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孽海情天梦红楼 >

第24章

孽海情天梦红楼-第24章

小说: 孽海情天梦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琏见了贾政,果然是小和尚的事。于是就推荐贾芹,贾政对这些人事安排向来不关心,就依了贾琏。
贾芹感激不尽,买了礼品来谢凤姐两口子。凤姐见钱眼开,又游说贾琏让贾芹先支取三个月的工资以及小和尚们的饭钱。就这么着,白花花的三百两银子就到了贾芹之手。贾芹心里偷着乐,命小厮把银子拿回家,让母亲收好。自己雇了一头大叫驴骑上,小和尚小道士则坐在后面的车里,率领着二十四个人得意洋洋的去铁槛寺上任去了。
贾元春虽身在宫中,但心系娘家。她派太监夏守忠告诉贾政:不要荒芜了大观园,让姐妹们都搬到园子里住吧,宝玉也跟随姐妹一起进园读书,不要耽误了学业。
让宝玉搬进园子,贾政一百个不愿意,可是不愿意又能怎样?女儿已经发话了,她虽然代表不了皇帝,但却是皇帝的老婆,谁让自己是说了不算的爹。
于是,贾政把娘娘的旨意汇报给了贾母,贾母自然没意见。
最高兴的就是宝玉了,他围着贾母手舞足蹈,盘算着要这个,要那个。忽然,丫鬟的一句话犹如晴天响了个焦雷,宝玉瞬间黄了脸。
丫鬟说:“老爷叫宝玉。”
这句平凡的话语,包含了许多含义:1、贾政要给宝玉上堂思想教育课,讲述人生的理想、抱负。2、贾政违背娘娘的意愿不让宝玉进大观园。3、无缘无故把宝玉叫到跟前骂一顿,不为别的,就是看你不顺眼。
……
宝玉拉着贾母身子像扭股儿糖似的:“不去,杀了我也不去!”
贾母只得安慰他:“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看谁敢委屈了你!别怕,你爹肯定是吩咐你几句,怕你去了园子里淘气。别想多咯,他说什么你只管答应就是了。”一面说,一面派了两个老嬷嬷:“好生跟着,别让他老子吓着宝玉。”
宝玉没办法,只好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慢慢蹭到了贾政屋前。
廊檐下站了一排小丫鬟,她们依次是: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一见宝玉过来,都抿着嘴笑。金钏儿一把拉过宝玉,低声笑道:“我嘴上刚刚涂了胭脂,你吃不吃?”
彩云一把推开金钏:“你干什么,没看到人家吓成啥样了。”又说宝玉:“老爷现在心情不错,快进去吧。”
宝玉顺着墙根挨近门里,赵姨娘打起帘子,宝玉躬身进到里间屋内。
贾政正在召开家庭会议,与会人员有王夫人、迎春、探春、惜春,还有贾环。一见他进来,比他年少的惜春和贾环站了起来。
宝玉就站在贾环身边。
宝玉:神采飘逸、秀色夺人。
贾环:人物猥琐、举止荒疏。
贾政心想:果然不是一个档次。自己老了,胡子白了,大儿子贾珠也死了,如今只有宝玉和环儿两个儿子。看贾环那样子,天生一副没事找抽型的,肯定成不了气候。也只有寄希望于宝玉了,如果他肯走正道,将来当个医生呀、律师呀什么的肯定不成问题。
贾政这样想着,忽然觉得眼前的宝玉并不那么讨厌了:“娘娘吩咐,让你同姐妹们一起搬进园子读书写字。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娘娘对你的一片心意。如果再像以前那样天天嬉笑游玩,小心我打折你的腿!”
宝玉连忙答应:是。
王夫人拉过宝玉,让他坐在自己身旁,摩挲着他的脖颈问:“药都吃完了吗?”
宝玉:“还有一丸。”
王夫人:“明天再来取十粒,睡前让袭人服侍你吃了再睡。”
贾政问:“袭人是谁?”
王夫人:“宝玉的丫头。”
贾政:“谁取的这么刁钻古怪的名?哪两个字?”
宝玉站起来回答:“袭是袭人的袭,人是袭人的人。古人有句诗‘花气袭人知昼暖’,因她姓花,所以儿子突发灵感,给她改名花袭人。”
王夫人怕贾政骂宝玉,急忙说:“宝玉,回去后改了吧。改个玲儿、玉儿、香儿什么的,丫头就要有丫头的样儿。老爷也不犯不上为这么点小事生气。”
贾政:“名字只是个记号,改不改的也无所谓。只是从这件事反映出宝玉不务正业,专在淫词艳曲上下功夫。”贾政越说越气,大喝一声:“畜生,还不快滚!”
王夫人怕宝玉吓着,忙说:“去吧,老太太还等你吃饭呢。”
宝玉答应着,慢慢退出去。出了门,冲金钏她们吐了吐舌头,一溜烟的跑了。
袭人站在门前翘首期待,看宝玉平安回来了,总算放了心。宝玉又到了贾母处,见黛玉也在那里,便问:“你相中园子里的哪间屋子了?”
林黛玉:“我左思右想,觉得馆好。我喜欢幽静,也爱那几竿竹子掩映下的一道曲栏。”
宝玉:“好吧,我也觉得那里适合你,馆,非你莫属了!我住,咱俩挨着近。”
闲言少叙,风水先生说,二月二十二日是搬家的好日子,众姐妹在那一天搬进了大观园。具体安排如下:
薛宝钗——蘅芜苑
林黛玉——馆
贾迎春——缀锦楼
贾探春——秋爽斋
贾惜春——蓼风轩
李纨——稻香村
贾宝玉——
宝玉自从搬进大观园,心满意足。心情舒畅了、脑筋灵活了、再也不用为作诗苦思冥想了……
于是,几首诗随手拈来。此处省略若干诗,爱好诗词的朋友请参照曹雪芹原著《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当时,宝玉的诗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京城里不少纨绔子弟争相抄录,各处传颂,更有一批粉丝把诗写在扇子上,每每拿出来炫耀一番:这可是荣国府天才公子贾宝玉的真迹,此人从会说话就能吟诗,简直是唐伯虎再世!
宝玉有名了,住在三环别墅区的他着实得意了一阵子。每天忙着给人签字,送人字画。忽然有一天,他闲下来了,人闲下来就会无聊,无聊了就会胡思乱想。想找人逛街吧,园里都是女孩子(那时候达官贵人家的小姐不能随便出门)。所以,他只能跟小厮们玩,终于有一天,他玩的都没啥玩了,就呆呆的懒在屋里不出门。
这一切,他的心腹小厮茗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左思右想后,茗烟去宁荣街书店买了几本书回来,有《会真记》、《西厢记》等。我没研究过这些书在当时算不算jin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书是不能明目张胆的摆在人面前读的。所以,茗烟千叮万嘱:你就在外书房看,千万别拿进园子里,若是被人发现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
宝玉如获珍宝,嘴上答应着,哪里舍得放在外书房?偷拿了几本放在床顶,没人时拿出来看。
这一天,宝玉手拿一本《会真记》,坐在沁芳闸桥边桃树下。正看到“落红成阵”,忽然一阵风吹过,桃花纷纷飘落,落得满身满书满地都是。宝玉恐脚步践踏了,放下书把花瓣收集起来洒到河中,看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流出沁芳闸,发了会感慨。
宝玉正沉思着,忽然背后传来林妹妹的声音:“你干什么了?”
宝玉回头,见黛玉肩上扛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里拿着花帚,款款而来。
宝玉笑道:“我怕脚踩了这些花瓣,把它们撒到水里了。”
林黛玉说:“咱家的水干净,出去就难说了。我在那边开了一个花冢,拿土埋上,日子久了就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笑道:“还是妹妹想得周到。等我把书放下,回来帮你收拾。”
黛玉问:“什么书?”
宝玉藏之不迭:“《中庸》《大学》。”
黛玉:“鬼才信你,快点给我看看。”
宝玉说:“好妹妹,千万别告诉别人。这才是真正的好书,看了,连饭都不想吃。”
说完,两人坐在石凳上,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功夫,十六章就看完了。
林黛玉:果然有趣。
宝玉: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倾国倾城貌”。
黛玉不觉满面通红,微腮带怒,薄面含嗔:“你这该死的胡说!把这些淫词艳曲拿来,学些浑话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妈去。”
说完,红了眼圈就走。宝玉见黛玉急了,忙拦住她说:“好妹妹,我说错了,我若真心欺负你,明天掉在池子里变个大王八!”
说的黛玉扑哧一声笑了。
宝玉刚收好书,袭人过来了:“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去请安了,老太太打发你赶快过去。”
黛玉见宝玉匆匆去了,自己闷了一会儿,正要回房,只听梨香院飘出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正是《西厢记》。想起‘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这句,不禁落下泪来。
忽觉背上有人击了一下,回头看时,原来……
 第二十四回 手帕传情(一)
上回说到黛玉肩上被人击了一下,回头看时,原来是香菱。
黛玉说:“傻丫头,吓我一跳,你来干什么了?”
香菱笑嘻嘻的说:“你们家紫鹃正挖地三尺找你呢,说琏二奶奶送来了茶叶。你没见我们宝姑娘吧?”
黛玉:“没呢。”
香菱:“好的吧,那我们就各回各家。”
黛玉拉着香菱的手:“别着急回家,先去我家喝茶玩。”
点评:此处曹公安排欠妥,为了让黛玉回家,竟然把香菱找宝钗的事抛在了脑后。
宝玉被袭人叫回家,果然见贾母的丫头鸳鸯在家等着。
见宝玉来了,鸳鸯说:“你去哪了?我们等你等的花儿都谢了。快点更衣,老太太又要担心了。”
袭人去衣橱找衣服,宝玉转头见鸳鸯穿着水红绸子袄儿,青缎子背心,脖子上戴着花领子,便把脸凑到鸳鸯脖子上,闻香油气。
宝玉一边用手指摩挲鸳鸯雪白的脖颈,一边嬉皮笑脸的说:“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一点吃,可好?”说完,像橡皮糖似的黏在鸳鸯身上。
鸳鸯叫道:“袭人,你快出来看看,跟他一辈子了,也不知道劝劝!”
袭人抱了衣服出来,对宝玉说:“我最讨厌你这样了,一点涵养都没有。快过来换衣服!”
宝玉哪肯轻易罢休:“大姐,稍等一会儿,我尝个胭脂先。”
袭人真生气了,上去一把拉过宝玉:“不改是不是?是不是?要不要我告诉老爷去?”
一听“老爷”二字,宝玉彻底焉了,老老实实换了衣服去见贾母。
贾母早已差人备好了马,宝玉刚要上马,忽然见贾琏骑马过来。俩人隔马相望,相互打过招呼,刚要走,贾琏马后闪出一人,给宝玉作揖:“给宝叔请安!”
宝玉见来人十**岁,长挑身材,斯文清秀,十分面善,一时想不起是哪家的亲戚,便问:“那啥,你妈贵姓?”
贾琏笑道:“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了?他不就是那谁吗?”
宝玉:“你贵姓?”
贾琏:“他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贾府郊外住着的五嫂子的儿子贾芸。”
宝玉:“对了,看我这记性,怎么就忘了?你妈最近身体可好?工作可好?回家转告你妈,没事常来我家玩!”
贾芸答应着,宝玉又说:“越长越出息了,怎么看怎么像我儿子。”
贾琏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还大四五岁,怎么是你儿子了?”
宝玉问贾芸:“你今年几岁?”
贾芸:“十八岁。”
可怜这贾芸,从小没了爹,家里又没钱,为了生计,聪明伶俐的他练就了能说会道的本领。听宝玉这样说,便笑道:“俗话说得好,‘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我从小没了爹,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如果宝叔不嫌弃侄儿蠢笨,认作儿子,也是我的造化了。”
宝玉笑道:“明天如果没事来书房找我,我带你去园子里玩一天。”
说完,翻身上马,去贾赦家探病去了。
贾赦感冒了。宝玉先是转达了贾母的问候,又自己请了安。
贾赦对贾母的问候表示感谢,然后叫来婆子:“领哥儿去太太屋里吧,我这屋病毒太多,别传染了哥儿。”
邢夫人屋里好不热闹,先是贾琮(贾赦庶出的次子,贾琏同父异母的弟弟)来问宝玉好。邢夫人说:“哪里找的活猴儿!你那奶妈子都死绝了?也不收拾收拾,弄的黑眉乌嘴的,哪里像达官贵人家的孩子!”
正说着,贾环、贾兰叔侄两个也来了,请过安,问过好,大家各自坐了。
【贾环】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弟弟,生母是贾政的妾赵姨娘。贾环举止粗糙、诡计多端,颇有小人之风。因人之贱己,而羞,而忿,而恨,而妒,其母赵姨娘自私狭隘,不良言行带给儿子恶劣的影响,使他人性扭曲,性格畸形发展。贾环非常嫉恨贾宝玉,并多次陷害宝玉。这种人既贱我,我亦自贱的行为,已把贾环引入了下流不堪之地。
贾环见邢夫人拉宝玉坐在身边,并不时的用手抚摸宝玉的头,心里非常不舒服,坐了一会儿,便站起来要走。
宝玉也要一起走,邢夫人说:“你先坐着,我有话要问你。”宝玉只好坐下。
邢夫人对贾环、贾兰说:“你们回去,替我问候你们的母亲。今天你们姐妹都在这里,闹得我头晕,就不留你们吃饭了。”
两人答应着,各自回了家。
宝玉问邢夫人:“姐姐妹妹们都在哪?怎么不见人?”
邢夫人笑着说:“她们刚才还在呢,现在不知又去哪屋闹腾去了。”
宝玉:“刚才大娘说有话问我,不知是什么话?”
邢夫人:“哪有什么话,不过是想让你跟姐妹们吃完饭回去,另外,大娘还要送给你一件小礼物。”
贾环是贾府中唯一的一个丑男孩,但是生得丑不是他的错,是庶出也不是他的错。都是孩子,而且贾环还比宝玉小两三岁,但是,邢夫人却把玩具给了宝玉。本是一个爹的娃,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宝玉酒足饭饱后,才回到自己住处。
说完宝玉,我们再来说说贾芸和贾琏。
贾芸见了贾琏,依然还是那句话:“求叔叔帮忙找个工作。”
贾琏确实实在,告诉他:“前天府里招和尚、道士的总管,谁知你婶子答应了贾芹他娘,不过,你婶子答应我,最近大观园有几处地方需要种花草,等这个工程审批下来,一定让你做总监。”
贾芸说:“那我就安心等着了。叔叔也不必告诉婶子我来求你了,到时候再说不迟。”
贾琏:“我想说也没空说呀。明天一早我要出差去兴邑,你先回去,等后天傍晚时分再过来。记住,来早了我没空呀。”
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一路上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条计谋来,于是,便改变道路往舅舅卜世仁(不是人)家走去。
卜世仁开了间香料铺,见贾芸进来,问有什么事?
贾芸:“有件事求舅舅帮忙。我想用点冰片麝香,每样四两,但是,外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