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冷宫公主种田记 >

第479章

冷宫公主种田记-第479章

小说: 冷宫公主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泥房屋,首例这样的房子,再加上这样的高度,标新立异的建筑方式,无一不让众人都满心欢喜。
  到了十二层,然后封顶。再好好的开始装修,一切都有条不紊,甚至每一间都装上了白灯泡。一打开就能亮堂堂的。
  辅了满满的线路,而发电机则集中建在后院。
  然后是木工上场,打书架,桌椅,各样东西都一一的开始忙碌起来。
  工科院人多,建造的速度是惊人的,估计很快就能完工。
  开了春就开始施工到现在,就到了清明时节……工科院的众学子,一边每天都期待着图书馆的落成,一边又费力的研究建筑学原理,孜孜不倦。
  这些李琛瑜并不多深入的讲过,但是这儿的人也深具智慧,研究的多了,实验的多了,竟然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但是否能成为真理,还得要一一去不断的验证。
  李琛瑜传给他们的并不是固定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钻研真理的精神,每天看着他们吵的不可开交,在学术上各不肯让步,转过头又能好如兄弟一般,他就觉得很满足……
  清明时节是最适应踏青的季节。
  大宝写了信回去,让人去给祖宗上坟,这才安心。
  花儿都开了。李琛瑜来了兴致,就带了工科院所有的学子去山上踏青。美其名日劳逸结合……
  当然也是采取的是自愿原则,但是工科院的人第一也是很久没有出去过,第二也是因为是左相带领,自然人人愿意去……
  那天,就带着无数的马车往京城外出发了,这车队,无穷无尽,还引起许多京城百姓的围观……
  学子和官员还免费尝了一个公费旅游的瘾。
  到了京城几十里外的另一座县城的山上,慢慢的爬山,上去观看山寺中的遍野的花,闻着花香,听着鸟鸣,人人诗兴大发……
  当然李琛瑜也制定了一些规矩,不得破坏山中环境,不得打鸟,打些兔子山鸡倒可以……
  学子们倒也守规矩,更不忍伤这些生灵。
  踏青的时候是极美的,上午上山,中午随着在山中吃了些干粮,三五成堆的再咏些诗词,下午才晃晃悠悠的下山去也……
  然后沿路又去参观了农业部的实验基地,又去参观了工厂,过了五日左右才回到京城工科院……
  但是,一回到院中,李琛瑜就留了道题目:既然天圆地方,如何解释这两句诗的含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道题引起了参观的所有学子的大讨论,尤其是反驳了天圆地方说。
  如果天是平的,地是方的,那么高山之上皑皑白雪为何不化,山寺桃花为何后开,只因为越是高的地方,越是接近天空的地方,却越是冷一些。
  这其中的温差,他们也确切的感受到了……
  这道题像个炸弹一样在学子们心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坚持圣人之论,天圆地方说的学子也开始渐渐的动摇,这正是李琛瑜想要的结果……
  他则游哉悠哉的一点也不为着急的他们解惑。
  渐渐的,这道题,就广传遍了大禹,众人都开始讨论这道题,反响巨烈。
  等到一切都到了差不多的时候,李琛瑜才不慌不忙的开始继续说地理志,宇宙论,太阳与地球,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以及一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此时说出来,更是深入人心。
  比如,日食,月食的原理……此时却已经有了广大的说服力。
  然后他又开始说海拔与温度的关系。甚至开始普及世界地图,不过大部分地方是空白的,等着以后的船队去发现,去补充这个地图……
  由此开始,民众们的眼神开始渐渐的变了,从对未知的恐惧,对出海的质疑到了现在对探索的欲007望,对真理的追求……
  李琛瑜甚至还讲了一些马哲,说到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有时候,真理并非绝对的真理,也可以是阶段性的真理,或是与谬误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比如说,一些受时代限制的天圆地方说,在那个对宇宙和未知只能靠猜测的年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这种说法,渐渐的也开始成为一门学科。并得到许多人的补充和实践。并渐渐的被诸多人所接受……
  这场学风一起来就引起了京城再度的热度。
  而很多人也开始憧憬起出海的事来,尤其是拿着世界地图,开始钻研,眼中带着狂热。
  李琛瑜有时候看了,都觉得以后肯定会出一个大禹的哥伦布。
  时机也渐渐成熟,当这种观念被大禹的人渐渐所接受,以后出海之时,必定会再掀狂热潮流。
  李琛瑜渐渐的也对这些不担心了。
  倒是林右相知道此事还有些想笑,他一直关注着京城的风向,听到这些,便笑了笑,道:“……左相真是会造势。”
  只怕到了真出海之时,他更得学子臣民们的拥护。
  毕竟出海,行海商,绝对会有巨大的利润。
  他底下的官员笑着道:“左相天纵其才也,这些都是闻所未闻,是真理还是谬误,假以时日必定能弄清楚……”
  林右相听的哈哈大笑起来。摸着胡子很是欣慰……
  这些,沈思思倒没参与,天高气朗,阳春三月开始,他就与穆泽宸出去踏青了,偶尔听到这些,还觉得万分有意思。
  他们走的并不远,走了几座山山水水的,到了四月花开尽的时候,他们才回来,继续帮着工科院做事。
  四月末的时候,图书馆终于建成。宿舍也建成。当学子们搬进宿舍,用上明亮的灯时,个个喜极而泣。而图书馆的书也渐渐的充裕起来。

  ☆、第819章 清吏治

  其中不乏很多世家捐了许多的书。李琛瑜甚至把印纸术提高了一些技术含量,很多书的成本也随之降了下来。家稍好一些的人家都可以买些书了,而不好的人家,以后自然也可去图书馆看书。
  馆中有军士把守,规矩甚严,尤其不得喧哗打闹。但只要遵守规矩,以后可以无偿的在图书馆中看书习字。
  图书馆也对全京城的人开放,只要凭着户藉,既可在图书馆办一张借书证,以后自然可以随意的借书,也可借几本来馆外来看。
  这一点,让全京城的贫苦人家的孩子十分高兴。
  工科院和图书馆如火如荼的忙着,李琛瑜看着学科建设也越来越多,自也是万分高兴起来。
  公路部忙碌的一直都没有停过。一直在修路,招商,一些建成的地方已经设了路障,收过路费了。
  但收的并不多,按距离收费,也是意思一下,但路上有路警在管理。相对而言,许多的商队都愿意出这个钱,过这个路,第一是钱不多,第二是安全,总比以前有山匪打劫的好。第三最重要的是路好,哪怕是到了雨天也不会耽误行程了,所以所有人都对这公路部的收费制度很满意。
  毕竟收过路费也是成本价。并且也有年限限制,也只是针对商队收钱,其它的行人过客并不收费,但行人自有行人道,不收费的只能走行人道。但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极高兴的事情。
  同时公路费也完善了一些公路责任事故的一些管理办法,很多在建设中的事情也慢慢的得到完善。大禹越来越兴盛了,看着这广阔的道路,都让人心旷神怡。
  路已经在北方全面的修的差不多,南方已经平安,而路也往南方建去,不过那边工程量稍大一些,有的地方还要开山,有的地方更要建桥,因为水多……
  但是道路的四通八达,也只是时间问题。
  大禹的每一项事业都在进步神速,而人才也有些培养出来,到了南方去任职做事。
  南方因为已平定,以前极乱,现在已经一撸而起,反而更好管理。
  派过去的官员,更是尽责,怕做不出成绩来,就十分用心。南方这下子也算稳定起来,民心也有所归。
  当安居乐业之时,对比起以前的朝不保夕,平民心中有的只有对北方京城的感激。
  而漕运已通,无论是官方的,还是何镖头的顺风而行,都顺利起来,直到此时,大禹才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无论寄东西去哪儿,都按路费收钱,不再像以前那样,南方不收了……
  官方也管制极严,甚至驻了军,哪怕还有未灭的山贼匪徒和寇贼,都已经潜藏起来,有许多甚至已经找了荒僻的乡村安定下来,不敢再生事,也有许多已经走投无路,只能被招安。
  大禹也没有苛待他们,甚至在有些方面,让他们感受到一点后悔,后海当初没有信任朝廷。
  如今他们也一一的被编制进了正规海军中去,不仅待遇优厚,连一些作战方法,训练的方式都让他们感到新奇,尤其是佩服韩侯的治军能力……
  无论他们是为匪之时,还是为军之时,韩侯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本来就是无可取代的……
  有时候回忆起为匪之时的生活,想着若是大禹没有韩侯,只怕大禹也早生乱了……
  输在这样的人手上,的确是心服口服。
  南方没了各匪割剧的状况,越发的顺心如意起来。而林右相一向对吏治方面最擅长。所以南方一些官员也被清洗。
  明政令,清吏治,是兴世之开始。而李正被派去驻守南方,文臣之中,是为巡抚,做为成帝的眼睛,一直盯着南方,不再出乱子。
  李正原是韩骥的幕僚,后来跟四宝去了沿海灭倭寇,四宝成为成帝,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如今已是为一方二品大员,封疆大吏。这些与韩骥和四宝的重视是离不开的。
  而李正其人,也刚正的很,为人也颇为几分聪明睿智。做这样的位置是最合适不过的。
  而且也因为京城没了他的地位。怎么说呢,如果没有李琛瑜的出现,也许李正熬些年份,说不定就是承相的接班人。
  但是李琛瑜出现了。这个意外而来的异世之人,盖去了他原先的所有风光和能力,李正变得不怎么突出了。在京城,实在释放不了他的光芒,所以成帝干脆将他外放下来,反正能有一番作为。
  而李正也确实是没有让他失望,在京城之时尚不显,到了南方以后,与林右相一起上行下效的将一些政令推行的无比的顺利。到了此时,李正其名才算真正的传扬开来……
  而他,也将成为在沿海为出海之事的事上出了后盾大力的重要官员。与李琛瑜一主京城,一主南方,做出了极重要的贡献。
  他的确是个好官员,并且被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上。
  四宝也许并没有多大的才能,不及李正之谋略,不及琛瑜之才能,但他做为一个帝王,却最懂得用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将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运转齿轮,历史也将为之转变。成帝也是大禹历史上不输其父成王,不输开国太007祖之功的千古一帝……
  救大禹于逆势水火,逆颓势之能。成帝配得上千古一帝这个称呼。
  穆泽宸已经从火器营出来,进了海军总部。穆婉云反而进了火器营,继续精化火器。
  甚至根据李琛瑜给的公式,风速与距离远近,设置望远镜来瞄准镜,研究的如火如荼,十分狂热。
  对这个公式也是严防死守,对火器营十分的效忠。
  第一坛也开到了东原,佛跳墙这种极等美味,也已深入人心。俘获了许多人的心……
  钟家的生意也已经遍布这片大陆,东原的城镇内外也开遍了钟家的辅子。
  因为朝廷的重视,不光是大禹,连在东原,手工业艺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很多人的人生也因此得到改变。
  东原皇帝被大禹刺激的越发也重视起这种软科技人才来。
  一开始,智帝是不太满意的,但是,他发现,给这些人能三分尊重,他们给他却有十足十的惊喜,这下子智帝才真正的得以重视起这些人来。
  大禹大改变的同时,东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两人相通,有些观念,甚至是转变,都是慢慢的传递形成的……
  大禹在进步,东原也在进步,不知不觉。
  而沈思思也开始忙碌起改007革盐制和税制的事情来,时机也完全成熟,是时候了……
  尽管会动摇一些盐商大族的根本,但是盐之改007革,势在必行。
  沈思思与李琛瑜早已经商量了许久,决定和平转变为好。当然,还要有强有力的军队在后面推行,自然也就更加的顺利了。
  其实两个人现在推行反而有信心的多,毕竟大禹现在改变这么大,识时务者为俊杰。
  若是以前,只怕是流血事件。
  而现在,却稍温和一些,但触犯到那些人的利益,他们的反抗也是必然的。只是有旁利相诱,反抗也温和的多了。
  两人倒有些信心。
  采取着和平演变的原则,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让他们放弃盐业归朝廷,朝廷给予其它的一些优惠,比如给些矿给他们,最重要的是煤矿给他们开采,这便算成功的……
  若是一开始就反抗的,反而是降低一些标准再换取。而其它的反抗激烈的,直接一锅端了……
  这些盐商,虽然都不甘不愿的,但也知道现在大禹早已不同往日,而改变也势在必行,只要皇上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大部分人也是接受了这一事实,委委屈屈的给换了矿,而且采矿还有诸多的要求法令,这让他们十分不高兴,但是后来发现这矿的利润也惊人的很,尤其是随着煤的使用越来越多,他们这才慢慢的高兴起来,大禹对煤的开采十分严格,他们尝到了甜头,自然也不愿放弃到手的甜头,便也会十分的遵守这些开采的规格,不想出事被封井……
  这一部分人还是算识相的,结局也是皆大欢喜的,
  但是还有一小部分,朝廷只好抄家灭族,他们也太冥顽不灵,抵死顽抗,却怎么也没料到朝廷会下着这样的狠手。
  这一手倒镇住了许多想要闹事的人。至此,他们也算是彻底的吓住了,一个个的全都跟着朝廷的步子走……
  听到消息的时候,李琛瑜低喃道:“……流了这么多血,政治果然就是以血换血……”
  对此,沈思思倒比他看得开,或者说,她冷血的多,“以血止血罢了,想要进步,都是要流血的,与其让更多的平民百姓没日子可过,承受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