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到底 >

第139章

纨绔到底-第139章

小说: 纨绔到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五笑着说:“有将军这句话,在下总算不虚此行。临行前谯王已交代过我,谯王登基后,将军是第一功臣。”
“哈哈……”徐天监得意至极,“李兄是谯王跟前的红人,以后还望李兄多多提携。来,我们为谯王即将成为大唐陛下而干一杯。”
说着徐天监把密信放在桌子上,举起面前的酒杯。
正在这时,室内的灯火突地一暗,一个黑影如狸猫般潜进来,身法快速地伸手将桌子上的密信抓住。
“谁?”徐天监大惊之下,急忙施展擒拿手,黑影并不恋战,虚晃一招,弓身撞开窗户。
徐天监眼睁睁地望着黑影朝窗外逃逸,只得大呼:“快来人,抓刺客!”
等徐天监和李五追出去的时候,黑影早已跃上屋顶。徐天监急得直跺脚,旁边的李五冷笑一声,扬手向前一挥,一道金光闪电般往黑影飞去。黑影惨叫一声,从屋顶上坠下。闻讯而来的兵士蜂拥赶去,徐天监和李五追上前一看,地上只有一摊鲜血,并无黑影的踪迹。
徐天监冲手下喝道:“快去搜。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来。”
李五皱皱眉,问:“这个人将军认识吗?”
“当然认识。他是我府里的侍卫张成,否则这戒备森严的都尉府,外人怎么能进来?”徐天监恨得直咬牙根。
李五沉思了一会道:“看来此人必是细作。”
徐天监听得呆了,若他与谯王暗地来往谋逆的事情被陛下知道,那可就不妙了,谋逆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徐天监冷汗涔涔,半天才说:“李兄。这可怎么办呀?”
李五看了看天色,说:“徐都尉不必担心,此人已中了我的毒镖。谅他也活不过今天晚上。都尉可立即下令关闭四周城门,就说府邸失盗,对来往路人严加盘查。只要消息不外泄, 朝廷拿不到证据也是枉然。谯王毕竟是当今皇上的亲儿子。等过了三天。哼,我们起事攻入皇城,还要那封密信干什么?”
一席话说得徐天监连连点头,这李五果然是个人才,处乱而不惊。徐天监连忙吩咐了手下如此行事。
其实,李五猜测得并不错,那个盗密信的黑影果然是细作,他是李申的手下。定州折冲都尉徐天监是谯王的亲信。李申为了能探听虚实,他秘密派人化名为张成混入都尉府。张成不辱使命。由于他武功不弱,便做了徐天监的侍卫。
恰好这天,李五奉命给徐天监送密信,被张成侦之,张成悄悄地伏在密室之外,偷听了李五和徐天监的说话,又窥到了密信,于是现身夺走密信。
张成夺走密信后,他跳上屋顶准备逃走,却不想李五的金镖厉害,射中了他的后背,他感到一阵剧痛,从屋顶跌落。幸亏张成功力深厚,急用千斤坠稳住身子,往后院奔去。
后院有一处马厩,是都尉府养马的地方。张成踉踉跄跄地跑过来,背后搜寻的官兵已越来越近,他忍住疼痛,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封密信送出去。张成看到马厩旁边的一间草屋内仍亮着灯火,来不及思索,猛地推开房门。
里面一个年近半百的老头正在修理缰绳,听到声音吓了一跳,他举着灯走过来,看到张成倚着墙壁大口地喘着气,后背上还插着一支金镖,鲜血淋漓。
“你……你不是张侍卫吗?怎么……”老头惊讶地说不出话。
“肖老伯,你不要害怕,我没有恶意,我……”刚说到这里,因伤势过重,张成忍不住喷出一口血来。
这老头姓肖,是都尉府的一名马夫,为人比较忠厚。他见张成这副样子,暗想都尉府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他连忙扶住张成,掩住房门。
张成一把抓住肖老丈的手,恳切地说:“肖老伯,我和你虽然没有多少交情,但我知道你是个忠义的人,有件重要的事我想拜托你。”
说着张成从怀中掏出密信,把密信的情由说了一遍。
肖老丈听得呆住了,张成接着说:“三天之内,你必须把这封密信送出去,交给城外广安寺的住持。肖老伯,大唐王朝的命脉全系于你一人身上,请你务必答应我。”
望着张成眼中闪烁的充满期待的眼神,肖老丈明白了此事关系重大,张成在绝境之时托付于他,就是对他人品的信任。肖老丈蓦地涌起一股豪气,郑重地点点头。
张成挣扎着站起来,脸上露出一丝宽心的笑容,拍着肖老丈的肩膀说:“我现在去引开那群搜捕我的官兵,千万记住要小心,不然你的性命都难保。”
张成把密信交到肖老丈手中,一咬牙打开房门,冲入了夜幕里。
肖老丈仔细清除着地上残留的血迹,如果让府里的人知道张成来过这里,那么张成以性命相托的事就会败露。肖老丈虽只是一个马夫,但他懂得一诺千金的道理。不管怎样,这也是为了大唐的义举。整整一夜,肖老丈冥思苦想,筹划着送信的办法。
第二天一早,肖老丈给马喂草料,听到府里的人说,昨夜府里被盗去了一件准备觐见给皇上的宝物,徐都尉下令全城戒严,挨家挨户地搜查。后来盗宝人的尸体在城门口被发现,竟然是府里的张侍卫,可在他身上并未发现那件宝物。徐都尉怀疑城里还有内应,把城门都封锁了,出城要严加盘查。
肖老丈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心里暗想:这下不好办了,别说带着密信出城,看眼前的情势,就算光着身子,只怕也出不了城。
肖老丈绞尽脑汁也没琢磨出什么好办法,叹了口气,拿着扫帚清理马厩。(未完待续…)
201492 11:25:51|8900646

第三百三十四章 穷途末路

这时,肖老丈看到马厩里那匹“照夜狮子马”拉下了一堆马粪。这匹宝马是徐天监的坐骑,一直跟着徐天监南征北战,徐天监珍逾性命,所以交由肖老丈单独精心饲养。肖老丈上前察看马粪,以判断宝马的健康状况。忽然,他发现马粪里裹着一颗石子,大概是马在吃草料时不小心咽下去的,石子不能消化,又排泄了出来。肖老丈愣了半晌,眼睛突地一亮,一条计策暗暗在他心里盘算着。
到了次日,徐天监来取马去校场操练,见“照夜狮子马”无精打采地立在马槽前,他把肖老丈叫来,问:“这是怎么回事?”
肖老丈诚惶诚恐地回答:“这两天关了城门,没有新鲜的草料送进来,只好用陈年的草料,宝马可能因此吃坏了肚子。大人请看,昨天还拉了一夜的稀。”
徐天监心急如焚,眼看着后天就要举兵起事,没有马他怎么带兵打仗,更重要的是这匹马是西域良种,日行千里,他是准备将马献给谯王的。
徐天监见状恨恨地说:“快去叫兽医来。”
肖老丈亦步亦趋走上前,说:“如叫兽医诊治,恐不是三五日的事。小人祖上曾在民间偶得一良方,专治马拉稀,立竿见影。”
“哦?”徐天监闻言精神一振,说:“你有什么办法?治好了此马我有重赏。”
肖老丈笑着说:“城外有一处温水潭,一年四季潭水不冷。潭边生长着一种灯笼草,草质绵软,马吃了能除百疾。”
“那我即刻命人多割点来。”徐天监正欲招呼跟随的亲兵传话。
“大人。听小人把话说完。灯笼草只在潭水附近生长,借用的是潭水的温度,一旦离了潭水马上就会枯死。枯草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必须将马牵到那里啃吃鲜草。”肖老丈平静地说。
徐天监此时一心只想着这匹“照夜狮子马”,哪里顾虑到其他,说:“你带着出城的手令立即去,越快越好。”
肖老丈等的就是这句话。不禁心里暗喜,刚转过身去牵马。
“等等。”徐天监手一摆,说:“我派两个人保护你去。”
肖老丈当然明白徐天监仍是不太放心。明为保护,实则监视。他唯恐露出了马脚,连忙神色自若地点点头。
肖老丈牵着马来到城门口,李五正带着一群兵士严密地搜查过往的行人。
肖老丈把出城手令交到李五手中。李五蹙着眉头问:“什么事?”
一名跟随在肖老丈身后的兵士附在李五的耳边说了几句。李五“哼”了一声:“现在是多事之秋,徐都尉怎么还有这种逸致,居然给马治病。”
他一双鹰目紧紧地盯视着肖老丈,朝那名兵士一挥手,对肖老丈问道:“灯笼草能治马疾,我好像从未听说过,你是不是别有居心?”
肖老丈神色不变,淡淡地说:“这是民间的土偏方。您是贵人,哪里会知道。要是大人觉得不妥。我去回复都尉大人,反正是都尉大人的爱马。”
李五疑心虽重,但徐天监毕竟是一方豪强,况且谯王这次举兵多有倚重的地方。李五是聪明人,当然不好忤逆徐天监的意思。他冷笑一声:“给我仔细地搜。”
话声刚落,兵士们已开始搜查肖老丈的身上,连马都细细看过一遍。李五见什么东西也没有发现,方才说:“快去快回,申时就得关城门。”
肖老丈点了点头,接过缰绳朝城门外走去。
走出一段路程后,肖老丈暗窥跟随的两名兵士不留神,猛地跃上马背,用手重重地击在马臀上,马顿时如箭一般向前蹿去。等两名兵士发觉时,只剩下一缕尘烟。
肖老丈骑着马径奔广安寺,他找到住持大师,说明了来意。
住持大师讶然问:“那封密信呢?”
肖老丈笑了笑,一指“照夜狮子马”,说:“在它的身上。”
住持大师不明所以,走上前瞧了瞧说:“在哪里?”
肖老丈又指着马腹,主持大师恍然大悟,称赞道:“果然好计!”
……
“什么?郑广暴死,徐天监举兵前被擒,李五也被杀?” 谯王听罢,重重坐了下来。
当年,谯王李重福被韦后赶出长安,任均州刺史,闷闷不乐地过日子时,倒也没想着要反叛。但是洛阳出身的张灵均却劝他举兵:“天下人皆已背离韦氏,若是举兵讨伐,一定会有许多人呼应的。”
谯王虽然有些心动,可还是多少有些犹豫。就在此时,被韦皇后由吏部侍郎贬为江州司马而正在赴任途中的郑愔,也促请重福崛起。郑愔的动机是因为憎恨韦氏,而张灵均所持的是皇帝长子成为天下之主乃理所当然。
好一会,谯王才喃喃自语道:“又是李陶,这难道是天意吗?”
三年来,谯王在张灵均的辅佐之下,暗中做了无数准备。无论是京城长安,还是各州县,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江湖异士,他网罗了许多人,财物兵器也积累了不少。就在一切有条不紊按部就班之时,李陶却似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了长安。
谯王的这个亲侄子似乎天生就是他的克星,李陶抽茧剥丝顺藤摸瓜,使得谯王暗中隐藏的势力一一浮出水面,而后一网打尽,仅仅数月时光,竟将谯王逼到了现在这般走投无路的地步。
张灵均劝道,“谯王万万莫要气馁,最为逆贼韦氏所憎恨、连在国都居住都不被准许的是谯王殿下你,相信天下的人都期待殿下即位才对。如今形势虽对我们不利,但也不应该放弃,在下认为,现在最好的途径是举兵进入洛阳,占领此城。”
洛阳有根深蒂固的反长安情结,太古时代,洛水之北的这座城是圣天子的国都,现在虽然被称为“东都”,但此地的住民都有历史较长安悠久的自负情结。正由于国都地位被夺,因而反长安的情结愈强。长安决定的任何事情都与洛阳无关,绝不承认,张灵均期待的是这样的感情。(未完待续…)
201492 19:57:36|8903660

第三百三十五章 虎符被盗

名为均州刺史的谯王李重福,实际上并无兵权。张灵均劝他进入洛阳后,向左右屯营之兵呼吁,借其武力攻杀长安任命的东都留守,以割据洛阳。
郑愔这个时候已在洛阳等待李重福前来了,他草拟了新朝的草案,这让他兴趣盎然。谯王李重福当然将即位成为陛下,改元是必然要做的动作,新元号是“中元克复”……给……长安政权最好以和平手段吸收……任命郑愔为左丞相,张灵均为右丞相……
在洛阳的郑愔,做的尽是一些一厢情愿的空想,行事不够慎重,他的所作所为早已被李陶知晓,洛阳县捕吏已经做好了准备。李重福一行人,行至洛阳城外天津桥时,便为谏议大夫蒯正鹏所阻挡。
蒯正鹏的谏议大夫之职是李陶向中宗所推荐,蒯正鹏对蓝田王李陶还是感恩的。故而李陶找到蒯正鹏,让他持圣旨前往洛阳,蒯正鹏二话没说,便火速赶到了洛阳。
蒯正鹏先是对各营将兵发出如下檄文: 谯王为先帝赐罪,理应居于均州,而今无故企图进入洛阳,其目的必在叛乱。此为诸君立功之良机,尚盼勿失获得富贵之机会。
洛阳城诸门无一不紧关大门。李重福等人的如意算盘是说服左右屯营的将兵,将之拉拢为同党,未料李邕的檄文早已送达这些地方,他们不但没有接受说服之意,更从营内射出如雨般的箭来。
李重福一行人企图制服留守军队,而留守府邸却大门紧锁。
“什么!不听天子命令?好!咱们走着瞧!……对!放火烧掉留守府邸吧!”李重福愤怒地发令。但左屯营将兵却在此时猛然攻打过来。想获得富贵荣华而抢功的他们,势力当然锐不可当。
不够周密的计划,结果是全盘皆输。李重福虽然逃往洛阳东北山谷。但第二天就因被穷追不舍,无路可逃,最后只有投水自尽。
乔装女人躲起来的郑愔被五花大绑带到衙门时,浑身发抖的他,连话都说不出来。
同样被缚在场的张灵均却神色自若。看到郑愔的丑态时,他慨然叹道:“和这种人共同举事,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两人都在洛阳被斩。谯王叛乱至此全部被平定。
……
大唐兵部调动全**队的虎符,竟在一夜之间神秘地丢失。
“皇后娘娘,您看这事?”宗楚客小心翼翼道。
韦皇后恨恨道:“这个刘思南简直就是蠢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让他自己顶罪去吧!”
宗楚客知道韦皇后还在为上次刘思南办事不利而恼怒,他笑了笑道:“皇后娘娘。这刘思南虽然本事不大。可在武将里还算是听话的。你也知道,那些武将桀骜不驯,若是把刘思南整下去了,换上一个有本事的,若不听皇后娘娘的,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韦皇后一听也是这个理,兵部可是一个重要的部门,若真换了刘思南这个兵部尚书。万一上来的是太平公主或是相王的人,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宗楚客见韦皇后心思有些松动了。便趁热打铁道:“皇后娘娘,所以说,这刘思南还得要保!”
“可他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