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鲜血染征袍 >

第82章

鲜血染征袍-第82章

小说: 鲜血染征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眼打量过去,密密麻麻的秦军士兵,无论普通士兵还是将领,无论农民子弟还是贵族后裔,无论汉族成员还是外族人士,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杀敌立功。

面对这样的军队,望之令人生畏。任何人与其搏之都必败无疑。

再仔细观察那一个个军士,老雷的心里不由一阵阵发紧,视线所及,几乎每个人半握的手中都提着赵军的人头,秦国以人头计战功,这真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法度。

“赵人还速速投降?更待何时!”

“秦国——必胜!”

“赵括速速出来受死…………”

在滔天的呐喊声中,雷震天扫量自己的全身。除了一顶木质发冠,他的铠甲略比别人精美,胸前还有所立功勋的两个特殊标志。这样的爵位,差不多等于百夫长的地位。

关于秦国的军事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百多年战乱中,最初时、秦国并不是最强大的,秦军也不是战无不胜的。

年轻有为的秦王想到了改革,起用商鞅来进行变法,特别是对军队实行军功授爵制度。

关于这个制度规定:“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可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

“一级一级往上递增,总共有二十级爵位,还可传之后人世袭。”

“不仅如此,斩获两个首级,有做囚犯的父母立即释放,做奴隶的妻子可变为平民。”

“有了爵位后,所供给的吃穿标准都不一样,也就是生活质量都与具体军功挂起勾来。”

三级的爵吃精米,二级的爵吃粗米,没有爵位的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反之,对平时训练不认真箭射不准的,战时打仗不积极的,特别是屯长、百夫长等当官的,在作战中拿不到人头将给予处罚,有的甚至要被杀头。

为此,军人成为社会中最荣耀的阶层,最能改变人生境况的职业。在战国之中,其他国家的老百姓,对兵役,都唯恐避之不及,唯独秦国,人人争先恐后。

“秦国仅有五百万人口,最多时竟然有一百万人从军。”

“将军们在作战中乘坐精美和豪华的铜马车,却根本没人妒忌,因为那都是凭鲜血还有战功得来的。”

在这种奖惩制度的激励下,最胆怯的人也会成为最勇猛的斗士。

在步兵战阵中,站在最前排的就是敢死队。他们不穿铠甲,手执短刃,冲锋陷阵,视死如归。

脱掉上衣上阵,左手提着人头,右臂挟着俘虏,这该是多么威猛的形象。没有亲眼所见,根本无法理解,老雷此时心底的震撼。

………

………………

……………………

秦国的政治与军事是相辅相成的,政治坚强,军队神勇,而军事强大,才能使政治越发坚强!

总之、秦军是一支真正闻战则喜、不怕牺牲、能征惯战、独步天下、叱咤风云、横扫六合的部队。

堪称之为精锐之士、虎狼之师。

纵观史书,秦国是个军事央央大国,差不多五分之一的人口都从了军,其军费开支该有多么庞大,动动脚指头都应该清楚。

战争进行了三年,秦国的经济已不堪重负,而赵国面对庞大的军事开支也渐渐吃不消。

至此,战争进入不分胜负的胶着阶段。

今天是截断赵军粮道的第四十五天,秦军总人数60万,差不多是倾国之兵。而赵国少说也在45万人左右,可谓是将老本都拼上了。

“经此长平一战,白起坑杀40万赵国降卒,只放二百个弱小回去报信。赵国家家出殡、户户发丧,不但战争力量遭到不可挽回的重创,综合国力也从此变得一蹶不振。”

战争还未结束,雷震天便已然知道了长平之战的结果。

“今天是围困赵军的第45天,如果没有记错,赵军是在第46天主帅赵括被射死之后,才主动向秦军投降的。”

“这么一来,今天晚上,赵括会亲率主力突围,将会有一场恶战。”

想到赵括是被箭镞射死的,老雷一把提起手里的弩机,认真检查了一番。并稍微多了一个心眼,仔细留意了弩机的每一处构造。

雷震天发现,秦军所使用弩机的构造,主要由弓和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

弓横装于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

弩机用以扣弦、发射。使用时,将弦张开以弩机扣住,把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而后扳动弩机,弓弦回弹,箭即射出。

骑士弩机,早在春秋时期业已出现,到了战国,秦发明了远程连发数枚弩机,射程可达300600步开外,有极强的杀伤力。

用弩机发射这种扁型三菱带后翼箭,命中率高,飞行速度快、平稳,空中阻力小,穿透力强。

这种兵器在远距离射杀敌人上占有着绝对优势!

“……这次的隐藏任务,是接触白起、还有赵括。”

“难道说,赵括会在自身所在的这片突围?”

想到这里,雷震天环视周围的地势,但见其谷四周皆山,四十多万赵军全部被围在谷内,而出谷前有一条路可容车马大部队进出,整个战场形如一条布袋。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老雷正好身处于,谷前唯一的大路上。

“哼、不管能不能够亲死射死赵军主帅,既然身为秦锐士,必当皆尽全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历经千难万险,愈是山穷水尽便愈显豪情和气概。

雷震天已准备完全融入自己的角色,他将带领身后的百人队伍克服一切困难艰险,去取得最后的胜利!

“好,无论明天我们还能否再见到自己的妻儿,无论赵人是否被我们消灭,我们都无怨无悔,因为我们为国家而死,值!今天我先干为尽,为我们所有人饯行!”老雷昂头将酒一饮而尽,周围的秦军甲士,呐喊之声不绝于耳。

趁着夜幕还没有降下,老雷在地上盘坐下来,养足体力。

他一边抬起头,望着一片望不尽的起伏山峦,只见西下残阳像血一般鲜红,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与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秦军甲士,融为了一体。

大战在即,在尸体堆满整个山谷)鲜血染红山川之前、这是多么雄浑的一幅画卷啊!

……………………………………………………………………………………………………………………

(求推荐票票!)

第三章 赵军主力胡服骑射

ps:感谢书友‘shengchenyi’的慷慨打赏。

ps:感谢书友‘火赤炎’投出的一张宝贵月票。

………………………………………………………………求推荐票票…………………………………………………………

初更已后,狂风大作。

“传白起将军令,——赵军今夜要突围!各营将士,准备阻击!不准放走一个赵人。”

无数的火把连成一片,让整个夜幕,都恍如白昼。

拧着劲的风势,几乎有着野牛一样的凶蛮,在谷口的每一处壕沟里漫卷着,奔突。

当夜幕中传来白起将军的亲口号令,老雷立即‘噌’地一声从草地上站起身来。

他一把提起手里的弩机,转身向着手下的百来号人,大声吼道,“不要乱,弩机上弦,与其他营的将士连成一片,准备射杀赵人!”

根据老雷白日里的观察,秦军布下的第一道战壕,只有一部分监视哨探。

从第二条战壕开始,才是密密麻麻的秦军防线。

往后更是有着第二道、第三道等壕沟防线。他所在的位置,首当其中,正好是第二道防线。

秦军人多势众,并已经形成合围,之所以还花费大力气布下这些壕沟防线,是为了防范赵国的骑兵突围。

赵国人‘胡服骑射’,大多是以骑射为主。

赵人采用胡人的服装,即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

骑兵更是身穿短衣、长裤,作战骑在马上,动作十分灵活方便。骑马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往来奔跑,十分迅速敏捷。

要想对这样的军队形成合围,并将其压制在谷内40多天,显然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

……

…………

………………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连续不断的密集的军号声。在瓣噼啪啪的火光中,震动着天地,向天空冲去,在夜空中来回飘动。

偶尔夹杂着个别的防线的弩机齐射声,赵人骑射主力,震动天地的轰隆声向前爬着,越来越近,充塞在四周围的地面上。

由于无法判定,赵军主力究竟会向着哪个方向。哪片防线实行突围,几乎让每个营都很紧张。

借着火光的照耀。老雷看见,在直径有数米来宽的、坑洼不平、布满尖锐木桩的壕沟上,密密麻麻的赵人象旋风一样正向着谷外卷来,每每遇见壕沟阻挡,进攻的人会象狼群一样散开了,翻滚着,象水花一样从旁边扑上来。

“稳住、大家稳住!——!等赵人距离再近些放箭!”

相比其他已经弩机齐射的壕沟防线,老雷所负责的这一小片防线,相对比较沉稳。

尽管每个秦军士兵所携带的箭镞充裕。但是对于赵国的四十万大军来说,这点箭镞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所以,老雷要尽量节省。

当视线与弩臂前端延成一条直线,盯着赵人主力骚动、壮丽、万马奔腾的场面。

许多士兵的脑子里被巨大的轰隆声,搅得翻转昏旋,耳朵里尽是发着尖音和混乱之音,面前的夜幕里。仿佛隐藏着一个如尘烟一般的庞大鬼影。

环顾四周,当老雷发现在自己的队伍里,有一个不满十五岁的孩子,他此时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恐惧的神色;时而愉快地舒展,像是在极力安慰自己。

老雷走过去拍拍对方的肩膀,并站在他的身旁,出言安慰道,“别紧张,我会一直站在你的身旁。”

当听到百夫长的声音,一瞬间,对方僵直了身体,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双脚微微地颤抖着,背上冒着丝丝寒气,仿佛有一阵凛冽的寒风穿透了他的躯体。他僵硬地转过了头,浑身的肌肉都甭紧了,喉咙略显嘶哑地说,“谢谢你,李大哥。”

……

…………

………………

“杀!——!杀死白起,秦人必败!”

“冲过去,不要回头!”

在雷震天冰冷、凝成一条直线的眸子里,从不远处上下起伏的沙土斜坡后面,渐渐冒出了一排赵人骑兵。

并且连续不断的骑兵,还在继续增多。

“果然,此处便是赵军主帅赵括,选择的突围重点。至于其他地方的突围,只不过是虚造声势的障眼法。”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以及是否是战争之轮、虚无世界的有意安排。

从沙丘斜坡后面,冒出来的赵军骑兵之多,快要彻底阻断老雷观察战场的视线。

虽然明知赵军的突围必定会失败,赵军主帅赵括也必定会在今夜身死,但身处‘首当其冲’的第二道防线,老雷怀疑自己,十分有可能在一波紧接着一波的攻势中,被当作炮灰牺牲掉。

“——齐射!全体放箭!”

嘴边大喊一声,老雷果断扣弦,冰冷的箭镞,拖着一条哨子声似的轨迹,射中了远处,一个木偶似的发呆发愣的脑袋。

死在雷震天箭下的赵人骑兵,看上去还不满二十岁,他刚刚骑马跑上斜坡,一根冰冷的箭镞,正好钉在他的眉头上,在两只黑色的眼睛当中,仿佛又开了一只黑眼洞。

听到雷震天的命令,木桩后面的上百个秦军士兵,集体扣弦。

呼哧——呼哧——一片密集的箭镞,象暴雨即来时那样漆黑一片。

与此同时,与这一小片防线相连,同样身处第二条壕沟防线的秦军,也同时弩机声大作。

在火光的照耀下。一支支呼啸的箭镞,从四面八方反射出一片青灰色的光芒。

眼前的战场上,瞬间万箭齐发,在眼前一片漆黑的那广大无边的地面上,尽是箭镞的呼啸声和被火光照红的夜色,别的、什么也没有,天上的月亮和飘荡的沉云,似乎也受到了地面上的影响,全部挤在了一块儿。

赵军骑兵顿时人仰马翻,视线所及。所有奔上斜坡的赵军,连人带马,几乎全部被射成了筛子。

赵军的第一波突围受挫之后,目光凌厉的老雷,第一眼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

因为这些赵军虽然骑着昂贵的战马,但大多数居然没有身带武器,甚至连一把弓,也一柄剑也没有发现。“停止放箭,这些赵军只是被丢出来的老弱残兵。真正的精锐还在后面,节省箭镞。”

老雷迅速下达了停止放箭的指令。

并由此可见。被饿了40多天的赵国大军,是一边在用人命来消耗秦军的箭镞。一边为接下来的精兵突围作准备。

“第二营,为什么停止放箭!?”

雷震天对手下的百多人刚刚下达了命令,还没有过去两分钟的时间,就立即引起了他顶头上司的不满和质问。

这个千夫长级别的将军,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由于长年在战场上厮杀。他脸上的皮肤显得很粗糙。好像好几夜没睡上安稳觉,他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

根据老雷获取身体原主人的记忆,得知此人名叫孔云。

孔云作战勇猛,官职也是从战功中获得。

此人虽然长得孔武有力,一副威严的将军相貌,实际上没有任何的谋略,只是一介不怕死的莽夫。

与这样的人解释。明显是多此一举。

而不服从将军命令的话,甚至有可能被对方当场砍头。所以老雷只能一咬牙,命令属下继续放箭,只待孔云巡视完这片防线过去以后。雷震天才命令下属节省箭镞,施放空弦。

……

…………

………………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四十万大军断粮,赵军主帅赵括,此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粮食。

随身携带的少量粮食早已吃光,粮道又被切断。

最后,赵括不得不下令以军中残、病、弱、老者为食。

四十万赵军,此刻能保存五千匹战马,已经是幸事。

“杀啊,冲出去!——!退后者,斩!”

赵军、派出了大约一千个骑兵,当活靶子探路以后,紧跟着是密密麻麻的步兵,全部像是不要命了一般,向着谷口冲来。

老雷所在的地点,显然受到了赵军的重点照顾。

等到壕沟防线后的箭镞用尽,将军孔云,竟然下令,第二防线进行全线突击,与赵军决一死战。

这样愚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