风接过来一看,是一个木雕的娃娃。用的是繁笔的雕法,木材也是极为难得一见的黄杨木,整个娃娃和当今中土的风格大相径庭,只有身子和脑袋。两只滴溜溜的眼睛极为传神。即便如此,放到中土而言也只是一般不入流的珍品罢了。…;
静流嘻嘻笑道:“这是我们扶桑特有的祈福娃娃,你带着它。以后每一天都会有好运伴着你哦。”
随风摇了摇头,道:“这个娃娃不比一般,恐怕价值不菲,我不能要。”
静流脸sè一暗,不悦道:“你就收下嘛,这也是静流一点心意,算不得什么的。而且我们还要劳烦你一路带我们去泰山。”看着静流一脸可怜兮兮的样子,随风也只好接过了这个娃娃。
随风一接过娃娃,静流又恢复成了之前笑嘻嘻的模样,哪里还有一丝的不开心的神采?随风也知道自己被这个小姑娘给骗了,也是一阵好笑。看到自己成功地把随风给逗笑了,静流笑得更加开心了,突然回过头问道:“风哥哥会不会父亲大人说的叫什么的武功呢?”
随风仿佛在这时刻也放下了心里的重担,又恢复成了一个孩子,神秘道:“我哪会功夫,只不过粗通些拳脚罢了。”
静流神sè一暗,低声道:“原来你不会功夫啊,我还以为你是一个身怀绝技的高手呢?大唐不是每个人都习武的吗?”
随风没想到她竟然真的相信,也没点破,顺着她的话答道:“也没有那么夸张,不过确实中土习武之风很盛。就像你说的那样,中土地大物博,能人异士数不胜数。也因此江湖上有许多许多的少年高手,小小年纪就能与一些老一辈的前辈比肩了。”
“真的啊!”静流嘴巴长得老大,充满了向往,回头问道:“兵卫,你见过中土的高手没有?”
井田兵卫神sè泠然,摇摇头用生硬的汉语道:“不,我没有见过,只听家族里的族主提起过。他曾经见过一位中土的高手,只用了三招便打败了使用千剑流的平氏浪影阁下。随着我国与大唐的交流ri益增进,近几年也有很多中土的武林中人去了国内。ri后小姐定是有机会看见的。”
“风哥哥,你说那些高手都是什么样子的……”
一路上,静流总有着各种各样似乎永远也问不完的问题,即便是同一个问题被反复地问,随风也不觉得厌烦。也不知是他内心封闭得久了,还是静流确实在可爱中含着一种莫名的亲和力,除了之前和碧涵从盘古山走到落云观的那一次,随风好像从未和别人说过这么多话,也从未聊得有这么开心。
也许是因为她不谙世事,也许是因为她不是中土人士,即便说了什么不妥也不用太担心罢,一整天一整天地和静流说话也不会厌倦,是以每一天随风都过得很是舒心。晚上的时候,有时候还会与兵卫和阿彦谈一谈中土的事宜。最后等得他们都睡了,随风还会再练一会内功。
正因为每一ri都过得很简单,所以一天一天也过得极快,不知不觉,五天便过去了。他们也终于来到了泰山脚下。
第四十五章 仙降尘光
“这便是泰山了吗?”静流淡淡地呢喃,仿佛呆了一般。看着眼前盘桓八方的莽苍雄山,山势起伏连绵不绝,那种浩大苍茫的气势,仿佛直yu破天而起。片片缕缕的云彩不过只抵到山腰间,裸露的石壁半隐半现于雾气间,只有些许千年古松能从山间的云雾中露出点点枝叶来。如此景sè在扶桑是决计没有的,也难怪静流看得如此入神。
随风看了看眼前崎岖陡峭的山路,呵呵一笑,“中国有句古话,看山跑死马。我们现在不过在山脚而已,想要真正登到顶上还有一大段路呢。对了,你为什么想去看泰山呢?”
静流笑着道:“因为不是说登上泰山就能看到整个天下嘛,我想看看看不看得到我们那里。”
随风不禁哑然,“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本是论语中的句子,隋唐时期ri本大兴西学之风,传到了扶桑并不奇怪,只是想到到了静流嘴里变了这么多。
四人经过王母池一天门直向最后山巅的玉皇顶而去。不过刚走到中天门,静流就累得气喘吁吁,嘴里喊着说什么也走不动了。不但她,连井田家的两个侍卫也早已累得不轻,井田兵卫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喘着气问,“先生,我们就快到山顶了吧?”
随风心里暗暗奇怪,怎么他们扶桑人的体质都如此不堪,嘴上却道:“你看着牌匾上写着中天门,中天之意,即是指我们行程已过半。不要多久就能到山顶了。”
静流讶道:“我们爬了这么久只到了一半?可我实在是走不动了。”说着,望着远在云间的山顶,幽幽地出了口气。
随风温声道:“那我们在此休息一下,养足力气再上山也不迟。”泰山不愧是五岳至尊,高崇挺拔,钟灵毓秀。难怪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来此留下诗篇,而在上古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殒身之后,四肢脊梁化为五岳山川,而泰山乃是盘古头骨所化。更位处九天正中,乃是华夏之源,是以历朝历代帝王均有泰山封禅之举,也唯有此方可彰显其乃是受命于天,真正的九五之尊。
“风哥哥,你不觉得累吗?”静流看到随风一个人呆呆地站着,奇道。
随风摇摇头,“我不累,如此美景应该多多欣赏才是。”
静流低头盘着手指道:“阿彦和兵卫都觉得累了,他们可是井田家的两大有名的侍卫呢,他们都觉得累了,风哥哥竟然不觉得累。岂不是说明风哥哥比他们还要厉害?”
随风笑了笑,也不答话,只不过是小姑娘的幼稚之语罢了。
他们坐在原地足足休息了小半个时辰,随风也不着急,默默地回忆着这些天来自己这种种离奇的经历。之前静流一直在追问他从小到大的经历,随风一直顾左右而言他,那些事情便是说出来要一个未经世事的姑娘如何相信?
接下来又是一条长长的山道,这条山道比之之前的紫荆山那条还要陡峭艰险,夹在左右两峰之间,就好像一步一步步入了云间一般。即便是立足山腰转身回看,一片层林尽染一抹碧sè,一股的生命的灵气扑面而来,还伴着山间特有的烟雨之气。
“走吧,时间不早了。”随风抬头望天,ri已近中天。
“可是人家真的走不动嘛。”静流咬着嘴唇,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要不风哥哥背我?”…;
随风脸上微微一红,摇头道:“这可不行,男女授受不亲。”
静流哼了一声道:“你们中土人就是麻烦规矩多,别以为我不懂,左传里还说过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你这点忙都不愿帮我么?”
随风被她说得哑口无言,没想到她这样一个外族女子竟然连中土的左传都看过,还记得如此熟练。静流看他不吭声了,脸上不禁现出了一抹得意。脸上微微一红,无奈道:“那好吧,我拉你上去。”说着,一把拉过了静流的手腕,向着山上走了过去。虽然只被随风握住了手腕,并没有肌肤相触,静流的脸还是刷一下就红了。
随风心里也很是紧张,之前从未离哪个女孩有这么近。当时在落云山遇险时心跳好像都没有这么快,道两旁原本崎岖伟岸的风景也没有了心思欣赏。
其实拉着静流根本没有怎么用力,可是静流一路上竟然再也没有喊累,即便是到了最为陡峭的十八盘和升仙坊也是一脸微笑。只是到了山路狭窄的地方,实在难行,随风只好一手扶着她的后背,小心地将她拉上了山道。
“咦,那边有一个房屋。”静流突然惊叫一声,指着一旁红墙黑瓦的一间道观。
随风转过头看了看,见过了之前的蓬莱道派,在山上见到这样的屋舍实在是不值得惊讶。他也没走过去,只看了看门前的匾额,三个朱红sè大字“碧霞祠”。
“风哥哥,上面写的什么?”静流问道,她虽然会说汉语,却不识得汉字。
随风淡笑道:“上面三个字乃是碧霞祠,这碧霞乃是泰山女神的尊号,全称是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传闻她乃是我中土的先祖轩辕黄帝所遣玉女,受得万世后人所景仰。你在外面等我吧,我要进去上一炷香。”说着就要松开静流的手腕。
静流一下就跟了上去道:“我虽是扶桑女子,可如今扶桑乃是大唐属国,遇见如此人物,自然也要拜一拜的。”
静流都如此说了,井田兵卫和阿彦也点头称是。随风笑了笑也没说什么,默默走了进去。道观里并不大,大约和一般人家的厅堂一般大小。里面还有一位道姑和一位道士,见到随风几人进来,递给了他们一人三枝香。点燃了对准了殿上碧霞元君拜了三拜,边上的道士轻轻一敲手中的法器,口中念叨:功德无量。
临走时,随风给了道士和道姑一小锭碎银子,在场众人都吃惊不已,可是观里的道士只道了一声:“施主潜心向道,当有无量机缘造化。”
随风笑了笑,也没在意,对着道士换了一个道礼,缓步走了出去。离得碧霞祠远了,静流突然悄悄凑了上来,在他耳边低声道:“刚才我拜的时候,我看到碧霞娘娘冲我笑呢。”声若游丝,勉强才能听清。
顾不得耳朵里的异样,随风猛地一惊,强自压低声音道:“你真的看见碧霞娘娘的塑像冲你笑了?”
静流咯咯一笑,道:“是啊,真的冲我笑了呢,我从没见过那么美丽的笑容,好亲切。你们中土果然很神奇呢!”
随风赶忙沉下心来,一点一滴地回想刚才从进入碧霞祠到出来的每一个细节。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个道士和道姑的面容,本来记得很是清楚,就在脑边,越想越是模糊,最后甚至连那个道士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都变得极为模糊。只记得道士最后说的一句:当有无量机缘造化。…;
随风心里暗叹一声,此处不愧是东岳帝君妙真道的到场,果然能人辈出,不是一般人能够度量。又暗暗琢磨,那个道士所说的无量机缘又在哪里呢?
“快看快看,那三个字我认识,是南天门,对不对?”静流突然嘻嘻的笑声打断了随风的思考,随风这才发觉原来不知不觉已濒临泰山之巅南天门了。
“哇,好多的云彩,好美的景sè啊。”静流开怀地笑着。
此刻他们已登得极高,可谓“万般诸天在脚下,于山深处造云楼”。眼前挂着南天门牌匾的汉白玉牌坊底部雾气升腾,就像是真正地建在了白云内,真正到了那个传说中建在九天之上的凌霄仙境。简直让人瞬间恍惚,错觉这就是仙与凡的边界,只要跨出了这一步就脱离了这喧嚣的红尘进入到无比永恒的境地。
眼前是一位欢笑着的美丽女孩在这样广阔浩渺的云海里翩翩起舞,耳边是山顶特有的凌冽微风,仿佛再不知天之遥,伸手便能触得到。
突然,天光一阵大亮,先前隐没在云海里的太阳露出了一角来,无尽的金光破空而来,照耀了整片山峰。阳光下,云海如浪一般翻涌,无边无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