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

第17章

(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最后,考试问题总算是告一段落,荀彧也终于开口,说出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你们两有没有兴趣做博士?”
  这句话一说,顿时除他之外,在场的两人两猫全都处于呆滞的状态。
  注1:掷果潘郎,潘安,晋朝人,美男子,大家都知道。
  注2:张丹枫,《萍踪侠影》的主角,标准配置的白衣书生啊,PS,请华丽丽的无视那个天雷的电视剧版本。
  注3:跋扈将军,梁冀,东汉时外戚专权的代表之一。其妹为是汉顺帝的皇后。永和元年(136年)成为河南尹。汉顺帝时因皇后的关系,梁商成为辅政的大将军,梁氏一族左右国政,141年梁冀代父亲成为大将军,顺帝死后,2岁的冲帝即位不久就去世,梁太后(即梁冀之妹)立8岁的质帝。因质帝当面称梁冀为“跋扈的将军”,次年即被他所毒杀,另立十五岁的桓帝。此后他更加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
  为人比较诡异的嗜好是养兔子,专门霸占两天作为兔苑,用来养很多兔子,比起圈地运动这种羊吃人的运动,兔吃人的时间要早了一千多年。当然还喜欢强抢民女,称她们是“自卖人”,就是传说中自己愿意卖身为奴的那种。
  到延熹2年(159年),梁太后逝世,早对梁冀专权乱政不满的桓帝,借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之力杀死梁冀,其全族都一并被杀。
  注4:龙堂续,田中芳树作品《创龙传》的主角之一,南海红龙王敖绍的转生,华丽而毒舌的美青年,四兄弟中的老二。
  注5:性恶论,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须要“师化之法,礼义之道”,通过“注错习俗”、“化性起伪”对人的影响,才可以为善。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D码的好痛苦,荀彧乃也很难处理啊。
总之是交代了一下荀家的背景以及孔融的学说,算是铺垫吧。
基本上是参考了维基,SO……应该错误不多吧。
看在D这么辛苦的份上,看完的同学麻烦拍个爪吧。

☆、第二十章 猫的回应

  说到最后,考试问题总算是告一段落,荀彧也终于开口,说出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你们两有没有兴趣做博士?”
  “哈?博士?”糖猫顿时觉得这篇文章是不是跑题了,就连这个时代也出来了博士——这只是穿越的!糖猫顿时显得激动起来,“天王盖地虎!”
  “?”荀彧显得一头雾水,“此话怎讲?”
  老猫无奈的伸出爪子捂住脸,叹了一口气,然后迅速的遮住糖猫的嘴,“哈哈……她抽了,不要理她。”向着荀彧这么应付着,有迅速的在糖猫的耳边轻声提醒道:“这个时代也有博士的喵!”
  随即老猫又迅速的扭过头来,“那个,我们可以考什么博士?”明经(注1)——那个经真的一点都不清楚,明律——虽然汉朝废了秦律三千,但是这么多年累计下来,皇帝的诏书不少,听说穷大汉四百年也不过出了一个明律,还是放弃吧。而且貌似这年代主要的方式还是举孝廉,她两又不是钱多的没地方花,有空去花钱买人宣扬自己所谓的“RP大婶的光辉”。
  “明算博士,有没有兴趣?〃从这段时间的交流以及之前所获得的情报,荀彧迅速的推断出,这两个“真名”为敖绍和令狐冲的少年,绝对不是儒家的血脉,倒像是战国末年百家争鸣的遗族。
  “明算是干苏米的?和算术有关系咩?”不懂就问是好品德,来自未来的糖猫知道这样除了解惑之外,还有拉近人际关系的好处,自然是驾轻就熟。
  “连这都不知道!”这么不怕死说出来的绝对不是一直跟在糖猫身边帮她打下手的郭四,而是理论上经常充当老猫的打字机的郭三,他接着说到,“明算博士自然就是在算学上见识卓绝的博学之士。”
  可能是今天受到的刺激比较大的缘故,郭三失却了平常的隐忍,似乎想要凭借什么来维持他心里的平衡。这也难怪,平日里,两只猫觉得在学校里要应付曹丕的挑衅,暗地里要提防着袁熙和司马懿,一天下来虽然不至于是精疲力竭,但也说不上是显得发慌,哪里有兴趣和闲工夫去效仿那历代穿越女,忙着炫耀自己的全知全能,更有甚者,类似于荷尔蒙散播器,巴不得将所有遇见自己的雄性生物一网打尽。
  平常缩在窝里的时候,除了忙着在各自的实验室理论联系实际之外,两只猫还忙于疯狂的基础知识补课,不知道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多久,基本的知识哪里缺少的都要补回来,剩下的就是复习自己的医学知识不要忘记了。哪里有时间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人面前展现自己懂的什么什么的,以至于,郭三郭四连糖猫与曹丕的不对盘都没听到大风声,至于之后的几次交锋,更是一点端倪都没有察觉。若不是主人下了命令要注意这两个孩子,估计就会当是平常人一般忽略过去了,在他们还没有了解为什么自己的主人如此重视这两个黄口孺子之前,又遇到了更大的冲击。
  那是来自荀彧的,几乎可以代表一半官方意见的,对“他们”能力的承认。荀彧识人的准确度几乎可以媲美小李飞刀,来自他的邀请在级别上就与一般的人的肯定要超出一大截。
  不过老猫可没有那么多心思在意郭三郭四的心理活动,她抬起头看了站在一旁的郭三一眼,正因为他们之前擅作主张的事而感到心情不爽,还找不到机会给个教训,这么快就送上门来了。早先看在郭嘉的面子上对他们的小动作也没多做计较,现在看来不敲打敲打的话,估计接下来就得上房揭瓦了。
  老猫笑了笑,转向面对荀彧,忽然之间转化了话题,“令君大人,在下有一事不明,希望令君大人解惑。”
  荀彧觉得这正是深入考察人品的好时机,当下答应道:“请讲。”
  “按照大汉律令,若是借用他人的奴婢,不小心走失或是有所损坏该怎么办?”
  虽然觉得问的有些突然,但荀彧还是在摸了摸自己不太浓密的胡须后作出的回答,“若是走失的,照价赔偿,若是有所损伤,比照主人打伤奴婢,伤人罪减一等,除赔偿外罚铜二十斤就是了。”(注2)
  “哦,这样啊,那就好。”老猫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就连看都没有再看郭三一眼。说话的时候由于刻意,还是那软软糯糯的童音,连带着还有这个年龄儿童应该具有的一点点稚气,但是隐藏在里面的威胁却让人感觉凉飕飕的。
  荀彧话一出口便意识到,老猫正在借机教训下人,不过荀子主张中继承了孔子关于等级制度的看法,因而对老猫这种在现实生活中明显漠视人类基本权利的说法,非但没有觉得吃惊,反而是觉得理所当然,这两个下人是有些过分了。
  顿时,郭三和郭四的脸色都变得像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起来。实力与身份,或者说名望,在这个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听上去条件不错,哦,老猫。”糖猫扯了扯老猫的袖子,很光明正大的说道,然后,对着这位她依然没有什么直观认识的“尚书令”荀彧,展开了营业用笑容,“那么我们要付出什么代价?”天上要是掉下馅饼,按照重力加速度,那是会砸死人的,糖猫是被钢炼给毒害的孩子。
  “直接点说,令君大人,”老猫试图把糖猫的话补充的更为委婉些,“我们要是当着博士,需要什么条件,又会有什么好处,而您有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一脸期待荀彧认真回答的表情,这哪里是更委婉些!
  眼见那郭三因为两只猫居然敢对荀彧如此无礼,居然又要愤愤不平强出头,这是郭四却及时的阻止他继续干傻事。后者眼见的看到糖猫趁荀彧不注意的时候扭头顺带附送的露齿一笑,立马联想起了她平日里的手段,当即立断阻止了郭三可能殃及池鱼的找死行为。
  荀彧顿悟了,他早该料到,能够同时得到奉孝类似“很有趣”的评价然后交代重点注意,然后又和慈明叔叔(这是荀爽的字)相处愉快的绝对不会是什么普通人物,但是这岂止是不是普通人物。
  好在荀彧为曹操镇守后方,见多识广,什么阵仗没有见过,三教九流也没少接触过,最多是今天被太过剽悍的小朋友吓到了而已。
  在这个乱世,诸侯割据,大家都忙着赚钱,屯兵,扩大地盘的时候,“君子不言利”之类的谬论,在荀彧的身上是绝对看不到的。因而,在平复了心情之后,荀彧端正了态度,一本正经的开始谈起了生意。
  老实说,通常情况下,这种“斯文”类型的人是最难处理的,因为他会打这最为正大光明的旗号来说服你为他卖命。比如说“怎么会谋取私利呢,我是为了大汉的江山,为了天下苍生(以下省略五千字)……”或者说,“你们既然有才华,那么不出来为国为民,就是像伯夷叔齐(注3)一样,应当(以下省略一万字)……”说的是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再加上他斯文的外表,温和的态度,彬彬有礼的劝说,标准的君子风度,让人觉得如果不答应他的话简直就是一种罪过。
  如果不是猫们生在现代,估计就是热血上涌的一拍胸口,当即立断的说,“之前没有遇到你真是我的憾事啊,今天听了你的话俺是茅塞顿开,真是羞愧难当啊(以下省略两万字表决心状)……”
  可惜。
  没有什么好处的话,想要白白的骗别人卖命,在现代人的意识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向来锱铢必较的糖猫也不会眼睁睁的被糊弄过去,习惯性强势的老猫也不愿意被别人掌握对话的主导权,当下,调整了状态,“宰你没商量”与“人见认栽”再一次双剑合璧,一时之间,唾沫与算盘起飞,在郭三和郭四面前所展现的,是一副以8倍速快进的画面,你来我往太过频繁,以至于不是局中人的话根本就跟不上对话的节奏。带到双方平息战斗之后,一切已是尘埃落定。
  作为镇守一方的能吏,荀彧即便在曹操外出的时候,也是拥有一定的人事任免的权利。“博士”不过是个虚衔,作为博士的弟子种地为生的也比比皆是;最多也就是个荣耀,没有什么实权。尤其是洛阳经历了董卓之乱之后,那些原来就七老八十的博士们老的老,死的死,等到曹操将献帝迎回许都的时候,身边的大臣饿死的不计其数,至于太学,那就更是形同虚设了。对于上等人家的子弟来说,与其去做那什么劳子的天子门生,倒不如去颖川书院或是襄阳书院这种当时的名门,结识些日后的同僚要有用得多。
  与之相应的,博士的薪水也不高,一年也就不足两千石的样子(注4),折合到现在,也不过五万多的,按照上海的生活水平是低了一些,但关键在于哪怕是九品芝麻官,那也是个官,想要日后不被那些乱七八糟的小吏欺负到头上,就少不了弄些功名来糊弄人。实际上这卖官鬻爵的事,在大汉早有先例,早在汉初立国的时候,就允许百姓以粮食换爵位,甚至在有大喜的时候天下男子皆进爵一等。荀彧这么做,倒也不是没有先例。
  而他提出的要求也没有超过这个官位的价值,按照惯例,成为博士是可以带四十到五十个弟子的,所以除了日常的职务外,他还要求两只猫教会他说下的官员如何荀淑的使用算盘来代替算筹,加快帐目的运算。
  荀彧放下这个香饵来吊猫,自然出于他自身的需要,除了负责内政之外,荀彧还要保证曹操外出征战时的后勤供应,每日粮草调运,运算量大的吓人,而算学在此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掌握的人本来就少,后面加上几个零之后,困难度就增加了。
  但是,在是否要成为日常编制的官员的时候,老猫却提出了保留意见,她只要那博士的名号就行,这点薪俸对她来说可有可无。答应尝试考一考这里的博士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纯粹是因为考试成瘾,想要试一试这个时代的考试是怎么样子的而已。
  至于糖猫,下午有空的时候去教算盘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正式的编制的话也不用的,当然每年四百石的米就当作是学费好了,反正来莺儿那里舞蹈也排练的差不多了,闲着也是闲着。必要的时候把老猫拎来帮忙就是了。
  不愿正式编制的理由么,按照惯例,想到当博士必须是五十到七十岁的糟老头,虽然荀彧说这一点不是问题,但是还是不要太吸引眼球为好。而且博士官小,有时候却可以成为天子近臣,正式述职的话还要拜见天子。一想到要下跪,糖猫就倒足了胃口。人可以跪天地君亲,但自家的喵呜都不要自已跪,那个皇帝算什么东西。
  注1:网上资料为汉代设五经博士,以《诗》《书》《礼》《易》《春秋》为标准,但是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提过有明经明律明算等博士,但一直没有在网上找到可靠的资料,此处还是按照后一种说法。
  注2:汉律上实际对主人和奴仆的关系是有严格规定的,无故打伤是要判罪的,但是后来士族力量上升,贱民数量增多,估计会有松懈和法律的变更。这里的规定是D随便编的,不过减罪一等倒是真有其事,罚铜也是一项通用的刑罚。
  注3:伯夷叔齐,周代商时,跳出来两个老头,说你这是下克上,是不厚道地,大家都是臣子,应当如何如何。这两个人原来是某国的王子,国王偏爱幼子叔齐,想要把王位让给他,长子伯夷了解父亲的心意,主动离家出走,幼子觉得这样对不起哥哥,因而也跟着离家出走了,然后这个国家是什么结局不知道,反正当时的周王是没理他们。结果他们跑到山中隐居,还不食周粟,结果活活饿死。完全不能理解在想什么的老头子们。
  注4,汉代五经博士的薪俸应当为六百石,此处为剧情需要改为秩比两千石,但是确实看到类似的记载说博士的弟子在种田,维持生计都很困难。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没啥手感,有点小卡文,先放半章谢罪。
——————————————————
补完了,总算是又出现了可能加状态的条件啊。
熏鱼你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