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皇帝全传 >

第183章

中国皇帝全传-第183章

小说: 中国皇帝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泰定帝却佞信佛教。他多次令番僧大修佛事。每作佛事,数万僧人会集一处,泰定帝还大加赏赐,并命各处建造佛寺,铸造金像,所费以亿万计。

泰定帝信佛达到了迷狂的地步,他认为兴佛事可以避灾御难,祈事灵验。他命令岭北守边的宗王彻彻秃,每月修佛事一次,以防外患入侵。还让僧徒在大殿之内做佛事以压天雷。他在光天殿特请西僧讲习西番经,并且让800僧徒伙同僧人帝师游览京城。众僧徒也是各有名号,佩金带玉,他们气焰薰灼,无所不为,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泰定帝对汉人的防范甚严,元廷规定,汉人不得藏执兵仗,有军籍者,出征则发给武器,归来后马上缴回。泰定帝为稳固帝位,还规定在外地诸王私自入京者,不供其所用,如携带宿卫士兵私自入京,则要获罪。

泰定帝虽有零星的治绩,但他本人不能从贤纳谏。中书平章政事张珪等人联名奏疏,历陈时政得失,指出崇佛厚赐对百姓的危害,官员冗滥的弊端等社会问题。他都置之不理。

泰定四年(公元1328年),灾异接连发生。扬州路崇明州、海门县发生海啸。汴梁路黄河决口。延安、晋宁、河南等路出现旱灾。南阳、济宁、济南等8路发生蝗灾。巩昌府通漕县山崩,碉门地震,凤翔、兴元、成都等地也同日地震。泰定帝只得下诏改元,由廷臣议定,在泰定五年春季,改泰定为致和,并且又在沿海各地建造浮屠216座,以作镇压海啸之用。

泰定帝非常怀恋北方的生活,他命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和签书枢密院事燕帖木儿留守京师,自己率皇后、皇太子及丞相倒剌沙等人,向北巡幸上都。他在行宫之内,整日沉于酒色之中,不再过问朝政。由于酗酒好色,游猎享乐,泰定帝身染疾病,终于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七月,死于上都行宫之中,年仅36岁。葬于起辇谷。由于后来争夺皇位胜利者是周王和世王束兄弟,他没有被追以庙号,史称“泰定帝”。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阿速吉八是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幼子,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生。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三月,被立为皇太子。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泰定帝死,年仅9岁的阿速吉八继位。

泰定帝死后,当时身为左丞相的倒剌沙专权自用,过了一个多月仍不立新君,致使朝野上下一片震动。留守大都的签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借机谋立武宗海山次子怀王图帖睦尔为帝。致和元年九月,图帖睦尔在大都称帝,这就是元朝历史上的文宗皇帝。

文宗继位之后,消息很快传到了上都。倒剌沙为了达到继续独揽朝政的目的,在宗室诸王脱脱、王禅的支持下,仓忙把阿速吉八抱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天顺,史称天顺帝。天顺帝继位之后,倒剌沙便立即派遣梁王王禅、右丞相答失铁木儿、御史大夫纽泽、太尉不花等分路南犯,破居庸关,进兵昌平,直逼大都。面对上都蒙军的进攻,燕铁木儿急与其弟撒敦、子唐其势等率军迎战,王禅等屡败兵溃。十月,燕铁木儿的叔叔、东部蒙古元帅不花铁木儿伙同齐王月鲁铁木儿兵围上都,倒剌沙屡次出战皆败,被迫捧着皇帝玺出城投降。图帖睦尔兵入上都,仅做了一个月皇帝的天顺帝不知所终。他也没有庙号,史称“天顺帝”。

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一、一国两君二帝争雄

元文宗,又称札牙笃皇帝,名图帖睦尔,是武宗次子,明宗弟,母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生,至顺三年(1332)卒。终年29岁。

在父亲海山和叔父爱育黎拔力八达当政期间,图帖睦尔度过了童年时光。他闲暇时诵习汉文经典,长进很快。但叔父一死,厄运便降临到头上。英宗即位,对堂弟图帖睦尔心怀恐惧,命他出居海南。泰定帝上台后,念及兄弟之情,在1324年将图帖睦尔召回京城,封他为怀王。事隔不久,泰定帝又对年少气盛的图帖睦尔放心不下,恐有不测,于是下令将他迁居建康(今南京)。1328年三月,泰定帝病危,中书左丞相倒剌沙等人见势不妙,匆忙将图帖睦尔迁往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以防止他起来争夺皇位。

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七月,泰定帝病逝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中书丞相倒剌沙联合蒙古宗室诸王,欲立泰定帝的儿子在上都登基。留守京城大都(今北京)的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与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密谋策划,拥立武宗的儿子登位,由此揭开了两都皇位争夺战的序幕。

八月四日清晨,燕铁木儿率17名近卫亲兵,发动宫廷政变。他将乌伯都剌和伯颜察儿二人捆起来,并急忙迎接图帖睦尔。燕铁木儿与阿剌忒纳失里等人封闭了府库,临时任命了一批官员,又调兵遣将,镇守通向大都的各路关隘,做好了大战前的一切准备。八月底,图帖睦尔一行顺利抵达京城。此时上都军队已开始进逼大都防线,内战爆发。

九月初,燕铁木儿率诸王、大臣劝请图帖睦尔早日登极,以安定天下。图帖睦尔认为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只要能稳住长兄和世王束,凭着自己拥有中原和江南地区,掌握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必能取胜。图帖睦尔先是重赏诸王、大臣,争得广泛支持,尔后处死和流放了身在狱中的倒剌沙同党,免除了后顾之忧,接着派兵增援各路防线,迎击上都军。九月十三日,图帖睦尔在大明殿宣布登极。

倒剌沙闻知大都事变,急忙与右丞相塔失铁木儿、脱脱、王禅密谋,拥立泰定帝幼子阿剌吉八为帝,改元天顺。这样一来,上都与大都二皇并立,蒙古宗王大臣各拥一帝,皇位之争进入高潮。倒剌沙便派兵直逼居庸关,使京城两面受敌。十月初倒剌沙的军队被图帖睦尔击败,倒剌沙、王禅等人被处死。历时两个多月的两都皇位争夺战以图帖睦尔的胜利告终。

二、假意逊位真刀杀人

当初图帖睦尔即位时,大敌当前,为了争得身在漠北、重兵在握的长兄和世王束的支持,牵制和威慑上都军队,他没有独占皇帝宝座,表示要等和世王束南返京城,让位与他。

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十一月,图帖睦尔派遣使节北赴和世王束驻地,邀和世王束启程南下,到京城即位。十二月,图帖睦尔派治书侍御史撒迪等人前往,告知和世王束说,他本人已经逊位,劝请和世王束早日登基。和世王束对弟弟的劝请信以为真,遂于次年正月于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之北即皇位,称为明宗。二月二十一日,撒迪返回大都禀告,和世王束已即皇位。三月,燕铁木儿携带皇帝宝玺北上迎接,暗自察看和世王束动向。明宗接到皇帝宝玺后,非常高兴,加封燕铁木儿为太师,仍命他担任中书右丞相。随即遣使去大都,册封图帖睦尔为皇太子,与此同时,明宗提拔不少亲信大臣进入各级官署。看到和世王束认真做起皇帝来,图帖睦尔和燕铁木儿二人深怀恐惧,加紧了夺位步伐。五月,图帖睦尔从大都出发,亲迎明宗。八月二日,兄弟二人在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北部)相逢。明宗异常欣喜,特在行帐设宴款待皇太子和诸王、大臣。逊位的图帖睦尔与燕铁木儿合谋,毒死了明宗。八月十五日,图帖睦尔在上都宣布重新登位,是为文宗。

三、谋臣专政身死号削

文宗图帖睦尔心中明白,没有燕铁木儿的扶植,自己休想登上皇位。文宗即位后,为表示感谢,任命他为中书右丞相,加封太平王,重赏。文宗弑兄复位之后,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文宗再加封燕铁木儿太师之衔,并追封三代,树碑记勋。燕铁木儿身价倍增。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二月,文宗将中书左丞相伯颜改任知枢密院事,下令朝中不再设左丞相一职,让燕铁木儿独专相权。五月,又传出令旨,授予燕铁木儿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师、太平王、答剌罕、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等11个头衔,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一切重大事务,皆听由燕铁木儿裁决。

至顺三年八月,29岁的文宗图帖睦尔去世,在位不足5年。庙号“文宗”,谥号“圣明元孝皇帝”。继他之后,7岁的元宁宗在位不到2月就死去,皇位落入明宗帝的长子妥欢帖睦尔之手,元朝的统治日益走向崩溃的边缘。

1340年六月,文宗生前犯有弑兄篡位之罪败露,当朝的元顺帝下诏撤除他的庙主,将皇后也削去后号,迁往东安州(今河北安次县西),太子燕帖古思流放高丽。

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王束

元明宗,名和世王束,是武宗长子,母仁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生,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卒。终年30岁。

和世王束的父亲孛儿只斤海山是元成宗铁穆耳的哥哥答剌麻八剌的长子。成宗时期,因镇守漠北,平定海都叛乱有功,太德八年(公元1340年),海山受封为怀宁王。成宗死后,海山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到大都监国,遂迎立海山继承了帝位。武宗海山即位之初便立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作为帝位的继承人。同时,兄弟俩之间曾达成协议,兄终弟及、叔侄相承,即在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由武宗海山的长子和世王束继承大统。然而,仁宗即位后,背弃了当初的协议。

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春,元廷议立皇太子。当时右丞相铁木迭儿为谄媚仁宗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建议立仁宗之嫡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此时,仁宗早将同其兄海山的约定忘之脑后,便顺水推舟,封武宗子和世王束为周王,出镇云南。

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七月,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病死上都,丞相倒剌沙专权自用,过了一个多月仍不立新君,致使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燕铁木儿为了报答海山家族,决定助海山之子称帝。八月的一天黎明,大都群臣突然接到通知,急忙赶到兴圣宫中,但是,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大群手持刀枪的武士。慑于威力,大多数人赶忙表示拥护和世王束为帝,不识时务的中书左丞朵朵等被投入监狱。燕铁木儿控制了大都局势。但是,当时和世王束远在西北沙漠,燕铁木儿怕日久生变,遂遣使至江陵去迎和世王束的弟弟怀王图帖睦尔。同时,为了安定民心,又声称已遣使北迎周王和世王束。9月份,在燕铁木儿等拥立下,怀王图帖睦尔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就是文宗。图帖睦尔仍不忘表白:“当皇帝本不是我的心愿,大哥一旦到来,就让他统治天下吧。”

就在图帖睦尔在大都称帝之际,在上都的丞相倒剌沙亦拥立泰定帝的幼子、年仅9岁的阿速吉八为帝,并派王禅率军南下征讨,破居庸关,进兵大都。大都方面派燕铁木儿同其弟撒敦、子唐其势等率军迎战。几经激战,倒剌沙军败北。十月,在大都方面军的进逼下,倒剌沙被迫投降,后被处死。天顺帝阿速吉八不知所终。上都、大都重又恢复了联系。

天历二年正月,图帖睦尔遣使撒迪向和世王束劝进。于是和世王束便在和林之北登基称帝,是为明宗。

明宗一登皇位,马上显示出长兄和皇帝的凌人之势。他遣返文宗图帖睦尔的使臣撒迪等,并以教训的口吻对他们说:“我的弟弟原来颇为喜爱读史书,近来没有停下吧?要知道在处理政事之余,应当和贤士大夫们打成一片,细细领悟史籍的要旨,这样才能了解古今治乱兴衰的道理啊!你们回去后,请把我的意思告诉他。”

图帖睦尔与明宗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权力之争。天历二年二月,图帖睦尔即在大都成立了奎章阁学士院。并擅自拜官除职,然后又装模作样地派使奏请明宗。木已成舟,明宗只得同意,并假意对前来奉皇帝玺的图帖睦尔亲信大臣燕铁木儿说:“凡是我弟弟任命的京师官吏,一律不要更改,你把我的意见转告他吧。”但天历二年四月,明宗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夺回权力的行动,任命武宗旧臣哈八儿秃为中书平章政事,前中书平章政事伯帖木儿为知枢密院事,常侍孛罗为御史大夫。赛帖木儿、买奴并同知行枢密院事。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乃元代中央三大要害部门,分别负责政务、军队和监察。在确立了中央权力的同时,明宗又把目光转向了地方,任命怯来、只儿哈郎并为甘肃行省平章政事,忽剌台为浙江行省平章政事,那海为岭北行省平章政事。5月,又选用潜邸旧臣及扈从士,受制命的有85人,六品以下的26人。这一行动又严重地动摇了文宗在地方上的势力范围。与此同时,明宗从二月开始向南进发,逼近大都。

面对明宗咄咄逼人的姿态,图帖睦尔自知难以直接对抗,表面上谦恭退让,屡次遣使北迎明宗,并请他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裁定,以为麻痹。

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八月,明宗率众南下,到达了上都附近的王忽察都,北上迎接明宗的图帖睦尔遂铤而走险。此时,明宗已完全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性,被图帖睦尔及其党徒燕铁木儿用毒药害死在宴席上。一场表面平静实则险恶的帝位之争就这样结束了。

明宗在位仅8个月,终年30岁,死后葬于起辇谷中。谥号“翼献景孝皇帝”,庙号“明宗”。

第三百三十五章 宁宗孛儿只斤懿瞵质班

元宁宗名懿瞵质班,是明宗次子。母皇后乃蛮真氏。元泰定三年生,至顺三年卒。

元文宗图帖睦尔是通过弑兄重新登上皇帝宝座的。他临死之际,为了赎罪,诏令在他死后,立他兄长和世王束的儿子为帝。

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八月,文宗病死。把持朝政的燕铁木儿欲立文宗之子古剌答纳为帝。文宗死后,燕铁木儿为继续专权,就请求皇后卜答失里立她的儿子古剌答纳为帝。卜答失里为了执行丈夫的遗诏,予以拒绝。由于当时明宗帝和世王束的长子妥懽帖睦尔远在广西静江,而次子懿瞵质班却深得文宗宠爱,受封为鹿阝王,留在文宗身边。这样,1332年十月,卜答失里遂奉文宗遗诏拥立年仅7岁的懿瞵质班登上了皇位,是谓宁宗。卜答失里成了元王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