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84章

那时汉朝-第84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恶人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其实,此话也可正过来说,好人有好报,不是不报,只是机会不到。这个好心救袁盎的人,目前职务是吴军校尉司马,他恰好是被派来围杀袁盎的。



此校尉司马之所以舍身救袁盎,不为别的,只图报恩。事情是这样的:首先是,袁盎当刘濞的国相时,他曾在袁盎手下当从吏,偷偷地勾搭上袁盎的婢女。尽管说,婢女是袁盎的私有财产,但是,婢女也是人嘛,只要是人,总想有个感情归宿。于是,袁盎对他们这对狗男女,假装不知道,任其来往。没想到的是,不知何人嘴大多事,悄悄地告诉司马先生,说袁盎已经知道他与自己家的婢女偷情了,这下他死定了。



当时,司马知道大事不妙,立即开溜。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袁盎闻听司马逃跑,亲自骑马追赶他回来官复原职,甚至把婢女赐给他当老婆。



好人啊。袁盎这招,让司马先生感激涕零,将此恩牢牢地记在心里。



在司马先生看来,他欠袁盎的那个人情,不要说什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套话,就算真的是有朝一天为袁大人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果然,他还真的蹈着火来救袁盎来了。



可是,五百个士兵围一个袁盎,他简直就是笼中之鸟,缸中之鱼,插翅难飞了。此情此景,校尉司马想把袁盎营救出来,无异于水中捞月。



然而,世界不缺乏智慧,缺乏的只是发现智慧的脑袋。这个校尉司马,竟然想到一个救人的好办法。此办法就是:买酒灌醉守护袁盎的士兵,然后踩着他们的尸体,撕开一角开溜出营。



天气恰好帮了校尉的大忙。此时,会天大寒,正是喝酒暖和的好时光。于是,校尉司马倾尽所有积蓄,买了两石好酒抬到驻营中吆喝士兵们来喝。校尉司马如此豪放,喝酒的士兵当然也得装出豪放的模样。结果,一帮人喝得横七竖八,全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于是,这位校尉司马立即冲进营中,拉起袁盎就往外跑。



此时,袁盎不知道有个好心人从天而降,当即就被校尉唐突的营救弄得一惊一乍,不肯动身。司马先生叹息一声,告诉袁盎:袁大人,你赶快溜吧,吴王明天早上就要拿你开斩了。



袁盎不相信地盯着司马,因为眼前这个人,似乎没见过,更不知道他居心何在,我袁盎凭什么要相信你呢?



这时,司马先生急得快要跳起来了,又对袁盎说道:恩人啊。你怎么忘了我了吗?我是曾经盗过你婢女的那个从吏啊。



袁盎这才记起,原来你小子是有良心的人啊,还懂得这时候来还我的人情债。这时,只见袁盎叹息一声,对司马说道:你应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吧。你这样做,恐怕要连累了你的家人了。



司马说道:恩公尽管放心,我早安排好家人的后路了。请赶快走吧。



袁盎终于点头同意逃跑了。于是,司马挥刀割开营帐,两人像踩地雷阵似的,蹑起脚小心地从醉酒士兵横竖叠放的空隙间踩过。最后,两人终于成功逃离了包围圈。再往后,两人分道逃亡,袁盎步行了七八里路,才遇上梁国骑兵,成功地逃回了长安。



这时,刘启闻听袁盎的惊险逃亡记,真是肠子都悔青了。原来,诛杀晁错,实在是个下策啊。不过,经过此次教训后,刘启终于彻底地认清了刘濞的真面目:他挂名诛晁错,实则是冲着刘启的宝座而来的。刘濞今年已经是六十二岁的人了,现在他已经自称为东皇帝,原来辛苦准备了四十年,只求入土之前过一把皇帝瘾。



就冲着刘濞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皇帝称号,刘启还真不打不行了。



于是,刘启第一个命令周亚夫,立即率兵迎战刘濞的吴楚联军。



此时,周亚夫率三十六将军,兵力有三十万左右。从数量上来看,兵力与吴楚反兵相当,如果三十万对三十万火并,那是何等壮怀激烈的场面。然而,周亚夫却认为,楚军剽悍灵活,如果中央军和他们火并起来,未必占优势。将军不打无把握之战,既然这样,就要扬长避短。



那么,周亚夫到底要扬什么长,避什么短呢?



他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首先,准备放弃梁国,以梁国拖住吴楚联军,消耗反军力量;其次,轻兵远道奔袭,抄吴楚联军后背,断其粮道。总结以上两点:梁王刘武只要拖住刘濞两个月,反军必闹粮荒。到时,反军内忧外患,自然崩溃!



于是,周亚夫把作战方案传给刘启。没想到的是,刘启很快就批准了周亚夫的作战方案。



周亚夫终于出兵了。他的路线是准备穿过函谷关,向荥阳挺进,以待战机。然而,就在他发兵至灞上时,突然跳出一个人,给周亚夫出了一个绝杀的计谋。



这个跳将出来的人,叫赵涉。他是这样对周亚夫说的:刘濞富甲天下,从来都以纳亡命之徒出名。如果中央军西出函谷关,必定要穿过崤山和渑池(河南省渑池县西)等狭窄险要之地。我断定,刘濞肯定在此两地间埋伏杀手,偷袭汉军。咱们不如换条路线,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然后再在洛阳鸣鼓造势,威慑反军!如此,不是更妙吗?



很幸运的是,赵涉这番话当即就打动了周亚夫。周亚夫然其计,决定走蓝田,出武关。同时,派一支小分队从函谷关出发,大搜崤山及渑池沿线。



事实证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赵涉具有超人的远谋。果然,周亚夫一路无恙地抵达了洛阳。洛阳,距离荥阳直线距离只有八十公里。大军到洛阳,荥阳也就遥遥可望。这时,搜山的小分队传来消息,刘濞果然在崤山一带埋伏了杀手,他们已经搜到了不少吴国伏兵。



好险啊!周亚夫又惊又喜,立马拔军向荥阳,一路挺到彭越的老家,昌邑城。昌邑,距离梁国首府睢阳航空距离一百公里左右。



此时,睢阳正在上演着一场火与铁的抗争。吴楚联军三十万大军,向睢阳发起了猛烈攻击。于是,梁王刘武心急如焚,立即向周亚夫发出求救信号:周太尉,请快来救救我!



然而,一百公里外的周亚夫一动不动,平静地回复道:不救!



刘武:你敢见死不救?难道不怕我告你吗?



周亚夫:反正是不救,要告请便。



刘武没辙了,只好使人飞马入长安告周亚夫见死不救。



亲兄弟被人打得不成样,当哥的心里也挺难受的。于是,刘启决定改变计划,发兵救梁国。而营救梁国的大任,当然就落在周亚夫的身上。然而,当周亚夫接到刘启的诏书后,表情奇异,什么话都没说,一个兵仔也没动。



他还是那句话:不救就不救,皇帝说了也不算。



见过牛将军,却没见过敢于抗诏的不怕死的将军!!



其实,周亚夫不奉诏,目的就是不能打乱全盘作战计划。尽管说,战争瞬息万变,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但是,如果一味地以动制动,就可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那样的话,就太被动了。



打被动之战,从来不是周家带兵的习惯。



其实,周亚夫不救梁国,不等于没动作。他已经悄悄地行动了。这个行动,就是派出一支轻骑部队,犹如神鼠飞天,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吴楚联军,抄其后背,断绝了吴楚两军的粮道。



周亚夫抄断联军后路的消息,马上传回反军幕布,刘濞一时就傻了。



怎么办?如果分兵抄回老家干周亚夫的轻兵,可现在攻梁正缺人手呢。不打嘛,那粮道不通,士兵不是喝西北风了?



最后,刘濞决定:继续攻打梁国。只要拿下睢阳,里面的粮食就算是咱家的啦。



刘濞此个方案,赌注实在太大了。他下这个赌注时,只能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只许赢,不许输。如果在短时间内拿不下梁国,吴楚联军极有可能因为断粮而失去战斗力。



果然,刘濞带着必胜的信心加大火力,猛打梁国。



此时,刘武站在梁城上,远远地眺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反军,心中之悲壮和绝望不言而喻。周亚夫见死不救,敌人又打得像疯了一样,刘武只能爆发出比刘濞更猛烈的信念指挥战斗:不能输啊!一输,梁国上下真的都要跟着完蛋了。



兵书说,哀兵必胜。此话真不是吹出来的啊。果然,接下来的对战中,刘武因为用人得当,频败吴军。这下子,刘濞急得像一只疯狗般跳了出来。怎么办?打又不打进城,退兵更是扯淡。



突然,刘濞把目光投向了昌邑城的周亚夫。



刘濞总算看破了周亚夫的伎俩:断吴楚粮道的是他,坐观龙虎斗的也是他。这么大的一个人,带着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静观其变,无非就想等刘濞折腾得没力气了,他再来收渔翁之利。



刘濞一想到这,不由冷笑了。你个周亚夫,想得倒真美。我现在就先搞死你,再回头弄死个顽强的刘武。于是,刘濞调军北上,向昌邑进发,准备和周亚夫大干一场。



刘濞这招真是又走错了。当周亚夫闻听刘濞要攻来,立即向刘濞迎面移师,两军会在下邑,准备大战。然而,周亚夫突然向士兵们宣布:无论反军怎么挑战,没有将军的命令,万万不可妄自出战。



果真,刘濞在阵外任是狂吠,周亚夫就是不作理睬。



刘濞又傻了。你个周亚夫,到底想干什么?



突然,刘濞又想明白了。原来,周亚夫打的就是持久消耗战。如果真的要打持久战,那就真的坏了刘濞大事了。因为,刘濞带来的粮食已经开始紧张了。哪怕多拖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险!



不行!一定要速战速决。



于是,刘濞主动出击了。首先,他分兵两处,一部分兵力佯攻东南阵地;其精锐部队悄悄挪到汉军西北阵。刘濞的如意算盘是:联军佯攻汉军东南阵地,周亚夫必倾尽精锐守城,然后联军从东北方向撕破汉壁缺口,杀入汉营。



然而,刘濞的算盘再次落空了。因为,狡猾无比的周亚夫已经看破了刘濞的阴招。当刘濞攻打汉军东南阵地时,周亚夫命令,务必坚守东北壁。果然,当刘濞的精锐部队奔到西北方向时,竟然发现,周亚夫已经架起了铜墙铁壁。于是,两军僵持不下,搞得刘濞动弹不得。



完了,联军已经缺粮了。



完了,周亚夫的阴谋马上就要得逞了。



果然,缺吃少穿的联军,这时闹起了饥荒。刘濞的部队先饿死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看见造反没奔头了,突然反戈一击叛变了。



刘濞的死期到了。



二月,春暖乍寒。周亚夫仿佛一只沉睡的巨蛇,终于主动出洞了。周亚夫的部队犹如西伯利亚的一股寒流直扑刘濞,大破吴楚联军。此时,刘濞再也无力做他的东皇帝梦了,只得悄悄地把楚王刘戊丢下,趁着寒冷之夜带着几千壮士向东南方向逃跑了。



第二天,楚王醒来,发现刘濞已经开溜,只得一刀挂上脖子了结了自己。



这时,吴楚士兵发现龙首不见了,全都慌了神。此时唯有一条路:投降。于是,他们分成两批人,一批向周亚夫投降了,一批跑回梁国向刘武投降了。



二月三十日,天空出现了日食。



这个不祥的征兆,当然是留给刘濞老贼的。此时,刘濞南渡长江,逃到了丹徒(江苏省镇江市东丹徒镇)。在这里,他又收集了一万余残兵败将,准备退守东越国。



然而,死神还是追来了。



此死神,换了个陌生人:东越王骆望先生是也。刘濞逃奔东越王时,汉朝早派人贿赂了东越王,同时警告骆望:如果东越王能替汉朝干掉刘濞,大大有赏;如果不识时务,狼狈为奸,那就是自吞苦果了。



骆望只得乖乖地被收买了。



骆望在自己的地盘上干掉刘濞,那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他诱杀刘濞的过程如下:首先,忽悠刘濞说借兵给他继续造反,请他出来劳军;其次,在劳军现场埋伏杀手,只要刘濞一到现场,立即动手。



果然,刘濞听信了骆望的鬼话,出门劳军。没想到,刘濞一到劳军现场,说时迟,那时快,杀手们腾跃而起,砍下了刘濞的头。紧跟着,骆望以快马将刘濞之头速传长安。



好消息不断地传入长安。东边,曾经替彭越哭葬的栾布搞定了胶西王等四个婊子王。北边,赵王顽固,不肯降,郦寄久攻不下。最后,栾布移师北上,匈奴闻声,撤出边境,不助赵王。结果,这个叫刘遂的赵王被栾布引水灌城,城坏,自杀身亡。



结束了。终于,通通结束了。到此,吴楚联军的造反闹剧,历经三个月,像一场梦影一般破灭了。



长安城下,刘启就像从恶梦中惊醒的人,他推开窗户,眺望远处的天空。此时,仿佛昨夜下过一场暴雨的天空,今天变得特别辽阔。空气异常清新,灿烂的阳光洒在树上,挂在树叶上的水滴反射出了五彩斑斓的光泽。



突然,刘启发现,今天真的是一个好天气啊!





《那时汉朝3:汉武雄风逐鹿四方》





第一章  宫闱绝杀




太子决定命运



刘濞歇菜了,刘启终于可以歇口气了。真的无法想象,如果刘濞造反得胜,那他对胶西王许诺的一个东皇帝,一个西皇帝,肯定又是一句不能兑现的屁话。那么结果只能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汉朝不是回到战国混战时代,就是回到楚汉相争的艰难岁月!



然而,才搞完前线,刘启猛然回头看,后院又在冒烟了。



所谓后院,就是后宫;所谓冒烟,就是来事。此来事,是积了很久的毛病:太子之争。



我们知道,曾经,薄太后给她的孙子刘启配了一个不会下蛋的薄皇后。当时,薄太后还活着,包括刘启等人在内都觉得,给薄皇后最后的机会,再等等吧。没想到,一直等到薄太后崩,这个薄皇后还是生不出个蛋来。



没办法,立太子这件事不能再等了。刘启决定,必须尽快从他的小老婆群生的儿子群中,挑出一个中意的太子。于是,刘启的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