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236章

那时汉朝-第236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搁下这个不管,我们再看下面这个,或许你就知道,刘秀对马援的恨简直是恨到钢刀上了。



刘秀获知马援在前线失利后,非但没有所同情,出台什么救援方略。他第一个命令就是派人拿马援问罪。你猜他派谁去了?



竟然是他的乘龙快婿梁松。



梁松跟马援的关系如何,相信刘秀是知道的。可刘秀竟然派马援的仇人梁松代表政府去调查马援,事情不明摆着吗?他就是要置马援于死地。



我相信,当刘秀任命梁松为使者,前往前线调查马援时,姓梁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就像鱼儿汇入了大海,就像鸟儿飞上了蓝天,就像老虎奔进了森林。记恨是一种痛苦煎熬,复仇是一种能量释放。可梁松没想到,他到前线后仇是报了,却挺无趣的。



因为,马援没有死在他手上。当他看到马援时,老人家已经提前一步升天了,倒在了病床上。



死亡,对于死者来说,似乎是一种解脱。但梁松认为,事情不是这样的。别以为你病逝了就一了百了。你人没了,可是你的名声还在。批倒批臭,让你永世不得翻身,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于是,梁松到处派人网罗马援的罪状,组织材料,整理成案,向刘秀汇报。刘秀仿佛也变成另一个刘秀,对所有关于马援的材料,都表示出愤怒。然后,他作出了一个近乎荒谬的决定——撤销马援的侯爵。



刘秀突然对一个病逝的死人进行大范围的报复,让马家惶恐不安。他们都不知道马援到底错在哪里,更不知道刘秀会对马援意见那么大。这可怎么办?马家人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天下之大,都是刘家的,想跑是跑不掉的,想赖也是赖不掉的,不如主动认罪,求条生路。



于是,马援的妻子拉上马援的侄儿马严,跑到洛阳宫门前跪地请罪。刘秀也不含糊,把梁松搜集的诸多莫须有罪状的状书,转到马援妻子等人手里。



他仿佛要告诉对方,他没有冤枉马援,证据都在这里呢。



马援妻子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有人要报复马援,栽赃到他头上去了。马援妻子上书替马援申冤。总共有六次上书,每一次刘秀都看到了,但都不理睬。



熟悉官场的人都知道,当有一人出事,就会有一堆人替他求情。这种游说规矩就叫官官相护。所谓城墙失火,祸及池鱼。同在一条船上,你不救别人,等于不救自己。马上你就会发现,马援出事后,没有一个人替他求情。



现在,我们总算看见了马援的悲剧之处——他不结党,还到处跟结党之徒过不去。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得罪了仇家门派。仇家门派要灭他,他没有门派,除了独自抵挡,还有招儿吗?



马援的一生,最忠诚的战友好像只有刘秀。然而刘秀跟他过不去,估计他到地下九泉还不知道是基于什么思维逻辑。是的,马援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却被一个江湖人看在了眼里。



他只是个小卒,曾经是马援的老相识。他的名字就叫朱勃,官衔也很小,不过是个云阳县县长。



据说,朱勃十二岁的时候,就能熟背《诗经》等书,经常拜见马援老哥马况。当时马援对读书不甚上心,在朱勃面前总是没有底气。马况就安慰其弟说,别灰心,朱勃器小,他的智慧也就到此为止,没啥出息了。你别被他吓倒了。



果然,朱勃二十岁的时候就当上了某县县长,从此就再也没有长进。当马援被赐为侯爵的时候,他还是个县长。甚至当马援都病死的时候,他也还是个县长。



朱勃给刘秀上了一道书,很长。奏书里回顾了马援为国家奋不顾身的一生,然后笔锋一转,就替马援申冤平反了。



朱勃的意思大约是说,马援是无辜的。可他死了,不能替自己争辩,活人也不敢替他争辩,真的很悲哀。窃以为,应该将马援一事再交高级官员讨论,考虑给他平反,恢复名誉。



朱勃可能不知道,在马援眼里,他也就一个县长的命,没啥出息的。但是他没想到,当他出事后,他曾经圈养的诸多宾客,没人敢吭一声,连个屁都不敢放。唯有朱勃,他曾经蔑视,曾经欺侮过的人,仍然仗义替他说话。



朱勃的报告打上去后,刘秀看了,没动静。尽管如此,气可算消了很多。消是消了,案子还是压着,不过已经允许马援可以先入土为安。



在我看来,在中国古代所有帝王当中,刘秀是个近乎完美的皇帝。他之所以跟完美帝王擦肩而过,马援冤案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不过,刘秀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权力场中,没有完美的政治玩家,只有完美的政治游戏。完美的苍蝇,永远都是苍蝇;残缺的战士,永远都是战士。刘秀,马援,都是残缺的战士。



然而,残酷的政治游戏,仍然挡不住悲壮之马援穿越时空的声音。千年已逝,我们仍然听到他那句热血沸腾的壮语——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他说到了,也做到了。有人没看懂,但我懂了。这是一种永恒的英雄情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它超越了主张功成身退的儒家,超越了逍遥世外的道家。



他不属于任何门派,他只属于他自己。





第十章  宫心计





一 后宫



在历史舞台上,刘秀是幸运的。他先是演员,后来竟然混上了导演。在他这个大导演眼里,凡是被他认为完成历史角色任务的,都可以下台了。邓禹、李通、马援等,无不如此。现在,他还想赶一个角色下台。



这个角色很重要,也很特别,她就是刘秀的皇后郭圣通。



将刘秀和郭圣通捆绑一起的,不是爱情,而是政治。我们知道,郭圣通是刘秀当年漂流河北打游击时娶的。不过,不得不插个广告,在郭圣通之前,刘秀已经娶妻了。



话说回来,尽管刘秀和郭圣通,没有什么爱情可言。然而他不是那种过了河,就立即拆桥的人。多年来,他一直捧着郭圣通,先是贵人,后来就成了皇后。郭皇后也很知足,尽管出身阔气大家庭,可她节俭好礼,从不给刘秀惹事。



就这样,两人相敬如宾地过着。没有波澜,连点激情的小浪花也没有。如果刘秀愿意,郭圣通也愿意这样一辈子低调无争地过下去。



郭圣通当然愿意,可刘秀偏不。在他的内心深处早觉得自己愧对了爱情,愧对了前妻。他认为,他曾经为了政治牺牲了爱情,现在,他必须给爱情正名,还爱情一个美好的结局。



刘秀的前妻名唤阴丽华。阴丽华,南阳新野人。据说她的先祖是春秋时期的牛人管仲。管仲七世孙,从齐国到楚国,被拜为阴大夫,阴姓由此而起。



阴丽华,苍天宠儿。她出身豪门世家,家很有钱,有钱到什么程度呢,好事者曾经算了一笔账,其家车夫马匹以及田亩,可比诸侯王。



换一个词来说,简直就是富可敌国。



有钱也就罢了,人还长得挺漂亮。那时,刘秀刚从老家到新野投奔姐夫,工作还没着落,如果说有工作,也就是个种田的。他闻听阴丽华美名后,心里痒得不得了。他除了痒,还有什么办法吗?没有。



刘秀很帅,可是帅不能换钱。活在乱世,他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像阴丽华这种人间尤物,注定是别人的老婆。当然,想想也是可以的,只能在梦里想。



后来,刘秀就去长安求学镀金了。有一次,他在长安街头看到执金吾大人路过,排场很大,情不自禁地说道: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执金吾,本名中尉,其所属兵种别名北军,是专门替皇帝守皇城的。在文武百官中,执金吾出门的仪仗最为壮观,骑兵两百人,举旗拿刀开路的,也有五百二十人,前呼后拥,浩浩荡荡,荣耀无比。



当年秦始皇出行时,在咸阳大街上,亦浩浩荡荡而过。时为亭长的刘邦出差到咸阳,有幸目睹偶像,也情不自禁发出一声长叹:大丈夫当如此。



刘邦没想到,多年以后,他也当上了皇帝。刘秀也没想到,多年以后,他没当上执金吾,而是当上了皇帝。更没想到的是,他在没当皇帝之前,成功地娶美女阴丽华为妻。



刘秀和阴丽华结婚时是更始元年(公元23年),阴丽华十九岁,刘秀二十九岁。那时是刘秀参加革命的第二年。阴丽华将青春做赌注,压在了刘秀身上。一压就压了很多年,似水流年哗啦啦流走,怎么也不见那个如意郎君出现在面前。



阴丽华独守空房很苦,可刘秀更苦。作战,逃亡,大哥被杀,装孙子向刘玄示好,北渡黄河,吃尽苦头。最后,终于闯出一片天地,定都洛阳。这一年,刘秀派人将阴丽华接到洛阳,两人分离两年,终于聚首了。



可当阴丽华到达洛阳后,却发现刘秀身边多了一个女人。她的容貌稍逊一筹,可势力很大,能量十足。在那一刻她惊呆了。



这不是她想看到的结局,绝对不是。



阴丽华很聪明,她已经看出来了,刘秀是他的,但洛阳不是。她和刘秀结婚的时候,刘秀属将多少人参加了?刘秀跟郭圣通洞房的时候,排场很大,天下皆知,文人武客,无不知晓。这是其一。她长年跟刘秀分居,感情好坏倒不论,主要是她还没有结出爱情的结晶。然而,刘秀和郭圣通的政治果子已经结出来了。



那些胜利的果实就是郭圣通替刘秀生的儿子们。



当然,情况没有阴丽华想的那么坏。她发现,郭圣通尽管深得刘秀左右认可,但一直还是贵人。皇后尊位一直空着,虚席以待。很明显,刘秀是要将这个位置留给阴丽华的。



哦,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男人。无论政治诱惑多大,无论战场多么无情,他心里还装着爱情,装着曾经的初恋。在事业上,他征服了天下;在爱情上,他会妥协,但永远不会屈服。人生有此情意郎,心亦足矣。



然而,爱情有情感轻重,政治得有个先来后到。打江山的时候,她远在天边,郭圣通则在身边陪护着。皇后这位置,怎么轮也得让郭圣通轮上。皇后这位置是政治,不是爱情。



心里想通了,一切都坦然了。不久,刘秀对阴丽华说,洛阳很大,可好位置不多,皇后是我专给你留着的。你明白了吗?



阴丽华当然很明白。但是,她拒绝了。她告诉刘秀,皇后应该给郭圣通,她当贵人足矣。



刘秀听得一愣,摇头。不行,皇后是你的,在我的心里,它一直就属于你的。然而,阴丽华也很固执,说道,可在我心里,它是属于郭圣通的。



两人就这样僵持着。最后,阴丽华告诉刘秀,郭圣通已经生子,她还没有。还有,洛阳于她来说还很陌生,她初来乍到,占着皇后位,心里不踏实。我是给了你爱情,可郭圣通则赐予你能量。我都不争,你还是从了她吧。



刘秀忧郁地看着阴丽华,无语。良久,他决定从了,封郭圣通为皇后。于是,郭圣通替刘秀生的儿子刘彊也顺理成章地被封为太子。



就这样,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是暂时,远未结束。十五年后,皇后归属问题再次被抬到桌面上来。



刘秀想重新定位皇后,他有很多理由。隗嚣和公孙述被剿灭后,天下基本统一,他有闲心来折腾后宫了。这是其一。阴丽华在洛阳混了十五年,大大小小的面孔也差不多混熟了。更重要的是,她没有虚度光阴。多年来,废寝忘食地替刘秀生出一箩筐的孩子。这是其二。



十五年来,阴丽华呈上升路线,不断被宠;郭圣通则像垃圾股,早就跌破发行价,落到谷底,等待清盘。这时候,该是刘秀出手清盘的时候了。这是其三。



刘秀已经替郭皇后准备了抛售的借口。原因有二:一是郭皇后多年来因为失宠,心里不平衡,总是牢骚满腹;二是她没有母仪之德,反而像老母鸡似的,视他人的孩子为异类。



郭皇后长年失宠,心里有怨言,这可能是真的。当年,刘彻皇后陈阿娇,因为腹中无子,看着刘彻宠幸低贱歌女卫子夫时,心里相当不爽。甚至动用老妈去修理卫青泄愤。事败之后,丢位折兵,从此被打入冷宫。



世间之道,从来如此。男人的天地,在殿前,在战场;后宫永远是女人玩弄权术的实验场。没办法,皇帝只有一个,女人那么多。资源匮乏,必然导致竞争。所以说,争风吃醋不是错,错就在于技不如人。



在刘秀看来,当初他和郭圣通结婚,本来不是什么坏事。政治婚姻嘛,本来就是一场交易。交易嘛,都是有契约的。既然是契约,就得有个期限。就像水果和食品一样,总得有个保质期。



十五年了,时间够长了。政治保质期早过了,契约该换了。此时才叫郭皇后退下,刘秀也算是慈悲为怀了。



不久,刘秀将郭皇后废掉,降级为中山王太后,贵人阴丽华升级为皇后。同时,刘秀下诏:不准讨论,不准开庆功会。不识抬举的,我砍下他脑袋。



就这样,皇后之位像一个被借走多年的东西,重新还给了阴丽华。





二 泰山之巅



郭皇后这辈子的确挺不幸。她在一个错误的时候,遇上了一个错误的对手。当初,阴丽华初来乍到,只为没有儿子,不敢与之争锋。转眼多年过去,没想到阴丽华也没闲着,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总算赶上了郭皇后。



于是乎,郭皇后有的,阴丽华也有了。可阴丽华有的,郭皇后则没有。阴丽华有美丽的容貌,有真挚浪漫的爱情,郭皇后有吗?没有。她只有大把大把的眼泪,空对明月长流。



然而,郭皇后又是幸运的。她是在一个正确的地方,正确的时间,输给了一个正确的人。在汉朝历史上,后宫女人争风吃醋,下场从来都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吕雉对戚夫人,王太后对栗夫人;戚夫人成了史上仅有的人彘,栗夫人则郁闷而死。还有那个陈阿娇,跟卫子夫斗来斗去,可惜技不如人,被刘彻关进冷宫。



戚夫人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