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世明皇 >

第31章

异世明皇-第31章

小说: 异世明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听朝政也是忌讳,所以很多事情她都未知晓。我看她这么有兴趣,当下就把吴秀儿为父进京的事情给她讲了一遍!
  “居然有这样的女子,臣妾好想见见她!”
  “见她?!”我一时没有回过意来!
  “臣妾一个人在这闷得慌,那姑娘一个人来京,必是有很多路上的见闻,臣妾想找她来陪臣妾解闷。”
  原来如此…
  “没问题,吴姑娘还在京城住着,你有空就让她进来陪你,说说话,解解闷!方正华知道吴姑娘住在哪,婉琴宣他去传你的懿旨!”
  于是吴秀儿就这样给皇后决定了进宫,我自然没有在意,但是这旨意传到吴家就有点走味了!毕竟皇后诏她进宫也没有说太多,吴贞疏心里也是很纳闷,因为向来都只有有品秩的命妇才会召进宫里去!自己的女儿都还没有出嫁,再说皇后怎么会知道秀儿呢?难道是皇上?!
  他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他知道这方正华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亲信程度不亚于宫内的大总管曹化淳。宫里的事情应该知道得很清楚。他撑着拐杖,起身来,把宣完旨意的余正华一把拉在旁边。
  “方公公,皇后娘娘让小女进宫,下官怕小女不识宫内礼仪,冲撞了娘娘!”
  方正华为人谨慎,和气,这也是皇上为什么留他在身边伺候的原因,他看到吴贞疏这么问,也很坦白的说:
  “吴大人,您呢,别担心,皇后娘娘是因为在宫里闷得慌,想找个人说话。皇上每天忙于政务,也怕冷落了娘娘,刚巧就找到您家千金,让她陪着皇后,想听下南边的事。等皇后休息了,再给您把令爱送回来。”
  吴贞疏听到这心里松了口气。
  “方公公稍坐片刻,小女梳洗下就来。”
  于是就这样,吴秀儿给接进了坤宁宫。皇后跟秀儿年纪相仿,女孩儿又特容易亲密在一起,其中闺房闲话不需细说!
  皇后她们可以坐在暖屋里,手里抱着个暖壶,一边吃零食,一边聊天!我就没这么好了,坐在空旷的乾清宫大殿,听徐光启,宋应星在报告。我第一次感觉这个大殿起这么大的不好之处,空洞洞的让人觉得冷!
  “皇上,此次臣与徐大人在遵化城研究三个月的冶铁手艺后,用木炭冶铁效果比原先较为佳,又在”苏钢“的工艺做了些改进!每次出炉缩短到一个月,一次可以出钢两万斤!”宋应星对炼钢的事做了个总结。
  果然是这个时代的牛人,这么快就有效果了!
  “嗯,还不错,应该全国内推广才好。去年在京种的番薯等物,今年就到陕西去试种吧!陕西那边宋卿家就不用去了,叫原先帮你试种的那帮人到陕西杨大人那里报到。杨鹤知道怎么做的!你就留在京城,朕想在京城开设个天工学院,就用你和徐爱卿的书作为主要内容,学习和研究各种工艺技术,也别是对火器和铸炮技术。朕想教由你们来主持,你们可以向天下广招学子,朕也可以让《明刊》上广而告之!”
  徐光启则说“皇上,臣等建立学院,研究火器则与火器司相重叠,恐有所冗余!”
  这徐光启也说得是,不过这火器司是属兵部,其他的多属工部!彼此也不能照应,这里面涉及两个部门,我想还是把火器司抽出来另组!
  “你们就在京郊外择地新建,火器司也弄过去,火器司在城内也是多有不便,这几年常有事故,迁到外面也好。这样可以相互借鉴。朕会让孙传庭调队人马在那驻扎!你们所需的银子,拟个条陈上来,到工部去领吧!”
  徐光启再次启奏道:“皇上,如今成立学院是盛事,但如今大明对杂学深有研究的恐不多,臣是怕不够夫子授业。能否请些西番夷人来教导?”
  “哦,这些事情既然朕教给你们办,就你们自己去处理吧,这件事有朕支持,你们不用担心。朕看钦天监的汤若望就很不错。”
  他们两人显然没有料到皇上会这么开明,在来的时候私下还商议的很久,本想多请些来中国传教的洋人帮忙研究,引进些西方的新技术,并且想了一大堆的说辞打算用来说服皇上。没想到皇上要建立学院,徐光启就着这个刚开个头,皇上就答应了。喜得他们两个连呼皇上圣明!
  “好了,你们告退吧,”我突然想到个主意。
  “对了,你们在遵化铸炮的话,先给遵化城多安几尊大炮。你们可别马虎,我可是要去看的,要是城墙不够深厚,就让巡抚修,你们告诉王元雅,说这是朕的旨意!”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下去的那两人心里觉得怪纳闷的,为什么皇上要把大炮架在那!不过皇上既然说了,也就只好听从!
  我没有理他们怎么想,反正差不多到吃饭的时候了。走在去坤宁宫的路上,我想起了件事,问跟着的曹化淳。
  “袁崇焕到了什么地方了?”
  “回皇上,袁都督大概到山海关了,过得几日便可到京师。”
  “传朕的旨意,袁崇焕到了即刻宣进宫来!”
  “奴才遵旨!”    
    第三卷 可否一战 第三十五章 皇上也使奸计(新版)
     更新时间:2008…10…14 23:14:36 本章字数:4703
         第三卷 可否一战 第三十五章 皇上也使奸计(新版)    
  初春的京城,地上的积雪还没有溶化,一大早,北门的兵丁刚推开城门,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急行的马蹄声。那蹄声如雷,数十余乘马疾风般朝着北门直来。马上乘客一色都是身穿战甲,披着薄毡大氅。但见每一匹马都喘着粗气,吐着泡沫,看来是狂奔已久。
  京城内骑马都是有规矩的,没有腰牌,旨意是不能驰骋,也不能走官道的。管门的百户长看到来骑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就想叫人推木栏出来。这可是在京师重地,不管是谁也不能猖狂。那百户长站在城门中间正想喝骂,却只见当先的一骑手持风行旗,吓得他把舌头吞了回去闪在旁边。风行旗是皇上为了使者方便,特意制作的令旗,持风行旗除紫禁城外都可以畅行无阻,守卫不得阻拦!片刻间那数十骑就到了眼前,直接从城门洞冲了进去,马蹄砸得积雪四溅!
  望着他们消失在大街的身影,好一会那百户长才清醒过来。旁边的一个兵丁小声问道:
  “头儿,这是辽东的兵吗?难道满洲那些夷人又来打了?”
  那百户长瞪了他一眼,训道:
  “成天就知道灌黄汤,从北边来自是辽东袁督师的兵,难不成还是南方的兵啊!说你小子不长眼,你见过有几十个人回来禀告军情的吗?打战?,你就想!要真打起来你这小子准一逃兵。”
  那个兵丁忙陪笑着,两人就这个话题还在那扯个不停!
  这批骑士一直飞骑到五军督府才停了下来,来人便是我从辽东前线召回来的袁崇焕等人。因现在已到春初,辽东的雪势开始渐停。袁崇焕恐满洲有什么动静,接到皇上的旨意后,不敢拖延时间,是以连日快马赶往京城。他们一行人到了后,去了北军督府报了个到,然后袁崇焕就递牌子觐见。
  方正华叫醒我的时候,天都还没怎么大亮,好困啊!要不是听到说袁崇焕一大早在宫外求见,我才不起床。做个英明的皇帝很难,做个勤劳的皇帝更加难。宫女们一边给我梳洗,我一边吩咐道:
  “让袁崇焕到文华殿等吧!”
  等我哈欠连天的到文华殿,袁崇焕已在那等候多时,我记得他是读书出生的,怎么一下子就练成军人了,在那像个标枪似的站着。一年未见,袁崇焕脸略有疲惫之色,显得人倒苍老了不少,看来他对辽东的事情很用心。
  “袁爱卿,让你久等了,朕还以为你要到午后才到京城。”
  袁崇焕看到我,忙俯身跪下行礼,口呼万岁。
  “臣恐辽东有事,所以星夜赶来,不知皇上此时召臣回京有何要事!”
  “袁爱卿,平身,你守辽东已经一年了,不知现在辽东情况如何?”
  “回皇上,臣在辽东重新修筑大凌河等城,与锦州,宁远结为一线,互为照应!并在宁远城以东开荒地三十万亩,今年可望大有收成!辽东十八万将士,配备齐全,臣在辽东一年,日夜训练,不敢懈怠!”
  “这就好,朕要嘉奖你们这些辽东的将士们!”
  “臣代将士们谢皇上!”
  “朕要你此番回来除了听下你的汇报,还有两件事交给你办,难度都颇大!但要一定完成!这可是朕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计划,你可不能让朕失望。”
  “皇上尽管吩咐,只要臣能办到的,一定尽力完成。”
  “朕之所以想到你,是因为此计划非得一个心思细密,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才能完成!如今朝中能有这才能的,已经不多了,所以只好找你!”
  “臣不敢当。”
  我一字一顿的说:“朕要你去做两件事,一是跟满洲人在野外打一战;二是除去毛文龙。”
  等我说完,袁崇焕脑袋却是一片空白!杀毛文龙还好说,怎么会想到要和满洲人在野外作战?那不是以短攻长吗?他疑惑的望了坐在龙椅的皇上一眼,不像是在开玩笑!难道皇上听了朝中一些佞人的话,好大喜功的想要和满洲人决一死战?不行,他要把这件事拦回去,这可干系到辽东整个局势。
  “启禀皇上,杀毛文龙此事极易,只要微臣请天子剑便可杀之。但我朝兵士,自万历年间与满洲人作战就未真正的赢过。惟有依城而守,缓缓图进方是上策。皇上也对臣说,野战我大明非满洲敌手。臣如今练兵未成,惟有再多加些时日,并可进攻!臣以为这野战还是不打为好,稍有闪失,则辽东不保!”
  袁崇焕说得严词意切,听得怎么有点像大忠臣在劝谏昏君的感觉!要实行我的计划,我得先说服他才行!
  “不要说得这么严重,朕也知道你身上的责任重。朕不会拿辽东这么大的事情来儿戏,朕也知道你在辽东训练兵士已有一年,朕这一年给你们充足的粮草,火器。粮饷按时按月的发,兵部新作的盔甲也优先给了你们。辽东的守军,朕给的待遇可是在全国第一的,就连京师的三营都没有这么好!是时候给朕看下效果了。朕也不要你去打下沈阳,只要在野外能和满洲人打的不分胜负,能够在野外不用忌惮满洲人的突袭就可以了。”
  袁崇焕心里松了口气,他还以为皇上是要开始讨伐满洲了。现在看来皇上只是来和满洲在野外进行一次野地作战,能全军安全退去大概就可以了。事实上,袁崇焕在天启六年的时候,就曾组织部队东巡宁远东部。其中就针对满洲人在野外突袭做过一番布置。而今皇上重新说这个话题,他心里还是有一定把握的。皇上一年中给他的全力支持,使他练起兵来,得心应手。也是时候给皇上和朝中的大臣看下练兵的效果。
  “臣以为不适合与满洲人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只能与小股部队交锋,否则会引起辽东烽烟。如满洲举国兵力来攻,我军在野外必然不能取胜,恐怕士兵在溃退下连山海关外的诸城也会失守。臣请带兵东巡!”
  袁崇焕的意思是带兵出巡,与满洲人小股的部队作战,接触后即退回城内自守,以抗满洲赶来的大军!这样既可遵从皇上的旨意,也不用在正面与满洲大军在野外作战!
  “这话有道理,东巡也行,只要打一战便可。朕已有计划,你在此次东巡中替朕把第二件事做好!”
  袁崇焕听着有点糊涂,这东巡跟杀掉毛文龙怎么扯上关系了?!皇上是要自己在东巡的时候召毛文龙来杀掉?!这样做自己哪有时间去安抚他的部众啊?
  “皇上…”
  我呵呵笑了下,这么天才的计划,我不说他怎么可能一下想的明白!
  “朕的意思是你带两万人马到皮岛去,从皮岛往鸭绿江口登岸,只要和满洲前军相遇后,一战之下,无论输赢都从海路后退回皮岛!”
  袁崇焕也是聪明人,皇上这样安排,确实从皮岛出发,攻打满洲后方比从宁远出兵要好很多。因为在宁远打赢了还好说,如果输了一个不小心敌人乘势攻了宁远城都有可能。而从皮岛进攻则没有这个担忧,不管输赢都可以迅速的从海路退回。满洲尚没有水师,这比在陆上退回要安全的多。
  “皇上圣虑远见,臣定能完成皇上的重托。”
  “袁爱卿,此事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这毛文龙,朕不想你先下手,朕是想他去打这个头阵。他能死在满洲人那也就算了,朕就免了他手下的人,并追封他一下。如果他败退回来你就按军法,照朕原先给你的指示办,他手下的毛姓部将也不要留了!”
  “借刀杀人!”这四个字一下从袁崇焕的脑海里闪过,原来皇上的意思是这样!皇上让自己带兵去皮岛,毛文龙作前军,毛文龙的兵他是知道的,肯定不是满洲人的对手。前两年,毛文龙一直派兵上岸和满人作战,一向都是给杀得丢盔弃甲,龟缩回皮岛。如果毛文龙全军覆没,那么得益的最终还是皇上,一来可以名正言顺的解决一支不听话的部队,二来每年可以节省下六十万的军饷!
  袁崇焕想到这,不禁想到那毛文龙那两万将士这样去送死,心里恻然,想着怎么留下来,于是开口道:
  “皇上,毛文龙屡犯大罪,何不让臣杀之!他手下两万将士,如此送死岂不是让人可惜,那也是大明的军队。如能在毛文龙死后交给臣,臣不出一年,定然要他跟其他辽东军一样英勇善战!”
  “袁爱卿,毛文龙手下这些士兵恐不是朝廷可以使得动的!以后把他们安插在你的军马中也是个隐患!平日他们跟着毛文龙作威作福,现在让他们上下战场也是很应该的。朕跟你透露点的就是,二月份皇太极会带兵南巡,你们恐怕就是要和他作战!”
  袁崇焕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吃惊,他在宁远的时候,也派出细作前去满洲打探消息。但却不知道这件事,而远在京城的皇上却知道。怎么能不令他吃惊呢?
  “皇上,臣斗胆问这消息可是从沈阳打探回来?可靠吗?”
  我自然不会跟他说这是我从后来的历史书中看到的,我一副很肯定的语气跟他说:
  “这自然是细作打探回来的,绝对正确!袁爱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