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56章

那时汉朝-第56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让刘盈挂帅,刘邦必须把吕雉哄住。于是,刘邦就去跟吕雉商量道:太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身体和斗志似乎不怎么乐观,我想送他上战场锻炼一下。希望他能快速成长,你说中不?



吕雉的回答是:不中!



吕雉说不,并非出自她的主意,而是商山四皓。



当时,商山四皓闻听刘邦要派太子亲征,立即商议,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太子绝不能离开长安。理由是:



第一,太子出征,无非是为立功。然而立功归来,除了皇帝之外,再也没有比太子更高的职位,所以立功无用。



第二,如果战败归来,必受刘邦非议,借无能之名废掉太子之位,更立刘如意。从现实的情况考虑,战败可能性极大,因为刘盈年幼孱弱,驭诸将就如羊将狼,岂有不败之理?



商山四皓这番太子亲征无用论,高瞻远瞩,道出刘邦灵魂最深处的秘密。吕雉一听,不由傻掉:这下怎么办,请问四位神仙爷爷,有办法让太子躲过此劫吗?



商山四皓的回答是:办法当然有,不然商山四皓的名声岂不是白混了。于是,他们给吕雉支了一招,此招正是吕雉乃至女人最善长的,那就是哭诉。



当然,商山四皓已经为吕雉准备好了哭诉词,其内容如下:



皇上,英布是天下猛将,善长用兵,你派太子去征伐他,这跟让羊打狼有什么区别。到时,英布不但不怕太子,还更可能欺负太子孱弱无能。皇上您尽管身体有病,但还是可以躺在战车上指挥作战的,如此这般,诸将也会听话,听话了打起来就顺。所以,为了大汉天下,为了妻子儿女,只好再委屈您亲自再走一趟战场了!



以上这番言辞,不见得完美,但是当吕雉经过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丰富和演绎时,刘邦犹豫了。吕雉说得没错,刘盈这孩子,一看就是只温驯的羊。可是这个英布,瞎子都能闻出狼味。



再想想,如果刘邦不亲征,无异于向英布发出一个错误信息,刘邦真的老了,日薄西山了,而太子刘盈又不够强悍,那不是正中英布下怀吗?



刘邦越想越害怕,不由摇头叹息命苦。晚婚晚育,有时真他妈的不是东西。老子一大把年纪了,小子还只那一小把年纪,惹得青黄不接,最后苦的还是老家伙。



最后,刘邦终于让步了,他不得不对吕雉说道:我就知道我这个不中用的儿子不能成行,看来,还得我亲征不可了。



吕雉终于破涕为笑。阿弥陀佛,太子又躲过一劫。



万般无奈之下,刘邦不得不带重病亲征。



其实,没人知道刘邦内心的复杂情绪。战争总是充满了变数和莫测,征伐英布这场恶战,不知能磨到猴年马月。如果老天托福,还可以回到长安,再见见这美丽雄伟的宫殿;如果流年不顺,或许就像当初嬴政一样,半路被病魔拦腰斩命,伸伸腿就飞上天去了。



出征这天,满朝百官,全部为刘邦送行,一直送到灞上。此时,张良也在送行队伍当中。张良整天学仙修道,吞云吐雾,不但没有得到长寿之身,反而惹了一身病。他是真病,不是假病。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才隔十年啊,一样的灞上,不一样的人哪。



想当初,一身气盛,看尽咸阳花;



想当初,委身退出咸阳城,屯驻灞上待诸侯;



想当初,鸿门宴上,惊涛骇浪险葬魂;



想当初,长安城下,黄袍加身,帝王将相。



……



张良强撑着病体,送刘邦一直到曲邮(陕西省临潼县北)才止步。十年前,张良送刘邦入汉中,亦是一路相送,不舍离去。如今,十几年的老朋友了,他仍然保持着这种送君多一程的温暖牌传统。哎,病人相送,怎地就教人如此凄凉。



最后,张良叮嘱刘邦道:我身体真的不行了,不然我都随你出征。楚人剽悍,希望你多多照顾身体,不要随意与他们争锋斗气!



一样的话,一样的感情,却是不一样的境况。十年前,张良回韩国之前,亦曾叮嘱刘邦烧绝栈道,对项羽示无东出之意。那时,他们谁都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汉青山依旧在,可这生命的火柴却烧得差不多了。能缓烧,就少烧点吧。



张良这番话让刘邦听来感动万千,亦感慨万千。行了,留侯,就此打住吧。你的祝福我会放在心里,但我不会带着你的忧伤上路。



于是,刘邦告别张良,挥挥衣袖,向东挺进!





三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此时,英布果然不出薛公所料,首先向荆王刘贾发起了进攻。荆国首府吴县,即薛公所说的吴国。然而刘贾挡不住英布凌厉攻势,落荒而逃,死于富陵(江苏省洪泽县西北)。



实践证明,英布果然依然生猛。干掉刘贾后,他下一个目标就是楚王刘交。然而刘交于楚国境内与英布展开决战,结果英布只破其一军,其他军队就纷纷溃逃,楚国全军瓦解。



英布,他正以无比的自信和剽悍,改变着一个王朝的河流方向。



荆楚沦陷,按薛公所言,英布到底取上中下哪计,就在一举。事实是,英布下一个目标不是齐国,也不是韩国,更没有跟燕赵两国打招呼,形成联盟之势。很不幸的是,他被薛公言中,采取下计,渡过淮水,勇往向西。



公元前195年,冬天。



刘邦和英布在蕲县(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集)遭遇了。为了对付英布,刘邦基本上把全部家当都带来了。他们有汉朝中央军、诸侯兵及民兵(即赦免的死囚以下的劳改犯)。



英布看着刘邦诸多兵种,不由得意地笑。



在他看来,两军对阵,泾渭分明。英布军全是精兵,采用项羽当年布阵之法,列阵井然有序,俨然一个克隆项羽。刘邦呢,搞了十多年革命,过去是乌合之众,现在仍然是乌合之众。



英布的自信和狂傲不是没来由的。面对英布如此强将精兵,刘邦的确害怕了。



英布这等阵势,仿佛把刘邦带回了曾经的楚汉相争。项羽远去,然而恶梦依然在心头。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刘邦本年六十二岁,如果真吃败仗的话,那他再也没力气跑了。更要命的是,英布是反贼,如果真让他赢一仗的话,汉朝天下有可能功亏一篑,天下苍生准备再被拖入水深火热之中。



决战将临,刘邦在庸城(蕲县西)固守扎营,做好充分的应战准备。此时,英布的热身运动已经完毕,他正站在起跑线上,等待刘邦进场。



刘邦终于缓缓进场。两军遥遥相对,刘邦和英布遥遥相望。刘邦犹如回到当年隔着广武涧和项羽对话的场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有多恨你。英布,你如果欺负我老病多难,那你就错了。世界曾经是我的,如果它不再属于我,但它也绝不会属于你,它只有一个唯一的主人,不是刘盈,就是刘如意!



此时,苦闷的刘邦和得意的英布准备对话了。



如果战争片看多了,我们都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缴枪不杀!现在叫英布缴械,那叫胡扯。刘邦是这样对英布喊话的:英布同志,咱们君臣向来相安无事,搞不懂你何苦谋反!



刘邦同志,你这句也问得太不厚道了吧。什么叫搞不懂,韩信先贬后杀,彭越未反亦杀,而且死得一个不如一个,我他妈的再不造反的话,谁能保证我还能活到明天?好,既然你想刺激我,我也要好好刺激你一番。



这边,英布牛气哄哄地回答刘邦道:刘三,天下不仅你一个人想当皇帝。我英布也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



郁闷,实在郁闷!



刘邦怒了!



你个不要脸的家伙,还想跟我争皇帝?你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看看你到底长的是猫脸还是狗脸。不要以为你摆了个项羽的阵法,就能吓唬我,屁!我过去是无赖加流氓的刘三,现在依然是顶天立地的刘三。我连项羽都不惧,难道还怕你个小样的瘪三?



暴跳如雷的刘邦,立即下达命令:所有将士听好了,给我狠狠地打,一定要把英布军全部歼灭!



领导的威力是无穷的。特别是,带重病出征的领导,威力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只见刘邦一声令下,汉军全都不要命地往前冲。刘邦的目光,就像一部聚光灯,每个士兵都想得到他那闪亮的一照。所有心怀鬼胎的士兵,此时只有唯一一个目的,为了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务必将生命赌明天,多干掉几个敌人。



英布自造反之时,一路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实话说,他连续干掉两个刘氏诸侯王,此时的他心里已经是飘飘欲仙了。他那句“我也想尝尝皇帝的滋味”并非只是刺激刘邦好玩,皇帝就在眼前,只要他干掉刘邦,皇帝于他将不再是遥远的奢望!



但梦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何况是奢望和现实的距离。此时,英布没想到刘邦都成病老虎了,汉兵竟然还能气吞如虎,来势汹汹。战场如股市,暴涨暴跌全在一眨眼之间。很不幸,英布此次全赔了进去。



首先,汉军猛烈攻击,英布不能支持,只得撤退到淮水对岸。



接着,英布再次布阵,准备反扑,汉军乘胜突进。于是,英布不得不再次撤退。布阵,攻击,撤退。汉军犹如猛虎驱狼,一阵阵地把英布驱入绝境。



最后,英布手里被打得只剩下一百余人,他只得逃向长江以南,逃奔亲家长沙王去了。



看着英布落荒而逃,刘邦终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妈的,你英布终于明白皇帝是不容易当上的吧。老子为了这一天,不知道趟过多少条河,翻过多少座山,死过多少将士,拉拢讨好过多少诸侯。你一个囚徒出身的劳改犯,无德无能,眼光短浅,师出无名,孤军奋战,欲想与我试比高?还是滚蛋去吧!



刘邦胸口恶气是出了,但他却为模范作用付出了惨痛代价,他本人不幸被流箭所伤。当初广武涧上,刘邦也受过项羽致命一箭。然而此一时非彼一时,年过一年,身体的恢复功能远远不如从前。况且,他以重病之身挨的英布这一箭,无亚于在流脓的伤口上再撒了一把砒霜。



刘邦只得还军回朝,命令其他将领继续追击英布。汉兵乘胜追击,英布在逃亡路上,再吃一次败仗,锐气彻底完蛋了。此时,英布只好把身家性命押在了长沙王身上。



我们知道,英布早年参加抗秦起义时,第一个投奔的人就是吴芮,成了吴芮的女婿。吴芮早在公元前202年和张耳结伴上天堂享福去了,现在的长沙王接班人是吴芮的亲儿子吴臣。



论辈分,吴臣还得叫英布一声姐夫。此时的吴臣,正在紧张地计算着一笔生死生意的成本:到底该不该将拯救英布的事业进行到底?救他,等于害自己。因为,英布大势已去,跟流浪汉无异。被一个无耻之徒活活拉下水沉底,值得吗?如果干掉英布,天下无事,保王加爵两不误,一举两得。这,不是挺好的买卖吗?



吴臣杀念顿起。姐夫,不好意思啦。为了我这个小舅子的明天,请允许我送你走一趟到阎王那里报到吧。



但是要杀,也要讲技术。第一,不能落得要命不要亲的千古骂名;第二,不能让别人将功劳抢了去。



那么,怎么办?似乎唯有一招可用:借刀杀人!



杀人程序如下:首先,吴臣派人向英布保证,说愿意和姐夫逃亡南越,英布上当;其次,半路埋伏杀手。当英布经过番阳(今江西省波阳县)兹乡某个民家借宿时,趁机击杀;最后,吴臣向外宣布,英布不幸遇难,被番阳人偷杀,与我无关。



英布被干掉的消息传到了刘邦耳里,刘邦立即宣布:长沙王世世代代归吴家,永不剥王。果然,吴臣继续回来当他的长沙王。这个王位,传了五世,一直到吴家绝后才罢休。



思想有多远,你未必就能走多远。英布的一生,这正应了电影《无间道》里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四 大风歌



英布落跑后,刘邦班师回朝,旅途经过故乡沛县。他决定留在沛宫摆宴,光宗耀祖。



自古以来,富贵还乡是每个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怀。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项羽如此,韩信如此,刘邦又何尝不是如此。一直以来,刘邦没有回乡显摆,主要还是因为工作忙,真的忙。近乡情更怯,此时没有人知道,刘邦是拖着一个怎样的身体回到故乡。



沛县,是他混了四十多年的地盘。四十年岁月蹉跎啊,整天戴着一顶引领时尚的竹笠到处招摇过街。在这里,他曾经是闻名乡里的光棍,曾经是最大的流氓加无赖。如果秦始皇不嗑药患疾而死,如果没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他还将继续在这块沼泽之地晃过无聊的余生。但是,一切都被上天打破了。仅仅十几年,他就以天下最辉煌的成就超越了项羽荣归故里。这时,他已鬓发斑白,迟暮年华。



一个人,他一旦成为这世上的富贵者,有三种人尤变得更加可贵。一种是儿时伙伴,一种是邻居大婶大妈,一种是儿时的老师。因为,唯有这三种人能替他保存着曾经天真纯美的岁月和记忆。



此时,当年看着刘邦成长的老师及大婶大妈们几乎全都作古,睁眼活在世上的唯有儿时玩伴。刘邦和这些乡村伙伴们坐在一起,无不唏嘘感慨。时光就像冲天火箭,大家仿佛昨天还蹚在沛县的沼泽里抓鸟捕虫,或是上树摘桃下水摸鱼,一眨眼就被带到了另外一个衰老的世界。



几乎每个西方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年轻的时候多努力奋斗,渴望年老之时可以坐在某个海边静静地看斜阳落去。纵观刘邦的一生,他似乎全倒着走了。前大半生无所事事,后半生奔波不止。这不是命运的耍弄,这是上天以人书写传奇历史的必然。哎,岁月易老,江山依旧在。举起杯来吧,让我们饮了这杯酒,尽了这份谊,不管人间天堂,仍然是永远的伙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