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御封一品丫鬟 >

第6章

御封一品丫鬟-第6章

小说: 御封一品丫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玉蟾便退到一边让他先走。

绿萍闻到月华身上一股酒气吓了一跳,说道:“大少爷,要不要梳洗一下再去?”

月华却好像没听见似的地往前走。

玉蟾跟在后头冲绿萍解释道:“没时间了。”绿萍只得提着灯笼小跑了几步,在月华前面五步远的地方照着路,玉蟾捧着披风跟在后面,佳兴、佳趣两个也忙跟上。一行人沿着外院的石板路往东边走了好一段路才到了内院的垂花门前,一名小丫鬟守在那里,见了月华便屈膝行了福礼,说道:“奴婢给大少爷请安,大老爷、大太太和几位少爷、小姐已经去老太太那里了,大太太特意让奴婢在这里等着大少爷,让大少爷直接去迎福居,免得白走一趟蓉华院。”

“知道了。”月华应了一声。

那丫鬟便退了到路边让月华先走。

在前头引路的绿萍便改了方向,拐上一条铺了鹅卵石的小径往月府内院东南角走去,黑暗中有蔷薇花的香味似有若无地扑过来,路边的草丛里似乎还有残留的夏虫偶尔发出“咕唧”的声响。

谁也没有说话,一路上静悄悄地只听得见纷杂的脚步声。

本来出门就已经晚了,这会儿还错过了向大老爷、大太太请安的,再加上这一身酒气……到时候大老爷生起气来,恐怕连他们这些在身边侍候的下人也没有好果子吃。绿萍暗暗着急,有心要加快脚步,月华却始终慢悠悠地迈着不疾不徐的脚步,像在散步一般,而前头却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月华不经意地回头看了一眼,见玉蟾紧抿着唇,轻声问道:“你害怕吗?”

玉蟾摇了摇头,她不害怕,但心里却有些微微发紧。看这样子,月华今天是免不了一顿责罚了,只盼着老太太在一旁,多少能劝着些。月华笑了一下,转头看着前面的迎福居。

迎福居的门口挂着两盏大灯笼,散发出暖暖的光芒,门外站着一些小厮,见了月华都七嘴八舌地行礼问安。一个十七八岁的丫鬟迎了上来说道:“大少爷您来了!老太太怕您着急,所以特意派奴婢出来迎您。”

“劳烦燕歌姐姐了!”月华笑了一下,说道:“都是我不好,来晚了,还劳祖母操心。”

“奴婢不过是个丫鬟,什么劳烦不劳烦的?”燕歌笑道,“七少爷刚背了一篇《幼学》,大老爷正高兴着呢,您好好认个错,大老爷不会生气的。”

月华便随燕歌进屋去了,而玉蟾、绿萍只进了院门站在抄手游廊下等着,小厮们则一律候在院外。这会儿,游廊上已经站满了丫鬟、婆子,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小声地说话。马全家的原本正跟几个丫鬟说笑,见了玉蟾怪亲热地走过来,挽了她的手说道:“你们可来了,方才在蓉华院里大老爷、大太太等了大少爷好一阵子,大老爷气得摔了个茶杯,大太太好容易才劝下来呢!到底怎么回事?”

玉蟾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道:“哪有什么事?就是大少爷用膳的时候长了些,耽搁了些时间。”

“你们也不提醒一下!”马全家的埋怨地看了她一眼,又见绿萍的眼睛直往她们身上看,便拉了玉蟾说道,“对了,瑞琴新绣了一种花样,我们也去看看!”却把玉蟾拉到了无人处,说道,“大少爷最近学堂也不去,隔三岔五地出府,大老爷几次问起来都不在家,大太太担心大老爷责罚只好帮着大少爷遮掩,可是纸包不住火,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大老爷发现的。大太太又不知道大少爷在做什么,就是想帮也帮不了,你若是知道大少爷在做什么就赶紧告诉我,也好让大太太放心啊!”

“可是跟着大少爷出府的都是佳兴几个,我又不跟着出门,大少爷有个什么事也不告诉我,我又从哪里知道呢?”玉蟾也是一脸忧心地说道。

马全家的神色闪了一下,说道:“这倒也是,只好找个机会问问那几个小厮了。那大少爷在府里做些什么你总知道吧?”

玉蟾十分干脆地点了点头,说:“大少爷最喜欢鱼了,在花房里养了很多,没事就到花房里逗鱼玩,有时候也叫茵儿她们几个在屋里斗牌玩,有时候也跟佳兴他们聚在一起知道干什么,不让我们靠近。不过,多数时候都在书房看书。”

“看些什么书知道吗?”马全家的眼睛亮了一下。

玉蟾摇了摇头,有些羞愧的低下头,说道:“我不识字,不知道是些什么书。”

“什么样子的你总知道吧?”马全家的笑了一下,说道,“我也不识字,不过我看二少爷书房里的书厚厚薄薄的总是不同,二少爷跟我说了两次我就知道最厚的那本是资治通鉴,几本一模一样放在一起的就是四书。”

玉蟾回想了一下,说道:“有时候是很厚的一本,有时候又只是薄薄的几张,大少爷经常看着看着就笑出来。不过今天看的却与平常的不同,是横过来的,大少爷看得老大不高兴的,听说还在书房里生了一天闷气。”说完,她叹了一口气,说道,“也不知道大少爷在气什么。”

马全家的一听便知道是帐本,但有些怀疑地说道:“大少爷最喜欢你在身边侍候,他就没跟你说点什么?你要是知道什么也别瞒着,要是不好跟我说去跟大太太说也是一样。你要想清楚,你是大少爷身边的人,若是纵着大少爷闯下什么祸来第一个跑不了的就是你,相反,若是你把大少爷的一举一动都告诉了大太太,让她知道了缘由,便是不能教好大少爷也怪不到你身上去,知道了吗?”

“知道了。”玉蟾点点头,说道,“有什么事我一定告诉姐姐和大太太。”

马全家的看着玉蟾信誓旦旦的样子,也不知道她是真的知道了还是假的知道了。玉蟾看起来是把什么都告诉了她,但她还是什么结果都没得到,不由得有些气闷。她生硬地点了点头,说道:“知道就好。”说完,便率先走开了。

玉蟾松了一口气,便见绿萍冒了出来,说道:“怎么跑到这种地方来了?马全家的跟你说什么了?”

“没什么。”玉蟾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我本来想到这边上个净房,谁知道又碰上了马全家的,就站在这里说几句话,到现在净房还没上成呢,这个你帮我拿着。”说着,便将手里一直拿着的东西递到绿萍手上,然后一溜烟地跑了。

绿萍神色犹疑不定地看着玉蟾。

卷一花褪残红青杏小 第十一章问安(下)

迎福居是整个月府最好的一座院子,坐落在内院的西北角,正朝着东南方向,院里院外种了许多奇花异草将院子点缀得美仑美奂,却少有水塘、山石之类的。据说,几年前这里的布置也跟别处一样,但月旃氏怕老夫人出入不安全,将院子里的水池填了,山石也搬去了别处。后来,这件事不知怎么传了出去,外头的人都赞月望夫妇俩孝顺。

月老太太年近六十,一头灰白的头发挽成了一个整整齐齐的圆髻,髻上简单地插了一支红得仿佛能滴出血来的玛瑙簪子,脸上的皮肤松驰发皱,却难掩满面的红光,此时,她身上穿了一件大红色刻丝团花的长褙子,下身一条茶色的长裙,手腕上挂着一串绿汪汪的翡翠佛珠,每一粒珠子上都雕了经文。此时,她歪在宴息室里的美人榻上,身边倚着十二岁的长孙女月盈,伏在她耳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逗得老夫人呵呵直笑。而月家的大老爷月望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虽然坐着却掩不住高大挺拔的身躯,脸上棱角分明,一副凛然正气的模样。他身后是十四岁的次子月耀,他长得像月旃氏,五官精致而秀美,身材却是修长清瘦,看起来倒比月望更具有文弱书生的儒雅风流。而年方七岁的四子月朔和五岁的七子月弦都还是一团孩子气,向老太太行过礼之后便坐在一起小声说话。月旃氏还是穿着下午的衣服,只在外头加了一件靛蓝色缠枝玉兰花的长褙子,露出底下玄色的裙边。她站在榻边亲自奉了茶给老太太,十岁的次女月眉则站在她身边替她捧着托盘。而一众丫鬟、婆子都垂手站在墙边听候吩咐。

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慈子孝的样子。

奉过茶之后,月旃氏斜坐在榻边的锦几上,摸了美人捶出来替老太太捶腿,老太太忙拦了她,说道:“好了,我不用你侍候,你忙了一天赶紧坐下歇歇。”

“我是您的儿媳妇,服侍您本来是应该的事。”月旃氏笑着说道,但还是搁下美人棰坐了下去。

月旃氏身后的月眉笑着接了美人捶,向老太太说道:“母亲累了一天,我却是闲了一天,不如就让孙女替母亲尽些孝道!”说着,便半蹲在榻边不轻不重地为老太太捶腿,有那机灵的丫鬟忙递了绣墩过来让月眉坐着。月眉是妾室苏姨娘所生,长得像月望,鹅蛋脸,浓眉大眼挺鼻丰唇,看上去并不十分漂亮,但一派端庄温婉,看起来倒比嫡出的月盈更有大家小姐的样子。

“什么闲了一天,上午读书,下午跟着苏姨娘学刺绣,晚上还练了会儿琴,就没见你什么时候闲下来过。”月旃氏慈祥怜爱地看着月眉。

月望也对小女儿的举动十分满意,又不好表现出来,便看了一眼倚在老太太身边的月盈,说道:“盈姐儿,你作为姐姐更应该带领弟弟妹妹们向祖母尽孝才是,这么大了,怎么还一味地跟祖母撒娇?”

月盈嘴唇一撅,振振有辞地说道:“父亲此言差矣,古语有云‘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像捶腿这种小事情谁不会做?那些小丫鬟们为了讨好主子还能做得更好些,怎么比得上亲自陪在祖母身边,让祖母高兴这种事重要?”说着,她扯着老太太的的袖子,说道,“祖母,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老太太早被大孙女娇滴滴的声音哄得晕头转向,好在还记得底下坐着的也是自己的小孙女,她看看月盈,又看看月眉,一时犯起了难。

“盈姐儿!”月旃氏轻唤了一声,像是在责备。月盈便嘟起了嘴,依着老太太扭了扭身子。

月眉听了月盈那话,捶腿的动作只是顿了一下,接着便笑着抬起头,说道:“姐姐说得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一样米养百样人,妹妹不如姐姐聪明,也不知道做什么事情能让祖母高兴,索性做些粗笨的事情,能让祖母身体舒适也算是祖母没白养孙女一场。”

老太太不由得大为心疼,忙拉着月眉的手将她揽到自己的另一边,说道:“一样的,都是一样的,祖母知道你们都有孝心,都是好孩子!祖母只要看到你们都好好的就很高兴了!”

月盈便悄悄地撇了撇嘴。

一直坐在月望身后的月耀站起来,微微一笑,说道:“《尔雅》中有云:‘善事父母为孝’,让祖母高兴也好,让祖母身体舒泰也好,都是在向祖母尽孝,我们兄弟几个也一定会好好读书,争取早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也好让爹娘和祖母都高兴!”他的话如和风细雨一般,听来十分顺耳。

“这才是你们男儿家的孝道呢!”月旃氏高兴地看着月耀。老太太也十分欣慰,却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叹了一口气,月望也是面色一沉。月旃氏见了便转了话题,说起月弦下午背诵《幼学》的事情来,月望和老太太听了都十分高兴,当下便叫月弦背来。月弦果然整篇背了下来,而且口齿清晰,声调抑扬顿错,月老太太当下便赏了月弦几个状元及第的金元宝给他,而月望也赏了他一套文房四宝。

这时,有丫鬟打起了帘子,说道:“老太太、大老爷、大太太,大少爷来了。”

话音刚落,月华大步走了进来,径直跨到老太跟前单膝跪下了,说道:“给祖母请安,孙儿来晚了!”

“不晚不晚,快起来!”老太太心疼地说道。

月华站起身,眼里闪烁起明亮的笑容,他说道:“祖母,您今天这么打扮看着真精神,好像年轻了好几岁似的。”

“真的?”老太太便笑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拉了拉大红色的衣袖,说道,“这是你赵妈妈帮祖母挑的,先前我还觉着一把年纪穿这个颜色会不会太艳了些了,你这么说,祖母就放心了。”

“赵妈妈眼光不错,您皮肤白,就得穿这个颜色才衬得气色红润!”月华赞道。

老太太高兴得合不拢嘴,拉着他说道:“先给您爹娘请安,然后咱们再好好说话。”说着,朝他递了个眼色。

卷一花褪残红青杏小 第十二章训斥

“是。”月华点了点头,转回身向月望深深一揖,恭恭敬敬地说道:“儿子给父亲请安。”

月望见老太太一副生怕他责罚月华的样子,只得点了点头。老太太连忙提醒道:“还有你母亲。”

月华便转向一边的月旃氏,也是照样躬身长揖,不卑不亢地说道:“给太太请安。”月华是月望的原配李氏所生,月旃氏原本只是月华的一房妾室,月华生母去世以后,月望将月旃氏扶为正室,但从那时起,月华就始终没有叫过月旃氏一声“母亲”。

月望见月华态度冷淡,险些又要发作,还是月旃氏抢在他前头说道:“快起来吧!”月华的冷淡让她有些失落,但眼里还是满是慈爱,勉强地勾起笑容,关心地问道,“吃过饭了没有?身边都是谁跟着来的,怎么也没给你加件衣裳?”

“吃过了,是玉蟾和绿萍跟着来的,天气又不冷。”月华不冷不热,问一句便答一句。

月旃氏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好。”神色却有些欲言又止,尔后却化成了一声轻叹。

老太太见状不由得也叹了息了一声,要说她对现在的月家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那就是月华对月旃氏的态度了。在她老人家看来,月旃氏的贤惠那自然是没话说,对月华也是什么好的、精的东西都往他屋里送,态度几近于讨好,但毕竟不是生母,月华不能全然接受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老太太作为家里的长辈,看着一家人不能和乐融融总觉着有些不美。

月眉见屋里的气氛一变,月望又在皱眉,她连忙离了美人榻下去给月华见礼。月耀、月盈几个也才想起来似的,上前和月华见礼。又有丫鬟们搬了椅子出来,老太太让月华也入了座,僵凝的气氛才略好了些。

看着齐聚一堂的四子二女,月望心里不免有些感慨。说起来,四个儿子中最听话的就是次子月耀,一直在刻苦攻读,小小年纪已经略有所成,但性情中却始终缺少了一份灵动机警,而四子月朔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