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

第90章

(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君上。”已经不再挺拔的身影再次弯下腰,虔诚中带着一丝狂热,两只猫看到这种反应抽了抽嘴角,狂信徒什么的,真心hold不住,看样子这汉献帝还真如任红昌叙述中的那样,有几分手段,这份堪比传销头目的功力,估计是刘邦一脉相传下来的强势遗传基因,而看样子刘备所具有的那项技能,也能说明他那稀薄的血缘。这老人家明显是真心相信他可以再创大汉的辉煌。
  汉献帝态度“和蔼”的询问了两只猫的基本情况,包括是哪里人,几岁了,家里还有几口人,父母是做什么的,这类的话题,从出发点来说,是希望能够以他纡尊降贵的姿态制造出平易近人的假象,对于本身实力有限的汉朝天子来说,他的身份是他最大的依仗,大汉四百年的积威足以让他即便是做出一个姿态,都能让人感激涕零。对于刘协来说,这一招“礼贤下士”堪称一招鲜,走遍天下,君不见连源自战国时的名门荀家子弟也不是被他乖乖笼络。对此他的心里难免有些小得意。因为很少有人敢正面看他,所以严格来说汉献帝的表情管理,还没有现代的那些同龄人到位。从言语中的意思来看,他无非是想说博士这头衔,一般到了知天命之年方可担任,他在荀彧的举荐下破格提拔两只猫,希望他们能戒骄戒躁,为他效忠尽力,让他完成光武中兴的宏图伟业。
  老猫和糖猫两只看上去诚惶诚恐,实则游刃有余的回答着他的问题,比起后世那位大名鼎鼎的洗脑教主来,汉献帝的功力委实相差太远,在十余年的熏陶下都没有如编者所期待的那样愚昧,又怎么会因为一个同龄人的话而献出忠心。随着视野的开阔,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在汉朝似乎至高无上的皇权,在老猫的眼中,犹如浮云一般,若非要她为那个长得颇似蜡笔小新的皇帝献上忠诚,她情愿自己造反算了。就算他在三言两语间,夺取了荀彧的功劳,荀彧也只是露出欣慰的表情,似乎是光武中兴的可能之日可待。但对于这种慷他人之慨的行为,老猫只是冷笑,大汉四百年的积威?汉献帝似乎很擅长利用这个优势,比如在长安被李催捏在手里的时候,有多少人因为他的逃跑丧命呢?而到了许都之后,还有无数人甘愿为他赴死,刺杀曹操,害得曹老板不得不迁居邺城,已避免他的影响。似乎又是一个张角呢。
  刘协尚未察觉,但以荀彧的敏锐又怎能不察觉两只猫语气中的敷衍,他瞪了一眼装模作样的老猫,示意她不能这么忽悠当今天子,糖猫扯了扯老猫,而后以一种更加平淡,不已被察觉的方式继续胡诹下去。不仅是心高气傲的老猫看不起汉献帝,看上去有善解人意这项特质的糖猫也并不待见这个同龄人。这种智商上的优越感使得她对对方表现的信心十足的那种——虎躯一震,霸气侧漏的大招不感冒,对于精明且实际的糖猫而言,虽然对着袁熙偶然会有智商下降的情况产生,但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不会为一点小事所感动。指望她因为刘协看上去很可怜,就圣母病发作,想要帮助他什么的,这是哪一年的古早漫画设定吗?令君大美人,忠犬的表情真的不适合你,真心的。她对汉献帝的空头支票一点不感兴趣,最多也不过是听到那条“五道杠”新闻时,肠胃不适的感觉。要知道,目前虽然打着大汉的招牌,可是给她们发薪俸的可是曹老板,上级领导的慰问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下已经成为审美疲劳了。
  刘协的中心思想无外乎一下几点,听说你们是颍川书院的杰出人物,可惜他不能亲自去感受氛围,所以想要召见他们,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不过从以糖猫的敏锐而言,她直接感觉到,刘协的言下之意,无非是听说你们和曹丕不太对付,那真是太好了,如果能够跟他老子不太对付,那就再完美不过了。只可惜……糖猫偷偷一笑,想要拉拢别人,都不知道仔细调查,她们都直接参与了丁夫人的迎接,怎么看都是对曹老板的好感度比较高的样子。
  从历史书上的记录来看,老猫对刘协的人品打了一个差评,他甚至不如勾践,那个人尚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里曹老板的利用价值还没有用完呢,他就忙不迭的想要弄死人家。标准的农夫与蛇的故事。现在做出礼贤下士的模样,无非是在表面看来没有士族背景,也许是认为寒族出身,没见过世面,比较好拉拢就是了。曹老板还真是好脾气,也是看在荀彧的面子上,若是换了老猫在这个位置上,早就想办法弄死刘协,偷梁换柱弄个替身或者听话的傀儡坐在上面了。所以说,曹老板还真是大好人。她没有曹老板那种深厚的底蕴,对于这种短视的君主实在是难以有敬畏之心。
  末了,看在这是第一次面圣的基础上,在荀彧的提醒下,献帝赏赐了一些布匹,示意他们下次继续畅谈。不过实际上,有很大的可能是荀彧看到老猫头山不断积聚的怒气槽。本来按照惯例,博士还有专职为皇帝答疑解惑的职责,荀彧在这件事上装傻,但是看到汉献帝把玻璃杯当作夜光杯赐下的时候,他身形不易察觉的一僵。这东西明面上是郭嘉的产业,实际上有一半的权利就在这两只的手中,这么玩真的不要紧吗?
  无语,无力,这是两只猫现在的心情。照着之前貂蝉的教导谢恩后,也按照汉献帝的希望,表达了柳永/李白愿意为大汉江山鞠躬尽瘁的忠心。
  对于他们既没有称臣的行为,刘协不悦的挑了挑眉,鉴于他们不是士族出身,他又及时为他们解释了,第一次看到天子,难免有些紧张。许都这些年优越的生活,使得刘协比在何太后的阴影下求生的那些岁月来,警惕性下降了,丝毫没有察觉出这个同步率极高的文字游戏。
  跪坐在她们前方的荀彧惊愕的张大了眼,似乎听到了她们的冷笑,他又怎会不知道,在户籍中,这两个不是报出的这个名字,如今以假名效忠,摆明了不把当今天子放在眼里,欺君之罪不足为俱的样子。在之前同他们的接触中,荀彧早就知晓他们不是那么容易被鼓动的人,对于孔融和祢衡这种名士,也是丝毫不留情面,在真才实学的追求上,她们远比主公更进一步,在珠算的教学上,荀彧与糖猫接触的更多,他也清楚,糖猫根本不是表面表现出的那么温和。
  至于老猫,能够得到荀氏八龙中的慈明的赏识,传他《易》《书》《春秋》三门科目,却压根不行拜师礼,但在荀氏门内,已经默认了这个关门弟子衣钵传人的地位,而这些,他本来以为这些均会由他的堂兄荀悦(注1)继承。
  在殿外,荀彧走出一段距离后,停下了脚步,踌躇了一番后,开口道:“你们……”为什么没用真名?
  老猫从侍者手中接过了剑,系在腰上,抬起手腕,看了看表,道:“令君,如今时候尚早,去绿波廊小酌一杯如何?”
  注1:荀悦(148~209),中国东汉末期政论家,史学家。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幼时聪颖好学,家贫无书,阅读时多用强记,过目不忘。汉灵帝时由于宦官专权,荀悦隐居不出。献帝时,应曹操之召,任黄门侍郎,累迁至秘书监、侍中。侍讲于献帝左右,日夕谈论,深为献帝嘉许。献帝以《汉书》文繁难懂,命荀悦用编年体改写。乃依《左传》体裁,写成《汉纪》30篇,时人称其“辞约事详,论辨多美”。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D生日,更新一章为自己庆祝一下。
汉献帝真的超难写,D就不让他说话了。
看看存稿,预计还有十几章就能完结了。但是下一卷肿么办?木有存稿了呀。

☆、第九十一章 效忠何人

  
  去绿波廊的途中,三人尽管同坐一车,但相对无言,将所谓的御赐宝物丢给郭三让他放回的时候,就连他也难免面色古怪,毕竟这其中的某项东西,是猫窝里随手放置的实用工具而已,就连绿波廊的包间顶上的吊灯,都是全部由这种玻璃打造。老猫和糖猫坐在一边,对着一脸略有些苦大仇深的荀彧,相视一笑,坚定了决心,该是表明立场的时候了。
  捧起精致的怀炉,喝上一杯热牛奶,猫咪们才感觉活了过来,“有钱烧蜡烛,没钱装地龙,究竟是智商不足呢,还是心理变态呢?”糖猫觉得直到现在,自己的牙齿还在不停的打架,一睁眼,感觉还有无数烛火跳动的视觉残留,顿时头昏眼花,也没考虑到古今的用词差别,“智商”和“变态”这两个词,跨越了一千八百年的时空,提前出现了。就算荀彧听不懂真正的含义,也从糖猫的语境里,读出了满满的嫌弃。
  老猫一手支着下巴,若无其事的说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么,毕竟歹竹出好笋这种基因变异的事,绝对属于小概率事件。”身为父亲的汉灵帝,就如同他的谥号一般,是个名副其实的昏君,要让刘协体现出文帝景帝那种资质,鉴于遗传基因上,其实并不属于同一支,就连返祖这种希望都被剥夺了。与他相比,会为了丁夫人抄写保证书的曹老板可要可爱的多。
  “待会儿直接开病假条算了,”糖猫觉得再浪费时间在这个东汉金三胖上面是对她眼睛的一种摧残,皇帝这种物种,对于气场的要求果然是很高的。如非必要,糖猫觉得今后再也不想看见这张脸了。身为一个大夫,在必要的时候以权谋私一下,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么。
  绿波廊,猫家的专属包间内,从另一侧隐蔽的入口进入后,荀彧对着两个眉清目秀的伪正太,斟酌着该从哪里开始说起。谈到荀氏上一代最出众的人物,排行第六的荀爽最为有名。而荀彧自己,就从这位叔父身上传承了《诗传》,而他最敬仰的大堂兄(大伯荀俭之子)本来应当是理所当然的衣钵传人,就如同蔡邕同王粲的关系一般。然而,在传授了荀悦《礼》与《春秋》之后,从董卓之乱中诈死逃生的叔父并没有将他一生最大的学问《易传》和《尚书》传给在荀彧看来,学识远在自己智商的荀仲豫,反而是重新注释了《春秋》,并将上述三门学问一并传授了来历不明的老猫。曾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人若经历过了生死一线,多少会性情改变。而在荀爽诈死之后,他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也有了180度的转变,从老猫偶然流露出的价值取向而言,这位荀爽的关门弟子与立场坚定的保皇党——荀悦(注1)堪称南辕北辙,绝对不是一路人。而在他询问叔父的原因时,得到的却是这样的解释,因为他们两人读书只知寻章摘句,却不知其中真意,焉可传承他本意。
  荀爽早年读这些儒家经典时,从来不喜欢扣字眼,只需掌握文中主旨即可,这点为时人所诟病。这是因为在这个印刷术尚未发明的年代,书是货真价实的奢侈品,在这个前提下,他家都以把有限的基本书滚瓜烂熟为荣,但是继承了当初稷下学宫大部分资源的荀家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也不会刻意去要求子弟务必一字不错。只是之前在桓灵二帝的时代,家族的势力全线收缩,在很多以前可以宣诸于口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只能靠默契,而年少失怙(音同户)的荀悦或是父亲相对懦弱的荀彧都没有领会到其中的真意,相反,与荀彧只是远亲的荀攸更能领会精髓,但相较与来自信息爆炸年代的老猫而言,他反而没有后来的老猫与荀爽更为默契。毕竟,敢用过去式来形容汉朝的,迄今为止,也只有老猫一只而已。
  作为应试教育下的最高杰作,光从资质上而言,老猫的智商,记忆力并不输于这个时代任何谋士,甚至在见识,眼界乃至知识结构上犹有过之,所差的仅仅是在这乱世中谋生的阅历而已。作为一个早在标准中二期就看完了中国通史乃至世界通史的BT,她对国家的兴亡的态度与荀悦这类在皇权至上教育下成长的乖学生从来不是一路人。若是假死前的荀爽,他更欣赏荀悦这种,可是在经历了死而复生的那种玄妙体验之后,荀爽的三观彻底被刷新了一回,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个是清虚沉静,善于着述,一个棱角分明,长于策论,一个早年贫苦,克勤克俭,一个生活肆意,享乐至上。一个低调内敛,小心翼翼,一个飞扬跳脱,快意恩仇。谁能想到,这样的两个人,居然师出同门,荀彧肯定叔父的眼光,但是对与老猫敢于糊弄天子,表示不赞同。
  至于老猫,虽然她真心瞧不起与金三胖相似度高达80%的汉献帝,但是对于荀彧这位能位列《后汉书》的名臣,连司马懿都给予颜回再世这样至高评价的君子,她并不准备在这种小事上与他有冲突。而且就老猫来说,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躲在书院书库里的荀爽,是一个在这个时代那么伟大的人物,她对在《三国志》上有记载的郑玄还有印象,但是对于荀爽,在褪色了的历史中,还不如刘备这种货色声名远播,但他的学识,却是散佚在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对她而言,只是因为从气场上,她比较善于识别有真才实学的好老师和徒有虚名的花架子,所以才同荀爽亲近而已。从她的时间点上,华夏文明经历了四次毁灭性的打击,每一次都要失去绝大多数优美的传承,一次是即将到来的五胡乱华,第二次是蒙兀入侵,第三次是后金,而最后一次,大家都心里明白。在她穿越之前,她不知道光是《诗经》就有七八家说法,而最主要的是韩诗和毛诗,而《乐》的真正解读方法,也早已在一次次战乱中散佚。在荀爽这里,她如饥似渴的吸收着这一切,期待某天,她能回去的时候,将这一切还原出一个传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令君可是有话要问在下?”以日喻天子,就规避文字狱的技能点来说,老猫比荀彧会更老练。
  “明珠蒙尘,不过一时。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荀彧用蒙尘来形容天子之前的经历,后者用的是毛遂自荐的典,说明只要天子有能力,拨乱反正乃是常态。
  “在下有一友人,曾引用马援一句话,如今看来,甚是贴切,‘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