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33章

那时汉朝-第33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萧何之忧暂时先放下了,刘邦终于要腾出双手来全力对付项羽了。



刘邦问郦食其:项羽如此凶猛,如何才能把他的气势压下去?



郦食其:以前商汤讨伐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都是把自己的后裔封到各自的土地上去。现在秦国崩溃,天下四分五裂,如果大王您舍得封六国之后,那么六国国王和百姓肯定很感激您的大恩大德,他们自然就会听从您的调遣征伐西楚,那么项羽必败。



其实,郦食其此番计策不是什么新鲜的玩艺了,范增曾对项梁说过这话,张耳和陈馀也曾对陈胜建议过,也正因为如此,后来才有了义帝和赵王歇的悲剧。



无论何种出色的建议,第一个使用的人,我们称之为天才,第二个使用的人,我们称之为庸才,第三个使用的人,我们就称之为蠢才了!我们可以不把郦食其归为蠢才一类,但他这个意见却是实实在在的愚见,因为郦食其他忽略了一个问题,时代已经变了,封诸侯收买人心的法宝将不再灵光了。



但是,刘邦泡妞耍赖还可以,哪有眼光能看出郦食其如此破绽。于是,刘邦当时就称赞郦食其英明,并立即命令属下刻印分发诸侯。善于听取意见是没错的,但是一味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不叫智者,而叫蠢猪了。不幸中的大幸是,当刘邦准备依郦食其这计行事时,天才张良出现了。



刘邦正在吃饭,张良恰好有事找他。刘邦一看到张良,不无得意地说道:子房啊,有个牛人给我出了一招对付项羽的好办法,我觉得很是不错哦。



张良一笑,好事嘛,请大王告诉我是什么好办法,让我也学习学习。



于是,刘邦把郦食其说的那套话告诉张良,说完,他又得意洋洋地问道:怎么样,是不是很不错呀?



真是不说不打紧,张良一听马上焦急地跳起来:这是谁教您的,您如果用这个计策,我保证您马上完蛋。



刘邦不相信地看着张良:不会吧,你说这计策哪里不好了?



张良:您把您手中的筷子借我用一下,我给您比划比划。



这是历史上一堂生动而有趣的军事理论课。筷子是教鞭,饭桌是黑板;刘邦是学生,张良是老师。张良从八个方面全盘否定了郦食其的谋略,我们不必一一举出,只举一点就可让郦食其和刘邦说不出来话:彭城的教训还不够吗,实践证明,诸侯全是些东风一吹就向一边倒的墙头草,如今楚强汉弱,他们凭什么听你调遣,到时他们不但收了你的封信,还嘲笑你自不量力,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张良的一席话像一道闪电,划过了昏暗的大海照亮了刘邦的眼睛,让刘邦这个舵手,一下子就望见了前方一触即毁的暗礁。



刘邦惊讶得张开大嘴,半天说不出话来。突然,他把还没来及咽下的米饭全吐出来,跳起来骂道:郦食其这个竖儒,差点坏了我的大事!



刘邦当即命令属下,赶快把刻好的诸侯印统统毁掉。



这场谋士PK大赛,张良赢了。从某个角度说,刘邦也赢了,他不但赢得了张良,还赢得了教训,从张良这堂经典的军中理论课中,他学到了一个新名词:与时俱进。



郦食其是纵横家,张良是兵家,纵横家偏向理论构筑的完美性,兵家却偏重于实践收益的现实性。郦食其之所以输,正输在观念落后和不切实际上,这正是所有书呆子最容易犯下的弥天大错。而张良之所以赢,是赢在了对现实的深刻剖析上,他的观念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与时俱进只是一个抽象的表述,其实一切战争的较量,首先便是战争之道的较量。所谓战争之道,其含义极广,如果从古代战争学角度讲,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所谓形,指的是对形势发展的判断;所谓势,是对时势采取的应付措施;所谓情,是面对战争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综合以上三要素,一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第一,判断和决策一定要正确;第二,一定要有快速应付时势的灵活多变且可行的措施;第三,对战争要有奋发向上和坚持不懈的斗志。



郦食其的错误正在于,他对时态发展判断错误,及应对现实所持的措施僵硬落伍。



就让我们拿陈胜的例子来分析吧:陈胜拉旗反秦时,他本一无所有,而张耳和陈馀游说陈胜分封诸侯,主要是借此分割秦朝之土地和力量,从而削弱秦朝,壮大反秦力量,这叫一举两得,为虚名而求其利。然而秦朝既已倒台,天下独剩楚汉两家,如果刘邦还按郦食其之计,分封诸侯,那实则是削己之力,壮别人之气,这叫一举两失,为虚名而求实祸。



所以说,战争的真正谋略不是僵死不化,及以不变应万变,而应该准确把握时态发展,措施更要灵活多变。由此算起来,郦其食充其量也不过是个二流谋士,而张良才是谋士中的谋士,大师中的大师!



张良之谋,举目天下,无出其右者!



兵不厌诈



陈平:我忽悠,所以我存在。



以上我们已求证出,郦食其根本就不能与张良量齐比高,如果偏要在汉军当中找出另外一个能与张良组成双子星座的人,那就非陈平莫属。陈平已在后台彩排好久,现在也该是他上场的时候了。



刘邦问陈平:天下这么乱,你说什么时候才能够安定呢?



陈平说:如果指望天下尽快安定,就要尽快除掉项羽,想要除掉项羽,只要除掉范增和钟离昧、龙且等人就可以了。



刘邦长叹:范增是个老人精,钟离昧和龙且凶残如虎,要除掉他们是何其难的事。



陈平:错!如果大王您肯出几万斤黄金,让我扰乱他们内部,离间他们君臣,使其鹬蚌相争,那我们就可以逸待劳,坐收渔翁之利,项羽想不败都难。



刘邦拍案叫绝:好主意,就照你说的办。



对刘邦来说,在这个草菅人命的战场上,钱财珠宝这些玩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况且成大事之人,从来都是以天下为私产,小小几万斤黄金又算得了什么?于是,刘邦当即赐陈平四万斤黄金,并且许诺不会过问其用处。



刘邦对陈平如此钟情,实在让人有些惊讶。汉军当中,除了魏无知外,从来没人替陈平说过一句好话,但他反而日益被重用,难道他到底有什么魔力?其实,陈平得刘邦之心,并非他有如何神力,也并非他占了长得帅的便宜。而这一切,多数都因刘邦的人格魅力所致:刘邦仅凭着江湖经验,断定陈平必将成为他的左臂右膀!



废话少说,陈平终于行动了,他叫人乔装打扮,携着巨款潜入楚军,第一个目标就锁定了钟离昧。



项羽一直自信地认为,曾经的英布、钟离昧、龙且三人就像三把锋利的军刀护在其左右,这三大杀手向来以剽悍凌厉闻名于楚军,尽管英布已被收买,但只要钟离昧和龙且两人悍楚左右,就无人可以撼动他那所向无敌的铁军。



然而在陈平看来,项羽将强兵精,但这并不等于说项羽无懈可击,他已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被陈平牢牢掌握在了手中。项羽这个致命处说起来有些悬,当初项羽在戏水封王时,他把许多不怎么相好的别国武将封为诸侯王,楚军大将中,除了英布外,钟离昧和龙且等人却偏没有被他纳入封王名单中。



这个奇异的问题,恰好成了陈平使用反间计的突破口。英布封王,凭什么钟离昧就不能分一杯羹?其实这个问题不用多说,这全都是项羽性格使然——私心太重。



韩信曾说过,项羽把官印捏在手里都把棱角磨平了,还舍不得交给属下。既然如此,项羽,我陈平就让你吃一次狭隘的私心和偏心的亏吧。



陈平派出的这支间谍小分队动作相当迅速。没几日,楚军就像被施法般被一股不知何处来的谣言所笼罩,说什么钟离昧等楚将功多,他们极不满当初没有被项羽封王列侯,于是都想离楚附汉,灭掉项羽,并且瓜分西楚王国列席诸侯!



世界上有两种可怕的东西,一是背叛,二是谣言。如今这两样恐怖的东西又恰恰结为一体,被陈平洒在空气中,就像无数把飞刀,刀刀切中项羽的痛处。



听说上帝造人的时候,以大地为模型,有高山必有深谷,有汪洋必有沟渠。人类性格中的优点似高山和汪洋,弱点却如深谷及沟渠。项羽似乎就属于此类造法,军事头脑发达,生活头脑却是弱智得一塌糊涂,他不幸地相信了谣言,并且把钟离昧暂时划入黑名单,并作为重点监视对象。



其实,陈平散布的这个谣言,换成是别人都不会出大问题。如今距戏水封王都有二三年了,谣言早不来,晚不来,为何偏偏这个时候来?况且,将帅猜忌,这是战争中的一大忌讳。彼此猜来猜去,你向东,我向西,就算多么强悍的铁军也会变成废军,难道项羽就没看出这其中有诈吗?



好戏才刚刚开始。陈平乘胜出击,下一个目标,他瞄准了传说中的老人精范增。



要搞定范增何其困难,他可是狐狸中的狐狸,比狡兔还像狡兔。陈平知道,要摆平项羽的这个军事教练,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等,等上天给他送机会。



这一等,就是四个月过去了。从冬天等到夏天,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四个月,只见花谢花开,物是人非,楚汉相争已进入到白热化的关键时刻。



公元前204年,夏天,四月。刘邦拼尽力气守住荥阳,这场拉锯战打得双方都精疲力尽,刘邦已快顶不住了,他准备主动停战议和。刘邦的方案是,割荥阳以东为楚,割荥阳以西为汉。



然而,当刘邦派使者把这个议案送到项羽和范增手上时,范增拍着桌子对项羽说了一句: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如果今天你不急取刘邦,将来必自后悔!



范增这句话像雷霆万钧,震响了项羽的耳朵。亚父说得一点没错,此时不打,还待何时,打。



于是,项羽再次增兵围打荥阳。这下子,不幸的荥阳被项羽围成了一个大铁锅,更不幸的是,刘邦本人就成了被架在铁锅上的一片待煎的生牛肉。



刘邦终于切身体会到什么叫煎熬,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煎熬。



然而,无论多么艰难的煎熬都要挺下去啊。荥阳之战,项羽火攻得激烈,刘邦亦在荥阳城内守得悲壮,双方就像煮黏了的肉一样,再次进入胶着状态。



当刘邦日渐绝望时,奇迹出现了,项羽突然愿意接受谈判,并派使者至刘邦处协商议和一事。奇怪了,好好的牛肉不煎,项羽怎么突然改变主意要停火了?



项羽变卦,不是可怜刘邦,而是他被陈平的反间计套住了脖子。



金钱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它可以使人闷闷不乐,可以使人兴高采烈,可以使人性毁灭,亦可以使天使变成魔鬼。就在这紧要关头,陈平频频使出黄金术,又在楚军中散布谣言,说范增劝项羽攻击荥阳别有用心。



谣言马上传到了项羽耳里,多疑的项羽突然惊觉。一个奇怪的问题突然在项羽的脑袋里跳了出来,范增之前为什么执意要他速击刘邦,难道范增真的是别有用心?



谣言像病毒一样在项羽脑袋里纠缠着,他实在无法解开。但是,他马上找到了一个办法。刘邦不是发出了停战议和的文书吗?那就派使者出使汉军,以议战之借口,顺道摸摸刘邦的老底,如果发现有诈,再另做打算。



于是,再次被蒙蔽了双眼的项羽,便派出使者假装议和前往摸底。



毒蛇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陈平做好了诱杀的准备。





第三十一章  悲壮突围




诱杀工具:一只全牛,素菜几碟;



方法:轮流讹诈。



一切准备好之后,项羽的使者也来到了荥阳,到了吃饭时间,只见陈平叫人热情洋溢地抬着一头喷香流油的烤牛,来到了使者的宴席上。



陈平手下这帮打工仔早就准备好了台词,他们对项羽使者问道:请问是范增先生的使者吗?



项羽的使者摇摇头,说:我是西楚霸王派来的!



抬烤牛的人假装大失所望,忙不迭地嚷道:搞错了,还以为是亚父派来的呢。



于是,这帮人就像耍戏一样,抬着烤熟的牛肉像拜神走错庙一样,又抬出去了。好一会儿,他们重新上菜,这次换上的只有几盘小菜。



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范增的使者吃牛肉,霸王的使者就只能吃凉菜。你们凭什么冷落霸王的人,却对亚父的人这般好,是不是范增那老家伙给你们什么好处了?!



牢骚发归发,但饭还是要吃的。项羽的使者只好忍气吞声地吃完小盘凉菜,然后丢下饭碗愤怒离去,还没忘丢下一句话:



你们就等着瞧吧!



陈平望着使者离去的背影,笑了。兄弟,如果想知道你为何被如此冷落,就自个回去问问范增吧,或许还会问出天大的内幕来呢。



天大的内幕也没有这个受冷落的内幕刺激人。当项羽听到属下向他哭诉荥阳这难堪而又耻辱的一事时,他猛然醒悟,亚父叫他急攻荥阳,原来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项羽当即向诸将发出新的命令:所有将领都听好了,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进攻荥阳,抗命者杀无赦!



可笑的是,全世界都在谣传范增心怀鬼胎,独有范增还被蒙在鼓里茫然无知。范增听到项羽突然发布停止攻击荥阳的命令,他屁颠屁颠地跑到项羽面前,说道:你还不赶快攻城,再晚就错过机会了!



项羽冷笑:得了吧亚父,你以为你做了什么我不知道吗?



范增疑惑地看着项羽:小子你在说什么,你到底又听到了何方妖言?



项羽又冷笑:妖言我没听说过,不过我倒是看到一只老妖在我面前放屁!



范增老羞成怒,立即跳了起来:竖子,你敢骂我,我告诉你,如果你不赶快进攻荥阳,你死定了!



项羽也跳起来,对着范增叫道:够了,你别假装仁义了,我也告诉你,你叫我跑,我就站,你叫我攻,我偏退!



范增的老牛脾气也使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