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50章

那时汉朝-第50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值得千秋赞颂吗?



由此看,和亲不是耻辱,下嫁并不可悲。丧失魄力,胸怀狭窄,才是最耻辱和最可悲的。



刘邦于是下定主意,就去找吕雉阿姨谈话。吕雉一听,泪水马上就像洪水滔天奔泄而出,并且使出了女人的绝招哭诉道:



匈奴遥远,冒顿如同禽兽,你把我女儿往他身上推,不就等于往虎口扔吗?



吕雉阿姨这么一哭一闹,刘邦的心思竟然全乱了。



刘邦想想,多年以来,他似乎就没认真关心过他这个女儿。当亭长时是忙工作,忙喝酒,忙泡妞,孩子都只能爬在地上玩土堆,看着妈妈一人在地里劳作。后来打天下,则是忙打仗,忙逃命,忙踢人,长期漂流在外,似乎也没怎么跟女儿说过几句话,交个几次流。如今,国家有事,竟然就要把她当一个陌生人踢出中原,是不是有点太那个了呢?



是啊,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是我必须做一个负责任的皇帝。下嫁女儿,有可能暂时笼络住冒顿,也有可能折了女儿,又赔了江山。问题是,当前除了和亲,没有更好的节约国家成本的办法。再有,我也没有第二个女儿,娄敬又说一定要亲生女儿才行,此种形势之下,你叫我要国家,还是要女儿?



这么一说,那就非得鲁元公主下地狱了?



不!



吕雉拭去眼泪,又对刘邦说道:大汉是你打下来的,要下地狱,也轮不到天子家。



刘邦问吕雉:请问,鲁元公主不下地狱,那谁下?



吕雉:天下有的是女人,除我家女儿外,你爱找谁都行!



刘邦:你这人真是,讲点道理行不行?



吕雉:我深深地爱我女儿,我一刻也不能离开她,这算不算是道理?



刘邦真是没辙了。这下怎么办呢,难道非得找个替死鬼,吕雉才能罢休?



不安吕雉,难攘冒顿了。刘邦想来想去,只好退而求其次:那就是,冒险找人顶替鲁元公主下嫁匈奴!



就这么定了,就算打猎也得扔个诱饵,不能因此白白折送鲁元于虎口之中。



公元前198年,冬天。



刘邦派人秘密到民间寻到一女子,并且宣称其就是嫡长公主,准备嫁冒顿为妻。娄敬只好带着这个替死鬼及一大堆厚礼出发了,他月初出发,月底就回到洛阳。娄敬不辱使命,不但带回了停战的消息,还带回两国的契约。



对于我们,或许不关心娄敬签的是什么约。但是这个东西对刘邦来说,那简直是命根子。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汉朝以宗室公主嫁单于为阏氏,每年赠送一定数量的絮、缯、酒、食物给匈奴。



第二,汉朝与匈奴结为兄弟。两族人民在各自地区从事生产,彼此互不侵扰。



第三,开放“关市”,准许两族人民贸易往来。双方通过关市交易,互通有无,加强经济交流。



以上三条,一目了然,药到病除,插在刘邦心上的两把利刃得以拔除,他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但是,娄敬表情凝重,他又给刘邦提出了一个建议。



此建议,与匈奴有关,其主要动作集中在国内建设上,这就是关于首都长城的建设问题。



一直以来,长安不过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落。尽管萧何给刘邦修了一座壮丽的未央宫,但是刘邦多数不是住在栎阳(陕西省临潼县),就是回到洛阳。栎阳是走出汉中之后的首都,凡是地方,一旦住久了,熟悉了,就难舍其地。洛阳则是汉初天下第一大都市,繁华指数当然远远不及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但是作为经历数年战乱的城市来说,残垣断壁也足可比尸横遍野的战场好。



娄敬是这样认为的:



首都长安建设刻不容缓,原因有二:一是,匈奴及白羊、楼烦等部落距离长安最近只有七百里,轻骑一天一夜就可到达关中。然而,关中新破,少民,无法遏制外敌入侵。唯一的办法就是迁民,发展生产力,关中沃野千里,迁民条件成熟,可以实施。二是,东方六国贵族后裔力量仍然强大,如果闹事,仍然不可开交。最好把他们迁入长安,这样,他们不但对发展长安经济文化有用,更容易受到控制。一举三得,巩固长安,可以防匈奴,可以促生产,可以控制贵族!



有才,实在太有才了。



在中国古代,国家问题,就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归根到底是人口问题。农业社会,想要促进生产力发展,就得有充足的人口。没有人口,或者是人口不足,甭提小康,更别提强国之梦。所以,在春秋战国时,诸侯们每次打赢一场战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抢劫别国珠宝和人口,而人口更是宝中之宝。



治国如此,治首都更是如此,首要必须解决人口问题。



十一月,刘邦再次把娄敬的建议付诸实践,把齐楚两国的大族昭氏、屈氏等五族和六国后裔及豪杰等,全搬入关中,并分配给他们土地,使其安居乐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南方有一个渔村,它以强悍的发展速度崛起于香港对岸,它的名字就叫深圳。从此之后,深圳速度就成为其城市品牌,我们把这个速度归功于邓小平的伟大设计。



两千年前,长安也是一个落后荒凉的村落,因为刘邦迁民,从此创造了天下第一国都工程。长安,以其至少十朝古都成其城市品牌,我们把西汉长安城的崛起归功于传奇的设计师娄敬先生!



仅此一计,娄敬当可不朽!





第三章  刺杀刘邦





一 刺客贯高



匈奴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被匈奴整得头大的刘邦,现在准备放松一下,轮到他来整别人了。继两韩之后,第三个倒台的是吕雉唯一的爱婿——张敖。



凡是整人,得有借口。首先是,有闲人来报,赵王阴谋行刺刘邦。刘邦出奇愤怒,把赵王及赵王圈子里的人,通通抓捕,严刑拷问。



事实是,行刺之事是有的,但这事不是张敖干的。说到底,张敖不过是个冤大头,要了解此事的来龙去脉,得从前年那一场大雪说起。



前年那时,也就是公元前200年,十二月。



我们知道,那个冬天是刘邦最郁闷最难熬的冬天之一,白登被围,差点没命。解围之后,班师回朝,恰好路过赵国张敖门口,顺便就留下做客。说为客人,实为恶主。张敖以子婿礼招待刘邦,亲自端食倒水,然而刘邦仍然不改骂人如骂奴之习惯,把张敖骂了个狗血淋头。



在刘邦看来,张敖之所以有今天,全赖有一个好老爹和好岳母:赵国是张耳打下留给他的,功劳却是岳母替他争取来的。之前刘邦论功行赏,萧何居功第一,曹参第二,张敖第三。这个第三名,正是吕雉阿姨强烈要求刘邦赏赐的。



至于刘邦怎么骂张敖,历史没有记载。但是根据当时刘邦的心情,我们可以这样想象:



小子,你他妈的不要以为你是我女婿,我就不能骂你;你也千万别以为像条狗一样伏在我左右,我就不想踢你;你更别以为我是被冒顿围攻了一顿,就回来向你开火。错!我之所以不爽,是因为你无能!



我问你,王黄立赵利为新赵王的时候,你在哪里?别人都抢你王位了,你还好意思躺在赵国冬眠,让我这个老岳父去替你打鬼,你说你像不像话?张耳英雄一世,真不知道是怎么生了你这个勇胆两无的儿子。如果不是你老爹早年帮过我,不要说封你为赵王,你想泡我女儿,门都没有。你可听好了,别以为你有一个岳母大人罩着你,就以为万事无忧了。我抬得起你,也踩得起你,如果你哪天再惹我不爽了,你就别想在赵国混了!



由以上这番话,我们可以看出后来的刘邦为什么会答应娄敬把鲁元公主下嫁匈奴。张敖在刘邦眼里,根本就没有闪光点。正因为没啥优点,所以吕雉阿姨才拼命地说他为人厚道,恭敬谦卑。屁!如果你把一大堆好处往我家里推的时候,你看我对你厚不厚道,谦不谦卑。恐怕是十个张敖都不如我刘邦一个会做人,不信你问问项伯去,问他当初我是怎么搞定他的。



刘邦之骂,狠毒至极。然而张敖就当自己失聪耳聋一样,低头不语,屁都不敢放一个。刘邦骂完,吃饱喝足,拍拍屁股就回长安去了。然而,刘邦这副高高在上的姿势,顿时惹怒了两个人,他们就是张敖的国相贯高和赵午。



在贯高和赵午看来,这个张敖,实在软弱得不行。连我这等外人都看不顺眼了,他竟然还能忍声吞气,实在不可思议。于是,他们一起去见张敖,异口同声地说道:天下豪杰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帝甚恭,而帝无礼,请为王杀之!



什么?!张敖听得又惊又怕,两只手指不禁插到嘴里,咬出了鲜血。



什么豪杰并起,请问我是豪杰吗?



能者先立,请问我是能者吗?



还请为王杀之,请问我凭什么要自作自受?



正所谓,人贵在自知之明。我是什么货色,我自己十分清楚。你们不要拼命吹捧,更不要胡来乱闹。委屈我一个算不上什么,如果把赵国众官及百姓的命都搭上了,那你们就太浑蛋了!



好一会儿,张敖终于镇定下来,对贯高和赵午说道:你们为我出气,我感谢你们。但是你们俩出此下策,万万使不得。君不知,先前我老爹失去赵国,全赖陛下才得以复国,我才得以继承王位。赵国的一草一木、一禽一畜,无不是皇上送给我们的,请你们以后不要说这种杀头灭族之话!



呵,果然是一个孱王!赵王胆小,看来只有自己动手了。



贯高和赵午秘密讨论,结果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由不得赵王了,杀!同时,他们还决定:刺杀之事,事成,归赵王;事泄,咎由自取,与赵王无关。



凡是刺客,也要分个三六九等。有勇有谋,我们称之为极品,例如张良;有勇无谋,我们称之为下品,例如贯高。这个贯高,说他脑袋发育不健全,实在有点损他。不过从后来的表现来看,他实则脑袋进水。



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第一,他以为行刺刘邦就能使张敖脱离苦海,这是扯淡。请问,就算你杀了刘邦,刘邦的儿子们及宗族会放过他们吗?第二,他说行动失败,不关赵王的事。问题是,你贯高身为赵相,说行刺天子,与赵王无关。请问,如果你是刘邦,你会信吗?



所以说,贯高怎么杀,都是下等次之。张敖软弱无罪,胆小有理!



可是,贯高还是行动了!



公元前199年,冬天。



此时距离刘邦谩骂张敖将近一年了,在过去的一年里,贯高和赵午等人为暗杀行动做过种种设想,结果无一理想。



一切都是天意,这一年冬天刘邦亲率大军前往东垣(河北省正定县)征伐韩王信残部。要去东垣,必定经过柏人(河北省隆尧县西南),贯高决定在柏人对刘邦实施暗杀行动。



关于暗杀,秦始皇曾经历两次:荆轲图穷匕见,血染宫殿;张良伏击轵道,铁椎击之。在贯高看来:荆轲及张良勇猛有余,不足师之。既然是暗杀,必须出其不意,杀他个措手不及。



经过众人讨论,贯高敲定了暗杀刘邦的具体方位:厕所!



此中厕所,正是柏人招待所卫生间。在汉朝,无论平民或贵族,也无论权贵或富人,都把厕所做在猪圈里。贯高料定,刘邦必在此处留宿,既留宿,必选柏人招待所,入得招待所,必得入猪圈如厕。



不得不说,在厕所伏杀刘邦,这的确是个可爱的创意。



只要刘邦入厕,就知道什么叫竖着进来,横着出去。我想,这应该是贯高等人的完美算盘。



贯高可爱,刘邦更可爱。当时,正如贯高所料,刘邦行军经过柏人县,并且打算留宿。可当刘邦正准备下马时,突然问左右:这是什么地方?



左右回答:柏人!



刘邦心灵一动: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此地不祥,不宜留宿。



中国占卜算卦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有一种就是拆字。汉字到底蕴含着多少文化魔力,无人能知。我们只听说的是,仓颉造字成功时,风雨大作,神哭鬼嚎。难道神鬼共哭就是因为仓颉破解了唯有神鬼共知的秘密吗,不然又为何如此悲泣痛心?



不得不说,刘邦,你实在太有才了。因为,刘邦之解字,竟然比许慎的《说文解字》提前了二百余年。当初,嬴政经过博浪沙的时候,他可想到“博浪沙”可释成“浪人张良博杀的地方”?



那一次,刘邦果然没有在柏人留住,继续开往前方。于是,贯高等人白白蹲了一夜的猪圈,暗杀行动,就这样莫名地泡汤了!





二 谢幕



刺客,俗名恐怖分子。在恐怖活动十分嚣张的今天,刺客已经失去了浪漫的理想主义美。在世界各地,无论是中东,或是南亚,他们动不动就是人体炸弹,或是扣留人质,再或许是绑架外交官。杀完之后,还会假装十分负责任地跳出来宣称:这是我干的!



然而,在古代之中国,刺客完全不是如此肮脏龌龊。恰恰相反,古之中国刺客,民间对他们似乎都充满着一种崇拜景仰之情。此种情怀及情绪,被司马迁缩写于那篇著名的《刺客列传中》。



在那篇史记里,司马迁一共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前四者或全身而返,或被杀于当场,但刺杀全部成功;后一者,英雄之豪气,舍生之义气,绝无仅有,然而还是毙命于嬴政剑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失败的荆轲,永远代表着一种不失败的刺客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锄强扶弱,舍生忘死,救国家社稷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千百年来,刺客精神仍然鼓励着后来者勇往直前,置生死于度外。



毫无疑问,刺客之刚烈精神肯定严重地刺激过贯高等人的心。很快的,刘邦也让他们体验到荆轲之惨烈和悲壮,更教世人懂得了:刺客,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贯高的并非一般,不仅仅体现在对死亡和强权的蔑视,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作为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