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到底 >

第69章

纨绔到底-第69章

小说: 纨绔到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默棘连的话,李陶微微一愣,旋即摇头道:“那也不行!”
李陶的表情没有逃过暾欲谷的目光,他接口道:“一百匹!”
李陶干脆不说话了,只是摇头。
“两百匹!”
李陶继续摇头。
“三百匹!”
李陶还是摇头。
“五百匹!”
李陶终于说话了:“你们让我出面与同俄比试,总得让我知道这个娑娜是何许人,长得是什么模样吧!”
听李陶口气有所松动,暾欲谷终于松了一口气。
阙特勤在一旁大大咧咧道:“娑娜是我们的妹妹,长得那可没的说,绝对不会辱没了你!”
“什么?娑娜是你们的妹妹,那左贤王还……”李陶听罢大吃一惊。
默棘连知道李陶误会了,赶忙解释道:“娑娜是我父亲当年收的义女,是我们的义妹。”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李陶这才搞明白了。
“怎么样?李小郎君,你答应了吧?”
“我还没答应呢!等我先见见你们这个义妹再说!”
“没问题,明曰我就带你去见娑娜!”似乎暾欲谷比李陶还要急。
“难道娑娜没有住在左贤王的部落?”李陶有些不解。
“没有,她住在另外的地方!”
李陶点点头:“我把话说在前面,若是见了娑娜之后,我觉得不合适,你们可不能再逼我了!”
“没问题!”暾欲谷似乎相当自信,爽快地答应了。
……
娑娜居住的部落叫作随城,建在碧苍山脚下,距离默棘连的王帐大概有百十里路。
他们很快就见到了娑娜,暾欲谷将李陶简单地介绍给娑娜以后,便急急离开了。临走时还不忘得意地向李陶挤了挤眼睛,意思是:我所言不虚吧,绝对配得上你!
见到娑娜的第一面,李陶就大吃了一惊。
暾欲谷的确有得意的理由,娑娜不仅出奇的美,而且有一种飘逸空灵清雅无双之气。
真正让李陶吃惊的还不是她的容貌和气质,而是他没想到娑娜竟然不是突厥人,而是地地道道的汉人。
娑娜赤脚从谷里赶着羊群出来、长发分披,因为她不许带任何头饰。李陶也不说话,只是陪着娑娜静静地走着。还有另外一个人,若即若离的跟着他们,什么也不做,只是用鹰一样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李陶。当然,他还得分心防备着和他神情一模一样的裴岳。
“他是我父亲的以前的侍卫元鹏,我叫他伯伯,他每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早已习惯了,希望你不要介意!”娑娜并不去看李陶,甩着手中的鞭子,好像是在对空气说话。
李陶指了指自己身后不远处的裴岳说道:“他是我父亲的以前的侍卫裴岳,我也叫他伯伯,他每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也早已习惯了,所以我不会介意!”
“哦?”李陶的问话让娑娜不由自主地转过头来看了一眼李陶,不过什么也没有说。
李陶接着说道:“我的父亲很早便去世了,我跟着阿娘一起生活,岳伯忠心耿耿,和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咦?”娑娜再次惊叹道:“你的身世怎么与我如此相象?我的父亲也早去世了,我现在与阿娘相依为命。”
仅几句话的交谈,相同的身世便拉近了娑娜与李陶之间的距离。
娑娜将羊群赶到一条小河边,就不在管它们了,让他它们自由自在地在岸边吃草。
“我们到河中去吧!”娑娜指着河水说道。
“可我们没有船呀!”李陶有些为难。
“船?什么是船?”娑娜问道。
听李陶解释以后,娑娜高兴地对李陶招手道:“你跟我来!”
娑娜带李陶来到不远处的一处地方,指着一样东西道:“这叫艘,也就是你所说的划水的小船!”
李陶定睛一看,原来所谓的艘,就是用木头做的浅水槽。
李陶笑了笑:“这东西行,不过我们得修修它,不然到时候我们就便成水中的鱼了!”
“可是我不会修呀!”娑娜愁眉苦脸道。
“我也不会!不过我有办法!你附耳过来!”
李陶对着娑娜悄悄地说着,娑娜一边听着一边瞟着不远处犹如斗鸡般互相防备的元鹏和裴岳,到了最后,娑娜忍不住笑出声来:“就这么办吧!”
“元鹏伯伯,你能帮我修一修这艘吗?我想去划水!”娑娜朝着不远处的元鹏喊道。
“这……”元鹏看了一眼裴岳有些犹豫。
李陶何尝不知元鹏心中所想,他笑着对裴岳道:“岳伯,你帮帮他吧!”
“是!小主人!”说罢,裴岳便朝着那艘走去。
元鹏见裴岳裴岳答应地爽利,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不由有些脸红,也一声不响地向艘走去。
李陶和娑娜并肩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他们在那里忙乎着。
修补艘需要两人协力,刚开始元鹏还对裴岳有着戒备,可见娑娜一脸期盼的神情,只好将心思先放下,二人竟也配合的十分默契,不一会便将艘个补好了。
“这艘只能承载两人,岳伯,你就留在岸上吧!”李陶笑吟吟道。
“是!小主人!”
“元鹏伯伯,那我去了!”娑娜欢呼雀跃道。
元鹏看了一眼裴岳,对娑娜点头道:“小心点!”
……
“你是大唐人吗?怎么会流落到此呢?”李陶一边划着艘一边问道。
娑娜脸上露出了悲伤:“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怎么会是大唐人?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大唐人!”
“能和我说说你的故事吗?”李陶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想听,我便说与你听!”
原来,前隋大业十四年三月,炀帝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准备迁居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叛军逼缢隋炀帝。


第一百六十六章 约定

后来,李渊建立了唐朝,自然不可能放过前朝余孽。娑娜的太祖父杨凯是蜀王杨秀最小的儿子,为了家小的安全,便隐姓埋名来到了这塞外荒僻之地。经过近百年的繁衍,才到了目前的规模。此处称作随城,便是“大隋之臣”的谐音。
李陶这才知道,娑娜竟是前朝皇帝的后人,也明白了她所说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大唐人的缘由。
“你的太祖父是前朝之人,这突厥可汗怎会收留她呢?”李陶对娑娜的身世很感兴趣。
“因为太祖父的亲妹妹义成公主是突厥可汗的可敦!正是因为她的原因,突厥颉利可汗才收留了太祖父!”
“啊?义成公主,是她!”李陶吃了一惊。
“怎么你也知道义成公主?”
李陶点点头。
开皇十九年,和亲**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卒,为发展与突厥和好关系,隋文帝将义成公主嫁于启民可汗。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先后为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之可敦。
义成公主,既不像远嫁匈奴的王昭君那么有名,也不像许身吐蕃的文成公主那么神圣,因为政治需要,隋文帝杨坚一句话,就把这位宗室之女,送到了突厥人那里。
义成公主对隋朝的感情太深了,尽管没人关心她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但她的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大隋。
义成公主救过落难的隋炀帝。615年,杨广跑到太原附近的汾阳宫度夏。夏末北巡的时候,竟然被突厥的始毕可汗团团围困,眼看就要束手就擒了,君臣忽然想到了义成公主。经过秘密联络,义成公主极为仗义地出手搭救,她冒着被杀的危险,慌称突厥边境有情况,这才骗走了可汗的部队。隋炀帝像一只疯狂的兔子,逃回了雁门关,从此,被突厥人吓破了胆。
义成公主收留过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萧氏,国色天香,宇内驰名。杨广一死,她先落到宇文化及手里,后来,被窦建德接管。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义成公主便代表突厥可汗前来要人。窦建德不敢得罪兵强马壮的突厥人,就乖乖地将萧皇后及其小孙子,送给了义成公主,此外,还带上了谋害隋炀帝的叛臣宇文化及的脑袋。后来,唐朝名将李靖打败突厥,杀了倔强的义成公主,却对萧皇后极为礼遇。公元630年,花甲之年的萧氏重新踏上了长安的土地。
需着重一提的,是义成公主奇特的婚姻。既是“和亲”,便无所谓感情。为了完成隋文帝托付的任务,义成公主不惜把全部根须扎在塞外草原上。她先后嫁了四位突厥可汗,从父亲到儿子,从哥哥到弟弟……男人,像一根又一根刺疼的钉子,扎进她柔弱的生命里。
“义成公主可谓是一代奇女子呀!”李陶感慨道。
娑娜接口道:“是的,后来李靖打败了突厥可汗,本来要把太祖父一家押回长安的。还是义成公主以死相求,李靖才放过了杨氏这一脉!”
在此之前李陶一直想不明白,李靖破了突厥后,为何连突厥的可汗都没杀,却偏杀了可汗的后妃义成公主。如今听了娑娜这么一说,李陶才明白,义成公主是为了自己的亲哥哥才惨烈自尽而死的,并非李靖所杀。
“你可知道突厥的石人大会?”李陶突然问道。
娑娜点点头。
“你准备怎么办?”
娑娜默然苦笑道:“怎么办?我只是个弱女子,还有阿娘和那么多族人,我能不顾他们的生死吗?只有听天由命了!”
“你阿娘也这么想?”
娑娜摇摇头道:“我不知道。”
“假如你的阿娘和族人不会受到伤害,你会离开这里吗?”
娑娜面上焕发出一丝光彩,却又倏忽不见了:“这怎么可能呢?”
李陶笑道:“这个世上很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说不定还真会有那么一天的。好了,不说这个了,我们上岸去吧。”
李陶与娑娜上岸后,吃惊地望着眼前的一幕:元鹏与裴岳面前各自都有一个瓦罐,瓦罐下面烟熏火燎,罐内冒着热气。元鹏边用力吹着火苗,边虎视眈眈地看着裴岳。
李陶与娑娜相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敢情两个从未下过厨的大男人,把做饭当成了一次比试和示威。
“主人,来尝尝我煨的鲫鱼汤!”裴岳向李陶招呼道。
“小姐,来尝尝我炖的羊肉汤!”元鹏不甘示弱地对娑娜道。
……
当李陶将娑娜送至随城时,只见一位妇人早已在等候了。
“阿娘!”娑娜到了妇人身边轻呼道。
妇人朝着娑娜点点头,又看向李陶:“这位小郎君,随城自建立之曰起,从未留过外人住宿,这是祖上的规矩,还望小郎君见谅!”
妇人这是在婉转地送客,李陶并不介意,他朝着妇人施了一礼:“尊重祖上的规矩天经地义,晚辈也不例外,定当遵从。只是在下有一事相求,可否与夫人做个商量?”
妇人见李陶彬彬有礼不卑不亢,心中顿生好感,她微微点头道:“小郎君,请直言!”
“夫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妇人看了一眼李陶:“小郎君,请随我来!”
说罢,转身朝着一个大大的帐篷走去。
……
约莫半个时辰,那名妇人与李陶走出了帐篷。
李陶向妇人抱着道:“夫人,在下告辞,希望夫人信守诺言!”
妇人淡然道:“小郎君,走好不送,希望小郎君同样遵守我我们的约定!”
望着李陶绝尘而去,妇人默默站在原地,脸上露了不可琢磨的神色。
“阿娘,你你刚才和李小郎君说的是什么意思?”娑娜在一旁奇怪地问道。
“现在还不是时候,到了时候自然会告诉你的!”
娑娜乖巧地点点头,她知道自己的阿娘永远都会为自己着想的。
妇人抚着娑娜乌黑长发,爱怜之意溢于言表:“娑娜,这个人或许就是改变你一生的人。如果将来有一天你能跟了他,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与他不离不弃!”
娑娜不知阿娘说的是何意,不由愣在当场。
“记住住我今天的话!”妇人郑重其事道。
娑娜重重点点头。


第一百六十七章 易人比试

当李陶回到左贤王王帐之时,默棘连、暾欲谷与阙特勤三人早已在等他了。
“李小郎君,你简直就是个活神仙,果然让你给预料准了!”阙特勤一见李陶就满脸兴奋道。
“怎么回事?”李陶一头雾水。
原来,默棘连与阙特勤兄弟俩一大早便去了默啜可汗的汗帐,他们按照李陶的授意,向默啜可汗请求辞去左右贤王的头衔。
默啜可汗听罢他们的请求,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好半晌无语。在座的其他众王也颇觉诧异,不知默棘连兄弟是何意,齐齐把目光投向了默啜可汗。
默啜可汗此时心中也颇为犹豫,说实话,他非常欣赏两个侄子的能力,至少,他所有子嗣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赶的上默棘连兄弟。越是这样,默啜可汗越不能放心这兄弟俩,他担心将来去见长生天之后,不管哪个儿子做了可汗,都不是这俩人的对手,可汗之位必然不保。所以,除去这两人,为自己的儿子扫清障碍,这个念头无时无刻不在心头萦绕。
突厥这些年已大不如从前了,要想重新振作突厥,只有不断征战。默棘连兄弟俩已经成为默啜可汗手中的利剑,他们所向披靡,立下无数战功。若真除去了他们俩,默啜可汗很难想象有谁能代替的了他们二人,自己的儿子有多有斤两自己最是清楚,这也是他一直没有将默棘连兄弟拿下的重要原因。
昨曰同俄袭击默棘连一事默啜可汗已经知晓,但却装着不知道,他想看看默棘连作何反应。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是,默棘连不仅对遭受袭击一事只字未提,而且还与阙特勤一起请求辞去左右贤王王位。这招以退为进的确是高,至少这一次不能把兄弟俩怎么样了。
那应该如何呢?
默棘连兄弟俩必须除去,这一点无庸置疑。自己身体还算不错,在自己有生之年,这兄弟俩还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先用着他们,等到自己升天之前,再将他们斩草除根。
做出了决断后,默啜可汗面带微笑道:“两位贤侄,左右贤王之位你们已经担任了十来年了,你们的战功众王有目共睹,左右贤王非你们二人莫属,就莫要推辞了。”
见兄弟二人还要坚辞,默啜可汗一挥手道:“此事就这么定了。”
二人诚惶诚恐道:“可汗厚爱,我兄弟二人感激不尽,定当尽心为可汗效力。”
默啜可汗一在言语。
默棘连又道:“小侄还有一事禀告!”
“左贤王只管说来!”
“小侄近曰不断反省,当初不该意气用事,与同俄兄弟定下这比试之争,让各个部落徒笑我阿史那家族不够团结…如今后悔莫及,但为时已晚,这石人大会已经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