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放眼天下 >

第69章

放眼天下-第69章

小说: 放眼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衡听到这句话,已经是呆了。
    “对了,把正经事忘记了。”天舒坐到椅子上,才想起自己到底是到书房干吗的,却发现徐无极正在房间的桌子上正专心致志的看着一本书,真是一本古籍《神农本草经》,这本书自然不是神农氏写的,和《黄帝内经》一样,都是托圣贤之名,成书年代不可考证,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等等。这些都已用现代科学分析的方法得到证实。
    现在外面的版本一般都是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原本早已散佚了,但是眼前的这本却是真的原本。这本书还是天舒在一家古董摊上淘到的。那个老板虽然不识货,但是看到这本书整篇是由隶书书写的,甚至还有很多地方还保持着秦代时的小篆,所以将价格定在了12000元,可惜,由于他这个小摊上实在是太过破旧,而且位置又不好,所以很少会有真正的文人雅士喜欢到这边来选东西,选东西的人却又不识货,所以价格是一降再降,最后降到了300元都无人问津,让偶然到那边去淘宝的叶天舒捡了个便宜。
    天舒看到徐无极看这本如此的聚精会神,便笑着说道:“徐大哥没想到对于医学也是如此的有兴趣啊,呵呵。”
    徐无极笑道:“毕竟习武的人经常会受伤,慢慢的便是有了些心得,呵呵,久病成医啊,没想到老弟这里竟然有这《神农百草经》的原书啊,当真是好机遇啊。”
    天舒笑道:“运气而已,对了,徐大哥,你还没说你们到底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告诉我呢。”
    徐无极一听,笑道:“老弟,你看我这记性,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记了。”说完,把刚才拿出来的盒子放在桌子上,而后,十分郑重的说道:“天舒,你有没有兴趣去随我们去日本一趟。”
    “哦”天舒疑惑:“干什么。”
    徐无极掀开那个木盒子的盖子,冷冷的说道:“杀人。”
    天舒看向那个盒子中的物事,顿时脸色也是一变,却是一个血淋淋的头颅。   
第十七章 非你不可
    头颅明显是一个东方男子所有的,看上去这男子年纪只有45;6岁左右。双眼到现在都没有闭合,从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深深地绝望,明显是死不瞑目。
    一个人,不管你的定力有多好,多么的勇气可佳,不管你的手上染了多少人的鲜血,哪怕你是纵横沙场的宿将,或者是真正的“千人斩”,“万人斩”,但是当一个被割下来的血淋淋的头颅突然地出现在你面前时,恐怕都会不免变色,天舒也不例外。看到这个头颅,他连忙问道:“徐大哥,这个头颅是谁的。”
    徐无极冷笑着说道:“这个人是日本三大武道家族之一的柳生家族家主的弟弟,叫做柳生秀田,实力在特忍境界,即便是在柳生家族也算是超一流的好手。”
    天舒一听,说道:“哦,既然这个人在日本如此的尊贵,那这个什么柳生秀田为什么会被人砍掉脑袋啊,谁干的啊。”
    徐无极笑道:“10天前,柳生秀田带着7;8位忍者竟然在夜深人静之时,闯进少林藏经阁,却好巧不巧的被少林的方丈了悟禅师撞上了,呵呵,了悟禅师慈悲为怀,本来只想将柳生秀田和他的一干手下擒拿,而不取他的性命,所以只是写下了他们手中的武士刀,没想到此人仍旧是贼心不改,竟然在自己求饶,而大师动了恻隐之心的情况下,乘了悟禅师不注意,竟然出手偷袭了悟禅师,原本这一招几乎是有百分百的机会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个时候大长老悟道禅师却是正好赶到,看到这个情况,飞身一跃,佩刀大夏龙雀出手,一刀便将柳生秀田的头颅割下来了。悟道禅师乃是少林护法韦陀出身,哪里怕沾染血腥,接着转眼又是数刀,将同行的几位忍者的头颅都给斩了下来。”
    天舒听到,眼睛一阵凝重,听到徐无极所说,他已经差不多猜到徐无极说得去日本杀人是什么意思,但是天舒却没有打断徐无极的话,让他继续说下去。
    徐无极看到天舒的脸色,便知道对方已经猜到了个大概,但还是继续说道:“据我们推测,柳生家族这次派人到少林应该是偷学我少林武学的,宫本家族自从宫本武藏偷了我华夏当年的那位武道高手的笔记后,便每隔百多年便会出一个武道高手,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日本被称为”武神“家族,日本这几百年来经历了数次变革,但是都没有影响宫本家族日本保护神的位置,他们的地位甚至还要在旧时日本的天皇,将军之上。而这么多年来,他们对这一本武道笔记是极为珍惜,从来没有将其中一丝一毫的感悟透露给其他家族的人,导致其他家族繁衍几百年都没有出现一个武道强者,这也是日本人并不将宫本家族列入武学世家的缘故,在日本人的心中,他们已经是神了。这次柳生家族派人前来,定是不满宫本家族垄断所有武道经典,想来偷少林的武学典籍,以突破武道境界,呵呵,却没想到,在晚上却被了悟大师撞见了,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天舒听了,在书房里来回踱了几步,然后对徐无极问道:“徐大哥,他们这件事已经违反了当年祖龙王和宫本小次郎定下的约定,你们没通知祖龙王吗,他应该不会不出手的啊。”天舒对这个大名鼎鼎的祖龙王还是很好奇的,身边所有人虽然不乏一些知道他身份的,但是一提到他都都是讳莫如深,好像有什么秘密似的。
    徐无极笑道:“第二天,悟道禅师便亲自下山,登门拜见了祖龙王,祖龙王可是极为的愤怒,但是……。”徐无极说到这里,话音一顿。
    天舒好奇的问道:“但是什么啊。”
    徐无极叹了口气,说道:“现在祖龙王的身份已经不适合再到国外出手了。”
    天舒更加好奇了,问道:“这个祖龙王到底是什么身份啊,好像蛮神秘的。”
    梁衡一听,连忙插嘴道:“祖龙王不就是那个……。”刚要说出来,却被徐无极瞪了回去,他也好像想起了什么,站到一旁再也不言语。
    天舒也是颇感无趣,怎么每次都是这种情况,但还是问道:“如今祖龙王不出手,那他要我们怎么办。”
    徐无极笑道:“呵呵,我华夏底蕴深厚,高手辈出,哪像他们小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只有一个宫本小次郎一个高手能够拿得出手啊。”
    “哦,”天舒惊异道:“难道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影刺要出手吗,这样的话,就要好玩多了,被刺杀而是可比正面搏斗而亡更加痛苦啊。”
    徐无极苦笑道:“哪有这么容易啊,那个影刺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人,天下间可能也只有祖龙王知道他的身份。”
    天舒一听,也是惊异的问道:“为什么,难道祖龙王还认识这个人。”
    徐无极点了点头,说道:“据传,祖龙王和影刺交过手,他也是唯一一个见到影刺真面目而不死的人,所以也只有他可能知道影刺的真面目,但是这其实是传说,有几分可信度我还怀疑呢,而且祖龙王也没承认过这种事情。”
    “那祖龙不出,影刺不现,华夏还有谁能够有完全的把握胜的了宫本小次郎呢,便是那位悟道大师也没有必胜之把握啊。”天舒目光炯炯,问道,他可是知道当年悟道大师和宫本小次郎曾经也有过一战,基本上是不分胜负。
    徐无极饶有深意的看着天舒,说道:“这也是我这次来找你的目的,前几天我们几位绝世榜的高手还有几位在登峰榜前几位的高手现在都在少林寺,便是密宗的那位也是不远千里而来,我们商量又探讨了一下,才发现整个华夏如今只有一个人能够代表我华夏出手并且能够有把握取胜。”
    “哦”天舒惊讶,难道这两年华夏又出了一个高手了吗,,便问道:“这个人是谁,我倒要看一看。”
    徐无极一听,倒是笑了起来,说道:“这个人远在天边,尽在眼前,非你不可啊。”
    天舒一听,一阵呆滞。   
第十八章 大师了悟
    少林寺,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华夏汉传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城西北少室山南麓,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天竺僧人跋陀,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佛祖第28代弟子天竺僧人菩提达摩大师到华夏,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于此首传禅宗而名扬天下。据佛教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华以4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后渡江北上,于寺内面壁九年,传法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传承不绝,传播海内外。
    但是少林寺最富盛名的却是少林武功,少林功夫是汉族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
    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赏,而被特别认可设立常备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学的发展。少林寺因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少林一词也成为汉族传统武学的象征之一,如今即便是那些武侠小说里都不会忽视少林寺的存在。
    随着著名影星李杰的《少林寺》的开播,曾经有些落寞的少林寺再度兴盛了起来,可谓是香火鼎盛,人流如潮,前来参经拜佛,甚至是学功夫的人数不胜数。
    9月30日清晨,前来观赏的游客却还未上山,而寺院门口倒是有着几位年轻的僧人正在扫着前面已经有些掉落的树叶,“一叶而知秋”尤其在山上更是如此,由于海拔的原因,住在山上的人总会发现秋天来的更早一些。
    此时,狭长而又僻静的山道上,正有一个身穿黑衣的高大少年正在奔跑着,陡峭的台阶似乎根本不能给他造成任何障碍似的,丝毫本能阻挡他的脚步。他身后背着一把长剑,隐隐露出寒光,显露出神剑之姿。乍一看,好似一位剑仙在御风而行。
    没多久,少年郎便到了山门口,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那少年看了看,眼前的景象,轻呼了一口气,喃喃说道:“哎,终于到了。”便要直入寺院。
    门口扫地的僧人连忙拦住,说道:“施主,如今还不是本寺迎客的时间,请施主驻足,如果真要游览本寺,还请施主稍等片刻。”
    少年看着眼前几个和尚,连忙行了个古代的抱拳礼,说道:“几位大师,我和你们的方丈了悟禅师已经约好在今日相见,还请几位大师通传一声。”
    “什么”其中一位年轻僧人一阵惊呼,说道:“你和我们方丈熟识。”在他们眼中,方丈和几位长老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眼前这个少年虽然长相不俗,但是还没有和几位神仙人物熟识的资格。
    黑衣少年笑了笑,说道:“我和你们的方丈倒不相识,倒是神交已久,但是在下有位长辈倒是和了悟禅师颇为熟稔,而且这位长辈如今正是在少林寺中。”
    几位僧人都是半信半疑,但相互交换了一下神色之后,其中一位僧人连忙向着寺内跑去,身形矫健,明显是有功夫在身的。而另外几位僧人则是警惕的看着负剑而立的少年郎,寸步不离。这也不怪他们警惕,前一段时间寺院里才有过一次血光之灾,虽然依赖于大长老和方丈武艺高超而化解,但是这段时间全寺上下可谓是草木皆兵,再加上少林这次广邀武林人士,这些武林人士有的本来便是不大对眼,所以两相交手,血溅五步的不是没有,经过了少林寺数位高僧的调解才能暂时摒弃恩仇,所以现在看到同样身背长剑的黑衣少年,也由不得几位僧人不小心防范了。
    等了不到片刻,那位上去通传的年轻僧人便下来了,只是他此时慌慌张张的,哪有刚才扫地时候的那种淡定。
    其中一位年长一些的僧人看到年轻僧人的样子如此慌张,眉头一皱,张口便训斥道:“永嗔,如此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那个被称作永嗔的僧人此时上气不接下气,只是用手指着后面的山门位置。
    几位僧人都是极为疑惑,这位师兄弟的脾性自己可是知道的,稳重厚实,如果不是有什么大事断不会如此慌张的,所以众人眼睛都朝着永嗔所指的方向看去。”一看,几位僧人皆是大惊失色。
    只见正有3位僧人正朝着山门口走来,虽然是走,但是由于几人武艺高强,身手不俗,所以速度也是极快。为首的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僧,身穿一件红色袈裟,袈裟上面还绣着金丝,再配上老僧慈眉善目的样子,别有一番得道高僧的样子,后面两位也是极为年长,穿着袈裟,宝相庄严。而他们的脚步却是和他们的年龄不相对称,给人一种身轻如燕的感觉。
    那几位年轻的僧人看到几位老僧,连忙上去见礼,说道:“阿弥陀佛,方丈好,几位长老安好。”
    那几位老僧把注意力都投注在了山下的黑衣负剑少年身上了,察觉有后辈弟子行礼,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要多礼。为首的老僧便向前一步,说道:“阿弥陀佛,来者可是叶天舒叶施主。”
    天舒也是上前一步,行了个抱拳礼,说道:“正是叶天舒,阁下是否是少林方丈了悟大师。”
    了悟一听,笑呵呵的说道:“老衲正是了悟,我等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