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无知的博弈:有限信息下的生存智慧 >

第7章

无知的博弈:有限信息下的生存智慧-第7章

小说: 无知的博弈:有限信息下的生存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利用风险的现实例子就是股票期权。它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权,在一定期限内,持有股票期权的人有权利按照行权价格买入或卖出股票。很多公司激励高层管理者的一种手段就是给予他们一定数量的股票期权,而且现实中的股票期权基本上是买入期权,很少有卖出期权。
考虑高层管理者被授予股票期权,而将来行权日的行权价格为50元。现在有两种投资方案。一种方案比较稳健,它使得企业未来的股票价格在行权日各有50%的概率为80元或者40元。如果实施此方案,那么当股票价格为80元,高层管理者就可以行权从而每份股票获利80-50  30元;如果股票价格为40元,高层管理者就会放弃行权从而获利0元。所以,此方案下每份期权给高层管理者带来的预期价值就是0。5×30+0。5×015元。
另一种方案是高风险方案,它使得未来的行权日股票价格各有50%的概率为90元或10元。该方案下每份期权给高层管理者带来的预期价值就是0。5×40+0。5×020元。
显然,高层管理者会选择高风险方案,因为这样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大的预期收益。或者说,高层管理者采取冒险行为(利用风险)来提升自己的利益。当然,高风险方案可能对企业本身是有害的。比如在我们的例子中,稳健方案不仅风险更小,而且相应的企业股票预期价值为0。5×80+
0。5×3055元,高于高风险方案相应的企业股票预期价值为0。5×90+0。5×1050元。这就是管理层行为与股东利益冲突的地方。
利用风险的另一个例子是管理激励,比如业绩工资。一般来说,员工的业绩不仅受员工努力的影响,也会受到一些随机因素的影响。这样,即使观察到员工的业绩,也不能准确判断员工是否努力。当观察到低业绩的时候,员工可以辩解是“运气”不好,是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声称自己已经努力。如果企业承担全部风险,给予员工固定工资,那么员工就不会努力。如果按照业绩支付工资,实际上就是将部分风险转嫁到员工身上。然而,正是因为承担了风险,员工为了获得更高的预期报酬,就必须付出努力。
【更新慢或者章节错误,点击举报(请详细说明)】
'25'应对风险的策略(5)
  风险操纵: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环境
在很多情形下,人们也可以通过影响自己和他人所面临的风险来获得好处;这就是风险操纵,是针对风险的另一种形式的利用。
一般来说,在竞争中,我们总会见到强者宁愿选择稳健的策略,而弱者宁愿选择冒险的策略。这就是源于风险操纵:因为强者更愿意把竞争结果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所以他们选择更依靠能力的策略,尽量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干扰;而弱者更愿意把竞争结果建立在“运气”的基础上,他们深知凭借能力是难以获胜的,还不如选择高风险方案多得一点运气。“死马当做活马医”也是这个道理,反正已经濒临绝境,不如采取高风险方案,反而有可能绝处逢生。比如,网球技术很烂的你要挑战网球高手,选个风大的日子是不是对你更有利呢?
上述道理说明,越是能力弱的人,越应该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运气”的环境。我想起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格兰杰(Clive W。 J。 Granger)教授在获奖之后对记者的一番话。当时记者问他:“怎么样有助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格兰杰回答:“首先你要选择一所好的但不是顶尖的(good but not top)大学。”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学校不好,就缺乏做出优秀成果的平台;如果进入顶尖的学校,虽有平台,但是获得平台的机会就少得多(因为顶尖大学的高手太多了)。格兰杰从1974年就一直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这所学校在当时其实就是“好的但不是顶尖的”大学(现在它可以算是一流大学了,2007年UCSD在全美大学综合排名为第33名)。
所以个人在选择工作和职业的时候,应当考虑在成功机会和资源能力之间进行恰当的平衡。因为个人要谋求成功,固然与能力有关,也与机遇有关;选择更有利于匹配自己能力以获得更大胜算的环境,是追求个人成功的事业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环。
此外,在竞争中,一个人不仅可以在策略中操纵风险,更可以操纵与对手风险的相关性来获得好处。领先的选手会尽量选择更高的正相关:这样一来,无论他的运气好坏,对手的运气也会跟他一样,这样他就可以继续保持领先。相反,落后的选手会选择负相关。就像两人帆船竞赛的例子一样,落后者应选择与领先者不同的航道,而领先者应该顺着落后者的航道。 本章前面的“一个博弈论专家的教训”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巴里本来可以操纵赌博的风险,他只需要保持与那名女子完全相同的押注方式,使得自己与女子的风险完全相关,他就可以稳操胜券。可惜他选择了另外的押注方式,使得自己的风险与女子的风险相互独立,最终酿成了败局。
制造风险:哑弹战略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创造出不确定性,来谋取好处。博弈论中的混合策略,就是典型的例子。譬如下面的经理和员工之间的监督博弈(图24):
这个博弈基于这样的假设:如果经理监督而员工努力,则双方都没有额外收益,标记各自赢利为0;经理监督而员工偷懒,则经理从员工处罚款1元,经理赢利记为1,员工赢利记为-1;如果经理不监督而员工努力,则经理节约监督成本1元记为其赢利,员工无额外收益其赢利记为0;经理不监督而员工偷懒,则相当于员工从经理处盗窃到1元,记经理赢利为-1,员工赢利为1。
【更新慢或者章节错误,点击举报(请详细说明)】
'26'应对风险的策略(6)
  努力 偷懒
经理 监督 0,0 1,-1
不监督 1,0 -1,1
图24   监督博弈
在这个博弈中,没有纯策略均衡。经理监督则员工最好选择努力,而员工努力则经理最好就不要监督,但经理不监督则员工最好就偷懒,员工偷懒则经理最好还是监督—这是一个策略不断循环的情形,没有纯策略均衡。但是,它存在一个混合策略均衡,即经理以0。5的概率选择监督,以0。5的概率选择不监督;员工以2/3的概率选择努力,以1/3的概率选择偷懒。(不熟悉纳什均衡的读者,请参阅拙著《身边的博弈》。)
现在,我们假设企业对经理做出要求,即要求经理必须确保其员工不偷懒。为了保证经理愿意执行企业的要求,不妨假设企业一旦发现员工偷懒就会解雇经理。为了防止被解雇,经理就会试图让员工不能偷懒,但是不是意味着经理就一定要全力监督呢?经理全力监督固然可以令员工努力,但是经理会发现这样做不值得,因为在自己监督而员工努力这种状况下,经理始终只得到赢利0。聪明的经理会发现,他只要以x >; 0。5的概率监督,就足以使员工努力—因为此时员工努力的预期赢利为0,而偷懒的预期赢利为x (-1) + (1-x) (1)  1-2x  0,即经理的赢利状况比之全力监督时改善了。所以,经理不必全力监督,只需要以x >; 0。5的概率监督员工,就既可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又可以提升自己的福利。而给定经理并未完全监督但员工仍然努力,其原因在于经理的随机监督给员工造成了一种不确定性,当这种不确定性足够大(x >; 0。5)时,员工宁愿选择一种保险方案—努力工作。经理通过人为制造出的风险激励了员工。
上述道理在很多监管领域都有运用。比如公司财务审计、劳动行政监察、环境保护监察等领域,完全监察的成本太高,但监管当局又试图阻止被监管对象的不法或违规行为,那么监管当局就可以通过随机检查的策略,配以高额的处罚,这样就有助于遏止不轨行为,而监察成本又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通过随机性向对手制造风险的思想,在军事领域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即“哑弹战略”。在战争当中,防空体系必须确保摧毁几乎100%的入侵导弹。对于进攻方而言,击败防空体系的一个办法就是用假导弹掩护真导弹。一枚假导弹的成本远远低于一枚真导弹。除非防守方的确可以100%地识别真导弹和假导弹,否则遭受导弹的重大损失将迫使其对真假导弹一视同仁地加以防卫。进攻方就能以更低的代价让对方的防空体系背上重负。
发射哑弹的做法最初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人们其实并非有意发射哑弹,而是由于导弹质量控制本身有问题。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如果可以生产一些哑弹随机发射出去,也有好处。正如麦克唐纳在《扑克、商业与战争的策略》(Strategy in Poker; Business and War)一书中写道:“销毁生产中的次品炮弹成本很高。有人就想到一个主意,说把生产出的哑弹随机发射过去。对方军官担负不起任凭一枚起爆弹落在自己阵地的风险,而且他也辨别不了哪些是不会爆炸的哑弹,面对真真假假的炮弹,他不敢大意,只好竭尽全力摧毁发射过来的每一枚炮弹。”
【更新慢或者章节错误,点击举报(请详细说明)】
'27'应对风险的策略(7)
  哑弹战略在军事以外的领域也有很多例子。譬如前面提到的监管问题,那些希望击败监管当局的人,也可以利用哑弹策略来提高监管当局的代价,使监管当局降低监督力度。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什么叫制造风险?随机性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吗?如果是制造,那还叫随机的吗?3271918712,这是一串随机数字吗?178761115,是一串随机数字吗?这确实是通过随机数发生器给出的一串0~9的随机数字。如果我们来玩猜数的游戏,你在手中写下0~9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字,我猜是几;你当然明白不能让你的数字有规律,因为我会识别规律然后战胜你。所以,你持有上述一串随机数字并按照这些数字出招应该是明智的。但这真的是随机的吗?如果你认为是,那么我想问的是,我获悉了你手中这串数字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会不会确定地赢你?所以,一串随机数字其实可能写不下来,一旦写下来,它就是确定的,不再是随机的了。随机性只体现在过程之中,一旦结果实现,则随机性也就丧失了。所谓的制造风险,或者制造随机性,其实只是说让对手不能识别你的规则。在密码传递中,为了防止敌人破译密码,一种好的方式就是随时换代码。一种常见的策略也许是,以一本书作为代码的底本,以页码、行、列标记为其对应字的代码,只要对手不知道是以哪本书作为底本,他就没法破译。但这仍不具有随机性。对手毕竟有可能获悉你用哪本书做底本。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哪本书做底本(比如每次都临时从一批书中随便抽取一本),那么对手要“猜”中就困难多了。所以,真正的随机选择,应该是连自己都不知道的选择。就像骗人一样,老说谎骗不了人,有规律地说谎也难以骗人;只有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在骗人,那才最具有欺骗性。
?有些博弈中的胜负主要依靠“运气”,运用概率决策对此是有帮助的。
?存在多个依次出现的被选物品或方案时,“等一等、看一看”常常是一个好的策略。
?参加比赛,请避免作为前几个出场。
?不要把个案或小样本的特征当做总体的特征。
?对媒体公布的数据,请多加思考,它们有可能隐蔽了关键的背景信息。
?对于抓阄这样的博弈,先抓或后抓对谁都不可能有优势,它是机会公平的。
?在有些场合,竞争对手上场的顺序也会影响你成功的机会,所以要在赛前尽可能使对手的出场顺序对你有利。
?在力量悬殊的三方角逐中,若你是弱者,则最佳的斗争策略是:当次强者和强者能力相差不大,就挑起次强者与强者的斗争,自己坐收渔利;当次强者远不及强者,则先帮助次强者共同对付强者,打倒强者后再与次强者拚命。
?对付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付风险的第二个有效方法是:出售风险,为风险买一份保险。
?风险可以为我所用,策略性地利用风险也可获得好处。
?成功取决于能力和运气,在能力不足的时候,就更要注重增加“运气”—选择一个有利于增加个人“运气”的环境很重要。
?你还可以通过操纵自己的风险与对手的风险之相关性,来增加胜算。
?有些场合,你可以制造出不确定性,让对手面临风险,增加你的竞争优势。('END')
【更新慢或者章节错误,点击举报(请详细说明)】未完待续~~~
本部分结束
〃     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