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29章

那时汉朝-第29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随何你不能失败啊,一失败不但你完了,我也要跟着完了。



救市和告状



公元前205年,五月。



五月的天空,流出来的不是清亮的阳光,而是惨烈的火焰和悲伤的眼泪。这时项羽一路乘胜追击,刘邦只好向西一退再退,一直退到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不能再退了,再退就不像话了。刘邦决定坚守荥阳,就是挡不住项羽进攻,也准备和他拼个鱼死网破。



当刘邦举目无助时,五好丞相萧何同志雪中送炭地给他送来了一支军队,但是,如果非用一句话来形容萧何这支部队的话,那我只有四个字:老弱病残。



千万不要嘲笑萧何,当初刘邦把关中子弟所有壮年都拉出去当了项羽的刀下鬼,萧何可是砸锅卖铁搜肠刮肚,把关中二十三岁以下及五十六岁以上的人凑起来才拉成这支队伍的。



这支乳臭未干及迟暮之年的军队,我们可以叫他童子军及老年军混合的杂牌军,刘邦正当生死存亡之秋,管他什么乳臭未干还是老年军,只要能打仗就是好军,刘邦照收了萧何的礼物。



看着黑压压的一片青头发和白头发,刘邦心里多少有了些许自信。但自信不等于实力,项羽的铁骑还在继续向西推进,汉军和楚军在距荥阳十公里外的郊外屡次发生遭遇战,汉军仍然溃不成军。



项羽所向无敌,不是因为刘邦手下那帮老残病弱的烂兵好欺负,而是他拥有一支当时世界上最牛的坦克军——骑兵。在兵疲马乱的中原战场上,项羽这支日可纵横百里的铁骑军,就像气势汹汹的海啸排山倒海滚滚而来,无论多么坚固的城墙一样被他冲垮而去,也正是这支铁骑军,前些日子让项羽有如神助,打进彭城遇佛杀佛,逢妖降妖,无人能挡。



铁骑军是项羽一把锋利的尖刀,要想打退这支尖刀军,就必须要锤炼出自己的尖刀。刘邦立即着手组合自己的骑军,这个光荣而骄傲的任务就落在了灌婴身上。



其实,大家开始推选铁骑人选时,并没有选到他,而是秦国人李必和骆甲。但是,李必和骆甲因为出生地特殊,害怕楚兵不服从指挥,只好推辞职责,刘邦想来想去,只好临时派灌婴主持骑兵团,由李必和骆甲任指挥官。



骑军组成后,刘邦终于有了一件像样的防身武器。这才是真正的刘邦,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迅速跌倒,也能迅速爬起战斗。有了铁骑这把锋利的尖刀放在枕边,刘邦不但不怕项羽追击,反而渴望积极迎战,让项羽的坦克团来得更猛烈些吧,看看是他的刀利还是我的刀准。



遭遇战再次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地点,荥阳东。灌婴横刀立马,眺望着滚滚红尘,万马奔腾的楚军像开闸之洪水,卷着轰鸣大地的震声向汉军扑来。



近了,近了,更近了,楚军像躲藏在迷雾背后的妖孽从天而降。对于这天,灌婴已渴望许久了,只见他高高地举起砍马刀直插云顶,他突然怒吼一声,杀!



杀声再次震撼大地,远远地传到了荥阳帐下。刘邦从容闭目细听,刀光剑影像放电影一般在他的想象中不断地放映,他仿佛听到了灌婴的砍马刀嗖嗖地划过空气砍破楚军的声音。



事实也证明了刘邦的想象。这是一次成功的反袭击战,汉军不但大败楚军,更是怒气冲天地杀出了汉军军威。灌婴载功而归,战士们脸上洋溢着骄傲和光荣的神情,刘邦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胜利来得太不易了,从彭城到荥阳,辗转半个中国,项羽像猛虎扑狼一样不肯放过一次进攻,今天终于让人大可放心地缓一口气。



荥阳东大捷,刘邦打乱了项羽西进的脚步,他决定驻军荥阳,以荥阳为反攻中原的据点。同时,又修了一条甬道直通黄河渡口,通向了敖仓。敖仓,秦政府在荥阳北敖山所建粮库。刘邦背靠这么一座巨大粮库,即使天崩下来他也不怕了!



正当刘邦恢复元气准备大干一场时,让人意外的是汉军内发生了一起内讧。这场内讧的主角一方是周勃及灌婴,不用猜都知道,另外一方正是他们极不顺眼的斯文书生陈平同志。



前面说过,周勃和灌婴早就对陈平不满了,所以斗争将不可避免。



权位从来都具有排他性,它更是某个政治圈子里不容侵犯的权益。对于陈平当诸将护军这事,周勃等人还耿耿于怀,这个职位应该留给他们这帮出生入死的武将兄弟,凭什么把一个陌生人像一根楔子一样钉进了他们这个武将集团,这不但让人难受,更让人觉得滑稽!



刘邦这个出人意料的人事安排一点都不幽默,这不仅是一场周勃和灌婴与陈平同志的争执,更是汉军大部分未得利益者的武将与既得利益者的文官的斗争,既然如此,就让冷战结束,用一场热赛来证明孰强孰弱吧。



周勃和灌婴首先联合起来发起了攻击。为了这一天,他们早就做了精心准备,搜集到陈平两大人生政治污点:第一,陈平与其兄嫂通奸;第二,陈平受贿。



准备好告状材料后,周勃和灌婴便跑到刘邦跟前,准备拆陈平的台:



汉王,您千万别被陈平美丽的外表迷惑了,他尽管长得帅,肚子里未必有真东西。我听说陈平以前在老家曾经跟他嫂子有过一腿,后来投奔魏咎,魏咎不容他,于是投项羽,又混不下去,最后就投奔您来了。



可您任他当护军没多久,我又听说陈平这家伙买官卖官收了不少黑钱,钱多的就当大一点的官,钱少的就当小一点的官。



以上就是状词,周勃和灌婴的言辞之间,没有半句杀字,却又感觉到他们字字催赶,似乎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刘邦像魏咎和项羽一样,赶快把陈平这个美男妖怪打发走!



刘邦听得一惊,这还了得,盗嫂就算了,竟还敢贪污?



刘邦同志,你千万不能听他们的一面之辞,要说盗嫂,周勃和灌婴真的污蔑陈平了。前面已经讲过,陈平盗嫂之名完全是冤枉的,但陈平也不好跟人明辩,如果看见一个人就说,我和嫂子根本就没有那回事,你们千万别乱传哦,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这事的确为难陈平,不抹是黑,想抹只会更黑,搞得他是有口难辩。毕竟嫂子这个事他也负一半责任啊,谁叫他曾经好吃懒做迷上了读书呢?



真是好事没出门,坏事传千里,没想到这等家丑,竟然被周勃和灌婴拿来说事了。似乎在周勃这帮人的眼里,陈平就是个典型的伪君子,长得一副人模狗样,还摇着扇子到处招摇撞骗,骗完了魏咎,骗项羽;骗完了项羽,又来骗刘邦。



退一步来说,就算不是骗,说你如此短短几年时间换了几个工作,这也是不太正常的。如果周勃从这个角度理解陈平,陈平的确是三心二意,不过反过来想,换老板也是有内在因素的呀,如果老板待员工不错,员工还会跑吗?



事实也证明,魏咎和项羽都不是什么好老板,陈平也不是第一个从他们那里跑掉的人,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正所谓鸟择良枝,人择明主,人活乱世,混口饭吃不容易,陈平几年内换几个工作又有什么可非议的呢?



再看贪污一事,陈平受贿是个不争的事实,甚至陈平也毫不隐瞒。但是我们深究陈平受贿一事,就会发现这个事挺悬的。





第二十七章  可怕的韩信




首先,陈平刚被刘邦任为护军时,整个军队几乎要爆炸了,无人不指着他的后背指指点点,转眼才两个月,就发生诸将向陈平行贿一事,这难道不觉得奇怪吗?我们可以大胆地做一个推测,陈平受贿一事会不会是周勃等人怂恿部下弄出来,并以此借口把他轰下台去?



综合三件事,我们只能下这样一个结论:阴谋,阴谋,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阴谋。说来说去,周勃之流就是想搞掉陈平。



不过不要高兴太早,你们知道陈平是什么人?陈平可是汉初闻名天下的阴谋大师,跟大师玩阴谋,那不是没事找抽自讨苦吃吗?周勃和灌婴,你们玩笑可开大了,不信你们就等着瞧吧。



周勃这番告状词,让刘邦惊讶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很生气。第二反应是,特生气。他很生气的是自己怎么瞎了眼,竟选了一个道德败类当护军;特生气的是,你魏无知到底收了陈平多少黑钱,干吗给我推荐了这么一个烂货。



生气归生气,刘邦稍稍抚平胸中之气,觉得还是先把事情搞清楚了再说。这就是刘邦的贵为明主的可贵之处,用毛主席的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刘邦立即把陈平的伯乐魏无知召来问话。



伯乐,通俗地说就是人才中介,亦像婚姻介绍人。好的伯乐,往往能把恰当的顾客推荐给恰当的雇主,让两者相得益彰各有所得;冒牌伯乐,只会东施效颦,不分好坏地把顾客推销给雇主,他的结果只能是,不但不被人感激,反而不是被雇主骂,就是被顾客咒,以后想混个安宁日子都很难。



在刘邦看来,魏无知就是后一种伯乐、他一看到魏无知就拍着桌子骂道:你魏无知吃饱了撑着吗,干吗把一个三无产品推销给我?



魏无知一愣:三无产品?



刘邦:陈平一无私德,二无廉洁,三无忠心,不是三无产品那是什么?



魏无知恍然大悟,反问刘邦:主上求的是不是人才?



刘邦:当然。



魏无知:这就对了,我向大王推荐的是陈平的才能,您责怪的却是陈平的品德。试想一下,大王您如果得到一个只有高尚品德却无半点才能的人,能帮你打胜仗吗?如今楚汉相争,你应该关心的是陈平的谋略到底能不能为你所用,至于他贪污受贿和偷人等事即使有,又算什么天大的事呢?



魏无知这番话如果被儒家的道德信徒听到,他们不用口水淹死他才怪。世界上哪有像魏无知这样推销人才的,这就好像婚姻介绍所把一个丑女推销给一个顾客,如果顾客嫌弃其女丑不忍睹,介绍人不但不惭愧还振振有词地说道,你娶老婆是干什么的?无非就是生孩子持家务过日子的,既然她能给你生孩子及料理好家务,丑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魏无知这话尽管有失偏颇,但并非全是信口雌黄。刘邦正值抗战非常时期,用人也要用非常之人,这个乱臣贼子横行天下的世界,哪还有什么德才兼备的人给你刘邦。这就好像一个打了大半辈子光棍的穷光蛋,有个能制造人工智能产品的女人嫁给你就不错了,你何必还管她是美或是丑,是一婚还是二婚?



刘邦真是无话可说了。



无法肯定的就是无法成立的,同样,无法否定的也不能说它是错误的。魏无知和刘邦各执一词,恐怕再这样争下去也没多大意思,于是郁闷无比的刘邦只好把陈平找来问个明白。



刘邦:你之前在魏咎那里打过工,后来又跑去投了项羽,现在又跑到我这里来,请问,一个有信义的人有像你这样的吗?



陈平:大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事奉魏咎,是因魏咎不用我我才逃跑;而项王他刚愎自用,自以为天下第一,且又只重用他家亲戚,像他这种人,就算你有多大的本领也不会重用你。我后来听说汉王您重用人才,所以才投奔过来,难道也是我的错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刘邦点点头,又反问道:可是你贪污受贿一事又怎么解释?



陈平:大王又有所不知,我是光着身子过来投奔您的,您又不给我发工资,我不利用职务之便收点黑钱,怎么能活得下去?我贪污的钱还在我这里,如果大王您觉得我的计策不能被您所用,请您连钱和官印一起没收,并且准许我辞职!



以上记录,是二千多年前,世界上最经典的的政治贪污犯和政治流氓的精彩对话。更精彩的是,陈平只凭这几句真诚之话就立即消除了刘邦的怒气,刘邦不但没削陈平官职,反而厚厚地赏赐他,甚至还提拔陈平为大军总保护官(护军中尉)。



护军中尉和护军只差两个字,但是对陈平和周勃等人来说,这是胜利者和失败者的标志,更是周勃和灌婴悔之晚矣的心痛之字。搞来搞去,不但搞不掉对手,竟然还做了对手的嫁衣,这还不算失败那又是什么呢?



周勃和灌婴真是欲哭无泪。陈平,你狠,你牛,你厉害,我们服了你,总行了吧。



可怕的韩信



章邯:夏天的葬礼。



对刘邦来说,这个夏天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四月彭城败战,五月反袭击成功,六月,他又拔掉了一个死敌,这个人就是天下第一守城王:章邯先生。



章邯死守废丘已足足十个月之久,这对于火烧眉头的硬兵围城的时势来说,已经是奇迹中的奇迹了。废丘,西周之故都,时称犬丘,后秦统一六国被废掉,故又称废丘。可以这么说,废丘是一座曾有着无限光荣和骄傲的岁月,然而沧海桑田,岁月无情,它已沦落成了一个再无举足轻重的废都。



项羽当初封章邯为雍王定都废丘,不知他有没有想过要用这座废都把章邯囚成一个废人。如果项羽真这么想的话,他终于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这一天,但使章邯变成废人的不是项羽,而是刘邦属下赫赫有名的韩信大将军。



但章邯之所以能守住废丘,不全赖于他的守城之术,还得赖于废丘城下环城的护城河。城中有城,城外有墙,墙下有河,有河必有桥,这是古中国城市的一个基本特色。当韩信整天在废丘城外琢磨攻城之计时,章邯就在城上看着韩信,这一幕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章邯打魏咎攻临济城的诗人意景: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魏咎曾经无情地装饰了章邯的梦,如今韩信也准备用章邯来装饰他的军事梦想,完成韩信这个梦的不是一轮明月,正是废丘城下这条宽阔的护城河。



苍天似乎也看出了韩信的计谋,为章邯伤心地掉下了送葬的大雨。天泪也不能改变韩信的初衷,他决定引水灌章邯,把他淹死在城里。



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想象,当倾盆大雨从山上直奔而下流入了废丘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