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289章

那时汉朝-第289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袁绍还要清除一个障碍,那就是何进的弟弟何苗。袁绍知道,何进之所以犹豫不决,不肯对宦官痛下杀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何苗收了宦官的钱,说了不少不利于阴谋的话。现在,该是把他扫地出门的时候了。



于是袁绍亲自到何进部队煽风点火,说杀死何进的,就是何苗。大家一听,流着愤怒的眼泪,把何苗拖出去砍了。



清除后顾之忧了,终于可以集中精力捕杀宦官了。



张让率人躲进了北宫,却躲不过袁绍。没多久,袁绍就攻进了北宫。一进北宫,他就关闭宫门,在宫里实施地毯式的捕杀。



更可怕的是,袁绍下了一个命令,凡是看到脸上没长胡须的,见一个砍一个。



古人爱留须,这是个习惯。想当年,高祖刘邦因为长了一副好胡子,还扬扬得意。有些读书人,读书时也经常摇头晃脑,一边抚须,一边吟诵,好不快活。



但是我们要说明的是,宦官不长胡须,但不等于宦官之外的男人,都留胡须的。袁绍下这么一个狠命令,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漏掉一个。



我想诸多死在袁绍刀下的宦官,都在地下哭诉了:怎么早不生,迟不生,偏偏跟袁绍同一个时代,真是命苦啊。



北宫里的宦官,无论老少,一律被杀,袁绍还特别点了人头,总共有两千余人。



袁绍清点人数,不仅是想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人,还要看看,到底有没有漏网之鱼。他数了半天,突然发现,还是让几条大鱼给跑了。



这最大的鱼,就是张让了。



八月二十七日晚,张让等人劫持着刘辩及刘协,一行数十人,偷偷地从洛阳北面东门潜出城外,向着北方,一路狂奔,于深夜逃到了黄河渡口。



只要过了黄河,他们就有救了。但偏偏此时,有人就不让他渡河。张让的这只拦路虎,就是之前救了何太后的卢植。随卢植前来救驾的,还有洛阳城政府机构的一个官员,叫闵贡。



两个人,对付数十人,行吗?



别担心,他们跑不掉了。卢植都不用动手,闵贡一个冲上去,就杀掉了数人。对张让说:“你是要自己了结呢,还是要我动手把你做了?”



张让自知死到临头了。他拱手作揖,跪下向刘辩磕头,说道:“陛下,臣走了,请多保重。”说完,纵身一跳进了黄河,溺水而死。



苍天在上,黄河为证。搅乱汉朝朝纲上百年的宦官政治,随着张让那悲剧的一跳,终于画上了一个巨大的句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宦官时代,到此悲剧收尾。





三 绝版恶棍



八月二十八日,十四岁的皇帝刘辩及九岁的刘协,在闵贡的保护下,终于安全地回到了洛阳城外。当他们出现在洛阳郊外时,汉朝众卿陆续出动,前来迎驾。



孩子们是回来了,然而噩梦还没有结束。



此时,董卓闻听洛阳有变,急忙赶路。深夜时分,他远远望见洛阳火光冲天,既兴奋又激动,命令部队连夜赶路。终于在黎明之前,抵达洛阳城西。



这时,探马来报,皇帝正在北郊。董卓一听,即率精兵赶往城北,准备迎接皇帝。



众所周知,曹操一生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就是挟天子而令诸侯。殊不知,曹操那招并非个人首创,此绝招的原创者,应属于董卓。



此时,董卓就像是饿虎进城,哪里有肉味,就扑往哪里。他明着打旗号去迎接皇帝,事实上,他这是去挟持皇帝。



很快地,董卓就见到了皇帝。



然而让他很郁闷的是,皇帝刘辩并不喜欢他,一见到他风尘滚滚而来,立即就哭个不停。搞得左右大臣很没办法,就劝董卓说,你吓到皇帝啦,皇帝下诏,命令你的军队后撤。



董卓一听,心里一阵冷笑。都这个时候了,还跟我讲天子诏书,简直就是扯淡。



于是他很不耐烦地叫道:“都给我滚开,你知道皇帝为什么哭吗?就是因为你们这些所谓国家栋梁,没有好好辅佐皇帝,让他流落在外,担惊受怕,现在你们还有脸叫我撤军?!”



董卓一边骂着,一边大摇大摆地走到刘辩和刘协面前问话。



他发现,十四岁的刘辩,心理素质那不是一般的差,这小家伙像羊遇到狼似的支支吾吾地半天说不出话来。于是就转头问刘协,那小家伙倒很镇定,很流利地一五一十地回答了董卓的问题。



董卓听完,心里一阵狂喜,不禁暗想:这大的这么胆小,怎么当皇帝?这小的是由董太后抚养长大的,自己跟董太后也算是本家。不如把这个刘辩废掉,扶持刘协登基?



这只是一刹那的念头,在董卓心头一闪,却久久地固定了。



当天,刘辩回宫,赦天下,改年号。



这时,有人悄悄地告诉袁绍,董卓并非善类,他手握重兵,恐怕有不良企图,你最好趁他现在还没熟悉洛阳城,脚跟还没站稳,就把他除掉。不然,遗患无穷啊。



这给袁绍提议的人,叫鲍信,泰山郡人,时为骑都尉。



鲍信的话,说到袁绍心坎里去了。当初他引董卓入京,不过是想借刀杀人。可是现在,宦官都被灭了,刀才进城。更让他忧虑的是,这不是一把简单的刀,他现在已经无法控制对方了。



说到底,袁绍打心里还是怕董卓,不敢发动袭击。



这其中原因,只有袁绍一人知道。他认为,他现在无法摸清老董的底,而且看上去,老董的实力很强大,如果跟他干起来,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如果董卓听到袁绍心里的这番忧虑,他肯定是笑翻了。事实上老董的强大,是装出来的,老袁眼力太差,被骗过去了。



其实,董卓此次进京,只带了三千骑兵。



他也知道,凭他三千骑兵想在洛阳城翻江倒海,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他的部队在深夜里,偷偷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就战鼓狂擂,彩旗飘飘地进城来了。



搞了几个来回,甚至连袁绍都以为,董卓的凉州兵团,正陆续赶来援助他了。



董卓当然也知道,这种把戏玩一两次还可以,玩多了肯定会露出马脚。再说了,强大不是装出来的,只有壮大自己的实力,才是真正的强大。但是呢,他就只有这三千老本,想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似乎有点不可能。



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董能够屡屡抗诏,还大摇大摆地把军队开进洛阳城,凭的是啥?就是这一身虎狼之胆。既然他敢进来了,他就有办法在这里站住脚。



想站住脚,自己没有兵,抢就是呗。于是,董卓把目光锁住了何进和何苗两兄弟生前的部队,不久他很顺利地接管了这支部队。



接着董卓又盯上了一个人。



为了解决这个人,他又盯上了另外一个人。这两个人分别是,武猛都尉丁原,丁原部属吕布。



丁原,泰山郡(今山东泰安)人。先前,他为骑都尉,屯兵于黄河以北,时吕布在其帐下当主簿。后来,刘宏驾崩,响应何进号召,进城共谋诛杀宦官之计,被拜为执金吾。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而且艳遇还不浅,遇上了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演绎了一段千古缠绵之情。



民间传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配貂蝉,犹如当年项羽配虞姬,这非常吻合民间的英雄美女、才子佳人的审美要求。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都被罗贯中忽悠了。吕布这一段爱情,只是个历史传说。



在《后汉书》里,我们找不到一点关于貂蝉的记载。于是就有人怀疑,貂蝉是不是被罗贯中移花接木编出来的人物。在此,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吕布,我们以《后汉书》及《三国志》为主叙述他那传奇悲剧的一生。



从民间传说,我们也大约看出来了,吕布这家伙为了美女,不惜一切代价跟人家缠缠绵绵到天涯。但话说回来,对爱情忠诚的吕布,他的职业操守是很有问题的。



这个问题,强烈地表现在对上司的极其不忠诚上。



他在丁原属下为官的时候,丁原是很赏识他的。而董卓看到吕布时,当然也很赏识。两者的出发点估计都是一样的,吕布这人武艺十分了得,被喻为飞将,让他贴在身边当侍卫,很有安全感。



在此,我们也大约明白罗贯中偏把吕布和貂蝉凑在一起的用意了。吕布这么一个让男人都感觉安全的男人,如果不给他配个美女,那罗贯中的良心都过不去了。



董卓又看出,吕布这种人,是不会久居人下的。于是他就哄骗他说,你想不想当老大,如果想,就麻烦你把丁原杀了,把他的部队收了,我就拜你为骑都尉,你就是这支部队的一把手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将军与士兵之间,吕布选择了前者。他果然按董卓吩咐,把丁原干掉,并其部队,归附董卓。



从此,吕布头顶上就被戴着家贼的称号,于是天下英雄战场上一见到他,就冲着他先骂一番家贼,再来比试。



可对董卓来说,收了吕布,心里踏实多了。接着,他也给自己找了个位置,当了司空。当他搞定了这一切,就开始整事了。



他要整的,就是先前那闪过脑门,就久久挥之不去的一个念头——废刘辩,扶刘协。





四 议废



天下之事,只有董老虎没有想到的,没有他不敢做的。想好了,就准备召集人马开会了。



在董卓看来,开会是纯粹的扯淡,那不过是形式,走程序罢了。决定天下大事,根本轮不到众卿说话,他一句顶别人一万句,即可拍板了事。



不过话说回来,在开会之前,为了体现对某人的尊重,事先还是要先跟他通通气的。



董卓要给面子的这个人,当然就是袁绍了。



如果没有袁绍,他可能还在洛阳城外徘徊,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董卓就把袁绍叫来,开门见山地说道:“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及灵帝,令人愤毒,董侯似可,今当立之。”



董侯,就是刘协了。废刘辩,立刘协。董老虎的狰狞面目,总算撕开了。



话都说得这么露骨了,袁绍也不客气了,他也直说道:“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宜于天下,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



袁绍这话的意思是说,皇帝刘辩正当年少,又没做错什么事,你突然搞个废嫡立庶的事,那岂不是乱来。乱来的事,怎能服众?



袁绍这话,犹如降龙十八掌,一出手就打到董卓命穴上了。董卓一听,勃然大怒。娘的,老子叫你来说事,已经给足你面子,没想到你还想来坏老子的事?



想到这儿,董卓按剑喝住袁绍道:“你算个什么东西,天下之事,老子说了算。如果我要废嫡立庶,看谁敢拦我?”



天下之事,由你说了算?可别忘了,之前是谁说了算,你才能进得了洛阳城的。



别过了河就想拆桥,我这桥可不是一般人能拆的。袁绍心里骂着,但是嘴上还强忍着。此时此刻,敌强我弱,跟他犟下去没好处。



于是袁绍缓和一下语气,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我认为你应该去跟太傅商量一下。”



太傅,就是袁绍的叔叔袁隗了。



董卓好像心不在焉,没听见袁绍说话似的,只见他接着说:“依我看,刘氏这个种子,是不能再留了。”



汉朝四百年,第一个敢说刘氏之种不可留,非董卓莫属了。想当年,王莽夺权,也不至于说得这么露骨。人家至少做得很含蓄,先是封侯,接着九锡加身,最后禅让才把屁股坐上皇帝宝座的。



现在董卓血口大开,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叛逆了。



袁绍再也忍不住了。



当初叫你进城,是干吗来的?是借你的刀,杀宦官,共同辅佐刘室,救天下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是叫你进来造反的。要说造反,不要去问天下,我袁绍第一个不同意。



想到这里,袁绍突然朝董卓怒吼一声,横刀长揖,甩头而去。两人就此决裂了。



看着袁绍离去的背影,董卓坐不住了。看来,议废这等事,得先把袁绍这块绊脚石搬掉才行。



但是董卓没想到,还没等自己动手,袁绍已经跑路了。据说是跑冀州去了。不过你能跑,我当然能追,董卓准备悬赏捉拿袁绍。



可就在这时,有人告诉他:“董公,别冲动,洛阳上下,你动谁都可以,千万别动袁绍这小子。”



说这话的,是董卓的亲信伍琼。



董卓听得一愣,袁绍算什么东西,我都想摇皇帝的根,干吗不能动他?



这时,伍琼再次说道:“袁氏家族,经营洛阳百年之久,四世三公,根基极深,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你要跟他树敌,若他收天下英雄豪杰,要跟你对着干,那天下至少有一半不能属于董公了。”



董卓又一愣,顿然醒悟。他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袁绍那小子敢跟他对着干,原来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



要战斗,董卓当然也不怕。问题是,他初来乍到,立脚不稳,如果现在就跟洛阳第一家族翻脸了,后果可能会失控。



嗯,看来还是忍一忍。



于是,董卓听伍琼计,赦免袁绍,派人去拜他为勃海郡守。同时,袁绍的堂弟袁术,还被拜为后将军,袁绍的战友曹操,也被封为骁骑校尉。



让董卓郁闷的是,诏书才送出去时,后两个跟前一个一样,弃职逃跑了。



八月三十日,董卓召集众卿开会。



会议由董卓亲自主持。他是个粗人,说话从来不讲究什么艺术,一开口就说道:“皇帝暗弱昏庸,没有资格当天下之主。现在,我准备按照霍光做法,废掉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大家认为怎么样呀?”



众卿看着董卓,半天说不出话来。



但是,个个心里都在骂着:废皇帝,那得先给理由呀。当初霍光废掉刘贺,那是因为刘贺本人不争气,刘辩跟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