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盛世中华 >

第60章

盛世中华-第60章

小说: 盛世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号的运船也被梁纲给劫了。听到这样的消息,人们只会以为梁纲消息得到的灵通、准确,拿捏的也恰到好处,却绝不会有人去怀疑梁纲与李氏粮行有什么勾结的。
    大批的粮食被运进了山中,这些大麦的数量就算是不配合着杂粮,差不多也足够梁纲所部安然的度过整个冬天了。
    所以,梁纲完全可以放下心准备其他的事了,手中有粮,心中就不会再发慌!
    练兵,接下去的事情就是练兵,在陈广亮还未能返回的情况下,在火器方面毫无发展的情况,梁纲只能在冷兵器上图谋前进。
    与当初某事前训练那二百人的情况一样,迅速列队、齐步走这样的基础训练在一千五百部众中全面展开。
    列队、跑步、齐步走,再时不时的来一场远距离长途越野,或是小规模突击作战,这段日子中山内的众人无不是饭量大涨。因为巨大的活动量,决定着他们的补给消耗。
    此外就是军令:
    队员看小队长,小队长看分队长,分队长看中队长,中队长看大队长……一级跟着一级,一级压着一级,所有部众在战场之上都必须紧紧跟随着自己的上官,不得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不得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
    在战场之上,敢有不听号令的,一律杀无赦;敢有蛊惑军心的,也一律杀无赦;敢有擅自逃散的,更是杀无赦……
    这一系列制定下的“斩杀令”,会是像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一样,巍巍的耸立在所有人的面前。这番的叱令不但适用于普通队员,也适用于所有的大小头目。
    在战场之上不得梁纲亲口命令的,敢擅自率部或鼓动部下逃溃者,为首的军官要清算,其从属的队员也要隔二抽一,杀掉三成三。这又是一条硬生生的处罚。
    还有就是——一部队长想要逃走时,其副手有权就地斩杀,自己取而代之,接着执行命令者——无罪;而若是副手服从正官,那么在日后清算中被杀也别去说理!
    成编制的人马讧乱逃溃的,正副主官一律处死,且自主官往下,小队长一级往上,所有头目一律斩杀!
    ………………
    ………………
    杀,杀,杀杀杀,一个个的杀字,无不透着血淋淋的腥气。梁纲就是打算要靠这些话,紧紧地勒住了所有头目的脖子。除非是铁了心的叛逃,否则没人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而除此外颁布的还有接替规令和功勋奖励以及扰民方面的惩处。
    接替规令:战场上,主官战死,副官接手,副官战死,下属排位第一者接替。冲上到下,一级一级的向下排,正对应着梁纲编制的那些一二三编号。
    功勋奖励…………
    扰民…………
    林林总总,梁纲匆忙中制定下的这部军纪,光是斩杀令就不下三十条,杂七杂八的责罚、奖励都算上,最后一数竟然有不下百条之多。让他事后着实是一阵惊讶!
    虽然是匆匆编纂的,可想把这一部简易军规灌输到一支部队的灵魂之中,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个多月的时间,梁纲整天里照死了操练手头的这支人马,但到现在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不过说实话,他们比起一个多月前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至少现在的他们看起来,已经像是一支军队而不再是乱嗡嗡的土匪了。
    第二场雪下过,梁纲终于放下了手中一直操劳着的‘整兵训练’。因为山外西天大乘教的联络员再次来到了他的眼前。
    “飞鱼图……东门第五层右手第十块砖……”梁纲脸上登时堆满了笑意,这小子,终于是回来了。等了这么多天了,陈广亮终于有信了。
    这飞鱼图就是陈广亮走之前,梁纲和他做下的约定。回来时在襄阳东门,下数第五层右手第十块城砖上刻画一条飞鱼……
一百二十一章 一代奇女
    襄阳城,陈家院内。
    夜晚降临后,梁纲再次来到了这里。
    这时陈家中已经没了外人,陈恒军被支去了兴隆镇,他的家人都在那里住,他离家这么长时间了自然要回去团聚团聚。
    所以,梁纲就光明正大的走了进来。
    几个月不见,陈广亮明显消瘦了很多,这段日子他是操了不少的心,也担了许多的害怕。“梁爷……”看到了一脸合笑进来的梁纲,陈广亮神色立刻有些激动起来,这次‘买卖’他是长了大见识了,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任务完成的很漂亮。
    …………
    “宣城詹夫人那里已经处理妥当了,小的在那留下了三千两……”陈广亮从袖口里摸出了一个小本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记载了不少的字,按着上面的记载他一条一条的给梁纲念了起来。
    宣城詹夫人,即是指詹王氏——王贞仪。她的事情在梁纲吩咐陈广亮的诸多事情中排列第一位,也是梁纲对陈广亮吩咐下的所有任务中唯一一件关乎到确切人氏的事情。
    王贞仪,字德卿,号金陵女史,原籍安徽天长,生于上元(今江苏江宁),清学者王锡琛之女,宣化太守王者辅孙女,宣城诸生詹枚妻。
    因为原先的朋友中就有一个宣城人,曾与他说起过老家的名人,这人极是佩服王贞仪,以至于相处之下梁纲的脑子里都不由得记下了这个名字,甚至连她的一些事迹都知道了。
    这位詹王氏,幼时就曾随父宦历楚粤,出塞省视。祖父王者辅是一位富有学问和胆识的中层官吏,因秉性耿直,不肯阿谀奉承,三次得罪上官而落职,最后被发配吉林,死于戍所。
    十一岁时,王贞仪与祖母董氏及父亲等人奔丧塞北,曾于吉林居住五年,还从一位蒙古将军夫人处学得骑射,能‘跨马横刀,往来驰骋’,也能‘发必中的,骑射如飞’。
    吉林的五年生活,对王贞仪的影响很大,在那里她结识女友,研讨学问,不甘心于男尊女卑封建观念的束缚,认为男女“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学问未必尽为男人而设,女子亦应有求知识的权利,反对那种认为女子只能从事饮食缝纫之事的观念。且她对那些附庸风雅,不务实学,无病呻吟,“朝学执笔,暮即自命才女”者,亦不屑与之为伍。在他《题女中丈夫图》一诗中,就抒发了自己“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的情怀,有着超出女子的常规。
    十多年孜孜不倦的钻研,王贞仪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晓医理……涉猎广泛,偏又既专且博。(汗,这要是生到现代……!!)
    而她二十五岁的‘高龄’才结婚也是让旁人纷纷掉落眼球………
    这样的一个女子,梁纲心底下也不能不说一声佩服。而更为重要的是,相比起满口‘之乎者也’的八股文人,精通天文历法和地理、数学等知识,且又接触过西洋数学的王贞仪,在梁纲眼中才是真正的人才。
    虽然在眼下的这个时代中,她的所作所为,都是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的不可思议!甚至是离经叛道。
    兼资文武,六艺旁通,且博而能精,被钱大昕誉为‘班昭以后,一人而已’的王贞仪死的时候还不满三十岁,夫家家境的贫困是她早早去世的一大因由。
    所以梁纲才要陈广亮下东南之时特意走一趟宣城,找到那詹家……因为算一算今年应该就是王贞仪嫁给那个詹枚的年份。
    别的什么先都不求,只希望朋友的这位偶像别再年纪轻轻的过早离世,另外还有就是要多多的交出一些弟子来。
    人才教育出的学生不一定全都是人才,但总比蠢材教育出的学生来得强不是?
    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宏伟大愿’到底能不能实现,可梁纲已经在为自己的愿望的实现而努力。这救王贞仪也能算做是其中之一。
    在梁纲未来的设想中,大炮是他手下军队必不可少的装备。虽然对‘炮’了解不多,可弹道学什么的一些名词,梁纲还是听说过的,这些玩意一听就知道与数学有关。
    王贞仪就是他已知道的数学大家,那干嘛不施以援手,结以恩义?或许等自己有了一亩三分地之后,直接就可以把她那一家接到自己的地盘来,让她给自己的炮兵做研究。另外,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哦,这就是单筒望远镜了……”梁纲手拿起一根来,扣在眼上向外望了望。
    望远镜他不陌生,但是这单筒的铜质望远镜他却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之前都是网上或是书本、影视上。虽然在效果上比起后世民用的高倍望远镜都差了很多,但是它依旧极有用处。
    山野之中,有了这个在手,再与清军对仗的时候,可就轻松多了。
    “嗤……”将镜片两边的铜帽盖上,一尺来长的单筒望远镜微微用力一合就缩在了一起。很好,很方便!
    陈广亮此次一共买来了十个,花了他整整三百两银子。这玩意要三十两银子一个,他显然是被人坑了,但梁纲并没去计较这一点,相比较金钱,他更看中实物。
    十个单筒望远镜之外,陈广亮还从濠镜买来了五支燧发枪,外加配送的一百五十发纸弹。为这个,他又花了二百两银子。
    购买燧发枪,这本是梁纲交给他的一项极重要的任务,重视程度要远超过望远镜。为的就是能够拿来当做样品,好让他在山里进行仿制。但却是万没想到,本来极重要的一项现在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因为从刘家缴获来的那几支燧发枪,已经足以当样品来用了。
    山里面的‘山寨版’现在都已经是在进行中了。梁纲特意委托西天大乘教从山外面弄来了三个铁匠以及在湖广兵仗局世代做工的一对工匠父子,他们五人连同山里本就有的两户铁匠,七个人就成了梁纲部‘火器化’的先驱者、领头兵。
    不过……多了总比少了强,至少拿它现在就可以用来训练火枪兵。
    五个佛山挖来的工匠就更是不用多说了,梁纲会亲自领着西天大乘教的人把他们带进山的。
    又是五个,这么一来火器组的成员又将是扩大了!
一百二十二章 全方位的落后
    遇连生,后院。
    深夜中,一盏油灯点亮在床头,梁纲和衣卧在床上,对着油灯的蛋黄色的光亮一字一句的仔细的嚼读着手中的小本。
    这是陈广亮交给他的一本资料,上面记载着有大量的按照他事先要求吩咐探索到的葡军见闻和炮位图解,全部都是有关于大炮和火药上的事宜,为此陈广亮可是花费上了一大笔银子。
    “颗粒化?”三个字不住的在梁纲的脑海中翻腾,后世时他倒也听说过这个词,说是颗粒化后的火药比黑火药威力大,可这跟粉末状的火药比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加大威力呢?难道是因为烧得更快?黏在了一起,面积减少了……
    摇头搞不懂,化学方面梁纲完全是七窍通了六窍,剩下一窍不通。“不过这不易受潮上倒是一大好处。”从记载上来看,葡军的火药比起清军的火药来,在效用保持上明显好上许多。广东清军的火药时间一长威力就全都大减,不论是水师还是陆军,都是如此。而葡军的却几乎没有这种情况发生。
    “提纯、粉碎、拌和、压制、烘干……”看着小本梁纲不由得摇了摇头,单看看人家这工艺程度,再看看清军的制作程序,明显就强出不止一筹。记得自己开始时从襄阳协里淘来的火药中,碳、硝、硫磺等物的粒子粗糙不堪,还大小不一,点燃之后往往不能充分燃烧,残渣甚多。如此影响火药的威力不说,而且还会产生浓烈的黑烟。而等到梁纲自己着手**的时候,因为把关严格,所以火药虽然还是粉末状的,可威力却提高了不少,硝烟更是转变成了青白色。
    “颗粒化就颗粒化了,麻烦算什么,只要有好处就行!”梁纲没有一点的犹豫,立刻决定采纳这个火药‘颗粒化’。“但是这炮用发射火药……”
    一个接着一个的‘?’又在他脑门升起,火药就火药了,怎么还分枪用发射火药和炮用发射火药?有什么不同吗?
    想的挠破头梁纲还是一点都搞不明白,为什么那炮用的发射火药的‘硝’含量就要比枪用发射火药的‘硝’含量多上那么一点,而碳和硫磺的比重就要下降一点……
    而火药方面的除外,更多的还是在大炮方面上,从大炮质料、炮膛光洁度、炮身引门到瞄准装置、炮架和炮弹,小本上记载的东西几乎笼盖了火炮的所有方方面面,不出意外的清军是完完全全的落后。
    大炮质料:葡军铸炮的用铁都是上好的铸铁含碳低,或直接就是青铜、黄铜,而清军大炮所用全是生铁,铸成多是蜂窝涩体。
    炮膛光洁度:清军大炮由于铁质差,加上铸法有问题(泥模),气孔多、易炸裂,再加上工匠偷工减料、官员中饱私囊,使得质量极差,铸成之后炮膛也不能光滑顺溜,且内部难于铲磨,往往是腹中生锈,炮膛凸凹不平。而葡军的火炮就完全是另一副模样,虽然还没有开始采用整体铸炮法(即先铸成圆形金属件,然后用镗床镗成炮管,既省工时,又能保证炮膛的光滑圆匀),但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精密且规格化,步步措施之下炮膛内绝不会出现蜂窝状。
    大炮引门:葡军的大炮引门皆在膛底,大小适度,而清军大炮的引门有的偏前,有的口大。引门偏前会致使大炮开炮时后坐力增大,或者连架跳起,或者偏左偏右,不能中的。引门口大则造成火药燃料气体外泄,影响炮弹射程。
    瞄准装置:葡军的大炮不仅装有瞄准星斗,还配有炮规(象限仪、量天尺)。而清军大炮则只有星斗而少炮规。
    炮架:17~18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金属炮架。甚为坚固,能保证火炮上下左右灵活转动。而清军大炮的炮架则是笨滞艰涩,旋转不能如意,且系寻常杂木,木性松脆,一经炮发震动,榫缝开裂,既难取准,又不能再行施放。
    另有一项,就是炮耳的位置。清军大炮全是继承明代衣钵,一百多年毫无前进不说,还倒退了很多,这炮耳位置全都是依红衣大炮为例,布置在炮身的中间,炮车一经发炮常常颠簸不已,因自身重心不稳,而被后坐力震得翻倒个个的事情时常发生。
    而葡军的火炮,因为欧洲近代科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